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主啊,求你在
你的永不改变里
更新和改变我们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94期
慈悲的父,天地万有的主,我们感谢赞美你!我们的心要称颂你的圣名,铭记你的一切恩惠。谢谢你赦免我们的一切罪孽,医治我们的一切疾病,救赎我们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我们的冠冕。父啊,你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你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你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但你愿意我们悔改归向你,诚心敬畏你,专心顺从你,且以圣洁的生命来荣耀你!
亲爱的主,求你听我们的祷告,容我们的呼求达到你面前。我们在急难的日子,求你向我们侧耳,不要向我们掩面。我们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应允我们。
主啊,在一个动荡的世代里,甚愿你坚固我们的信心,叫我们脚步稳固,不至摇动;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求你赐下清晰的异象,叫我们眼目清明,可以看见。
主啊,吸引我们的目光在你天上的宝座那里,好叫我们从坐宝座的和羔羊得着智慧与能力,来面对凶险的生存环境,来承受末世里各样的灾难。
主啊,求你预备我们的心志,当人们把你的儿女陷在患难里,又要杀害,并要为你的名被万民恨恶时,叫我们可以忍耐到底—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9-13)!
亲爱的主,我们深信,你在天上立定宝座,你的权柄统管万有。我们深知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改变了。唯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主啊,求你在你的永不改变里,更新和改变我们;求你叫我们在你没有穷尽的年数里,与你同享永恒的安息。
荣耀归与三一真神!奉基督的名,阿们!
主日信息

我们的牵挂
What Do We Care?
时暮晨牧师
腓立比书2:19-30
时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腓立比书2:19-30
19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20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21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22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23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24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25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26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27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28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29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30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大纲
1.牵挂基督的事We Care Jesus.
2.挂念别人的事We Care Others.
3.不顾自己安危We Risk Our Lives.
主耶稣教导我们不要为明天忧虑。但是,没有忧虑不等于无牵无挂。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所牵挂。基督徒也应该有所牵挂。但问题是,我们应该牵挂什么。在我们所牵挂的事情里,优先次序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排在第二位的是什么。这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只不过,有些人的价值观经历过清晰的理性思考,他很清楚自己看重的事情的排序。有些人没有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过清晰地梳理,但是他心里仍然有一套人事物的重要程度的优先次序。这种价值观的一种反应就是,我们最牵挂的是什么,最不关心的是什么。
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根据圣经建立价值观,牵挂耶稣所牵挂的事。今天我们通过腓立比书2章19-30节,从保罗,提摩太和以巴弗提这三个人的牵挂的事,来学习基督徒应该牵挂什么。
1.牵挂耶稣的事
保罗在写腓立比书的时候,作为一名犯人,被囚禁在罗马。当时,保罗还稍微有一点自由,可以接待客人。提摩太就陪在他的身边,而腓立比教会差派以巴弗提去探望保罗。在保罗写腓立比书的时候,提摩太和以巴弗提都在他身边。他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牵挂同一件事,他们都牵挂耶稣基督的福音,他们都关心神的教会,简单来说,他们都牵挂耶稣的事。
保罗把传福音建立教会作为他的首要职责,为此受苦,丧命。这一点我们都很知道。当保罗在写到提摩太的时候,他说: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腓立比书2:21-22)

关心自己的事而不关心耶稣的事,这是一种大众心理。就连很多自称基督徒的人也是如此。但是,提摩太却兴旺福音,与保罗一同劳苦。这说明,提摩太不像世人那样,只关心自己的事,而首先关心耶稣基督的事。
当保罗提到以巴弗提的时候,保罗说,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参25,30),既然保罗是耶稣基督的福音而争战,那么以巴弗提也与保罗一同做工也同当兵,就表明,以巴弗提也加入了这场福音的战役,以巴弗提也关心耶稣的事,甚至为了基督的工作,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保罗,提摩太和以巴弗提这三个人作为三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什么叫做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第二章5节说,你们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6-11节描述了耶稣的心是为了使荣耀归于父神,自己甘愿降卑,顺服,舍己,以至于死。耶稣的首要动机是让父神得着荣耀,成就父神的旨意。这是基督徒价值观里最重要的事。
