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帐篷访谈录
————四川汶川大地震基督徒赈灾纪实
2015/7/17 12:05:15
读者:6108
■那岛

生命季刊 第46期 2008年6月

 

 

5月28日中午,烈日炎炎,在绵竹体育馆对面的自愿者帐篷里,笔者采访了来自浙江湖州的基督徒义工人员吴姊妹和张姊妹。汶川大地震后,她们团队一行十几人已经在灾区服事了10天。从城市医院到边远山区,都留下了她们事奉的佳美脚踪。
 
笔者:很想听听吴姊妹和张姊妹的见证,你们亲临灾区第一线,一定有许多真实感人的事迹伴随着你们。
 
张姊妹:我们第一站到了德阳,德阳的中医院。我们到的时候呢,已经有来自深圳、广州、厦门的同工在那里做服事的工作了。于是我们就加入到这个平台里,一同配搭事奉。等略略介绍过我们的身份和目的之后呢,就有人安排我们到54楼和3楼了解情况,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在地震中受伤的百姓。这样很好,方便我们找到事奉的切入点。等我们了解清楚病人数量、需要哪些方面的护理后,很快的,我们就进入服事状态,忙开了。一开始,我们主要帮助护士拖地板啦、擦窗户啦这一类清洁打扫的工作。并很快赢得护士们的好感。几层楼的卫生都干干净净打扫完毕之后,我们就开始与病人交谈、做朋友。交谈的形式呢,我们主要是充当倾听者,安静的坐着听他们讲述当时地震的过程、家里面遭灾的情况,让他们把心中的苦倒一下。有的弟兄很快的就进入对病人身体的护理、行动不便的,就帮助他们大小便。我们来,就预备好做各种各样的服事,身体的护理、心灵的安慰都要做。
 
那么,一天的工作下来,感觉非常好,病人和护士对我们都很有好感。到了晚上我们就抽时间总结工作。当时我们团队是十二个人,总结工作,也对第二天的事工作出计划。总结的时候,我们看见,病人不是很多,在不断的转移,护理的人却很多。所以我们打算第二天继续去找更有需要的地方。那么我们留下一批人来看帐篷,因为大包小包的带着不方便,这样也可以继续在中医院做一些扫尾的工作。一批呢就到这边来了,就是绵竹体育广场。
 
笔者:第二天你们就过到绵竹这边来啦?
 
张姊妹:对,第二天就到这边来啦,一直到现在。那么当时呢,也有一部分深圳、广州的自愿者跟我们一起过来。他们听说我们找到了这个服事的地方就希望跟我们一起来。吴姊妹发现绵竹这边有迫切的需要,就打电话给我:“赶快过来,这边有真正的需要!”我们这位吴姊妹,她说你赶快来吧,我们几个忙不过来了。她背着一位脚开刀的病人上厕所,然后摔倒爬也爬不起来啦!
 
在家的时候,从电视上看到这里受灾的场面那么惊险!那么需要服事;可是刚到这里的时候呢,活并不是很多。现在总算找到了需要帮助的工场。在对面临时搭建的帐篷医院里,就有300多个病人嘛!我们所有人员就马上转移到这边来了。过来以后一看,果然很需要。我们对需要服事的人统计了一下,服事对象呢都是些五保户,没人照顾的。如果家里有人照顾的,我们就分开。那么第二呢,就是那些不能自理、腿不能下床的那些人,我们就帮他们打饭啦、喂饭啦。这个过程就像你所讲的一样,我们有一同的配搭服事。当时过来之前,就有一些人对我们说,前线不能去啊,不能给政府添乱子啊之类的话。所以过来之后我们也有一些顾虑,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治安。但是我想他们的框条太多了我们的工作面就展不开。毕竟我们来是为了参与更多的服事,和社会关怀之类的工作。
 
笔者:病人就住在对面的帐篷里是吧?能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吴姊妹:当时大概住着300多病人。我们进来的时候呢,很多病人还找不到亲人。有的病人眼睛是瞎的,大部分年纪都大啦。头发跟烂泥粘在一起,胡子也是跟烂泥粘在一起的,就是这样的光景。后来我们这些小弟兄小姐妹呀,进来以后呢就用剃须刀给他们剃胡须啦,剃头发啦,洗澡啦,还专门给他们装饭。还有一个呢就是大便小便有的在床上嘛,我们就从裤脚里面把大便摸出来,有的小便也是弄在身上。被子我们都给他们换了几次。
 
有一个96岁的老人,她甚至大便都抹在手上,前天我们进去就用纸巾从指甲里面、手里面给她抠出来,后来有的病人的亲属来啦。他们这边有些人的心态跟我们那边的不太一样,他们觉得我们所做的都是应该的。当护士说谢谢你们啰,这些人就会说不用谢,他们是应该的,他们是自愿者嘛。刚开始打饭的时候呢,我们不知道,就跟那些灾民一样排队买,排到了就买上两碗,然后拿过去给病人吃,这样下来第一、二天我们自己就没得吃,都拿去喂病人吃了。我们自己一天就吃一两碗稀饭。后来到第三天我们看这样不行了,我自己体力跟不上,我们这些年轻的弟兄姊妹也跟不上啦。我们就买来锅碗瓢勺自己烧。到前天为止,我们七八个弟兄姊妹还服事大概五十几个病人,给他们喂饭。
 
笔者:怎么?五十几个人都是你们统一做饭吗?
 
