
主日祈祷文
愿我们渴慕主的话语
如鹿渴慕溪水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5期
慈爱的天父,创造万物的主!我们为了你完美的创造献上赞美!看日月星辰,听雨声雷鸣,我们便知道你的创造是何等奇妙!你使太阳发光,给星月定例;你搅动大海,使海涛砰訇;宇宙苍穹遵你的命令运行。主啊,天地是你为人而造,借着你所造的天地,我们看到了你的荣耀与大能!
主啊,我们更为你完全的救恩而献上感恩!你赐下你的爱子,你那独生的爱子为我们在十字架上死了,祂那赎罪的血从十字架上一滴滴流了下来……这永恒的爱是人心所无法测度的!你赐下你的真道,六十六本书中记载了你的形象,你的话语,你的整个救赎计划;这永恒的道是我们信仰的基础与保障。
主啊,你的爱是何等甘甜,你的话温暖我心!你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主啊,在这亲情淡薄、人心反复的世上,除了在基督的爱中,我们何处可以得享安息?你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在这异端丛生、瞬息万变的末世,唯有你的话万古不变,唯有你的道巅扑不灭!
主啊,求你赦免我们那不信的恶心!我们不思想自己的蒙昧和有限,反而常常疑虑你话语是否有误!主啊,我们知道你的道理圣洁,你的典章公义,你的话是精金,你的道有力量!主啊,求你赐我们一颗饥渴慕义的心,赐我们一颗勤奋读经的灵。主啊,愿我们渴慕你的话语,如鹿渴慕溪水,愿我们在你的话里得饱足!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主日信息
基督徒要操练敬虔生活
王峙军牧师
(提摩太前6:3-16)
王峙军牧师信息视频:点击收看
王峙军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引言
在上一堂信息中,我们讲过基督徒要学习敬畏神。我们也讲过,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要求把“敬畏神”的信仰观念或信仰原则,落实在神百姓的实际生活中。因此,我们可以说,“敬畏神”是基督徒应有的心态。而对神常存敬畏的心态,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举止,带出敬虔的生活。
旧约中,“敬畏神”或“学习敬畏神”,是神从立约的意义上给祂百姓的命令;而在新约中,敬畏神更是被要求落实在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基督徒对神心存敬畏,才会操练过敬虔的生活。而借着操练过敬虔生活,基督徒也会成为真正敬畏神的人。敬畏与敬虔,是基督徒灵性生命的一体两面。如果说敬畏更多的是关乎心态,那么敬虔更多的则是关乎生活。
在这堂信息中,我们希望借着提摩太前书第6章的经文,看看基督徒当在那些方面操练敬虔生活。让我们存敬畏之心,读主的话语,提前6:3-16——
3.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4.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
5.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7.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8.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9.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10.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11.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
12.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
13.我在叫万物生活的神面前,并在向本丢彼拉多作过那美好见证的基督耶稣面前嘱咐你,
14.要守这命令,毫不玷污,无可指责,直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
15.到了日期,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16.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给他。阿们。
这段经文,我们分四个方面来讲:
1.要合乎主的话和敬虔的道理(3-5)
2.敬虔加上知足的心才是大利(6-10)
3.操练“逃避”与“追求”(11-13)
4.等候主耶稣的显现(14-16)
一、要合乎主的话和敬虔的道理(3-5)
3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在这三节 3-5节经文中,使徒保罗先说到“传异教”这种不合“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话”和“敬虔的道理”的状况。这种状况,在初代的教会发生过,在历世历代的教会发生过,在今天的教会依然在发生。
“若有人传异教”(εἴ τις ἑτεροδιδασκαλεῖ),是第一条件句,表明所假设的事情与事实相符,也就是说,确实有人“传异教”。提摩太前书一开始(1:3),保罗就劝提摩太留在以弗所,“好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
“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这句话中的“不服从”,意思是不符合,不一致。也就是说,那传异教的人,所传的是另一种教训,与主耶稣“纯正的话”(ὑγιαίνουσιν λόγοις,纯洁而健康话)不相符合,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不一致。
注意,此处的“传异教”(ἑτεροδιδασκαλεῖ:ἑτεροδιδασκαλέω的现在式主动态陈述语气第三人称单数),不是指传和基督教不同的另一种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等),而是指有人传另一种道理,即和主耶稣纯正的话不相合的道理,是错误的教义,是使人变得不敬虔的教训。
4 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5 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这两节讲传异教之人的表现和导致的恶果。
“自高自大”(τετύφωται:τυφόω的完成式被动态陈述语气第三人称单数),自己被自己抬高了,自己的眼睛被弄瞎了。
