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只夸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3期
慈爱的天父,天地的主,我们感谢你!因为你将生命之道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恩主,我们愿意向你求取婴孩的纯净,求取婴孩渴慕喂养的性情。我们愿意等待在你的面前,注目那生命活水的源头,对恩主呼求说:“我渴……”
恩主,我们感谢你!因为你的圣灵要引导我们的生命到你话语的深处;因为那里藏着如何经历主同在的奥秘;那里是我们得着生命粮的地方。恩主怜悯我们!没有你用生命粮喂养我们,我们无力背负主叫我们背的十字架。背着十字架走到各各他山头的,是爱我们的恩主;赐下恩典,叫我们从各各他把十字架背进我们的生命与生活的,是我们的恩主。感谢主把经历基督同在的奥秘向我们解明!
恩主,求你不单单叫十字架成为我们的日子,也叫我们在其中喜乐欢欣。求你叫我们因这十字架而得一颗真正爱主的心(愿我们对主的爱又炽烈又恒久)。求主叫我们因这十字架也得一颗爱人的心(愿我们爱人的心不再空洞)。主啊,求你叫我们因十字架得一颗默想你话语的心,得一颗时常省察自己的心,得一颗温柔、顺服、恬淡的心,得一颗忍耐、包容、舍己的心。又叫我们得一颗心,能盛下世上的苦难与艰困。主啊,求你为我们的日子吹进气息。愿荣耀归于我们的主救主耶稣基督!
奉恩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主日信息

基督释放了我们
王峙军牧师
加拉太书5:1-12
王峙军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链接👇:
https://youtu.be/y5ncwdd0cF0
国内读者可点击收看王牧师信息视频👇
基督释放了我们
王峙军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引言
复习已经讲过的加拉太书前4章:第1,2两章,保罗以自己的蒙召与事奉为主线,讲他为什么坚持传因信称义的福音,而拒绝传“(以守割礼才能得救为内容的)另一个福音”;在第3,4章祈求中,使徒对两种不同的福音,结合救恩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神学讨论。第5,6章,他要讲两种福音对基督徒生命与生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读经
1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2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3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4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5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6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7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8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9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10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11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12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信息大纲
一、选择受割礼结果很危险(5:1-6)
二、拒绝传割礼就要受逼迫(5:7-12)
一、选择受割礼结果很危险(1-6)
1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基本上,这一节仍然和4:31所表达的真理相关(“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把两者连起来的,是一个“钩子字”——“自由”。
在原文中,4:31的最后一个字是带定冠词的形容词“自由”(τῆς ἐλευθέρας,和合本译作“自主(妇人)”),5:1的第一个字,是一个带定冠词的名词“自由”(τῇ ἐλευθερίᾳ)。这两节经文合起来,就是加拉太书的主题——持守并活出自由的生命(生命中的自由)。
在4:31中,保罗宣告说: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由(自主妇人)的儿女。因此,我们不可再活在律法的枷锁中,而是要活在圣灵所赐的自由里。但遗憾的是,加拉太人却选择从自由回到奴役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此处(5:1)保罗说,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
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正是为着这个自由,基督使我们自由了(释放了我们)。
约翰福音8:36说,“神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神的儿子为使我们得着自由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此保罗问加拉太人:“无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已经活画在你们眼前,谁又迷惑了你们呢?”
5:1的下半节,是保罗给加拉太人的(1)一个命令:(要)站立得稳——基督已经释放了你们,你们要持续地站稳脚步,持守住生命中的自由(事实上加拉太人并没有站立得稳)。(2)一个禁令: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这个禁令暗示了加拉太人正在“被奴仆的轭挟制”,保罗要他们不要继续被挟制。“挟制”(ἐνέχεσθε:ἐνέχω的现在式命令语气被动态陈述语气第二人称复数),意思是使(自己)顺服在某人或某物的控制之下。
2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原文中,这节经文开头,有一个命令语气的动词Ἴδε ,可译作“请注意”或“看哪”,起提醒作用(和合本未译)。另外,当保罗在这里不是用“我告诉你们”,而是用“我保罗告诉你们”的时候,一方面增加了所告诉之内容的严肃性,一方面也提醒受信人不要忘记向他们说话的人是谁。
保罗用这么严肃的语气,要“告诉”他们什么呢?