吴姊妹:不是。排队买。军人做饭。后来跟他们熟了,军人对我们也挺有好感嘛,看我们排队麻烦,就给我们碗啊筷啊桶啊。那个九十六岁的老人,刚开始跟她交流很困难,言语不能沟通,他们讲话我们听不懂,他们乡下里面那个土的话很土的。他们的话我们听不懂,我们的话他们听不懂。讲了半天还是我不懂我不懂。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很感恩的,今天下午我们还去看望那个老人了。她大便小便都在身上,一直是我们服事的。我想老人已经九十六岁了嘛,不跟她讲耶稣可能太迟了。讲话听不懂,那么我就找了一个本地还没有信主的人做翻译,我说天老爷老天爷就是我们的上帝,我说你要信老天爷,因为怕她听不懂,就跟她讲土一点嘛。但那个“翻译”传福音给我怎么传的,他说老奶奶,菩萨就是耶稣,耶稣就是菩萨(笑),你要不要?
 
过了两天,感谢耶稣,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奶奶是信耶稣的,他有点懂。我请他帮我讲一下,这个小伙子蛮好的。他说耶稣是耶稣,菩萨是菩萨,是不一样的。你信耶稣就上天堂,不信耶稣就下地狱,你要想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老人说上天堂!我们就为她作一个祷告,咦,这个时候她听得懂了,我讲一句她讲一句。祷告完了以后呢,昨天我们把她送回家了。我们这些小弟兄小姐妹呀,每天都有布道的,今天早上啊,就有好几个领人信主了。一对一的传,讲了呢基本上信。
 
笔者:你们这么忙,那些病人的情况你们都记了吗?比如说住什么地方啊?姓甚名谁啊?
 
吴姊妹:记了,记了。做这个工作,虽然我们服事照顾他们是应该的,但最终我们还是要把生命告诉他们,把耶稣告诉他们。怎么样到村上去,怎么样去联系和了解他们的灾情,那么呢,我们就把他们的地址记下来。比如,有一天,正好有一个病人的妻子过来啦,说是我们家的房子倒塌啦,一片废墟啦,没人看我们啦,就是讲了很多嘛,我们就把他的地址抄下来,后来和张姊妹以及几个弟兄就一起去看一下。别的情况你讲吧。
 
张姊妹:我们的计划是一部分人在病区照顾病人;一部分人进入灾区。沟通啊,做心理安慰的工作啊。先建立友谊再把福音带进去。后来我考虑这个目标太广,我们终归是要撤的,撤了以后到哪里去找他们呢?这样一来呢,我们就借着这边的服事先把地址要来。家里的住址啊,地震的情况啊,弄好以后呢就下到村里去。下去就以村以队为单位一个一个的帮助他们。这两天我们都在他们中间做这样的工作。
 
笔者:前两天我去过绵竹的金山村,那里也有你们的事工吗?
 
张姊妹:我们在土门镇。那么下到他们中间去以后呢,首先是了解他们的灾情,我们也拍些照片。他们问我们是哪里来的赈灾自愿者?我们就介绍是基督徒,首先表明身份。然后把他们的需要记下来。并且告诉他们,耶稣爱他们。回来就根据摸底情况组织物品,把他们急需的东西送过去。当时他们需要帐篷,我们就告诉他们,帐篷到了以后会给他们送去。前两天我们到了安县。到了××村一组二组甚至三组,也对那里的灾民做些帮助。
 
通过这些帮助,我们可以建立友谊。应该说呢,这些赈灾的工作本身是我们应该做的。然而通过这些,我们要慢慢的把最大的帮助——耶稣带进去。该你说啦。
 
吴姊妹:神特别恩待我们,通过别人介绍,在大棚旁边,我们认识了几个自愿者,也是记者,他们以前是当兵的。他们中有一个基督徒,大庆来的基督徒,很好的基督徒;人也年轻,三十多岁。他以前当过兵,为了信仰的缘故,两年前辞职了。也不知怎么搞的,他们摸进去了,到了那个雎水镇(重灾区)。从这里进去要翻山,翻山过去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够翻到××村一组。然后再两个多小时翻下来。
 
那天我们找了一辆计程车,第一天去呢,跟你讲真的吓坏了。那个路啊山体滑坡啊,那个泥石流啊把马路公路堵得一塌糊涂。后来那个司机给我们开车,吓得这样直蹦、吓得不得了。那个缝啊、路上的缝一天天在变大变宽,很怕!我安慰司机说你不要有压力啊,不要怕!他说这个情况下你叫我不要怕,那才见鬼呢!我说你下次再跟我来吗?他说不来啦不来啦!
 
