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一次难得的经历
2015/7/17 11:53:10
读者:13173
■赵约翰

生命季刊 第45期 2008年3月

 

 

这次去参加生命季刊在香港主办的“中国福音大会2007”,个人收获很大。出发前三天,我才获知自己在大会上要担任的任务—领诗。由于要出门一段不短的时间,教会内外和家里许多的事情要作交待,我根本忙得没有任何机会和时间对此服事作什么预备。只有在飞往亚洲的飞机上抓紧机会看看大会所选的诗歌。
 
我注意到随着大会手册来的,夹着的一封电子邮件里有一份影印材料,说在大会上会有少数民族来献诗,负责的姐妹写着,“请到时帮他们组织一下合唱,在大会最后一个早上……他们会唱‘哈利路亚’。”当时我心想,“哈利路亚谁不会唱?有什么稀奇?怎么组织?什么意思?”到回美国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姐妹指的是:他们会唱韩德尔的《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大合唱”,一笑。
 
目光停留在少数民族的名单最右侧注明了两个字“灵舞”。我心想,“糟糕!怎么搞来一堆跳灵舞的?”(编者﹕应该是“圣舞”)赶紧把材料收起,不再去想它了。
 
大会在“人以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召开了。虽不敢说这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在这片倡导无神论为主的国家领土上举办一个“福音大会”,与会者又是从全国各地来,不少人是经过千里跋涉而来,那真是空前的。
 
上台带领五千多人唱诗歌,奇妙的是我一点都不紧张,我知道是神听了弟兄姐妹的祷告。因为在几天前,我请弟兄姐妹为我领唱祷告,我告诉他们,我从来没有领过这么多人唱过诗歌,他们就为我恳切的祷告,神就垂听了他们的祷告。
 
带领这么多人唱诗歌,实际上最享受的是我。老实说,大部份的时间我都没有在唱,一方面是又唱又指挥很累,撑不了一两首歌,另一方面,实在是听大家唱,我很享受,深切感受到神的同在,神的伟大,祂配得一切的赞美和我们对祂的歌颂。
 
报名的第一天下午,他们(少数民族)就吸引着与会者的目光。由于他们都穿着少数民族特有的、鲜艳亮丽又脱俗的服装,加上头饰,让人感到新鲜好奇。他们看不出有一点的疲倦,大瞪着眼睛,神采奕奕,四处观望,也接受别人对他们的检视。我发现他们当中,一个戴眼镜的都没有。
 
我们第一次的排练,不是在有意识的安排下进行的,他们并不认识我是谁,要作什么;我实际上也不清楚知道自己要作什么。反正他们来排练,我就很“鸡婆”(台湾用语:多管闲事的意思)的上去指导了起来。将来我有机会要问问带领他们来的负责人,他们是不是就是这样看我的?一共有两队的傈僳族,一队是彝族的。他们毫无队型,一列排开,开口就唱,也没什么动作,套句我们的行话:“很干。”怎么办?都是神的恩典,我就帮他们排起来。
 
先听他们唱些什么,其实我什么都听不懂,因为他们唱的是他们自己的话。然后简单的根据人数,男女,排一下队型。其实都是神的恩典,过去多年在影剧圈的经验就不知不觉的给“用上了”。
 
到了最后一首歌,好听的来了。我虽然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这首歌的前奏欢快有劲,现代化的背景打击配乐,很快的让人振奋起来,然后他们开始有动作了。
 
如果你有机会,你一定要“看”和“听”这首歌。歌词的意思大意是说我们在地上不过是暂居的。但是太美了—歌美,他们的动作美,古人形容“天籁”之音,我想不过如此吧!
 
到了他们献诗的晚上了。从他们进场开始,大家就都被他们的服装、歌声所吸引,等到最后一首歌音乐一起,我知道全场已经被“震摄”住了,我注意到台下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已经开始禁不住随着他们的节奏击掌作和。
 
于是他们刚唱完,我上台要求他们来个“安可”(Encore的音译,意思:“再唱一次”),并邀请会众一起加入进来。我们可不是“灵恩”,但像大卫一样,在神的面前喜乐的舞动!全场笼罩在欢乐的气氛中,并将荣耀都归给天上坐宝座的君王。
 
从后来的交谈中我得知,他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很差,这几年来虽然有了电,但是太贵,都舍不得用。平时仍然是以烧柴来煮水和饭食。这些弟兄姐妹在此前没见过火车,没坐过长途公共汽车,当然也没看过高楼大厦。但在我想寄于同情之前,一位姐妹对我说:“我们都信耶稣,很快乐!”我心想,“在外面的世界里很多人什么都有,但是心里不快乐。”
 
有人说﹕神特别爱少数民族。20世纪初,就有宣教士通过缅甸,把福音带进偏远的山区,通过辛苦的学习语言,到将福音传给他们。光是1916年和1917年,宣教士富能仁(James Fraser)一个人就曾经为六万多傈僳族人施洗。今天在超过80万的傈僳人当中,有近30万的基督徒。神特别爱他们,在许多内地的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神特别差派西方的宣教士去,把福音带给他们。
 
神特别爱少数民族,给他们这么好的音乐。今天,已经开始有内地的家庭教会认养他们的教会,将神所给的资源与他们分享,我相信神将来还要借着这些少数民族作更大,更美好的工作。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唯一的后遗症就是,从我回来之后,那一首歌每天都要在我脑海中回响好几遍。我感谢神,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就让我想到他们—神特别爱的一群弟兄姐妹,在远方。
 
 
赵约翰  来自台湾,芝加哥华人基督教联会国语堂牧师;参与历届“中国福音大会”的主席、领诗事奉。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