他说,“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这里的“若受割礼”是一个第三条件句,即假设的事情有可能成为事实。也就是说,他们受另一个福音的影响(相信“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就不能得救”,徒15:1),有可能真的受割礼。
但请注意,此处的“受割礼”是现在式被动态假设语气第二人称复数动词,其文法意义是加拉太人持续地在受割礼。但由于没有人可以“持续地受割礼”,因此此处所暗示的是,加拉太人一直持守不受割礼就不能得救的信仰观念。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基督对他们来说就没有益处了。
“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是一句分量很重的话。它把“基督”和“受割礼”(即守律法)看作是互相对立的得救途径。或者你相信受割礼可以得救,或者你相信靠着基督的十字架救恩才能得救。二者不能调和。“(有)益”(ὠφελήσει:ὠφελέω的将来式陈述语气主动态第三人称单数):有帮助,有益处,有用处。
3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前面说,“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这一节表明,在加拉太人中,确实有人在受割礼,情愿受律法主义的辖制(奴仆的轭)。因此,保罗针对这样的人说,我再对任何一个(或每一个)现在受割礼的人作见证:他受割礼,就是想借着守律法得救。既然他以此为得救的途径(而不是以信基督为得救的途径),他就有义务遵守全部的律法。事实上,无人能够守全律法。因此,以此为得救的途径,是走上了一条死路。
“我…确实地说”(μαρτύρομαι),现在式中间态第一人称动词,原意是“我对…作见证”。保罗对“受割礼的人”作见证的内容,和他个人的亲身经历有关,他以前也是守律法受割礼的人,“5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6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7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9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腓3:5-9)
“受割礼”是现在式被动态阳性单数间接受格分词。
4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如同在第2节中保罗告诉受信人,“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此处他更严肃地说,受割礼实际上是想“靠律法称义”,而要靠律法称义的人,“是与基督隔绝”,也就是“从恩典中坠落了”。
“与…隔绝”,就是与某人切断了关系。这里的被动语态表明,虽然这种“与基督隔绝”的状况,不是加拉太人“主动”造成的,而是由“受割礼”或“靠律法称义”造成的。但是在选择“受割礼”或“靠律法称义”的事情上,他们是“愿意”的(4:21说他们是“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原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属神的人与基督的爱隔绝(参罗马书8:35“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但是信从另一个福音,则可以使人与基督隔绝。与基督隔绝,就是从恩典中坠落了。
“从…坠落”是失去原来的地位的形象说法。原来他们在恩典之下,现在却落入律法之下(参罗6:15-16)。可见信福音并持守福音是何等重要。保罗对哥林多人曾这样说,“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林前15:1-2)
请注意,这里的“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并非是说他们永远失落了。而是说,福音/十字架救恩,和另一个福音/靠律法称义,前者使人得救,后者不能救人。“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是选择靠律法称义的结果。
5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使徒保罗在第4节中有人试图靠律法称义。但是和那些人不同的是,我们(所有真正因信称义的基督徒)是“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这节经文的开头,有一个连接词“因为”(γὰρ),和合本未译。它的功用是告诉读者“我们”和“靠律法称义”的人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靠着圣灵”:原文只是一个字——“灵”,但显然是指圣灵。加3:3,保罗说加拉太人是“靠圣灵入门”,即靠着圣灵开始了他们的信仰旅程,或靠着圣灵进入了神的恩典。圣灵是信心的赏赐者,是幽暗心灵的光照者,是将罪人重生在基督里的那一位。基督徒生命的开端,在于圣灵的工作。
“凭着信心”,亦可译作“出于信心”。这个短语也是保罗在罗马书1:17所使用的:“本于信,以至于信”。靠律法,就不出于信心。凭信心,就不要靠律法。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
