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参孙的解读
2016/8/2 15:28:46
读者:20644
■白马

生命季刊 第48期 2008年12月

 

 

参孙的解读

 

/白马

《生命季刊》第48期

 

参孙是我读圣经时,最为困惑的一个人物。

 

一方面,他所受的恩赐极大,凭无穷神力,一个人可以和非力士一个国家争战。另一方面,他却没有办法战胜自己的罪性,落得了极其悲惨(或者说悲壮)的下场。

 

在不少的解经书中,无一例外的都是把参孙当作失败的典型,成为我们“千万不要学习”的反面典型。而很多世俗的文章,则把他归为“杀人狂魔”,甚至“精神病患者”。

 

但当我每一次读圣经中这一段的时候,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动。参孙这个人,比起其他的属灵伟人,更加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更像今天在属灵道路上挣扎的芸芸众生。也许,在新约希伯来书中,参孙不是被列为失败者,而是作为有信心的属灵伟人,是另有深意的。

 

经 过在中国多年的无神论教育,很多弟兄姐妹都知道,要成为一个基督的跟随者,是多么的不容易。即使接受了耶稣基督,自己文化中、思想方式中的有些东西还是会 不自觉地跳出来,同自己的新生命相抗争。自己的亲人,朋友也会因为自己新的价值观与自己反目。这些矛盾与争战,对于很多世代相传的美国基督徒来说,是很难 理解的。很多华人基督徒的做人做事方法,也比不上美国基督徒,常为不信的人所诟病。其实,他们不知道,做为基督文化之外的初熟的果子,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参孙也一样。

 

参 孙出生在一个非力士人已经统治了以色列人四十年的时代。四十年,足以消磨掉很多的希伯来文化,作为一个出生在非力士“红旗下”,生长在非力士文化中的“四 有新人”,他的价值观和非利士人不自觉地等同起来,是毫不奇怪的。他喜欢一个非力士的女子,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就像一个美国出生的华人要娶一个白人女孩一 样不奇怪。

 

非利士人是一个相当强悍的民族,他们中的一支,就是迦太基人,后来在汉尼拔的带领下,打得罗马帝国都差点玩完。他们的文化是讲究暴力和杀戮的。比如当他们参加参孙的婚礼,对参孙的妻说的话是:“……免得我们用火烧你和你的父家。”你听听,这是参加朋友婚礼该说的话吗?

 

可是,这就是强悍的非利士民族。

 

生活在非力士的文化中,参孙也同样接受了这样的暴力文化。他用同样的手段回报非力士人。当然,他的行动作为都是在神的主权与审判原则之下的。这才有杀得非力士人血流成河的传奇故事。

 

参孙简单粗暴的对敌斗争手段一点也不奇怪。

 

庙妓文化也是当时的文化主流。庙妓的地位是很高的。参孙喜欢大利拉,一点也不奇怪。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参孙根本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局限,所以他的悲剧是必然的。

 

如果参孙只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平常人,他的故事就在他的双眼被挖之后结束了。

 

但是,一个命定的真士师和平常人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重生的基督徒和一个一般人也是不一样的。

 

当肉体的眼睛被挖掉,当肉身被捆锁之后,万念俱灰的参孙属灵的眼睛终于睁开了,这正暗合了基督十架的原则,于是他的故事没有结束,而是奏响了人生交响曲的最强音。

 

参孙名列属灵伟人之中,确实是实至名归。

 

这是本乎恩,当天使对参孙父母宣告的时候,就预定了参孙的地位和作用。更奇妙的是,一切都完成在人的社会文化局限之中。

 

所以,参孙在我看起来特别亲切。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论到参孙时说道:“由于参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结果他过人的恩赐不能充分发挥,最后,参孙并不能解救自己的同胞,他死之后,以色列人还是受着非力士人的统治。所以,他是一个失败者。”

 

这一段评论并没有错,不过我觉得这与圣经中的总原则不相符合。

 

圣经中最重要的,不是以人为本,看重一个个单个的人的成功失败。而是以神为本,看重应验神的话,就如同经上所言,世人尽皆如草,他的荣美是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雕谢,唯有神的话永远不变。

 

人人都是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局限和偏执,个人的成败,实在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如果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参孙的故事,也许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如果从神的大计划来看,并不是这样。

 

神对参孙的使命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说得明明白白:“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力士人的手。”(士师记13﹕5)

 

这一点,参孙出色地完成了。

 

本 来经过四十年的“民族融合”,以色列人和非力士人在文化上越来越接近,交流、通婚也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以色列人也许就会如同中国的契丹人融入汉族一 样,消失在非力士人中。但是,神不会许可这样的事发生,肤浅的地上的和平永远也不能代替天国永远的生命。而天国的钥匙就在以色列将来的子孙耶稣基督手中。

 

参孙一个人,就杀了成千上万的非力士人,双方的仇恨进一步加深。那个非力士的“和谐社会”恐怕就此成了泡影。而参孙戏剧化的人生,更成为以色列人年轻人心中的传奇。后面的撒母耳,大卫,一步步地冲击非力士这块铁板,直到神的旨意的完成。

 

神的意念总是高过人的意念,这是何等难测的智慧。

 

 

大文豪弥尔顿有一篇名作《参孙的哀嚎》,讲述的就是参孙在双眼被挖之后,被铁链拴住拉磨时的心情。

 

我想,这也许就是前辈们常常提起的“破碎”。当人的肉体残破之后,就会慢慢明白,自己的肉体靠不住。无论是人的智慧,容貌,体力,都不是人可以真正依靠的对象,人真正可以依靠的唯一力量,是我们的神。明白了这一点,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信心。

 

我不知当瞎子参孙被拉到非力士的神庙中是什么心情,当他抱住托房的两根柱子,左手抱一根,右手抱一根,说“我情愿与非力士人同死”时,有没有想到过这两根柱子可能异常结实,根本没人能把它们拉倒,自己倾力的表演只会给围观的非力士人带来哄堂大笑?

 

参孙一直被铁链拴着,估计也不会有机会练习,看看自己的内力恢复到什么程度。他唯一的依靠,就是他那最后的祷告:“主耶和华啊,求你眷恋我,神啊,求你赐我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力士人身上报那剜我双眼的仇。”(士师记16﹕28)

 

祷告之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向最后的舞台,是生,是死,是荣,是辱,都不再放在心上,还没有得着,就已经如同得着了一样,不留后路,义无返顾——这就是信心的秘诀。

 

经上说,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希伯来书11:2);又说,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古人)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希伯来书11﹕40)

 

这个更美的事,就是救恩。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白马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

cclife2013gmail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