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十字架:从永远到永远的生命印记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9期
慈爱的天父,天地的主!感谢你用赞美与祈祷的灵充满我们,叫我们喜乐的心所发出的赞美与祈祷,在你圣洁的宝座前,“如同众水的声音”(启示录1:15 )。你从高天之上怜悯、眷顾你的儿女,你的慈爱与信实是我们生命中平安与喜乐的源头……
恩主,谢谢你叫我们从永恒中看见了十字架!因着父神长阔高深的恩典、慈爱、智慧与能力,这十字架成了一个从永远到永远的生命的印记。感谢神的灵开启我们,使我们更完整地看见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大工,也叫我们知道这十字架必要在我们的生命中彰显它的能力。因这十字架,基督才能在我们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20);因这十字架,我们才不致被“搅扰”、被“迷惑”(加拉太书1:7,3:1);因这十字架,我们才能“站立得稳”,不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拉太书5:1);因这十字架,圣灵才能摧毁“情欲的事”并在我们里面结出生命的果子(加拉太书5:19- 25)。恩主,你借十字架带给我们的祝福何其大、何其美,我们对你真是感恩不尽!
慈爱的主,你既应许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你的施恩宝座前,“得怜悯、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6),我们就切切地求你将十字架的能力赐给我们;将背负十字架跟从主耶稣的能力赐给我们;将更深的祷告的能力赐给我们。叫我们借着那荣耀的十字架和更深的祈祷,使我们“灵魂的锚”,沉入神话语的深处,落定在基督真理的磐石上,“又坚固、又牢靠”(希伯来书6: 19)。愿荣耀、颂赞都归于宝座上“像是被杀过的”羔羊(启示录5:6)!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主日信息

再次遇见主
讲员 冯伟牧师
点击观看冯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com/live/tSZeH0DAyXY?feature=share
国内读者观看冯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冯牧师信息音频:
感谢神,这次大会的题目是《信仰传承》,我们高举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更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世代,能够传承那亘古不变的信仰,也同心的持守真道,维护真道,传扬主的真道。
路加福音5:1-11,
1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祂,要听神的道。
2祂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
3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
4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5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
6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
7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8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9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
10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
11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这段经文,与马太福音第4章,马可福音第1章所记载的是同一件的事情。但是这处经文记载的,并不是彼得等人第一次遇见主耶稣。彼得第一次遇见主记载在约翰福音1:40-42:
40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另外一位是约翰)。
41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42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约翰福音的这段经文,才是彼得第一次遇见主。而且不单遇见主,耶稣也呼召他,还给西门改了名字叫彼得--“石头”。新约当中,唯一一个被神改名字的就是西门。改名这件事意义重大。首先,过去的人生过去了,新的人生、新的身份开始了,里程碑的意义;还有一点,神在宣告,在这个人的生命当中完全的主权。
