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主日信息:信仰聚焦(含音频)
——人的问题是把焦点聚焦在肉体而忽略了灵魂,在乎肉体的健康而忽略了灵魂的疾病
2022/2/26 21:27:51
读者:8653
■时暮晨

 

 

 

主日祈祷文

 

仆人的眼睛怎样仰望主人的手……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31

 

慈爱的天父,我们感谢你,赞美你!坐在天上的主啊,我们向你举目!仆人的眼睛怎样仰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仰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仰望主我们的神,直到你垂顾观看,向我们大施怜悯! 主啊,谢谢你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可以全然仰望你的救恩!我们曾是全然败坏的人,从生命到生活,从意志到性情,如同血液流遍全身一样,罪性也侵蚀了我们的全人。我们曾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你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我们成圣,还是要全然仰望你的大能、你的保守!

 

主啊,若我们得了救恩,就忘记我们败坏本性的不可救药,以为我们靠主进入恩门,就可以靠己成圣,就以为自己能为主做些什么,就以为我们已经“属灵”了......

 

主啊,这狂傲的罪,这自义的罪,求你赦免我们吧!噢,恩主,谢谢你赐下圣灵光照,让我们看到那狂傲下面是何等浮浅的生命,自义的外表掩盖着“旧我”的顽梗!主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主,没有你的十字架,我就难走义路;不接在你这棵真葡萄树上,我的生命只有耗尽与枯干;我凭血气作成的,必不蒙你悦纳;没有你圣灵的同在,我纵然俯伏,也没有喜乐、平安和赞美的歌声...... 

 

噢,主啊,我们流泪来到你面前,承认我们是小信的人。主啊,你把我们从尘土中选召出来,今日我们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若没有主的圣灵掌管我们的心,我们随时都会掉进灵性的黑暗;若没有圣灵用神的话喂养我们,我们断不能长成基督的身量。

 

主啊,我们今天俯伏跪拜在你面前,再一次把自己交在主的手中,求主修剪,求主破碎!求你使我们全然顺服,如同主基督的顺服,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愿荣耀归于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远!奉基督的名,阿们!

 


 

主日信息

 

信仰聚焦

 

时暮晨牧师

 

马可福音1:21-39

 


时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读经

到了迦百农,耶稣就在安息日进了会堂教训人。众人很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他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阵风,大声喊叫,就出来了。众人都惊讶,以致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事?是个新道理啊!祂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祂。”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他们一出会堂,就同着雅各、约翰,进了西门和安得烈的家。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着,就有人告诉耶稣。耶稣进前拉着她的手,扶她起来,热就退了,她就服事他们。天晚日落的时候,有人带着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前。耶稣治好了许多害各样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祂。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西门和同伴追了祂去,遇见了就对祂说:“众人都找你。”耶稣对他们说:“我们可以往别处去,到邻近的乡村,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于是在加利利全地,进了会堂,传道,赶鬼。(马可福音1:21-39)

 

请大家看两张照片。显然,第一张要比第二张更漂亮。因为第一张照片聚焦准确。相机的焦点对准了拍摄的主体。而第二张照片没有把焦点对准主体,而是放在了次要的背景上,这叫做聚焦失误。拍照片时一旦聚焦失误,就拍不出好的作品。

 

 

在信仰的事情上,我们也常常“聚焦失误”。什么叫做信仰上的“聚焦失误”?就是有些事情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我们常常无意地忽略了这些重要的事情,或者故意地回避这些重要的事情,而是把焦点放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这就是信仰上的聚焦失误。如果我们聚焦失误了,那么,需要调整信仰的焦点,重新聚焦。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那些至关重要的事上。

 

马可福音1章21-39节让我们看到,人们在信仰的事情上聚焦失误。尽管耶稣充分地展现祂的权柄,但是人们并没有真心顺服耶稣的权柄。因为当人们在信仰上聚焦失误,就难以从心里顺服基督。