那是第一次,我们去看一下,去谈一下。第二次去呢,是几个弟兄去的。他们去,因为那里有十几个小孩嘛。可以教主日学,也可以传传福音。那么黑龙江大庆那个弟兄呢,他呆在上面不肯下来啦。他说那些孩子太可怜啦,又不肯转移出去,随时会有危险。昨天我硬是把他劝下来了。现在又上去哪,背着东西又上去哪。那个弟兄叫××。他在那个地方,昨天让我很感动的啊!我说你下去吧。他正在跟一个老大妈搭帐篷,那里随时会滑坡。他说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虽然我还没有给他们讲更多有关信仰的问题,关系亲近一些的我给他们讲讲。我要在这里呆上几个月,等他们开学了我再回去。哪怕用一年的时间,我陪伴这些孩子。可以教他们读书,他们有课本嘛,我教他们。也把我的信仰告诉他们,长大以后呢,他们会想起来的。那天叫他们唱的是哪支歌?“云上太阳”——云上太阳永不改变。他在教小孩唱歌。我们这边弟兄姊妹上去以后呢,因为他的歌词记得不完整哦,我们过去以后帮他修整一下。用木炭在门板上写那个歌词,教那些小孩子唱。那么,他的心思就是放心不下孩子和老人,因为他们不肯下来。
 
后来,前天呢我到二组。也通过他们,通过以前当过兵的那些记者,跟他们到了二组,从一组到二组,翻了三座山。二组那边还有好几个死人被埋在里面没有挖出来。我们到了里面,那个村的组长很好客。我们去了以后呢,我们拿着大米呀油呀,季刊捐的,他们买过来,那么我们就送进去,感谢神的恩典!那些当兵的也帮我们搬,一个人扛两袋米呀一袋米呀扛到上面去。扛到上面村民们又硬留着我们吃饭,假如我们不吃饭的话,好像与他们之间就有距离感。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交通交通。后来我们看到几个老外,也是基督徒,但他们不传福音。
 
前天吧,有八九个小孩,上来围住我,我就跟他们讲了一下。我们本来先不传的,过一段时间吧。但这个山头随时会滑坡,随时会有危险。山上的裂缝在变宽,今天是三米宽,明天就变成了六米宽,松动了呀!那么石头好像随时会滚下来,余震那一天又哗啦哗啦响,哗啦哗啦响。这就是说,想不传也不行了。那么我们九个人就跟他们布道了。布了他们都信了。那我就叫我们的弟兄给他们做决志祷告。
 
笔者:你们的布道,我很感兴趣,对象主体上是年轻人吧?那么在灾难面前,你们是如何选择话题来针对他们布道的呢?
 
吴姊妹:我们是以简单的方式,力求让他们听得懂。我对他们说你们过来过来,阿姨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啊。我们这个时候会尽量避免讲地震的事,因为他们会很伤心的,我就不讲这个。然后讲一些故事啊,自己的见证啊,阿姨是怎么信耶稣的,讲一点点。然后马上就讲到神、讲到耶稣、讲到罪,还有耶稣再来。人是有灵魂的,很简单的讲讲。没有多少分钟的,他们就听听听听。我说,如果你相信的话,神就与你同在!人总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即便活一百岁你也要离开这个世界,那时候你的灵魂怎么办呢?你看这个灾难突然之间发生,人是不知道的,灵魂怎么办?所以赶快接受吧。感谢主!他们马上就相信了。就这样,很简单。前天有九位信了。
 
昨天我们又去,我跟张姊妹到一组,他们到二组、三组。然后她去找那个村长的弟弟。
 
张姊妹:刚开始,我不知道他是村长的弟弟。那么当我们进去的时候呢,昨天我是第一次去。前两次都是吴姐和他们交谈的。进去以后,吴姐说你们吃过中饭上来哦。一开始吴姐打招呼,他们是很热情的,然后再叮嘱他们说,吃了饭再上来。他们就很警惕了。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上来干什么?两个都这态度。我当时一看这态度呢,心里就咯噔一下。这怎么回事呢?然后到了灾民集中的地方,在两个做主日学的弟兄那里,他们专门做这一块的工作,孩子们都跑了散了。
 