所以在第一次的相遇当中,神就已经给他改了名字。怎么知道路加福音第五章是第二次的相遇呢?因为约翰福音第一章是在施洗约翰下监以前。路加福音第五章是在施洗约翰下监以后。所以,这几位门徒第一次遇见主以后,“西门”被主改名叫“彼得”以后,他们跟随了主耶稣一段时间,然后又回去打鱼了。今天我们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思想彼得再次与主相遇的经历。
首先,再次遇见主不是偶然的,是耶稣主动来寻找彼得。我们的神是给人第二次机会的神。从人的角度看,跟随主一段时间,甩开主走了,那就放弃他了。但是我们的主耶稣再一次来寻找彼得。从这一段经文当中,我们看到至少四个方面:
一、聆听主道
二、依从主话
三,俯伏主前
四、回应主召
一、聆听主道

1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祂,要听神的道。2祂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3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
主耶稣站在加利利海边众人非常的拥挤,人很多,他们要做什么呢?要聆听主的道。我们来到福音大会是要什么,要聆听主的道。但是在这世上也有不少的基督徒,不是要听主的道,而是要得神的福。我要讲得很清楚,要得到神祝福本身没有问题,圣经当中充满了神给人祝福。在新约当中,父母抱着小孩子来到主的面前,请主耶稣为小孩子来按手祷告,是神所喜悦的。但是我们的动机如何,还有我们怎么样才能得到神真正的祝福。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进迦南地,一座山基利心山,一座山以巴路山,六个支派在这边,六个支派在这边,面对两座山,在基利心山宣告神的祝福,以巴路山宣告神的咒诅。那里讲得非常非常的清楚,若是我们遵从神的律法,若是我们听从神的话语,神就必祝福,基利心山宣布神所有的祝福。但是以巴路山,若是我们违背神的话语,违背神的律法,祝福不能够得到,咒诅要临到。我们不可以不要神的话语,只要神的祝福。
有一位基督徒,主日崇拜常常迟到。不是迟到几分钟,而是整个讲道全都不听,牧师讲道快讲完了,他的车才开进教会停车场。到最后牧师祝祷的时候,“愿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和交通常与众圣徒同在”。这个会友站在底下跟着说“阿们!”来到教会,就是专门要领受神的祝福的。这是今天某些基督徒的一种心态。
我们看到这些加利利人要听神的道。主耶稣看到有一只船,西门彼得的,耶稣就上去,而且让他把船撑开,然后要用他的船当讲台。如果你是彼得,跟随耶稣一段时间,名字都被主改过,然后又回去打鱼了,离开耶稣了,耶稣又来找你了,你是什么态度?装作不认识?找个借口回避?但是我们看彼得有个优点,主再来找他的时候,要用他的船,他听不听?他听!真的就把船撑开稍微离岸,这样主耶稣用他的船当讲台,向众人讲道。但是谁离耶稣最近?彼得。主耶稣的信息,他听的是最清晰的,最真切的。我们来听主的道,要有一个渴慕的心。亲近主话语的人,对主的话语有一个谦卑温柔的心的人,主的道就特别能够去改变他的生命。
二、依从主话
4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5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彼得如果不把船开到水深之处,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至少四点:第一,整夜劳力已经很辛苦了,太累了。第二个,上了一晚的夜班,他知道没有鱼。彼得是打鱼的。耶稣是木匠。中国人说隔行如隔山。彼得完全可以跟耶稣说打鱼应该听我的,做桌子椅子听你的,对不对。还有第四点,彼得跟随耶稣又离开了,然后耶稣又来找他,这面子上过不去,就把船给耶稣用了。从人的角度看,主耶稣啊,够给你面子了,够意思啦!
但是彼得纵有千条万条理由,他就讲了一句话,“夫子,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夫子这个字不是“拉比”,(rabbi)拉比是犹太人的用法。我们知道路加福音不是单写给犹太人的,只有路加福音用另外一个词“夫子”,特指有权柄的老师。我们中国人本来是尊师重道的。今天西方的文化不一样,老师讲的话,我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不听。我们听的道不是单单只是进入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头脑理性而已,也要进入我们的心,更要进入我们的行动。所以不单是要聆听主道,而且还要依从主话。彼得千条理由万条理由不去,去就一个理由:“夫子,但依从你的话”。神的话超越我的理性、经验、背景、文化、骄傲……所有这一切。