 

今天我们首先要看这段经文如何展现了耶稣的权柄。然后我们谈一谈鬼和人各自如何回应耶稣的权柄。

 

聚焦“耶稣的权柄”

 

我们首先把焦点定位在耶稣的权柄上。耶稣在加利利传道,说:神的国近了。耶稣要建立神的国度。而神国度的核心内涵是国度的君王耶稣基督对国度的子民实行统治,而子民顺服基督的统治。因此,耶稣作为国度的君王必然要展现出权柄。

 

这段经文从三个方面展现了耶稣的权柄。第一,耶稣讲道展现出权柄。

 

21节说,耶稣来到了迦百农,就在安息日进入会堂教训人。这里的“教训”是“教导”的意思,就是指耶稣“讲道”。祂到底讲了什么呢?这里并没有具体说。这里的经文强调周围的听众对耶稣的讲道做出的反应。22节说,众人很稀奇祂的教训。众人为什么觉得稀奇?22节的经文告诉了我们,众人稀奇的原因是因为:耶稣讲道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

 

文士是什么人?在主耶稣的时代,文士是犹太宗教界有权威的人。他们对旧约圣经的知识很丰富,他们教导人如何解释并应用旧约律法。他们对犹太教的宗教传统也很有研究,在宗教界他们是有威信的人。放在今天这个时代,他们犹如神学院的教授,如果你有关于圣经的问题,去请教他们,他们告诉你的答案总是令人信服。在马太福音2章,希律王想知道耶稣出生在哪来,向谁咨询?求问祭司和文士。就连国王想要了解旧约圣经的预言,他也会来咨询文士。可见文士在宗教界有公信力。

 

而耶稣讲道有权柄,却不像文士。这就说明,耶稣在讲道的时候展现出的权柄要远远超过文士。

 

因为耶稣讲道是把神的心意向人宣告出来,这是来自神的权柄。文士充其量是依据古人的传统和个人的努力研读阐述历史传统或者自己的观点。而耶稣自己就是道成肉身的圣子。耶稣讲道的同时,祂就是道。道成为肉身来到人间用人听的懂的语言把道讲解出来,祂当然带着权柄。耶稣传道带着从天而来的权柄。

 

第二,耶稣赶鬼展现出祂有制服邪灵的权柄。如果说,耶稣讲道的权柄震撼了宗教界,那么,耶稣赶鬼的权柄震撼了灵界。鬼是堕落的邪灵,或者说是背叛上帝的天使。天使是上帝创造的灵,是灵界的受造物。有一部分天使背叛上帝,就成了堕落的邪灵,就是我们所说的鬼。中国民间常常把鬼和死人的灵魂混淆在一起。但根据圣经,鬼不是死去的人的灵魂。鬼是堕落的邪灵。

 

鬼的能力要比人更强大,所以当鬼附在人的身上,人就被鬼驾驭,人就成了鬼的俘虏,鬼可以控制人的身体折磨人。人凭着肉体的能力无法胜过鬼。但是,耶稣只需要用一句话就叫鬼从人的身上离开。耶稣斥责污鬼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耶稣是用命令的口气,带着权柄吩咐鬼出来。于是,鬼不得不顺从耶稣的命令从人身上出来。赶鬼的事情彰显了耶稣在灵界里有超越邪灵的权柄。

 

第三,耶稣医治西门岳母的热病也彰显出祂的权柄。

 