“一无所知”(μηδὲν ἐπιστάμενος):自以为有知识,实际上是无知的。自高自大的人通常都有这种毛病。然而,这种人偏偏“专好问难”和“争辩言辞”。
“专好问难”:在刁难或诘难别人的事上有一种病态的爱好。
“争辩言辞”:不是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而是为满足自我的荣耀(虚荣),在言语上争竞(打嘴仗)。
结果就是,“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怀着不良的动机质疑某事或某人),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
“争竞”:彼此激怒。“坏了心术”:摧毁了人的心智能力。“失丧真理”:真理被夺去了。“坏了心术”和“失丧真理”,都是指“传异教”的人。
“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敬虔本应是基督徒的生命特质和生活内容,但传假道理的人,却把敬虔当成他们获利的门路。他们绝对不会去追求生命的敬虔(因为他们是“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的人。传异教,传假道理,就是最大的不敬虔,但他们会利用“敬虔”达到他们“得利”的目的。
这几节经文,从负面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操练合乎敬虔道理的基督徒生活。对基督徒,特别是传道人来说,最大的敬虔,就是传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在今天的教会里,“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的现象并不少见:
你去看看网上的那些“灵异布道家”或成功神学布道家,声嘶力竭地讲一些奇谈怪论,目的就是让你打开钱袋,给他们“奉献”。他们说你给他们“奉献”得越多,就会从神得到更多的“回报”。然后他们可以买豪华别墅、私人飞机,住总统套房,生活腐败糜烂。这种人也许不是多数,但影响及其恶劣,让在信仰上没有根基的信徒,以为基督信仰就是一个和物质利益相关的信仰。让慕道友觉得基督教就是一个骗钱的宗教。
华人教会中也有此类“传异教”的人。他们并没有神的呼召(因为神不可能呼召人进到教会里“传异教”、传假道理),而是因为他们有“口才”或一些属世的“名声”,加上一些教会“伯乐”的鼓励,他们就成了“传道人”。这些人属世“经验”丰富,进入教会后如鱼得水,作假见证,讲假道理,一时间“名”与“利”双收。他们中间有一个,开着信徒送的奔驰“传道”。当有人警告他这样不妥时,他说“有耶稣在你的车上你怕什么”。更可恶的是,此人利用一些信徒对他的尊重(甚至是崇拜),过去这些年不断性骚扰年轻姊妹,被揭露后仍不认罪悔改。
在教会中,一般信徒中也有“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的情况,比如在教会中搞传销,发生意广告等。
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6-10)
前面说到那些传异教的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追求敬虔,而是追求“得利”。这样的负面例子,反而提醒基督徒,操练敬虔必须加上“知足的心”。
6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操练敬虔的同时,也要操练知足。生命的敬虔和内心的知足,是一个基督徒那个获得的极大的属灵益处。
“知足”,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希腊罗马哲学所推崇的思想观念。中国的老子曾说过,“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经第46章) 在保罗所处的时代,伊壁鸠鲁(Epicureanism)和斯多亚(Stoicism)也都有自己的“知足”观。对他们来说,“知足”是一种尊贵的品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但是,当保罗说到“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的时候,“知足”已经不是一种世俗的人生哲学理念,而是基督徒重要的生命内容了。因为保罗的“知足”的性质,是由“敬虔”决定的。“敬虔”是指,在人与神真实而和谐的关系中,人追求过合神心意的生活。而这样的关系和生活态度,要求人们要“知足”。事实上,保罗自己就是这样的知足者,他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1-13)
希伯来书13:5说,“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不贪财,是圣经中的重要教训。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因此,那些要作监督的人,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不贪财”(提前3:3)。
7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知足”注意这节经文中的“没有”和“不能”。人来到世上时赤身露体,一无所有,所以是“没有带来什么”。人离世时纵然有万贯家财,但也“不能带去什么”。
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有衣有食”:满足一般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食物、衣服和居住地房屋。这是知足的基础。如果无衣无食,当然可以向神求衣求食。
但现在基督徒的情况是食不厌精,屋不厌大。在教会生活群里,分享读经祷告心得的不多见,分享美食经验的却不少。分享宣教见证的不多,分享度假经历的不少。一些教会一到“度假季节”(我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度假,我是说不要让度假成为教会文化),聚会人数会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旅游度假一出手几千元上万元就出去了,但是参加属灵聚会却斤斤计较。福音大会报名费10元钱,会有人argue半天,说可以不可以减免,减成8元(10人以上集体报名有优惠)。在我们接触到的中国家庭教会传道人中,有些实在贫困,一边劳作糊口,一边忠心传道。有时我想,北美教会一个家庭减少一次度假省下的钱,就够一个贫困的家庭教会传道人三年的生活费。
拥有“有衣有食就当知足”的生活态度,操练“知足”,是基督徒操练敬虔的重要方面。请现在就开始你的操练吧!信仰越纯粹越有能力,生活越简单越有喜乐!