你再往前看一章,路加福音第四章,还有一个人对圣经也挺熟的,不是一个人了,有一个位格(Person),是谁?主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的时候,他还要拿圣经去诱惑主耶稣,就是撒但。撒但圣经很熟,还引用圣经。但是撒但有一点,他不可能遵行圣经主的话语。跟彼得在这里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弟兄姊妹,神把这本圣经给我们,不是单单只给我们查考。大家注意,我不是说“不是”,而是“不单单是”,有时候不要讲的太绝对。有时候我们常常说“不是什么,而是什么”。其实把它改成“不仅是”,“而且是”、“更是”这样比较更好一点。圣经给我们不单单是让我们去钻研、去查考、去背诵、去讨论。圣经更是给我们去依从去遵行的。有人讲过一句话,说圣经里面很多地方我不懂。但是,最让我难过的还不是那些圣经中我不懂的,而是我懂,但是我行不出来的。弟兄姐妹,圣经是让我们去遵行的(提后3:16-17)。
主耶稣对彼得说,你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今天,如果主跟你说,与我同去水深之处,你愿意不愿意?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离着岸边比较近一点,随时可以跳船,比较“安全”一些,还可以随时端详岸上的风景。但到了水深之处,这些就都没有了。主耶稣却要带我们到水深之处,离开我们的“舒适区”。有一次,有个弟兄跟我说,他信主后告诉家人讲我信耶稣受洗了。家人首先祝贺说有个信仰挺好,然后又加了一句:信可以,不要信的太深。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基督徒也是这样想:信可以,我靠着岸边就行了,不往深了走。但若不往深了走,你就不能更深地经历神的大能与恩典。

继续往下看,到了水深之处,主耶稣是一个木匠,指挥着一个打鱼的,但彼得依从主的话,6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从人的角度看,没有鱼,整夜劳力,在神的眼中看这些都不在话下,因为耶稣真的是神。还有更奇妙的,鱼非常的多,网差点要裂开,不单网要裂开,7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和合本的翻译)。有的英文版本这里讲,船已经开始要往下沉了。耶稣为什么这样做?网快要没了,险些裂开,鱼也要没了,船也要没了,还有命也要没了!有人说彼得是打鱼的,水性肯定很好。我告诉你他水性不太好。我们讲话要有圣经的根据。彼得有没有水性?当然有。主耶稣复活以后向打鱼的门徒显现,他们那时离岸不远,听见耶稣召唤他们。彼得看到是主,跳到水里就扑腾过去了,那是水浅没问题。现在是水深之处。给大家看一处的经文。在马太福音第十四章,主耶稣水面行走,门徒摇橹甚苦。而彼得(你不要去笑话彼得),彼得是唯一一个从船里真的走出来,在水上走几步的。彼得非常可爱,而且我们在彼得的身上,都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那彼得走两步,风浪一大害怕了,害怕就沉下去了。这时候我们就知道彼得水性不好了。他怎么说,“主啊,救我!”命要没了。这是圣经里最短的祷告。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弟兄姊妹,朋友们,在走到绝境和尽头的时候,可以做的最短的一个祷告,也是最有效的一个祷告。请记住,你就真心的跟耶稣说,“主啊,救我”。主就垂听,伸手把彼得拉了上来。
现在我们来思想,为什么主耶稣要给彼得这么多的鱼,你给他正好装满一船就可以了嘛,顶多刚刚好装满两船,平平的,稍微冒一点尖,然后满载而归,网是完整的,船也是好的,人也没有生命危险。我们就回来了。多完美的大结局,是不是,电影都这么拍的。主耶稣不是,主知道彼得太喜欢打鱼了,他太喜欢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了,他太喜欢他自己过往的这些牢牢抓住还不肯放的东西了。你要鱼,我就给你许许多多的鱼,到一个地步,你承受不了。
今天我们人生在世,很多时候不也是这样子吗?我们追求金钱、名利、地位、声望、出人头地等等,所有这一切我们就使劲的抓呀,抓呀,抓呀,越多越好。你知道有的非洲人他们都去抓猴子,方法非常的巧妙,拿一个罐子,肚子大口小,或者是更简单的弄个椰子钻个洞。这个洞很小,然后就摆在那个地方,里面放点什么好吃的东西。树上猴子下来了,看左右没有人,爪子就伸进去了,使劲的抓。抓了一大把,然后这个爪子就拿不出来了。它又不放手,就一直这么抓着,然后猎人来了,最后连猴子带罐子带食物都带回去了。这是今天我们在世界上面,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如果也像世人那样去追求,也像世人那样去抓,抓越多越好。
就像米达思王King Midas一样,非常喜欢黄金。他向偶像求,要有Golden Fingers金手指,碰到什么都是黄金,这样才能够满足。得到了金手指,碰到什么都是黄金,开心的不得了,却把自己饿死了,因为所有食物都变成黄金。我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三、俯伏主前
8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9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