彼得的岳母得了热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发高烧。发高烧在今天是很常见的病。现在的医学技术要比主耶稣的年代进步多了,人们知道,一些细菌或者病毒可以导致发高烧。所以,人需要吃药打针,用药物退烧。而耶稣医治彼得的岳母没有用药也没有打针,耶稣只是近前来拉住她的手,把她扶起来,就退烧了。耶稣像一个仆人服事西门的岳母。如果彼得的岳母的发烧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那么,耶稣的一个思想意念,或者和病人的肢体接触,就释放出能力,把病毒或细菌彻底杀死。就连微生物也要伏在耶稣的权柄之下。我们这样说是有圣经依据的,歌罗西书1:17说,万有都是靠祂而立。希伯来书1:3节:耶稣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耶稣基督维护所有的受造之物。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微观的细节,都是依赖于耶稣基督的护理而得以存在。如果耶稣要除掉某种细菌和病毒,它们就不能存在。人的身体也依赖于耶稣基督的护理才能正常工作。耶稣可以掌管人身体的生理机能,耶稣可以维护血液的流动,心脏的跳动,人肉体的生命和健康在耶稣的掌控之中。现代医学的镜头聚焦西门岳母的医治的神迹,我们可以把焦点放在耶稣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权柄上。

 

彼得的岳母热退了,就服事他们(选自FreeBibleImages)

 

但是,对于主耶稣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他们没有现代医学的镜头。他们不会像我们这样解读耶稣医病的神迹。他们没有我们今天的医学知识。他们有什么?他们有旧约的律法。当时的犹太人他们会用旧约律法的镜头看待这个神迹。

 

当时的犹太人,大部分人不会上医学课,但是他们有机会常常到会堂里学习旧约圣经。旧约圣经里有没有提到热病?有。利未记26:16和申命记28:22都说到,如果以色列人不顺从神的律法,神就用包括热病在内的某些疾病击打他们。可以说,热病是人的罪导致的一种咒诅或刑罚。所以,在主耶稣时代的犹太人的观念中,热病直接与悖逆上帝的罪联系起来。

 

这并不是说西门岳母的热病一定是因为她悖逆神而导致的咒诅。我们不能反过来推论西门岳母得了热病一定是因为她悖逆神的罪。我们只能说,在当时的犹太人的观念中,他们通过旧约律法知道,当犹太人悖逆神,神可以降下热病来报应他们的罪。这是来自于神的律法公义的准则。而且,当时的犹太人,包括耶稣的门徒,有一种神学逻辑,认为人的疾病是他本人或者祖辈的罪造成的。一个例子是在约翰福音第9章,门徒看到一个生来就是瞎眼的人,他们就很自然地问:这个生来就是瞎眼的,是因为他犯了罪,还是因为他的父母犯了罪?这个问题暴露了他们的神学逻辑,总是把肉体的疾患归因于罪。如果按照这种神学逻辑解读西门岳母病的医治的神迹,这些人如果认真思考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耶稣的权柄和启示旧约律法神的权柄一样。因为,如果耶稣没有这样的权柄,祂就不能除去神的律法所要求的刑罚和咒诅。

 

当然,我们今天透过十字架来看待这件事情,我们知道,耶稣并没有改变旧约律法。耶稣乃是在十字架上背负我们的罪,承担了我们的罪导致的律法的咒诅和刑罚。按照律法的要求,我们犯罪应该遭受的咒诅和刑罚,由耶稣代替我们承受了,耶稣替我们满足了律法的要求,所以祂可以为信祂的人免去罪的代价。

 

对于主耶稣时代的犹太人,他们用旧约律法的镜头聚焦西门岳母病得医治的神迹,也有理由可以聚焦在耶稣的权柄上。

 

耶稣讲道,耶稣赶鬼,耶稣医病,三个方面都展现了耶稣的权柄。耶稣的权柄是这里的焦点,是我们要面对的最重要的真理。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这件至关重要的事上。

 

如果说耶稣向人们展现祂的权柄,就像是一束光照射到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原本生活在黑暗里的人如何面对这束光呢?人们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反应,把眼睛睁开,适应这一束光,生活在光里。这是最好的,但这是少数人的反应。第二种反应,逃跑,离这束光远远的。这是魔鬼的反应。第三种翻译,闭上眼睛,拒绝看光,继续活在自己的黑暗里,这是大多数人都反应。