基督徒应该首先牵挂神的荣耀,那么,神的荣耀如何彰显呢?以弗所书3:21说,但愿祂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当教会得以复兴,基督的名被颂扬,被尊崇,父神就因此得到荣耀。
所以,基督徒应该首先关心耶稣基督的事。这就是主耶稣说的,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也符合律法的总纲。律法的总纲排在第一位的是,全心全意爱主你的神,牵挂耶稣基督的事。
非常感恩,我们教会有好多位弟兄姊妹牵挂耶稣基督的事。几位弟兄常常抽空到教会里来做维修。如果别人不认识他们,只看他们的日常表,恐怕别人会误以为他们是教会专业的维修工人,而把他们的职业当作了他们兼职的副业。这几位弟兄经常在教会里做工直到天黑才回家。而他们的妻子们默默的支持,也是表明这些姊妹们牵挂耶稣基督的事。
周末,人们都想要自己休息一下,享受一下舒适的休闲生活,而我们教会的几位弟兄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每个周六都会来到教会里对场地进行清扫,消毒和整理,为第二天的敬拜做预备,因为他们牵挂耶稣基督的事。
在疫情期间,我们一直没有儿童主日学,孩子们在圣经上的学习会受亏损。而Rachel姊妹和我们教会的几位姊妹在每个星期六在网络上带领小孩子们学习圣经,来弥补没有儿童主日学的不足。特别Rachel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预备。因为她牵挂耶稣基督的事。
在我刚信主的几年里,每年夏天都会遇到基督徒工人中心组织的短宣队,到我所在的地方传福音。我发现有几位弟兄姊妹是短宣队的固定队员,每年他们都从加州或者新泽西来到美国中部和南部传福音,他们不是全职服事的传道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们把每一年的假期都用来外地宣教,因为他们牵挂耶稣基督的事。
2.挂念别人的事
保罗,提摩太和以巴弗提首先牵挂耶稣基督的事,其次,他们也牵挂别人的事。保罗说:“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19-20)
保罗牵挂腓立比的信徒,知道了腓立比信徒的状况,心里才能得安慰。因此,他渴望派提摩太和以巴弗提去看望腓立比的信徒。虽然当时保罗身在监狱,他自己就很需要人陪伴,但是,他更关心的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教会和众信徒的需要。他们没有把有限的人力资源都留在自己的身边,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要把他们差派出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而提摩太也牵挂保罗。22节说,提摩太待保罗,就像儿子待父亲一样。腓立比的教会也牵挂保罗,他们差遣以巴弗提去看望保罗,供应保罗的需用,而以巴弗提冒着生命危险去看望保罗,这说明以巴弗提牵挂保罗。但同时,以巴弗提也牵挂着腓立比的基督徒,26节说,以巴弗提很想念你们众人。保罗就差遣以巴弗提回去,回到腓立比,这样腓立比的信徒与以巴弗提相见,就可以喜乐,这样保罗也就少些忧愁(28),意思是,当腓立比信徒得到喜乐,保罗的心就得到了安慰。保罗个人的情感是否得到满足,取决于腓立比的信徒是否得到情感的满足。这说明他牵挂别人,超过牵挂他自己。而保罗也牵挂以巴弗提,他担心腓立比的信徒万一不接受以巴弗提,万一他们有人对以巴弗提说,我们派你去服事保罗,你怎么跑回来啦?你是不是害怕在监狱里受到牵连,你是不是胆怯了,你没有完成我们托付你的任务。这种声音会伤了以巴弗提的心,所以保罗要避免这种情况,他特别嘱咐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说,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以巴弗提,并且,保罗证实了以巴弗提很勇敢,完成了他的任务(参29-30)。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保罗非常体贴,非常细腻。我们从中看到保罗,以巴弗提,提摩太和腓立比的基督体,他们之间彼此牵挂。你牵挂我,我牵挂你,形成了一种亲密的交织在一起的情感网络。在这个情感网络里,每个人都牵挂别人,也被别人牵挂。神拯救我们,把我们摆在教会,基督的身体里,就是把我们摆在这个情感网络里。神的爱就在这样的情感网络里得以彰显。
我们需要牵挂别人的事。但我们不要期待或要求别人牵挂我们。因为,我们牵挂别人的事,这不是感情投资,不是去换取别人对我们的关怀。牵挂别人的事,是实践神的律法。神的律法的总纲第一条是全心全意的爱神,第二条是爱人如己。爱人如己就要求我们牵挂别人。但是,要活出这条律法的精意,不是勉强去为别人做点什么事儿,而是从心里牵挂别人。因为神的爱驱动我们,使得我们甘心乐意地去牵挂别人。当这种爱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我们就不祈求得到回报。
我们在中国的时候,常常被人际关系搞得很疲惫。在国内,有婚丧嫁娶,亲戚朋友就要送礼,从前人们送礼是礼品,现在都是直接送钱。而且送钱也有市场行情,直系亲属送多少钱,普通朋友送多少钱,都有一个标准。于是,在我们老家,有些人为死去的老人的忌日,每五年,每十年,每十五年,都要办一次周年纪念,通过忌日的周年纪念,可以从亲戚朋友手中回收一些份子钱。人人都在抱怨,这种人情世故的经济压力太大,但是,谁也无法摆脱这种文化沼泽。于是,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沉重的包袱。这会影响我们中国人如何看待人际关系。
受到中国的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可能我们来到了美国之后,不希望有太多的人际交往,尽量回避与人之间有深入的关系,最好不要领受别人的馈赠。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总是觉得,我领受你的馈赠,我就应该还给你。让自己的生活简单一点,最好不要背负人情债。有些时候,我们关心一个人,给别人赠送点礼物,别人也关心我们,也给我们回赠一个礼物,我们也会把这份礼物的回赠解读成一种交换,因为我上次给你一个东西,现在你有还给我一份东西,我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变成物质交换了?