在“等候所盼望的义”这个短句中,“等候”,意思是翘首以盼,急切等待。现在式表明,(我们)在持续地急切等待着。在保罗对这个动词的用法中,其末世论含义相当浓厚。
罗马书第8章,曾3次说到“等候”(19节“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23节“…等候[ἀπεκδεχόμενοι ,现在式中间态阳性主格分词]得着儿子的名分,就是我们的身体得赎”;25节“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都是末世论意义上的“等候”。
再者,腓立比书3:20,“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也是末世论意义上的等候。
另外,希伯来书9:28也说到,基督“将来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
这些经文的共同点是,所有的“等候”,都是现在式,也就是说,“等候”是生活在末后时代基督徒的生命内容,和生活常态。
在“所盼望的义”这个短语中,原文的“义”(δικαιοσύνης)是所有格名词,因此,这个短语也可以译作“义的盼望”。这里的“义”,基本上是指,由神而来、因信加给人的义。按照罗马书1:17 ,这“义”既然是从福音中“被显明”或“被启示”出来,而福音的中心就是神的儿子;那么,“神的义”,说到底,就是那位钉十字架的基督,因为“你们得在基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1:30-31)
当我们信基督时,我们就有了称义的地位,但我们仍需要活出神的义(活出基督义的生命)。这个过程会一直到我们见主面的时候。因此,和救恩一样,称义对基督徒来说,也是地位和过程的结合。等候“义的盼望”,在于以称义之身,行走在成义的过程,直到见主面的时候。
6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这一节的开头有一个连接词γὰρ(即和合本译作“原来”的这个字),表明保罗在这一节中,要进一步解释和支持第5节(“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的内容。当“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时,我们就是一个“在基督耶稣里”人。我们不再活在律法之下,因此,受割礼或不受割礼,对我们来说已经失去意义。相反,真正有功效的,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
“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意思是,基督徒的信心,借着爱心,持续地产生着功效。注意,这句话绝对没有“信心加上爱心,才具有被称义的功效”的含义。
这里的“信心”,主要是指基督徒成圣过程中的信心,它是称义之信在成圣过程中的延续。在一个“称义得生命”(罗5:18)的基督徒生活中,他对神的信心,会借着“圣灵的果子”(加5:22)表明出来。他的信心,不是那种没有行为的信心(因为“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3:26)。马丁路德就此节经文说道,“基于信心的行为是借着爱而出的,但人却不是因爱而称义的。”(见冯荫坤《加拉太书注释》,页1158)。
“有功效”,意思是做工,有果效,对…产生影响。这个分词可以是中间态,也可以是被动态。作中间态看,译文就如和合本;作被动态看,就成了“信心借着爱才产生功效”(这是天主教神学采用的看法)。但在此处,应作中间态(主动意)看。
二、拒绝传割礼就要受逼迫(7-12)
7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从这一节开始,保罗对搅扰加拉太信徒的人,进行了严厉的责备。
保罗承认,就加拉太人来说,他们过去一直“跑得好”,也就是说,自从听信福音后(到他们听从“别的福音”之前),他们一直顺从真理,有好的属灵追求和正常的信仰生活。“跑”,本义是跑步,此处喻指在过去的某段时间,一直过着美好的属灵生活。然而,他们“跑得好”的状况,突然中断了。因为有人“拦阻”了他们,使他们不能继续他们正确的信仰追求了;更可怕的结果是,叫他们“不顺从真理”了。
“拦阻”,突然挡在路上,或在路上放置障碍。“顺从”前面加否定副词μὴ (不),变成了不顺从。他们所“不顺从”的“真理”,指保罗当初传给他们的福音,即第2章的5和14节所提及的“福音的真理”。
应用:在今天的信仰环境中,也可能会在我们的信仰道路上,突然出现“拦阻”我们的人,他们扰乱真理,传讲谬误,告诉信徒走“捷径”。他们是保罗斥责的对象,是我们要警惕的假师傅。
8 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这样的劝导”:使加拉太人“不顺从真理”的劝告或诱导。
“那召你们的”,即1:6的“借基督之恩召你们的”,指神。“召”是现在式分词,表明神是一位持续地呼召人回转归向真理的神。参罗马书8:29-30,29 因为祂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使祂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30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9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这是一句当时的格言,保罗在林前5:6也使用过(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面酵的影响力极强,只要一点点,就可以发起一大团面。主耶稣曾用面酵比喻天国(太13:33;路13:20-21)。但保罗此处是以面酵来比喻错谬教训的渗透与影响力。一个假教师,或一条错谬的教训,都可以给教会带来极坏的影响。