 

我们来看鬼和人如何不同地对待耶稣的权柄。

 

我们刚才聚焦在耶稣的权柄上,看得很清楚。那么,鬼是否清楚地认识耶稣的权柄呢?鬼很清楚。但是,鬼不希望人认识耶稣的权柄,更不愿意人顺服耶稣的权柄。如果耶稣在讲道的时候展现的权柄是我们要关注的焦点,那么,鬼试图模糊这个焦点,把人的视线从耶稣的权柄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

 

鬼试图模糊“焦点”

 

当耶稣在讲道的时候,鬼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亡我们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神的圣者,我们是污鬼邪灵,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划清界限,你居然来到世界上毁灭我们。这句话表现了魔鬼的恐惧和无奈。

 

可是,当魔鬼说这句话之前,耶稣有没有赶鬼呢?还没有。耶稣在做什么?在讲道。

 

如果耶稣那天在会堂里没有讲道,而是开一场赶鬼大会,专门来赶鬼,那么魔鬼说:你来灭我们吗,还可以理解。可是,耶稣不是开办赶鬼的专场特会的,耶稣是在这里讲道的,为什么魔鬼那么害怕?一方面,魔鬼来打断耶稣讲道,另一方面,魔鬼说,耶稣你是要毁灭我们,也就是说,耶稣讲道就是除灭魔鬼的一种方式。魔鬼知道,他这么一喊,导致的结果就是,耶稣要把他从人的身上赶出去。但是,魔鬼仍然要喊。即使不能附在人身上,也不要让耶稣讲道。所以,耶稣正在会堂里讲道的时候,魔鬼就来捣乱。为什么讲道对于魔鬼这么有杀伤力?

 

因为魔鬼用谎言蒙蔽人心,叫人不信靠上帝,也用罪的力量辖制人,叫人不顺服上帝。而神拯救人的方式之一是,用传讲真理叫人心苏醒,叫人借着神的真道识破魔鬼的谎言,也通过听讲道明白神的心意、才能按照神的心意生活。如果人们听了讲道,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并顺服神的真道,活在神的心意当中,那么这个人就是在顺服神的统治和治理,服从神的权柄,他就是活在神的国度里,这个人就被神从魔鬼的国度拯救到了神的国度里了,这样,魔鬼的国度就逐渐瓦解了,魔鬼就失去了欺骗和辖制的对象。所以,魔鬼怕什么?魔鬼害怕耶稣传道,魔鬼不愿意人听到神的真理,魔鬼更害怕人顺服神的真道。而且,听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耶稣讲道带着权柄。听众对耶稣的权柄有了认识,并且惊叹不已,接下来就差顺服耶稣的权柄了,一旦听的人顺服耶稣的权柄,只要他们往前迈出顺服的一步,魔鬼就不能辖制他们了。所以,魔鬼受不了了,魔鬼主动打断耶稣讲道。

 

可是,接下来,魔鬼说了一句话。魔鬼说,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

 

的确,耶稣是圣子,是父神的独生爱子,可以说是神的圣者。

 

魔鬼宣告了耶稣真实的身份。魔鬼是灵界的受造物,比世界的人知道更多灵界的事。所以,魔鬼知道耶稣是谁。现在,魔鬼把耶稣的真实身份讲出来了。而耶稣讲道的目的岂不正是叫人认识并相信祂是神的圣者吗?现在魔鬼把这个真理讲出来了,为什么耶稣反而指责鬼,叫他不要做声呢?不仅在这里不叫这个鬼说出祂是神的圣者,而且在34节再一次说,耶稣赶出了许多鬼,总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祂。耶稣不是希望人认识祂吗?为什么耶稣不让鬼说?