所有这些思维方式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用圣经原则重新塑造我们看待人际关系的眼光,用福音的精神解读人与人的交往。在教会里,在基督徒之间,让我们摆脱交换的心态,除去人情债的负债感,让我们从神的爱作为出发点,去看待人与人的关系。
当有弟兄姊妹关心你,就应该从中读出神的爱。当你去关心弟兄姊妹,你也知道这是因为神的爱在激励你。神的爱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得以体现。基督徒之间的情感网络不是一个感情包袱,而是彰显神的爱的管道。
3.不顾自己安危
基督徒最应该牵挂的事,第一是基督的事,第二,是别人的事。那么自己的事呢?在这段经文里,我们看到以巴弗提不顾自己的安危,30节说,“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当时保罗作为犯罪被囚禁在罗马,而以巴弗提去监狱中探望保罗,并为保罗提供生活所需,这很可能会让他也被牵连到保罗的案子里。这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当然,后来保罗被释放了。被释放之后走访了几个教会,后来又被捕被杀。以巴弗提这一次探望保罗,并没有立即找来法律上的麻烦,但是他因为去到那里,大病一场,还病得几乎要死。但以巴弗提并不在乎,他已经不顾自己的性命。
保罗为了传道更是不顾自己的安危。他们都是先求神的国,把耶稣的事放在第一位,然后牵挂别人,而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最后。为了成就神的旨意,为了给别人带来祝福,自己甘愿付代价。
有人会说,我如果不先照顾好自己,我们怎么照顾别人,我如果不先照顾好自己,我怎么求神的国的神的义?如果我生病了,我就没有办法照顾别人,我还连累别人。如果我经济损失了,我就不能更多的奉献。所以,我当然应该先照顾自己。
这种逻辑在上帝的眼中合理吗?上帝的话语告诉我们说,你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你们日用所需的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上帝让我们去牵挂祂的事,上帝来牵挂我们的事。这不是上帝要和我们做交易,而是让我们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否定自己做主的偶像,并经历到上帝的信实。上帝让我们爱人如己。
这也不是说,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我们应该做忠心的管家,管理好神托付我们的产业,无论是世上的工作还是家里的孩子。我们需要积极努力地尽到责任。因为做这些事情也是为了神的国和神的义去做。在职场中活出谦卑的品格,爱人如己的见证,珍惜机会与人分享福音,这样,在职场中即完成了神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也旅行了福音使命。所以,在每一天开始投入工作或教育孩子之前,先在神的面前祈求祷告,求神使用这一天去荣耀祂。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不仅回顾这一天工作业务取得了哪些进展,也回顾一下这一天在哪些时刻为主做了见证,在哪些环境里胜过了自己的骄傲和血气,在哪些时刻活出了谦卑,在哪些时刻胜过了试探。每一天做一个总结,第二天再接再厉。这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上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在某些时候,为了满足神的心意,我们愿意坚持原则,牺牲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正如以斯帖把生死置之度外去成就神的旨意。正如潘霍华把安危置之度外,去实践福音的原则。正如佛罗里达的nLatoya Anderso女士,在2015年,因为经常用神的名字鼓励她的同事努力工作,而最终被开除。她被开除之后并不后悔曾经经常用神的名字鼓励别人。因为为了彰显神的荣耀,她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在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首先牵挂耶稣的事,其次是牵挂他人的事。这并不是把自己,别人,耶稣三者完全割裂开来,分成三个互不相干的三部分。这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在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本分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耶稣基督的心意,也可以实现爱人如己的诫命。把耶稣的事摆在自己的事的前面,不是要我们都辞掉工作,去做传道人,而是把神的道施行在每天的工作中。把耶稣的事摆在自己的事的前面,不是把耶稣的事和自己的事情分开,而是把主的旨意融合在自己每天的生活中,把神的心意渗透在每天的生活中。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结交一些基督徒朋友,为自己的事业拓宽道路,也不是为了表现敬虔,从而获得别人的称赞和信任,从而为自己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的机会。我们只是单纯地为了让神得荣耀。
把别人的事摆在自己的事都前面,不是把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截然分开,去做先后的选择,而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服事别人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在完成自己基本的责任之后,我们有了业余时间,不是满足自己的享受,而是把时间用于神的国度里。我们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当疫情结束之后,条件许可,我们盼望可以恢复每年到其他地方短宣的计划。弟兄姊妹,当你现在做明年或后年的计划时,就可以把你的假期安排用来参与宣教。因为我们牵挂的事,第一是耶稣的事,第二是别人的事,我们愿意为这两方面的事牺牲自己的享受和利益,甚至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时暮晨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