前两天我们上去都很热情的啊,因为已经建立了一些感情、友谊了嘛。后来全散了,我就思想,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这个时候,村长弟弟上来啦。上来以后,吴姐说给你们送点电筒之类的东西过来。然后我们就坐下来聊聊,交谈一下。我说,这段时间天气预报天天有大雨,你们等在上面,要考虑生命的问题啊!你们要往下挪!我们先这样交谈。他说不好挪,政府部门没有人来跟我们安排,我往哪里挪呢?这当中,又一次给他介绍我们的情况。我说,我们等在山下,为你们,一想到下暴雨,心都揪紧啦,你们怎么不下去呢?我们天天发消息打电话回到家乡,让家里人为你们祈祷,让天不要下雨。我心想他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还能让天不下雨吗(笑)?没想到他会说,对对对,是不能下雨,下雨就没命啦。然后我问他,粮食供应上怎么样?他说从地震直到现在,政府部门每人拨十五斤大米,一瓶矿泉水,一支黄瓜,这么多天就这些,多亏了自愿者帮助。到现在我们生活的温饱问题能解决了,唯一缺的是帐篷。我说,哦。
 
这个时候,我转移了一下话题,我有感动跟他谈谈我们的信仰。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告诉他,我们是信耶稣的,前段时间我们到了土门镇。他说土门镇他知道。我继续说,我们进去的时候呢,村民们很热情,对我们的工作也表示感谢。我就对他们说不要谢我们人,要谢谢耶稣的恩典,因为我们的行为牵涉到一种特殊的爱,这种爱超过父母的爱。在人世间母爱是最伟大的,但是我们得到的那种爱比母爱更伟大,也超过夫妻之爱。这种爱是一种舍命的爱!这种爱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耶稣基督而来。那么我也谈到了我个人蒙召的经历,他表现出很爱听的样子,一边听一边笑。然而当我讲到救恩部分的时候呢,他却变得紧张起来,东张西望,生怕别人在看他一样。这个时候我才突然醒悟,是上面打过招呼了,难怪之前他们出现那些反常的举动呢。等他稍稍平静下来,我才接着把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带给我们盼望的道理讲给他听。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盼望我们才来到你们中间,否则的话,像很多灾民都往平安的地方挪,我们为什么还要从平安之地来到你们灾区呢?因为我们的信仰给我们带来生命的盼望。如果我今天在这里,遇到了什么余震,或者是出现什么危险,我有把握能够上天堂,我把这个内心的确据告诉他。等讲完这些五步救恩的道理,他心中的顾虑好像也消除了,最后他用摩托车把我们送下山来。
 
吴姊妹:刚才谈到和那些孩子们的交谈,一开始我是这样跟他们讲的,你们这个山很高啊,跑上跑下很累呀。阿姨这么高的山从小到大没有爬过。我说阿姨是做生意的,做童装的。我说你几岁啦,你呢?你这个样子呀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为什么我这么远的跑到你们中间来呢,我在家里可以很享受的,保姆都有几个,在这里你看人都晒成这个样子了。因为耶稣爱我,所以阿姨也爱你,上帝也爱你们,所以就到你们中间来。现在这个地震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有信仰,有灵魂的宝贝,所以我们要把这个福音传给你们,把耶稣告诉你们。我也跟他们讲了五步救恩,他们就信了,有一个信的时候还流出眼泪来。有一个小孩子时常打电话给我,阿姨呀你什么时候来,今天又发信息给我了,又找我。我回信息给他,我说,阿姨要到成都去学习,两天以后,我再来看你们。我说有什么需要打电话给我。有什么事情打电话告诉我,保持联络。
 
有的灾民亲属到杭州萧山那边打工了,我把电话号码都要了,那么到杭州以后、回家以后呢,就跟这些人联络。
 
张姊妹:在黑龙江弟兄搭帐篷的地方,有一个老大妈,她吃素已经三十年了,吴姐呢给她谈信仰的时候,她就说我已经吃素有三十年了。然后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对我们也很热情。我想怎么样跟她讲呢?我说大妈你有几个儿子啊?两位,住在哪里呀?都在外面谋生,一位在江苏。我说江苏什么地方?因为浙江、江苏、安徽交界嘛。她说在江苏江阴。我说,哦,江阴离我们就更近啦。她说江阴那个地方富得都是高楼别墅啊!我儿子到了那边,就像掉到米缸里面去了。我说大妈你儿子离我们那个地方很近很近。以后你到儿子那边去呀,就到我们家来玩。她一听就高兴啦,她说你们真的太好啦!我说不是我们好是耶稣好。对对对,耶稣太好啦!
 
嗯,就这样,先是倾听,从各方面来了解他们。有的事情呢毕竟是我们事先想也想不到的,毕竟灾难来得这么突然。我们也没有培训过,一边做一边靠圣灵的引导,然后上帝就这样把我们带领过来了。不知遇到什么样的人,不知道遇到什么样的场景,不知道他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
 
笔者:如果进入心理辅导阶段,怎么样制定具体的方案来辅导他们呢?
 
