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徒的标志(下)
约翰福音信息(73)
文 | 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基督徒的标志(上)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教会中弟兄姐妹之间的彼此相爱,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带领人归主,另一方面使信徒更加同心合意和坚强有力。
据说,有人向一个不信的女士传福音,她总是婉言拒绝。有一天她终于答应到他们团契去看看。那天,查经的内容是使徒行传第五章,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因为欺哄圣灵倒地而死的记述。带领查经的人心想,这下完了,这段内容分对慕道友来说太过严厉(harsh)!查经完了,带领者问新来的慕道朋友,“你感觉怎样?”没想到那位女士竟流泪说,“不敢相信,你们这群人竟如此相爱!”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罗12:9-10)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13: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8)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神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祂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一4:7-10)
新约三个重要使徒保罗、彼得、约翰,都对主耶稣的这一命令有精辟的见解和教训。
应当如何彼此相爱?
使徒保罗给出一个完善的秘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三、爱主的心志
“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彼得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约13:36-38)
门徒中心直口快的总是彼得,“主往哪里去?”(Lord, Where are You going?)
主耶稣将要被钉十字架,然后复活升天,然而门徒还要留在地上,因为主耶稣去的地方他们暂时还不能去。接下来的三天,将是十一个门徒一生中最艰难的三天,悲伤、绝望、困惑、恐惧等一股脑地倾倒在他们身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们茫然震惊。他们将跌入人生最低谷,可以想像若干年后十二使徒(马提亚递补犹大)除约翰之外一个个地殉道,也远不如这一次的残酷打击。
正因为如此,主耶稣恋恋不舍又满怀深情地对他们说,“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
但门徒们听不懂主耶稣的话,彼得作为十一门徒的代表,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主往哪里去?”
“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主耶稣显然指祂自己的十架受死、复活升天。门徒不能现在跟随祂去,他们还要留在地上,继续主耶稣的使命,但他们以后要跟随主去。这也正是主耶稣在复活之后关于彼得的奇特预言。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约21:18-19)
彼得热情冲动的性格虽然常常说错话,但他愿意为主舍命的话是真心的,他对主耶稣的热爱是真诚的。当晚在客西马尼园,如果彼得为保护主耶稣而牺牲自己,彼得也是很有可能做得出来的。但主耶稣吩咐他收刀入鞘、然后自己束手就擒,这令彼得非常困惑不解。随后,彼得胆怯了,他果然照主耶稣所预言的三次不认主。
然而,主耶稣指出彼得的软弱失败,并不是要击倒他,相反,正是主耶稣对彼得慈爱、怜悯、呵护的明证。
第一,主耶稣为彼得祷告
“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1-32)
第二,主耶稣的慈祥目光
“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他就出去痛哭。”(路22:61-62)
第三, 主耶稣再呼召彼得
主耶稣复活后把彼得单列出来再次呼召他。“你们可以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祂,正如祂从前所告诉你们的。”(可16:7)
第四, 主耶稣向彼得显现
主耶稣复活后单独向彼得显现。“(众门徒)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路24:34)
第五, 主恢复并坚立彼得

主耶稣复活后,在加利利海边三次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约21:15-17)
使徒约翰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一4:19)使徒彼得正是如此。
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
彼得三次回答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约21:15-17)
主耶稣舍身流血、长阔高深的大爱,配得使徒彼得、众门徒、历代众信徒至死忠心、跟随到底之爱的回报。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长篇小说《Quo Vadis》(主啊,你往哪里去?),记述在罗马皇帝尼禄的大逼迫中,彼得在众信徒的力劝之下离开罗马,中途在异象中看见主耶稣面向罗马而行。彼得问,“主啊,你往哪里去?”(Lord, Where are You going?)主回答说,“我要往罗马去,因为城中有我许多的百姓。”彼得屈身在地失声痛哭。然后,他依然转身回到罗马,根据教会传统,彼得被倒钉十字架为主殉道。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基督徒的标志:
基督徒当热爱并寻求神的荣耀;
基督徒当彼此相爱且爱人如己;
基督徒当爱主耶稣并忠心到底!
感谢主!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阅读:
任运生牧师 约翰福音系列文章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箴言系列
路得记系列
约伯记系列
尼希米记系列
路加福音系列
雅各书系列
以弗所书系列
十架七言系列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