10 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虽然保罗痛心于加拉太人“这么快…去从别的福音”(1:6),痛心于他们的“无知”(3:1-5),痛心于他们听了假师傅的“劝导”,走上了歧途(5:8);但保罗相信他们并非故意要这样做。保罗这样说,不是为了“减轻”加拉太人的压力,这是他在“基督里”所有的确信。“怀别样的心”:把心思放在不同的事情上,体贴另外的东西。
但和“你们”不同的,是“(那个)搅扰你们的(人)”,他(和他所代表的群体)用“别的福音”,把你们的信仰搅扰了,使你们误入歧途了。
此处的“搅扰者”是阳性单数的定冠词加现在式主动态阳性单数主格分词,可能指某一个人,或犹太派基督徒的某位领袖。这个字在1:7已经以复数形式出现过(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
保罗可能知道他是谁,也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他说,“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这里的说法,和本书1:8的“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的态度是一致。
“必担当他的罪名”,将接受审判或承受刑罚。“承当”(将来式主动态陈述语气第三人称单数)。“罪名”:审判,刑罚。
11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我”被置于这一节的开头,起强调作用。使徒希望加拉太人知道,如果他保罗,像“搅扰你们的人”那样,仍然在传割礼,就不会与传割礼的人发生冲突,因此也就不会受(他们的)逼迫。
“传”,现在式主动态陈述语气第一人称单数,持续在传。“(受)逼迫”,现在式被动态陈述语气动词。“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十字架的绊脚石。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罗9:33)。十字架的道理,因信称义的真理,对信割礼的人来说,是绊脚石。不传十字架,就没有绊脚石,因此也不会受逼迫。
顺便回答一下保罗受苦的问题。4:29说,“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在讲这一节经文时,我说到,保罗自己就在受犹太派基督徒的逼迫。后来有人问道“圣经中哪里记载保罗受犹太(派)基督徒迫害的”。接下来是弟兄姊妹的许多讨论。
圣经哪里记载了呢?首先,4:29已经暗示了保罗的受逼迫:“现在也是这样。”
“现在也是这样”,意思是那按着血气生的,现在仍然在逼迫那按着圣灵生的。当保罗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把自己包括在受逼迫的人里面了。到5:11,保罗更清楚地说到了自己所受的逼迫:“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11:23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11:24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11:25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11:26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11:27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
12 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这节经文语气十分强烈,表达了保罗一个的希望。是第10 节中“必担当他的罪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把……割绝”是指那种太监式的割除。“那搅乱你们的人”,现在式主动态阳性主格分词,带定冠词,指用错谬的道理搅乱加拉太人的犹太派基督徒。
思考与应用
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得了自由之后,要特别小心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所辖制。“奴仆的轭”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守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但可能是回到以前的罪恶生活中,回到旧的生活方式中。一旦这样,就是“从恩典中坠落”了,就要立刻悔改。请省察你是否有过再次被奴仆的轭所辖制的经历,如果有,你悔改了吗?
王峙军牧师 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生命季刊》主编。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