彼得看到这一幕,看到船已经开始要沉下去了,网也不保,命也要不保了。这个时候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的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如果你晓得这已经不是耶稣跟他的第一次相遇,主已经呼召过他,他已经跟随耶稣一段时间,但是又离主而去。现在主在此来寻找他,给他看到这一幕,我们就能够更深的理解明白,为什么彼得这时候突然在主的面前,俯伏在地说出你离开我,我真的是一个罪人。他被神呼召,名字都被主改了,他知道耶稣是谁,虽然还不是认识得那么清楚。他看过耶稣所行的神迹,但是当耶稣跟他说我要用的船,他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这个词已经不错,他已经承认“夫子”这个老师是有权柄的。
但是你来看这个地方,他把称号改了,他不再说夫子,他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他对耶稣是谁,有了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这耶稣不是人间有权柄的老师,祂是主,祂是神,祂是真正在我们生命当中掌王权居首位的。同时,当主这个神迹行出来的时候,彼得看到他自己的本相,他太喜欢打渔了,把耶稣撇下又回去打鱼。耶稣再次来找他,他说,主啊,我是个罪人。求神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的本相。让我们在主的面前,有的时候在必要的时候,在主的恩典当中,似乎经历的好像到那样一个绝境。我们常常说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好像总是要被斩的经历,我真的是完全的无助。这个时候只有全然的俯伏在主的面前,我们是没有任何可以夸口的,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没有任何能够真正的永远抓得住的。我们还炫耀什么。
当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让我们想到在以赛亚书6:5,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经文,神的呼召,谁肯为我们去呢?当神的荣耀彰显的时候,先知以赛亚说,“祸灾!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当人真的认识到自己的本相,看到自己的罪,看到自己的污秽,实际上这是人全新盼望的一个开始。有的时候,我们基督徒回避去谈罪,回避去谈悔改,很怕得罪人,实际上这是糊涂,实际上是拦阻人得到神真正的祝福和悦纳。当我们轻忽讲罪的时候,就好比是一个医生,看到病人得了绝症,就轻轻忽忽地跟他说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回家贴个创可贴就好了。他好不了,只有刮骨疗毒,真真正正的指出这个罪才有盼望。还有一点大家注意,如果真的是无药可治的绝症,那就给他一点这样的属世安慰。但是,是有医治的,是有出路的!我们看6有一撒拉弗飞到我跟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7 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在神有医治有赦免,我们绝不单单只是讲到罪而已。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1:9)。
四、回应主召
并且,神还要在真诚认罪悔改、降服在祂主权之下的人的生命当中,做那奇妙的大工。彼得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主耶稣怎么对他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11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人说离开我,主说不要怕。这是神的安慰,这是神的拯救。一个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
圣经当中还有一个地方,神说过不要怕。在启示录2:10,士每拿教会,主说“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后面还有一句话,这句话我刚信主不久进入神学院,我们神学院的院长,在我们这个神学院读神学PHD的时候,我们的老院长曾经有到中国去拜访国内那些老一辈的传道人,特别是王明道先生。当时就见到王明道,老人家非常的真实非常的谦卑。老院长对王明道说,这些都是美国的神学院的学生,未来被神重用要装备未来神国的人才,你有没有什么话要送给他们。王明道那些年一见到来访的人,常常就给他们讲自己当年因惧怕而跌倒的经历。然后就给他们一句话,启示录2:10,“你勿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我还记得当时我的院长,还怕我这个英文听不大清楚,说The Crown of Life,就用手比,你知道吧,王明道跟我们说,勿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我的院长对我这样一个年轻的新的神学生说,我把这句话也送给你。今天,我也把这一句经文送给我们所有的弟兄姊妹们。
