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两个小钱”的事奉
————写在教会诗班“复活节”献诗之际
2016/8/2 15:35:35
读者:8685
■晓舟

生命季刊 第46期 2008年6月

 

 
073月,受“生命季刊”王牧师之邀,参与组建“芝加哥音乐家团契”(现更名为“基督徒音乐事奉团契”)的事奉。说实话,当时心里不太情愿,虽说认识到这个团契成立的意义,但我没有负担,也不是搞音乐的。只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才勉强为之。面对参加团契的音乐家们,常常以“外邦人”自诩,认为压根不属于这个团队,甚至想着等团契建立到一定地步,有了他们自己的同工,我就找时机退出来。对于音乐,用“门外汉”来描述自己,实在是不为过的。
 
指挥诗班?异想天开!
 
接手教会的“复活节”诗班指挥?对于一个仅能把“五线谱”翻成“简谱”的人,实在是异想天开!虽然曾参与三届“中国福音大会”的大会诗班的事工,但只是作具体的组织和联络而已。
 
但很久以来,心头一直有一个负担:与有心愿意用诗歌来敬拜上帝的弟兄姊妹一起,明白敬拜的真正意义,学习在敬拜中把身心灵提升到主的宝座前,深刻认识我们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敬拜的一生,事奉的一生。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为这样的负担祷告,希望组织一个“敬拜团契”,求神清晰的带领。
 
上帝真是大手笔!祂一下子把“诗班指挥”放在我身上。从我在祂面前承诺“我愿,求主使用”的那一刻起,清晰地知道,神要成就祂自己的事工,祂可以用我们中的任何一个,甚至是我这样的“门外汉”。
 
恐惧战惊,唯有求主
 
面对音乐,恐惧;面对事奉的上帝,更加恐惧!但恐惧中怀有感恩的心,知道自己原本就是被神“废物利用”的,只是神的恩典临到我。8年前的323日,恰巧也是“复活节”,那是我们全家受洗重生的日子!一晃整整八年,能在这一天用这样的方式敬拜祂,岂不是神的恩典!
 
当晚在为将要组织的诗班向神祷告时,一开口,向神求的竟不是诗班,而是求神每天把爱祂的心多一点加在我身上,当我这样开始祷告时,神帮助我把眼目只定睛在祂身上。那一次灵里的交通特别美,直到祷告结束,都没有提到“诗班”一个字。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每天都在祷告里求神让我“今天比昨天多爱祂一点”。
 
报名参加诗班的人数比我向神求的人数多了一倍。我这个小信的人!但神在这样的事情上让我看到祂的帮助。我答应神每周为每一个报名参加诗班的弟兄姊妹祷告。感谢神,借着这样的祷告,神让我看到他们给我的激励,也看到弟兄姊妹中不同的需要,使我有机会进一步为他们感恩和祷告。这样的服事真是美得无比!
 
说到诗歌的选择,“奇妙十架”是首先出现在我脑海中的。这首诗歌是三届“福音大会”的保留诗歌之一,其歌词含义深刻,信息整全。“每逢思念奇妙十架,荣耀救主在上悬挂。”虽然听过、唱过几百遍,但仍然沉浸在它的意境里不能自拔,“从前名利富足矜夸,我看如土完全撇下。”这样的歌词真是直刺我们内心﹕你真的愿意“撇下”吗?很多时候,上帝借着这样的歌词问我,我却无语……即使在今天,当我独自一人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常常会流泪。
 
但这首歌的确很难唱好,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足够音乐训练的指挥加上没有足够音乐训练的诗班员,难上加难。后来有行家问及为什么那么大胆选这首难唱的诗歌时,我只能回答:“那你就知道我多么不懂音乐了,因为无知者无畏嘛。”
 
两个小钱,求主使用
 
21位诗班员中,能识谱的不过两三个。用弟兄姊妹的话来说,基本上是“五音不全”的,包括我自己。我们有的仅是“两个小钱”而已(马可福音12:42-44),但我们都有愿意献上的心,神就悦纳了我们的奉献,而且,大大地加上了祂的祝福!
 
神为我们预备可爱的以琳姊妹,忠心地作钢琴事奉,无论功课考试再忙,从不缺席,从无一点抱怨,而且耐心地陪着我们这群“五音不全”的人,反反复复地练习。感谢神这样丰富地预备,远超出我所向祂求的。
 
神也顾念我们不会看谱,预备有负担的弟兄精心制作每一部的录音(mp3),以让大家学着听和练习。我们听到有的弟兄姊妹为一句歌词,反复学二十多遍,终于学会了,感谢神,赐给我们愿意献上“两个小钱”的心意。
 
我们看到,弟兄姊妹放下准备考试的复习,不顾路途的劳顿,时差的劳累,甚至发烧还坚持排练,这个时候,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切都是神自己的工作,祂的圣手在后面托着我们!因为祂悦纳了我们的“两个小钱”,悦纳了弟兄姊妹在背后的祷告。
 