 

因为他们是鬼,而耶稣要拯救的是人。鬼为耶稣做见证并不能帮助人相信耶稣,反而混淆人的思想。我们还记得,有人控告耶稣说,耶稣是靠着鬼王赶鬼。他们说耶稣和鬼是一伙的。在那些人还没有用这句话亵渎耶稣之前,鬼已经释放了一个真假难辨的烟雾弹,模糊信仰的焦点。鬼亲自说,耶稣是神的圣者。好像鬼在为耶稣作见证。有些人可能就会想,耶稣跟鬼到底什么关系?

 

鬼的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要不要信鬼的话?你信鬼话吗?如果有人说他信鬼的话,那岂不得罪神吗?因为旧约圣经已经告诉我们,人就是因为听信了魔鬼的话而犯罪得罪了神。你说你不信鬼的话,那你就不要相信鬼的话,那就不要相信耶稣是神的圣者了。所以,鬼的目的不是帮助人信耶稣,鬼是在这里捣乱。

 

如果真的有人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多,就是简单的信了鬼的话,心里说:连鬼都知道耶稣是神的圣者,那么看来耶稣真的是神的圣者。我们应该相信。那么,这个人的信心建立在谁的话语上?是建立在鬼的话语上。可是,神要求人把信心建立在耶稣的话语上。所以耶稣要讲道,让人的信心有根有据。

 

神在救赎人的事情上,不需要鬼立任何的功劳。人得救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和作为,丝毫不需要鬼来帮忙。以弗所书1章告诉我们,神拯救我们的一个目的是,将来我们在天上,使神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我们只称赞并感谢神的恩典和作为,鬼休想窃取神的功劳,鬼休想减少神恩典的分量。耶稣不需要鬼为祂做见证。神也不让我们把信心建立在鬼的话语上。耶稣吩咐鬼闭嘴,并且从人身上出来。

 

鬼清楚地知道耶稣的权柄是它无法逾越的,所以鬼只能逃跑。

 

那么,人如何回应耶稣的权柄?

 

人的三种“聚焦失误”

 

首先,会堂里的这些人的确认识到了耶稣的权柄,第一,他们为了耶稣讲道时带着权柄感到稀奇。第二,他们见证了耶稣赶鬼的神迹,也看到了耶稣赶鬼的权柄。他们的反应是惊讶。可是,人们岂不是应该用顺服来回应耶稣的权柄吗?但是,这里的经文告诉我们,这些人只是感到稀奇和惊讶,却没有表现出顺服。不仅没有顺服,后来,经常在会堂里聚会的宗教人士,包括文士,法利赛人和祭司长以及长老,他们要杀死耶稣。他们把耶稣的权柄看作是一种威胁。

 

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些人“聚焦失误”了。他们没有把焦点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给我们的提醒是: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至关重要的事上。

 

聚焦神迹奇事,而忽略了耶稣基督。

 

首先,他们聚焦在神迹奇事上,而忽略了行神迹的耶稣。

 

27节,说这些人看到了赶鬼的神迹后,他们很惊讶,于是讨论:“这是什么事儿?是个新道理啊,祂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祂。”

 

令这些人惊讶的是:赶鬼这件事,或者说,是鬼也听从耶稣的这种罕见的现象。他们聚焦在这个奇特的现象上。于是,他们说这是什么事?

 

其实,耶稣在门徒面前也行过神迹奇事,也发生过奇特的现象。比如路加福音8章,耶稣平静风浪。耶稣一句话平息了狂风巨浪。这也令人吃惊。可是门徒看到这个现象之后说什么呢?门徒彼此议论说:这到底是谁?他们通过这件事去思考耶稣到底是谁?他们的焦点聚焦在耶稣这个人的身上,这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信心的焦点。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至关重要的对象上。

 

可是,在会堂里的这些人,他们没有问:这到底是谁,而是议论,这是什么事?