张姊妹:到了这边来以后呢,的确看见他们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惧怕、担忧、伤心。有的甚至泪水都哭完了。我们现在主要呢还是倾听,他们无论说什么,我们都听。有的时候就听他们悲伤的哭。有时看见那样的场面也情不自禁想流泪。如果有合适的培训机会,也想去学一学,能更好的具体的进入到他们里面去,心与心的沟通。第二呢,通过培训,如果能够得到一个培训证,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这样就方便在四川各个地方做辅导的工作。
 
这边的军人也好,医生也好对我们这个基督徒啊印象特别好。他们都允许我们传福音。允许我们弟兄在里面个人布道。有的护士还把我们的弟兄叫去,来来,跟这个年轻人谈谈,谈谈你们的信仰,护士跟我们介绍。解放军也一样,有一次我对那个外邦人传福音,我就问一位解放军,这个话你听得懂吧,我不是叫你信,我是让你给我传传,我说你这个话听得懂吗?我是请他给我翻译。那个解放军就帮我讲。我讲一句,然后解放军给他讲一句。
 
笔者:另外呢,对吴姊妹有一个好奇的问题,你作为基督徒企业家,那么在这个大灾难中,你放下自己的企业不顾,愿意摆上自己宝贵的时间,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动?请你来分享一下好吗?
 
吴姊妹:当时看了电视,就坐不住了,圣灵在我心里催逼,在家里就呆不住了。家里的那个生意呀客户呀,那就只好先放一放。起先我还在管理上抓点总纲,把握一些度的问题。后来我连这个也把握不了了,整个心思都跑到四川来了。那些自愿者,那些不信的人他们都这样做,我是个基督徒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不一定马上要把福音传给别人,但最终目的是要把福音传出去的。我为什么不能到那个地方去呢?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我就想啊想啊,也有人给我讲那个地方你要去呀?要通行证的。我说这么麻烦啊,就打电话去问。后来又打电话给我们教会的负责人。当天讲了我们当天就行动,第二天就筹备东西,第三天就出发了。我们坐飞机过来,来了以后呢我就把工厂停掉了。损失就损失吧!算经济账的话,损失很大很大。如果工厂生产呢,每天赚八九千到一万块钱吧。
 
笔者:那现在是把钱转存到天上去了(笑)!也请张姊妹分享一下过来的感动吧。
 
张姊妹:12号发生地震以后呢,1315号我们开同工会。按原来的事工计划是来不了的。地震发生以后呢,我们在家里看电视,边看边哭。我想老是哭也不是个事情,总要行动吧。整个社会都在关注,连国外的都进到我们中国。我不从别的方面谈,就从我是个中国人的方面讲,我也要站起来。后来好多教会弟兄都有一样的感动,同心合意求神打发我们出来,就这么简单、这么快。
 
我今年四十一岁了。20岁就走上了服事的道路,然后就到外面事奉,我们外出服事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一直都是火车,哪怕到贵州去。98825号,第一次差派到贵州去。山都啊独山啊,凯里啊,都匀啊这一带,遵义呢我们去过,然后我们主要的是在那一带。黔南那一带。坐火车摇啊摇,慢慢摇过去。这一次是救命哪,没办法,然后呢经过教会同意,一定要飞啦。早一点飞到他们身边,就能早点陪伴在这些患者身边。感谢神!
 
吴姊妹:我先联系了温州的一个弟兄,我问他我们怎么才能够到那边去呢,也想看看他们有没有行动,弟兄说他们的团队已经出发啦。我问他我们如何过去,能够参与哪些事工?他让我联系生命季刊的同工谭姊妹,于是我就把电话打给了谭姊妹。很快的,谭姊妹下午就回电话给我,问我有多少人。我说大概十五位吧。后来我们就一直与谭姊妹保持联系。
 
过来后,我们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心志,说话做事该谨慎的地方要谨慎。听成都的一个弟兄说,有的基督徒被禁止进入灾区,因为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呢还大声宣称,世界末日到了,你们要信耶稣啊!不信耶稣你要下地狱!有的灾民就作出反应,哦,世界末日了哈,就是你们基督徒搞的!我们亲人不信耶稣都下地狱了吗?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府部门就把这些人赶走,不让他们进来。
 
笔者: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就是关于物资的分发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姊妹:不要说灾民啦,只要是人都会有贪心的。东西送过去了,谁不想多拿一点。连基督徒有时也会这样的啊。何况是不信的,又是灾民呢,对吧?
 
一般而言,我们会统计灾民户数,按户来分发物资,比如说有四十二户人家,我们就拿四十二袋米过去。第一次去的赈灾点,我们首先带些生活必需品过去,一边发放,一边掌握情况。并且告诉他们,先不要分啦,你们先一起吃吧,吃大锅饭,因为几乎每家每户在地震中都受到破坏,单独开火不容易啦,也浪费。有一次我们到了二组,拿上去二十几袋米。有一个当兵的就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是灾民啦,有难同当,有苦同吃,彼此照顾一点。不要分,大锅饭,一起吃。除非帐篷来啦以后呢,才按户分发物资。他们都有村民组长,每个队有组长或队长,组长或队长可以协助我们工作。
 
有一天我们买了肉啊米啊,猪油呀,拿过去,他们说没有油吃了嘛。他们说,让我们自己来分好啦,人多的多分一点,人少的少分一点。后来发现灾民们收进来的麦子没有放的地方,我们又预备帐篷给他们送去,让他们把粮食放在一起。有的灾民在灾难面前挺淳朴,互相谦让照顾,有一次给二组送东西,他们说,我们已经有了,给一组好啦。
 
李弟兄的分享
 
512号,地震那天,当大地摇晃起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聚会。大地摇晃得很厉害,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房屋左右摆动的幅度,我觉得足有一尺那么宽。但是我们并不怎样慌乱。我终止了讲课,然后提议会众,低下头来,同心祷告!
 