记得牧师在一次团契的信息中,从圣经的角度,给我们讲述“恩赐”与“才华”(gift and talent)的不同。圣经中“恩赐”的定义是:我们本身不具备的,但为了福音的缘故,上帝加在我们身上的属天的能力,如“使徒行传”中所描写的,圣灵降下属天“恩赐”给门徒,他们就开口讲方言;“恩赐”是用来建造教会的,在属灵的领域里发挥其功效,将荣耀归于神。“才华”虽然也是来自神的,但是是神通过父母的遗传或后天的环境赐给人的。虽然二者的作用都可以荣耀上帝,但显然,“恩赐”的功用完全是为了神的荣耀的。
 
对于指挥,虽然从理论(书本)上学习过该按照怎样的“章法”和“要领”,但一到实际用起来,全不是那么回事。没有老师,没有指导,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刚开始,手举起来,不晓得什么时候往什么方向挥动,按著书上的“示意图”,机械地数拍子还行,一到具体的歌,怎么也找不到感觉。那时候,唯一能做的是,跪在天父面前向祂祈求。一天两天过去,眼看着第一次的排练就要来临,还是不得要领。
 
一天在开车途中,听到圣诗“今要主自己”,那句“从前我求恩赐,今求赐恩主”一下子把我抓住了。是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求“指挥”的恩赐,却没有定睛在赐“恩赐”的主身上。那天在车里,再次默念“每逢思念奇妙十架,荣耀救主在上悬挂”的歌词,求主帮助我把心思意念集中在祂身上。以后的几天,当我把练习当作对祂的敬拜时,沉浸在“万膝当跪拜,万口当承认”的歌词里,仿佛身临其境,在神的宝座面前跪拜,自己也不晓得从哪一刻起,手就很自然地挥动起来。手上有没有章法?还是没有。但心里已有了章法,那就是:一心一口荣耀神!这样,我们诗班的排练就从最后一首“祂是主”开始了。因为那时,另外两首我还根本不会呢。但神从此一点一点地加添给我,两个月来,我经历着神的丰富供应。原来在我的软弱里,基督的刚强就彰显出来,在我的不足里,神预备的富足就显明出来!
 
圣灵光照,对付自我
 
一个愿意事奉的人,更要常常警醒,求神保守自己“手洁心清”。尤其是在人前的事奉,稍不注意,你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而偏离了神,甚至抢夺了神的荣耀。在以往的很多年里,神借着很多环境让我艰难地学习着这个功课。
 
这次参与这样的事奉,在神面前,愈加诚惶诚恐;最怕的是不知不觉中,“表现自己”的老毛病又出来了。那段时间,我刚好在翻译一位美国牧师新著的一本信仰书籍—《天路寻踪》,里面有这么一段,我把它摘录出来:
 
有一位土著巫医,一辈子行了很多恶事,因为他的魔法,给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痛苦。经过那里基督徒的福音工作和他们的爱,这位巫医终于信了耶稣。后来,他召集他们部落里的人,告诉他们自己的生命是如何改变的。他说信主以前,好像有一条邪恶的狗在他身体里面,指使他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当他悔改求基督进入他生命时,他觉得似乎另有一条爱与和平的狗住进他里面了。
 
听他讲这些的时候,有个小孩在底下琢磨起那两条狗的事儿。想想不明白,那孩子脱口而出:“那坏狗呢,走了吗?”这位曾经的巫医顿了顿说:“没有,孩子,他还在。”小孩子又问:“他们会打架吗?”“一直在打!”那孩子的声音带着忧虑:“那谁赢了呢?”老人面带微笑,两眼闪烁着光:“那条我一直在给他喂食的!”
 
感谢神,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提醒,帮助我用读经和祷告经常喂养里头“那只好狗”。
 
慢慢地,每一次在家里的练习和诗班的排练,我习惯性地融到诗歌里头去了,想不到要刻意摆什么优美的姿势,做什么优美的动作,我只知道这是在敬拜,是经历神的同在。
 
07年的福音大会上,加拉太书617节“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给我特别的启迪,成为我今后事奉的激励。事奉中,越来越体会到,若不常常警醒,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我的搅扰:称赞让我骄傲,批评让我丧志,排练时人多人少会调控我的情绪,自己的“渣滓”更是成为服事的“搅扰”。唯求主时时提醒。
 
经历同在,共享主恩
 
今天,当诗班站在台前,我们真的用歌声在敬拜了!正如尹姊妹事后分享的:“我们诗班所献的只是‘五饼二鱼’,但神加给我们的祝福竟那么多。不光是诗班,还包括整个教会,祂把祂的‘同在’赐下,让我们一起预尝在天上敬拜的滋味,真是美得无比!”这样的滋味已远远超过我们唱得好坏,指挥技巧的优劣,那些已远远不足为念了。
 
最后再引《天路寻踪》中的另一段,以兹共励:
 
据说有个人身后背着200磅重的沙袋,踩高架钢索从尼亚加拉大瀑布上空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当他成功地从钢丝上下来时,他问下面的观众:“你们信不信我还能再来一遍?”下面的人喊着:“那还用说?当然信!”这人把沙袋往地上一摔:“好,那么现在你爬到我背上,我们来一次!”
 
真正的信仰不光是理性上承认基督,上帝要你勇敢地爬上他的背,把你完全交给他。所以,头脑里的相信远远不够,重要的是,你全身心的委身。
 
 
晓舟  来自中国大陆,现在北美,参与本教会及“基督徒音乐事奉团契”的事奉。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