9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可能包括“传异教”的人(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也可能不包括他们。这种人的特点是“想要发财”。
现在式的分词βουλόμενοι (“想”),表明他们要发财的急切愿望。这种要发财的愿望,盘桓脑际,占据了他们的心灵。
由于他们的人生目的就是发财,就会经常地、持续地“陷入”三样东西里面:“迷惑”、“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这三样东西,在摧毁人的生命上,一样比一样更可怕。
陷入迷惑(即诱惑/试探),就会犯罪(陷入迷惑/试探,本身已经是犯罪了,参雅各书1:13-15)。陷入网罗(提前3:7“魔鬼的网罗”),就不能自拔,无法摆脱。陷入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人就会为满足私欲而活,成了私欲的奴仆。而这些“无知有害的私欲”,会“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沉在”有沉到底的意思,“败坏”,特别是“灭亡”,说明已经是人生的底线。
10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这一节要回答上一节的原因:为什么“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根”。如果有一棵万恶之树,“贪财”就是树根,其上结满罪恶的果子:贪腐、盗窃、欺诈、抢劫、淫乱、凶杀(谋财害命)……而贪恋钱财最严重的后果是“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离了真道”即离开信仰,从信仰的正路上滑出来了,结局就是“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应用:人的罪性决定每个人都是贪财的,有多少人贪财犯罪跌倒。例子:不仅是不信的贪官腐败贪污,有传道人贪财的,比如很多传道人在逼迫中灵命刚强爱主,但是环境好转,海外资源进来,弟兄姊妹有奉献进来,他们就变了,财务不透明,传道人变富了。追着时尚潮流,摩托车开始流行就开摩托车,手机流行了就腰里挂好几个手机,世界在炒房的时候就买房产,生活水平远远高于自己的群羊,传道人在金钱的诱惑下变味了。他们的生活失去见证,讲道就会失去能力,讲出来的话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了,不敢讲背十字架走天路的道理了,“被引诱离了真道”。
三、操练“逃避”与“追求”(11-12)
基督徒若想不受这世代的污染,就要照着圣经,操练敬畏与敬虔,操练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如何操练敬畏与敬虔,操练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在11-12两节经文中,保罗向提摩太提出4项命令:“逃避”和“追求”,“为真道打仗”和“持定永生”。
这4项命令,几乎概括了基督徒属灵操练的全部内容。
11 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
这节经文中包括两项命令:逃避和追求。
这节经文开头的“但”,表明一种带有对比性的转折。前面说到“传异教”的人,和“贪爱钱财”人,但你提摩太绝不是这样的人,你是“属神的人”。“你”处于强调的位置上。“属神的人”直译可作“神人”——你这神人哪!“神人”的称呼,在旧约中比较多见,摩西是神人(申33:1等),撒母耳是神人(撒上9:6等),大卫是神人(代下8:14;尼12:24,36),以利亚和以利沙都是神人(王上17:24;王下4:7),也有无名的先知被称为神人(王上13:1等)。总之,“神人”都是属神、与神关系亲密的人。在使徒保罗的眼中,提摩太也是这样的人。
既是“属神的人”,就必须“逃避”那些不属神之人的所作所为。“这些事”即前面提到的种种恶事,同时要“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逃避”和“追求”这两个现在式命令语气动词,在原文中是紧挨着的,以产生强烈的对比。
在提摩太后书2:22,保罗也对说大致相同的话:“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12 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
这一节中出现了另外两个命令语气动词:“打仗”和“持定”
为真道打仗,是基督精兵的重要生活内容。保罗要求提摩太“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因为他自己也是打过美好的仗的人(提后4:7,“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持定永生”的命令,强调的是人的责任。神照着祂的主权赐给我们永生,我们则要尽则地持定它。
提摩太就是“为此”蒙召的。因此,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就成了他敬虔生活的内容。他需要不断从神得着提醒,并且不断操练这样的生活。
既然(1)“逃避”恶事,(2)“追求”神所喜悦的事情,(3)“为真道打仗”和(4)“持定永生”,概括了基督徒特别是传道人属灵操练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就要这样这几个方面的操练。
1.禁戒网路色情内容的影响(不论多大的年龄都要注意)
2.不单独接触家人之外的异性,不和异性单独外出
3.传道人特别要警惕在事奉中的试探
4.金钱的事情要透明,公私要分清,要接受监督
5.找可靠的属灵同伴,互相监督
6.在真道上竭力争辩(犹大书3),但不要在言辞上争强好胜
7.建立属灵的“预警系统”
四、等候主耶稣的显现(13-16)
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中,保罗对传道人关乎操练敬虔的教训,总是有着很浓厚的末世论色彩。提多书2:11-12 “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
但请注意,保罗所说“除去不敬虔的心……敬虔度日”,却是在“等候所盼望的福,幷等候至大的神,和(或无“和”字)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多2:13)这样的末世论背景下提出来的。
同样,保罗也是在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的前提下,写给提摩太一系列操练敬虔之的教训的。
13 我在叫万物生活的神面前,并在向本丢彼拉多作过那美好见证的基督耶稣面前嘱咐你,
14 要守这命令,毫不玷污,无可指责,直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
15 到了日期,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16 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给他。阿们。
在第14节中,保罗吩咐提摩太“要守这命令即前面 “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定永生”的命令。“守”是保罗喜欢用的字,也是新约最重要的动词之一。虽然此字有“遵行”之意,但新约中主要使用的是它的“遵守”、“保守”和“持守”的意义。保罗在总结自己的生命经历时,就说,“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4:8)。
凡守住(遵守)这命令的人,就必定会过一个“毫不玷污,无可指责”是生活。无论是“守这命令”,还是过毫无玷污,无可指责”的生活,都必须是持续地,“直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
王峙军牧师 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生命季刊》主编。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