不久,我们就从电视和互联网上得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震中位于离成都不远的汶川县。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密切关注着灾区情况。我们看到灾区受灾的程度,只能用目瞪口呆几个字来形容。
 
地震发生前不久,学校学生的课程已快结束了。我们正在祷告,寻求神的旨意,看我们应该把工人差派到何处去。地震发生了,我们的祷告更加殷勤,甚至通宵祷告、禁食祷告不止。主啊,你愿意打发我们到何处去?祷告了好几天,我们有感动了,一致说我们不去别的地方,就去四川灾区。四川灾区,实在是我们眼前最迫切的事奉方向。我们要成为及时雨,成为雪中炭;主的恩典像春雨秋雨,要浇灌在灾区同胞的身上。
 
通过生命季刊的牵线联系(后来更是爱心奉献和配搭事奉),19号,凭着信心,靠着主的恩典,我们一行十几人就到了成都,很顺利。刚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事奉内容,甚至没有住宿安顿的地方。但巧得很,一连串顺利的事情接踵而至,神的恩典非常大!地震后,许多伤病员住在××中心医院,主就把到医院服事病人的工作交给我们。一位弟兄也解我们的燃眉之急,接我们到家中住了一宿。
 
进入医院,忙碌的气氛随之也进入我们的眼帘。不等医院领导分神安排我们,弟兄姊妹们就主动展开服事工作,他们见缝插针,脏活、累活、力气活抢着干。在地震中受伤的伤病员,满身尘土,甚至还带着血污,全身上下脏得不得了。这无疑是一道无声的言语,提醒着基督徒们,你们服事的工作就从这里开始吧!
 
第一轮的忙碌下来,受伤灾民全身上下都变得干净了,头发洗过了,脚板擦过了,全身都变得清新一些了。基督徒们自自然然地做了这些令人“皱眉”的事情。医院领导看到了,就说,你们所做的,太不容易了!
 
好行为必蒙报偿,神感动医院领导来体贴基督徒们的饮食起居,医院领导说,你们大老远的到四川来,与我们灾区人民同甘共苦,我们也要力所能及为你们做一点排忧解难的事情,为你们提供吃饭、住宿和洗澡的地方。感谢神!这下子我们就可以抓紧时间,集中精力于医院的陪护工作了。虽然住得简陋一点,但比之那些住在闷热帐篷里,与灾民们同吃、同住、同哀哭的弟兄姊妹来,就好得多了!
 
在医院服事的这段时间,也是我们在属灵生命上经历锻炼,蒙受改变更新的一段时间。来自全国许多地方的主内肢体,老老少少,陆陆续续都到这家医院参与过事奉。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同感一灵,彼此学习配搭事奉的功课。
 
当饮食起居的问题解决以后,主感动当地的姊妹过来与我们各尽其职、配搭事奉。一位姊妹说,你们把脏衣服都交给我吧,上午我拿回家给你们洗,中午晾干了,下午送回来;你们的宿舍,我每天早晨帮你们打扫一下。另外几位老姊妹说,我们别的事干不了,我们想给病人熬汤,一周两次,给他们补补身子。
 
有一位当地老姊妹,是我们山西同乡。她也跑来医院对我们说,你们所做的,让我们深深感恩,我们也盼望能为受苦同胞们做点什么。面对这位热心肠的老人,我们只能劝她说,伯母啊,你年纪大了,就多用祷告托住我们吧!伯母回到家中,切切向主祷告,她问主说,主啊!我为病人们,也能做点什么吗?第二天,这个老姊妹又来到医院,她一来,就开始向护士们要消过毒的纱布和别的东西。她说,她要为女病人们擦洗下身,因为她们很容易受到感染。事后我们知道,这位老姊妹的身体也不好,她是带病来服事病人的。圣经上说:“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得后书15-7)这样看来,我们既是到医院来服事病人的,更是到医院来学习这个“加上又加上”的功课的。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6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张小卡片上得知,这家医院的前身,是宣教士建立的教会医院。主在历史中显出祂始终引导事物发展的轨迹。就是今天,弟兄姊妹无怨无悔抢着去干那些苦累活儿的时候,我们仍然知道,神的恩典,神的能力须臾没有离开我们。神要通过我们做成祂救灵魂的工作!
 