现在,老一辈的传道人一个一个都回天家了,2003年福音大会我在当年的传道人诗班里面。那时很多的长辈还在。海外的滕近辉牧师、于力工牧师,国内的谢模善,李天恩,杨心斐阿姨都来到其中,他们已经一个一个都被主接走了。袁相忱牧师袁师母那次不能来,我现在还记得是通过电话跟大家分享。后来我回国又去看望,袁师母是坐在轮椅上,老人家就跟你一席的谈话,你心里觉得无比的温暖,就得到激励。
林献羔牧师,2011年在香港年底开中国福音大会,之前我和王牧师师母我们一起去看望林老牧师,请林献羔牧师作中国福音大会的讲员。当时林老牧师答应,但后来到临近的时候,同工说林牧师实在是来不了,身体太软弱了,已经病得不轻。2013年被主接走。2011年4月份也是福音大会之前半年多,我去厦门看望杨心斐阿姨,在她教会待一个周末。那时候杨心斐阿姨已经不太能下楼。但是她知道福音大会要召开,感谢主,为大会祷告,鼓励弟兄姊妹去参加。记得礼拜一我离开的时候,杨阿姨在服事她那个保姆的搀扶之下下了楼,一直到院门口。我说杨阿姨你回去,不需要。她却一定要送,扶着柱子就是这样挥手。那是最后一次见面。2011年的7月份,福音大会还没有召开,杨阿姨已被主接回天家去了。
边云波伯伯回国之前还在北美的时候,有一次我请边伯伯来我们教会带培灵会。边伯伯说我现在身体很虚弱,一天只能讲一堂。我说没问题。最后礼拜天讲完道,回到我家,因为飞机比较晚,我说您休息休息,我这边有床。他说不用,我就躺在沙发上就可以。我找了个毯子,边伯伯就躺在沙发上面,他不睡觉,也不让我走。他说你坐在这边,一直跟我讲一直在讲,老一辈对年轻的传道人,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了,抓住一切的机会栽培。弟兄姊妹,今天教会荒凉,老一辈一个一个的都走了,教会需要人啊。
庄稼非常的多,不是没有庄稼,主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去收他的庄稼。”有一次,我遇到一个美国牧师,他跟我说,你知道吗,这是圣经当中唯一耶稣亲口讲的prayer request。当然可以商榷。“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或许也可以算。但是很特别具体的代祷事项,主提出来的确实不多,这是一个:“你们要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去收他的庄稼。”
沈保罗老牧师是在香港季刊传道人培训。2009年和2010年头两届的讲员。92,93岁的高龄。全场的弟兄姊妹,被神的老仆人的生命,那个呼召所感动。虽然我已经是第三次听沈牧师的见证,但每一次听了还是流泪。早年沈牧师的家境在上海非常好,舍弃一切不要,去做传道人。妈妈跟他断绝关系,他到云南的野人山,就我们今天说的不开化的少数民族当中去宣教,吃了许许多多的苦。

那时候教会也没有奉献,供养神仆人的这么一个机制。有的时候,青黄不接,上顿不接下顿,家里就一点点的米。沈师母就把那一点点的米煮了一碗米汤要喂孩子,幼小的孩子。沈牧师端着这一碗的米汤进屋的时候,一不小心,啪一下,碗打在地上,整个米汤米粥洒了一地。沈师母听到以后赶紧赶过来,那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干净的地,是泥地。沈师母就拿那个破碎的碗,然后用那个调羹用那个勺子,从地上面瞥上面一层比较干净的粥,有点米粒然后放在这个碗里面。师母讲了一句话,说大人可以不吃,孩子不能不吃。他们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之下,传主的福音来服事主。后来不久,沈牧师听说在云南那个地方,因为二战有美军的基地,空军基地招翻译,沈牧师英文非常的好。他很兴冲冲的回家跟沈师母说有办法了,空军基地招翻译,我的英文好,我去报名,咱们家用就没问题了。师母当时正在洗衣服,头都不抬给他一句话,这是你跟神的关系,你对主说去。沈牧师听了满面羞愧,跪在主的面前祷告、悔改。主,你真的是我的主,你真的负我的责任,我怎么要走回头路呢?
下面我们一起唱这首诗歌。我请所有愿意把自己献上来全职服事主的弟兄姐妹,站起来唱。
主啊,我愿奉献我自己!
主啊,我愿永远服事你。
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遇何境,
我愿一生顺服你旨意。
愿为主,作精兵;愿为主,舍生命;
愿为主,作仆人;愿为主,服事人。
我们再次唱的时候,若有弟兄姐妹愿把自己献上,为主而活。不管是全职,或是带职,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当中,见证服事神。也请您站起来。
我们祷告:
亲爱的阿爸天父主耶稣,我感谢赞美你,主啊,我们都像彼得,常常偏行己路,主啊你的圣召临到我们,我们又躲避。主,但是感谢主,你自己的圣言,你至圣的真道,来引领我们,来感动我们的心。我们愿意把自己全然献上,单单的顺从你的道、你的话,立志为主而活。主你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如得鱼。主啊,求主你大大的施恩,赐福使用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悦纳我们在你面前全心的献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冯伟 来自中国大陆,现为牧师,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