 

几年前中央的电视台的春晚有一个魔术节目。魔术师面前有一水缸金鱼。魔术师伸手在浴缸上一挥手,所有的金鱼就跟着魔术师的手势流动。太奇特了。于是,全国人民议论说:这是什么事?背后的秘诀是什么?鱼怎么听魔术师的指挥呢?至于那个魔术师是谁,叫什么名字,人们都不记得了。这有点像很多人看待耶稣行神迹的心态。

 

第一个聚焦失误是,聚焦神迹奇事,而忽略了耶稣基督。但是,耶稣基督要比神迹奇事的奇特现象更加重要。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至关重要的对象上。

 

聚焦次要话题,而回避自己的问题。

 

第二个聚焦失误是,聚焦次要话题,而回避自身的问题。

 

这些人说,这是个新道理啊,祂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祂了。这三句话要连在一起来读。

 

这个“新道理”是指什么呢?27节的”道理“这个词和22节的“教训”是同一个词。27节的道理就是指耶稣对鬼的命令和教训,就是耶稣用权柄吩咐污鬼从人的身上出来。可是,在这里耶稣的权柄是针对谁的?针对鬼的。而22节,耶稣在会堂里讲道的权柄是针对谁的权柄?是针对人的权柄。赶鬼的权柄是针对鬼的。讲道的权柄是针对人的。

 

鬼有没有顺从耶稣的权柄?有顺从。人有没有顺服耶稣的权柄?没有。起码大部分人没有。鬼和人,谁更悖逆?

 

这些人说:连污鬼也听从了祂。“听从”这个词就是顺服的意思,是表示把自己摆在权柄之下顺服权柄。

 

这并不是说鬼很顺服。鬼不是真顺服神。鬼是不得已,因为胜不过耶稣,而被迫服从。这不是我们要顺服的榜样。我们顺服需要是甘心乐意的。但是,这些会堂里的人用顺服这个词来描述鬼,实在是对他们自己的一个讽刺。如果连鬼都听从了耶稣,那么你们这些人呢?你们顺服耶稣吗?

 

如果他们能想到这种对比,他们应该无地自容,立刻悔改。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觉得不好意思,还在那里像是看魔术一样讨论这个事情的奇特,而不悔改跟随耶稣呢?因为他们再一次聚焦失误。

 

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把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对自己进行清洗而深刻的自我省察,反省自己的悖逆。可是,他们把焦点放在鬼的身上。鬼都听耶稣的话了。这真令他们惊讶。

 

鬼听从耶稣的话像是一个背景,衬托出人不听耶稣的话是何等悖逆。

 

可是,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罪,他们回避自身的问题。这不只是会堂里那些人犯的错,我们也常常如此。我们常常回避自己的问题,用一两句玩笑,或者和我们自身不相干的高谈阔论消磨时间,回避关系到我们生命的问题,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我们刻意的回避自身的问题。

 

我们愿意讨论神的国度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不愿意探讨神国度那些严肃的事情。即使我们讨论属灵的话题,我们可以讨论圣经的知识,但是我们回避自己生命的问题。我们可以讨论顺服这个词的意思,但是,我们不愿意谈在实际生活中我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加顺服。我们可以谈论耶稣有完美的人性的神学观点,但是,谈到耶稣完美的人性对我个人的生命产生了影响?耶稣完美的人性如何改变了我的性情?谈到这些关系到我们自身的问题时,我们会回避,我们会沉默。

 

魔鬼并不缺乏知识,甚至魔鬼的知识比人的知识还丰富。当人不知道耶稣是神的圣者的时候,魔鬼就已经知道了。但是,魔鬼头脑里面所知道的知识,并没有改变魔鬼悖逆的本性。魔鬼不怕我们多掌握神学知识,魔鬼怕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被神学知识改变。魔鬼不怕我们听道,魔鬼害怕我们听了以后去行道。因为魔鬼比我们更清楚,对我们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自身的属灵生命。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我们需要敢于面对自我。不要用无关紧要的话题回避自身的问题。

 