的确,几乎每一天,在医院里都有伤病员决志信主。但他们信主,绝不是因为大声疾呼而信的;也不是简简单单散发福音单张而信的。他们是因为爱的感动,爱的润物细无声而信的。实际上,在这些干裂而受伤的心灵面前,我们没有高言大志,没有长篇大论。我们小心翼翼不去触碰在地震中受到惊吓、受到伤害的脆弱心灵;我们只是通过无微不至的服事照顾,去为那只受伤的鸟儿张起雨伞、打开窗户、把米粒送到她的嘴边。让爱的真光—耶稣基督—从高天上照彻她的心灵世界。
 
我们祷告,唯愿主的旨意在灾区畅行无阻!
 
 
樊姊妹的分享
 
有一个小巩弟兄,23岁,山西人。小巩弟兄原来在山西一个工厂里上班。汶川大地震后,圣灵催促他,他就径直去向工厂老板请假。老板问他为什么请假?请假干什么?他就直说,去抗震救灾啊!老板说,啊?抗震救灾?从老板惊讶的语气里,流露出不可思议和飘渺遥远的意味。
 
四川那么远,你为什么要巴巴的赶去抗震救灾?老板问。
 
我是基督徒啊!小巩答。
 
老板要小巩写一张请假条子,小巩就埋头开始写请假条。可是他的假条写得很奇怪,很不规范。上面只有起始时间,却没有结束的时间。也就是说他的这个请假,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或者说结束待定。老板纳闷地问他请到什么时候,小巩弟兄说,不知道啊!这个赈灾的工作要做到什么时候,真的不知道啊!老板摇摇头又点点头,哭笑不得的同时,他居然认可了小巩弟兄的请假条子。
 
小巩弟兄又提出要求,能不能请老板支点工资,因为他没有路费啦!
 
老板又点点头,也同意啦!
 
小巩弟兄买票的事儿,也是一波三折。在山西火车站,他没能买到票。于是,他决定先斩后奏,先上车后买票。他直奔月台而去,结果又给列车员拦下啦。看起来,小巩弟兄这一招也不灵验,情急之下,他脱口说道,我是去抗震救灾的,你们帮帮忙吧。结果他真的如愿以偿,终于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当他到达成都北站的时候,已是临近傍晚时分。因他是孤身一人入川赈灾的,所以何去何从,也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时候的小巩弟兄,首先想到的经文很可能是希伯来书十一章七节:“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因为没有团队,也没有信息沟通的管道,起先,他打算报名参加红十字会作自愿者。但别人告诉他那地方好远。于是他又转念询问当地最大的医院在哪里?得到的答复是华西医院,但华西医院更远。小巩弟兄继续问,火车站附近最大的医院是哪家?顺着别人的指点,他终于找到了这家医院。
 
找到医院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办公人员告诉他,他应该到住院部九楼去找何主任。这个何主任,其实指的是当地教会联系人何弟兄。估计医院办公室人员出于礼貌,临时把何弟兄唤作了“何主任”,并说何主任专门负责这个自愿者的工作。小巩弟兄上九楼找到“何主任”,并热情洋溢地与“何主任”握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好像彼此早就相知相熟一样。“何主任”也拉着小巩弟兄的手,竭力回想着这位像老熟人一样的小伙子到底是谁介绍来的,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但又不便明说。在场的弟兄姊妹也在心里猜测,这个小巩弟兄会不会是老巩弟兄什么人呢?因为在小巩弟兄之前,已经有一位年纪比他大的巩弟兄在这里事奉了。
 
这段时间,发生在小巩弟兄身上的事情真是富于戏剧性。好不容易刚刚找到了可以一同配搭事奉的主内肢体,但险些“得而复失”,重新落单。他在大致熟悉医院环境和地震中受伤病人的情况后,我们大伙就要离开住院部到别处办一点事。走后不久,我们发现小巩弟兄没有跟上,掉队了。这下子,可把他急坏了,他以为我们转移到别的地方事奉了,刚才短时间的见面,也没来得及留个电话号码。后来他对我们说,这可糟糕!刚找到队伍,马上又失散了!他回转身去收拾行李,心里想,今天晚上我该落脚何处?后来,他终于被何弟兄碰到,才重新归队。
 
感谢神!这以后小巩弟兄就天天在这里服事。昨天我们一块儿交通,我对他说,你去陪陪吴奶奶吧,明天她就转院啦。这位吴婆婆是一位羌族老人。于是,小巩弟兄就与李姊妹一块儿去陪护吴婆婆,照顾她为她祷告。小巩弟兄进到吴婆婆的病房,就像晚辈一样亲热地抱住吴婆婆,奶奶长奶奶短地与她亲近,像她的孙子一样。
 
神真奇妙,祂是一位掌管人心的神!小巩弟兄工厂的领导得知他在四川灾区的所作所为,态度发生了逆转,主动打电话给他,说,小巩啊,你在四川灾区做得不错啊!老板甚至在全单位表扬了他,赞扬他的行为。电话里还说,你的请假不扣工资,去来车票全部报销,想呆多久就呆多久。请务必把这个义工的工作做好,有什么需要就打电话回来,单位予以支援。
 
