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最好的献于主(上)
约翰福音信息(65)
文 | 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点击阅读:
任运生牧师 约翰福音系列文章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约12:1-11
拉撒路的死而复活,导致犹太宗教领袖的忌恨,使他们下决心要除掉耶稣基督。于是,主耶稣带门徒退到以法莲地。现在,主耶稣得荣耀的时候终于要到了,作为逾越节的羊羔,祂要在这最后一个逾越节当日被杀献祭。于是,在逾越节的前六日,主耶稣又回到了伯大尼,就是马大、马利亚、拉撒路的家乡。有人在那里为主耶稣预备筵席。
根据马太、马可福音的记载,在伯大尼为耶稣预备筵席的是长大麻风的西门。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太26:6)
根据这节经文,可以得出几个基本事实:西门曾经得过大麻风,但现在已经痊愈,不然他必须远离人群。在那缺医少药、大麻风几乎是不治之症的年代,西门得痊愈的唯一可能是主耶稣的神迹医治。
使徒约翰曾说,“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约20:30)
约翰福音结束时的最后一句话是: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21:25)
很显然,西门的大麻风得医治,是属于“还有许多”“没有记载这书上”的神迹之一。
出于感恩,西门为主耶稣大摆筵席,感谢尊荣耶稣基督。而在这筵席上,马大、马利亚、拉撒路姐弟三人,都为他们所爱的主做了极其美好的服事。
一、服事与见证
“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约12:2)

用饭食招待主耶稣和门徒,这是马大向来的服事。马大正是因此而被众人所知。
“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路10:38-40)
主耶稣和门徒每次进耶路撒冷,总是在马大家停留歇息并享用马大预备的饭食加添体力。
这一次是主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在经历了主耶稣使兄弟拉撒路死而复活的巨大恩典之后,马大的服事更是尽心竭力、不辞劳苦,而且再也没有一点的怨言。“马大伺候”四个字,概括了马大尽心服事的所有劳苦和摆上。
马大的服事诠释了敬拜的真义。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中文的“事奉”英文NIV翻译为“敬拜”(Worship),所以事奉就是敬拜。
“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约12:2)
在这场特为主耶稣预备的筵席中,有长大麻风的西门,有死而复活的拉撒路,可想人们当天的谈论该是多么兴高采烈:西门的大麻风是怎么得医治的呢?拉撒路病逝的那四天时间他到底去了哪里呢?有哪些令人好奇的经历呢?
但有关拉撒路圣经从头到尾没有记载他说过任何一句话。“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拉撒路似乎只是沉默不语地与耶稣一同坐席。
然而,拉撒路的沉默并不意味着他什么事情也没做,有很多人来看他,并因着他“回去信了耶稣”(约12:11)。所以,拉撒路不需要说话,他就是一个活见证。
主耶稣复活后对门徒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祂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24:46-48)
所以,见证不是述说我们为神做了什么,而是神为我们做了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拉撒路不需要说任何话,他的出席和在场,本身就述说着主在他身上成就了什么,就是无可辩驳的强有力见证。
“有许多犹太人知道耶稣在那里,就来了,不但是为耶稣的缘故,也是要看祂从死里所复活的拉撒路。但祭司长商议连拉撒路也要杀了。因有好些犹太人,为拉撒路的缘故,回去信了耶稣。”(约12:9-11)
犹太祭司长的阴险毒辣可见一斑。他们的瞎眼和硬心使得他们越陷越深,一个罪恶导致更多的罪恶。因为他们原打算除掉主耶稣,现在好多人因看见主所复活的拉撒路回去信了耶稣,他们就商议连拉撒路也要一并杀掉。他们既不惧怕神,也不在意人,仅仅因为拉撒路是一个活的见证人,于是他们决心要毁灭人证。
因此,拉撒路无声的见证,也是冒着生命的危险。
二、完全的奉献
“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约12:3)

1. 马利亚的爱心:
“极贵的真哪哒香膏。”
下文借犹大之口,说出了这瓶香膏的价值:三十两银子,原文是三百第纳尔。英文NIV翻译为“一年的工钱”是有道理的。因为马太福音第二十章葡萄园工人的比喻中,园主与工人讲定的价钱就是一天一钱银子(一第纳尔)。
“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太20:2)
除去犹太人不能做工的安息日,三十两银子真是相当于一个雇工一年的工价。价值一年工钱的一瓶真哪哒香膏(有人估算大约相当于今日的三万五千美金),很可能是马利亚一生的积蓄,而且通常是女人为自己出嫁时预备的。
马利亚用这珍贵的香膏膏抹耶稣的脚。马可福音的平行经文提到,马利亚打碎玉瓶,将膏油浇在耶稣的头上。膏在头上,代表主耶稣的尊贵;抹在脚上,代表马利亚的谦卑。马利亚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主耶稣的脚,头发是女人的荣耀,而马利亚却用自己的头发擦主耶稣的脚。
“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约12:3)
这是作者约翰作为当时在场的见证人之明证。这充满了整个房间的馨香之气,表明了马利亚对主耶稣完全的、深切的、毫不保留的爱。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12:4-5)
马利亚对主耶稣深切的爱之举动,却遭到叛徒犹大的斥责:“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12:5)
犹大很生气,他对马利亚的斥责,使主耶稣被贬损,使马利亚受屈辱,使众客人受尴尬。
犹大真的关心穷人吗?