聚焦肉体需求,而轻视属灵救恩。

 

第三个信仰的聚焦失误是:聚焦肉体的需要,而轻视了属灵的救恩。

 

无论如何,耶稣赶鬼的神迹奇事传扬到了四方。接下来,人们蜂拥而至。当耶稣医治过彼得的岳母之后,这些人就已经赶到了,全城的人都拥挤过来了,各种疑难杂症,被鬼服的人,全都来了。而且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很多人也都在找耶稣,门徒来找耶稣就是告诉耶稣这件事。

 

他们来找耶稣做什么?求耶稣医病赶鬼。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所有有疾病的人都渴望的医治,这种渴望无可否非,这没有不对。但是,有多少人在经历了耶稣的医治和赶鬼之后,像西门的岳母那样,愿意留在耶稣身边去服事耶稣呢?有多少人只是看中耶稣行的神迹奇事带给他的实际好处,而不在乎顺服耶稣的权柄?有多少人在肉体得到了健康之后,也关心一下灵魂的健康?曾经有十个长大麻风的病人被耶稣医治,只有一个人感谢耶稣并归荣耀给神,其他九个人连声谢谢都没有说,就走了。

 

这么多人来找耶稣医病赶鬼,但是,大多数人之在乎肉体的健康,而忽略了灵魂的疾病。

 

耶稣知道他们的需求,于是,耶稣带着门徒往别处去,去邻近的乡村,耶稣没有迎合这些人的需要、把所有的时间用来给他们治病赶鬼。耶稣说,祂要去别的地方去传道,因为祂是为这事出来的。耶稣是为了传道而来。

 

神的道可以苏醒人心,传道可以叫人的灵魂得到医治和拯救。而肉体的疾病固然是耶稣愿意医治的,但是,不能只医治疾病而不传道拯救人的灵魂。赶鬼和治病关系到人今生的健康,耶稣怜悯人,愿意帮助人解决今生实际的需要。所以祂在必要的时候愿意医病赶鬼。这一方面体现了耶稣的怜悯和慈爱。另一方面,借着医病和赶鬼的神迹,也彰显出耶稣的能力、权柄、身份、性情,让人更加认识并信靠耶稣。所以,医病赶鬼的神迹不仅解决人肉体的问题,也让那些有心的人,从中坚固对耶稣的信心,好叫人的灵魂得到永恒的祝福。

 

可是,人的问题是把焦点聚焦在肉体,而忽略了灵魂。因此,很多人热烈地追求医病赶鬼的神迹奇事,而对神的道没有热情。到一个地步,信仰变成了让耶稣来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而我们却难以有对耶稣真正的顺服。

 

但不管我们的肉体是否得到医治,我们迟早都会衰老并死去。但是,属灵的生命是永恒的。如果今天活着的时候,肉体是灵魂的载体,那么,我们可以趁着肉身还活着的时候,让我们的灵魂更加健全。不管是肉体的疾病还是健康,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灵魂变得富足的途径。我们的信仰需要聚焦在至关重要的事情上。不是说,我们不关心肉体的需要,而是说,不要让肉体的需要剥夺了我们对灵魂的关注。

 

应用

 

 

我们今天首先把焦点聚焦在耶稣的权柄上,耶稣的权柄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我们是否顺服耶稣的权柄。我们要想在神的国度里做一个顺服的子民,需要避免信仰上的聚焦失误。

 

第一,避免聚焦神迹奇事,而忽略了耶稣基督。耶稣是我们信仰的核心对象。

 

第二,避免聚焦次要话题,而回避自己的问题。我们需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

 

第三,避免聚焦肉体需求,而轻视灵魂的救恩。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复活,不会再有疾病和死亡,那是我们的盼望。但是在耶稣第二次来之前,我们的肉体必然会有疾病和死亡。但是,不管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可以成为我们属灵生命成长的途径。

 

时暮晨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