听小巩弟兄这么说,我们真的好感恩。他孤身一人就这么来啦,但神与他同在,做他的后盾,眷顾他保守他,他的奔跑并不徒然。现在小巩弟兄在急诊队服事,与众人一起到机场抬伤患去啦。
 
李姊妹的见证
 
我服事的这位老婆婆姓吴,我们都叫她吴婆婆。她是羌族茂县人。今年78岁了。
 
吴婆婆老伴去世20多年了,儿女都不在身边,如今她是一个人生活。心里痛苦孤单,常常怨天尤人。
 
吴婆婆的儿子结婚以后就与她分家,离开她了。面对吴婆婆的苦愁,有所谓心理谘询方面的专家来安慰她,说要帮她联系儿子,但吴婆婆表示不肯原谅自己的儿子。
 
大地震后,老人家的右腿砸断了,有五天时间被压在废墟下面。解救出来,送到县医院后,又有五天时间没有人料理,只能孤零零一个人躺在那里。吴婆婆浑身上下都很脏,她打着吊针,绑着石膏,但没有人为她清洗。
 
昨天第一次见她,我迎上去对她说,奶奶早上好!然后就起意要为她清洗。我手中拿着香皂和热毛巾,从头部开始,仔仔细细来做这件事情。吴婆婆的头上全是沙啊土啊,地震了嘛,尘土飞扬,连耳朵里也钻满了沙土。我耐心帮吴婆婆清理耳朵,边掏边吹,等洗净吴婆婆的头部,我又为她剪指甲。做完这些事情,我就抽空让吴婆婆听赞美诗歌,她听的时候我静静拉着她的手祷告,她边听音乐,边听祷告,悄然留下泪来。
 
到了下午,我预备好要为吴婆婆洗脚。我想,吴婆婆明天要转院啦,再不洗,就没有机会啦。要是就这样转到别的医院去,多难为情呀!别人会说这是谁照顾的老婆婆啊?最主要的是,洗过脚,吴婆婆会感觉舒服一点。我放下热水盆,边跟老人聊天,边扶起她的左脚要放进水中浸泡。吴婆婆很客气,也有一点儿不好意思。我在残砖破瓦中埋了5天,后来又在县医院呆了5天,多脏啊!别洗了吧。吴婆婆说。我说没事的,我不会在意的,洗了不就好了嘛!洗完脚,我找弟兄借了一把指甲刀,要给老人剪指甲。老人再次客气,不让我剪,因为她的指甲是灰指甲,特别特别的厚。我再次开导老人说,婆婆呀,你不用难为情,我慢慢为你剪,不会疼的。你和我的奶奶年纪差不多,你就把我当你的孙女看待吧。就这样,我为吴婆婆剪了脚指甲。当给她清洗右腿的时候,我更加小心,因为她的右腿正是那只受伤的腿。
 
服事完吴婆婆,她很感动,就对我说,你这个好有爱心啊,好有爱心啊!我说,不是我有爱心,是我们信的这位上帝好,祂爱你!祂爱了我所以又用我来爱你!她听了就说,哦,哦哦,神爱我,神爱我!我又对她说,奶奶即使你走了,转院去了广东,我也会为你祷告的。你有时间也要祷告。她说我不会祷告,你来教我。我就教她,我说我们信的这一位主,祂叫耶稣,祂是上帝。祂是爱你的上帝。我就把一些简单的,很简单的道理说给她听。我说,你跟天父祷告就像跟自己的父亲说话一样,你不要紧张也不要怕,你把你的难处告诉祂,你的腿疼了,你就说,耶稣啊!我的腿疼了,请你来医治我。如果你心里有真实的需要,你就说,神啊!我相信你是神,你能够帮助我!我就这样教她,她很听。因为她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信任。她说,哦好好,我相信。
 
吴婆婆快转院了,临走前,我和几位弟兄再次去看她。我们围在老人身边为她唱了几首诗歌。分别前,她说,我要走了,请留下你们的名字吧。一边说,她就把衣服袖子提起来,让我在她的胳膊上写名字。我说吴婆婆,我给你写在一张纸上吧。她说写纸上怕弄丢了,写背上呢又怕不小心洗掉了。写手臂上最好。我们拗不过她,最后只好照她的意思在手臂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耶稣爱你”几个字。她也请小巩弟兄留名,小巩弟兄也写下他的名字和“主与你同在”几个字。吴婆婆说,她要把这些字带回去给乡亲们看看,给她的儿女们看看,意思说她在医院里遇到了一群好心人、信耶稣的人、基督徒,因着信耶稣的缘故,曾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他们。不光从物质方面,也从心灵层面照顾他们。
 
最后,我们带吴婆婆做了决志祷告,如今她已是一位信主的基督徒了。愿主祝福她!
 
 
那 岛 中国大陆基督徒,作家。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