使徒约翰紧接着解释说,“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12:6)
显然犹大的表面仁慈是虚伪的,他的真实动机,是为自己的贪婪和偷窃。紧接着马利亚的膏主,犹大很快就以三十块钱(thirty pieces of silver),一个奴隶的价钱,出卖了主耶稣。
罪恶向来以富丽堂皇的措辞呈现。
2021年12月1日,纽约市药物过量预防中心(Overdose Prevention Center,OPC)首家吸毒庇护所开放,吸毒者将在此获得干净的注射针头、医疗护理,以及相关社会服务。你听说过戒毒所,现在真是开了眼界,用纳税人的政府资金开办吸毒所。据统计,2020年纽约市死于吸毒过量者为2000人,截止今年四月,在过去一年中全美死于毒品过量者为10.3万人。据白思豪说,这种聪明的做法将减低因吸毒过量的死亡数字。
(Supervised Drug Injection Sites to Open in NYC in Hopes of Preventing Overdoses,https://www.nbcnewyork.com/news/local/supervised-drug-consumption-sites-to-open-in-nyc-in-hopes-of-preventing-overdoses/3425273/)
(First NYC safe havens for drug use cleared to open, de Blasio says. 纽约市长白思豪宣布:纽约市首家吸毒避风港(安全天堂)已获准开放。https://thehill.com/homenews/state-watch/583587-first-nyc-safe-havens-for-drug-use-cleared-to-open-de-blasio-says)
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12:5)
纽约市长白思豪的说法,也是要照顾最弱势群体的人们。
一位美国弟兄说, “没有人能够征服美国,除非它在内部腐烂掉。”(No one can conquer the United States, unless it decays within itself.)
对比于马利亚对主耶稣公开的、牺牲的爱的奉献,犹大却是偷偷地、自私地偷窃钱囊中所存的。马利亚和犹大的鲜明对比,正好印证了主耶稣的话: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太12:35)
2. 马利亚的信心:
“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7-8)
主耶稣不允许犹大苦毒的恶言伤害马利亚,于是主亲自为马利亚辩护:“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马利亚的香膏膏主,是为主耶稣的安葬预备的。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马利亚常常坐在耶稣的脚前听祂讲道。
安心听道,是马利亚对主耶稣敬拜的惯常样式。她安静地聆听主耶稣的讲道,而且听进心里用心思想。
主耶稣多次预言,祂将被交于人被钉死十字架。
“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祂,第三日祂要复活。”(太17:22-23)
门徒从来没有听进心里去,有一次彼得甚至为此责备耶稣。
“彼得就拉着祂,劝祂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太16:22)
“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可14:8)
但常常坐在耶稣脚前听道的马利亚将主耶稣的话听进心里。
3. 马利亚的细心: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8)
主耶稣并非不顾念穷人。福音书多次记载,主耶稣看见众人困苦流离就怜悯他们。路加福音因此被称为是穷人的福音、罪人的福音、病人的福音、困苦人的福音、外邦人的福音、孤寡无助弱势者的福音。整本新旧约圣经,神向来看顾那些贫穷的人、孤儿寡妇和寄居者。
“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耶和华必大大赐福与你。”(申15:4-5)
然而,因着人贪婪、冷漠、欺压等罪性,世上将不会断绝有穷人在,人要帮助穷人总有机会。但世人不会常有耶稣在,因为主离世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细心的马利亚意识到主耶稣离世的时候到了,她便抓住机会用珍贵的真哪哒香膏膏抹主耶稣。
后来,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其他妇女要膏抹主耶稣的身体,主耶稣却不在那里已经复活了。因此,马利亚的细心使她免去了其他妇女们的后悔和遗憾。
主耶稣称赞说,“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可14:6-9)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箴言系列
路得记系列
约伯记系列
尼希米记系列
路加福音系列
雅各书系列
以弗所书系列
十架七言系列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