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中,我所发现最大的需要之一,是倾诉。曾经有一度,只要打开聊天工具,便上来几个朋友问候我:你好吗?然后还没等我回答,他们开始一股脑地把烦心事说给我听。
被人信任是一种殊荣,可以说大部分时候会有种成就感。退一万步说,发现自己无力倾听时,对众多倾诉者可以简单地婉言拒绝。电脑下线,短信不回,电话号码保密,就可以做到充分地自我保护。
这个秋天回到父母身边,起初互相很感谢与珍惜。由于在外地通常有非常好的基督徒团契,我像是充足了电的爱心输出站,天天鼓励夸赞妈妈给她加油,妈妈也会回应一些很甜蜜的话,表达她对我的喜爱。比如我会说:“妈妈你有很多美德,你知道吗?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宽恕。”妈妈便很高兴地说:“哎呀,你飞到我身边,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哟!”
可是过不了半个月,这样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
妈妈恢复了往日的怨言和唠叨,我则一天比一天枯竭与低落。妈妈每天清晨起来发一顿牢骚,然后忙于各种家务。按理来说,我应该和妈妈一起劳动分担她的重担。可没过几天,发现不太对劲。因为妈妈的活是干不完的,从早上到下午,一直到晚间。
忙着各种家务,妈妈心情自然不会好。她看不惯我做事的方式,我做事她基本上得在旁边监督进度与质量。结果,彼此都很辛苦。于是,一旦休息下来,妈妈便会不停地说她这里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我不是在一边无奈地倾听,就是赶快躲进自己的房间。
有时候,我甚至感到无处藏身。自己的失眠和抑郁还没痊愈,特别需要安静的空间和时间。和妈妈倾诉她又不懂,等到她难过时,我还要耐着性子听妈妈来诉苦,不是雪上加霜吗?为什么父亲不来倾听妈妈呢?按照圣经,夫妻应该是最亲密的关系,妻子倾诉丈夫安慰,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为什么神给了我一位如此多埋怨的妈妈?
回想以往的倾诉与倾听的经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可能一周一次。亲密的同伴,一天一次。好歹总有新鲜的话题,也会互相地打打气。而面对自己的妈妈,她说过的话会几周甚至几天后,再重复一次。也就是说,每次倾听妈妈都得冒一个险:考验我耐力的时候到了!
重复故事也倒还好,就当是又在兴趣勃勃地听一些剧情。重复倾吐坏心情,对我的考验最大。因为素常倾听的训练,基本在电话或网络上,而这下子要面对面。每当妈妈倾诉她的疲倦,反复诉说她的辛劳,她的脸上总是愁容满面、眉头紧锁,如果我没有足够的预备,会一下子被带进那种郁闷的情绪中。
妈妈应该是我们家中最大的功臣之一。圣经箴言书说:智慧妇人建立家室。精神方面先不谈,在理财方面用家乡的话来说,她很会过日子。由于妈妈从小出生在商人世家,她非常善于勤俭持家。不像爸爸,只要他管理家里的财政大权,出手豪阔痛快却月月难有什么结余。在金钱的运用方面,妈妈是才德妇人的最佳榜样与近距离示范。
然而信仰生活中,每当为妈妈祷告,我有个隐忧。在事奉神和事奉财利上,我们其实没有第三个选择。不是爱这个就恶那个,不是重这个就是轻那个。如果单单为节俭而不停地劳碌,对上帝的爱与恩赐无暇享用,劳碌岂非成了一种心灵的桎梏,失去敬拜上帝的自由?
上个月我催促妈妈去检查身体。除了祷告,我想不出什么办法中止这种习惯的力量。出乎妈妈的意料,医生发现她患上轻度腰尖盘突出。起初妈妈更加地愁苦了,而且烦躁不安。直到这周一,我们两人在枕边谈心,妈妈倾吐了她在祷告几个礼拜之后的新领悟:上帝是让她得了一个“福病”!
意思是,只要安静享受休息就没事,只要继续找家务活去劳碌就会加重。这个病,让她“不得不”享受上帝的祝福。我不由得一丝窃喜,乘机和妈妈讨价还价地说:“从此你可以放权给我了吗?家务你不插手,厨房你不干涉,我做饭你负责吃,不能挑剔咯?”
说到这里,别误会我是在背后数落妈妈,向谁投诉似的。实际上,就在我写日志的工夫,妈妈走过来问我:能不能坐下来写啊?能不能多穿件保暖的衣服写呢?妈妈的爱是那么地细腻,那么地无微不至,我时常感到和妈妈比起来,简直没有什么爱心!就在刚才,她又推开门向我慈爱地看了一眼,默默地关上房门,回她的卧室休息。让我心中满满的都是温暖。要知道并非每个人拥有母爱,更不是每个人这么奢侈,可以天天见到母亲。记得在临回中国前,不是时常梦到家乡的小河,还有妈妈最拿手的红烧排骨、红烧鱼?
前天我们学习马可福音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神迹发生前,门徒曾催促耶稣叫众人散开,各自回家买吃的。而耶稣不听门徒的指挥和参谋,反而挑战门徒说:你们给他们吃。这时候门徒必须主动地面对这个挑战,虽然他们仍然用人的理性在琢磨,到底花多少代价才能满足?计算代价的过程,对门徒来说也不好受,因为代价不仅非常高昂,而且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耶稣说,你们看有什么?门徒发现五饼二鱼。接着他们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交给耶稣。经过耶稣祝福的有限资源,源源不断地传递和分送给众人,不仅所有人吃得饱,还剩余12篮子。门徒无需绞尽脑汁,只需仰望上帝的丰富,将上帝那里的祝福传递出去。
如果说当日的门徒见到五千人的肉身需要而选择推托、逃避,现今时代的基督徒面临另外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心灵的饥饿。远的不说,只说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儿女。他们那种倾诉与交流的渴望,日复一日,已足以叫我们落荒而逃。但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说:我渴了,你们给我喝……你们既做在一个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的身上了。对孤独的陌生人我们尚且有怜悯之心,对弟兄姐妹尚且有分担他人重担的热心,面对家人心灵的饥饿、对爱的渴望,我们怎能熟视无睹呢?若不看顾亲属,就连那不信的人也不如,不是吗?
真的感谢上帝,他并没有让我在人生这个阶段,面对并满足那么大的需要。他只是从我身边的亲人开始,训练我仰望主、信靠顺从他,并依靠他的话。如果我连妈妈也无法倾听,怎么能说有真实的爱心倾听朋友、辅导陌生人呢?
妈妈,让我学做你的听众吧!无论怎样,我不会再选择逃避。让我从现在开始,更多地仰望上帝的能力。当你心灵渴的时候,我要用神的安慰来安慰你;当你心灵饿的时候,我要用神的话语鼓励你。愿诸般的喜乐平安,因为你的信充满你的内心。愿慈爱的天父,喜悦见到我们母女相爱的这一幕。
白鸽子 “海归”基督徒,曾在美国留学,现居中国大陆。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