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编者的话
2015/7/17 12:11:21
读者:4089
■本刊编辑

生命季刊 第47期 2008年9月

 

 

本期首篇文章是戴继宗牧师在“中国福音大会2007”宣教之夜的信息﹕“十字架与宣教”。戴牧师以加拉太书 617(“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 为主线,从四个层面,论述了十字架与宣教的关系﹕十字架带给我们的是(1 )宣教的信息,(2)宣教的催逼,(3)宣教的榜样,(4)宣教的力量。戴继宗牧师是内地会创建人戴德生的第5代孙,一百多年来,神一直使用这个家族传扬福音、见证福音!今天,神再次借着祂的仆人在信息中提醒我们──海外的和国内的教会﹕“今天若是神把一个华人教会放在每天有四千三百个人离开教会的北美的话,这个华人教会对美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福音使命呢?”“河南那个地方有一百万回民,愿主兴起在河南的信徒,使他们看到回民的福音需要!”我们当如何回应这个信息──这个挑战呢?
 
数月前,本刊编辑部收到了一封署名“软弱的羊”的呼求信。“软弱的羊”由于丈夫的背叛、失婚、失去工作,以致对神也失去了信心……她在无望中发出呼声说﹕“是不是又没有人理我们这些软弱的羊呢?”感谢主,祂感动一位师母通过电子邮件,凭爱心以圣经的话语来喂养、建造“软弱的羊”的灵命。本期发表的“弯弯与恩典”一文,正是“恩典”师母对“弯弯”姊妹圣经辅导的原始记录。师母的辅导看起来是很“硬”(tough)的,但神的话语是大有能力的!“弯弯与恩典”的对话还在继续中,愿我们多多为“软弱的羊”祷告,愿神的话语借着“恩典”使那“软弱的”变为刚强。也盼望更多的“软弱的羊”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帮助和激励。
 
“教会生活”一栏中另一篇文章“如果我还有明天”,作者吴学忠弟兄记录了自己10岁的女儿从患癌症到归回天家的这段时间里,全家人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文中所描写的真挚的亲情,令人感动流泪;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吴家失去爱女后,全家人爱主更深!愿这美好的见证,不仅能鼓励那些经历丧亲之痛的弟兄姊妹,也能鼓励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活着的人,每一天都为主而活。
 
本期其他的文章,虽然主题、内容各有不同,但篇篇都颇具份量。深信您只要阅读,必有收益。“无声的事奉”写出了我们在教会中常常看见却又不引人注意的一批默默无闻的弟兄姊妹的见证,正是由于这些无声的事奉,教会的事工才得以进行。“关注贫弱群体的疾苦与得救”一文指出了关怀贫弱群体是爱的行动,但绝不是“社会福音”,“是教会走十字架道路、实践‘道成肉身之服事精神’的必须。”“神仆以利亚的灰心与复原”一文让我们看到,属灵伟人如以利亚竟然也会得“忧郁症”──然而作者的用意并不是为我们提供“英雄何竟跌倒”的借口,乃是让我们注目定睛于神如何医治、建造、重新差遣一个“逃跑者”。
 
最后,我们也愿意将“回应时代”专栏中“后现代思潮中美国主流教会的困窘”一文推荐给读者。作者分析了美国主流教会的困窘后,指出后现代思潮也给华人教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传福音的主题没有聚焦在以敬拜神为生命核心,以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作我们生命的主和救主,掌管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信仰必然表层化。”面对这种可悲的光景,我们实在需要在圣灵的引导下,省察与悔改。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