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常在主爱里:当作主的朋友(含音频)
——主说: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2022/7/16 21:40:22
读者:6458
■任运生

 

 


 

 

 

常在我的爱里(下)

约翰福音信息(81)

 

文 | 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i阅读本文上篇:

常在我的爱里(上)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约15:9-17

 

二、当作主的朋友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15:13-14)

 

如何成为主耶稣的朋友?

 

同样,主耶稣告诉门徒答案:“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这和世人交朋友的原则大不相同。人可以有酒肉朋友,相互利用的朋友,也有真情友谊的朋友。但很少有一方对另一方说,“你若遵行我的命令,就是我的朋友。”唯有主耶稣可以这么说,而祂这样说,是完全的真实,而且是为着我们——祂的朋友——的益处。

 

旧约中神唯一称亚伯拉罕为朋友。

 

“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赛41:8)

 

主耶稣给门徒和今日信徒何等的恩典,我们若遵行祂的吩咐,就是祂的朋友。作主耶稣的朋友,有什么特权呢?

 

“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5)

 

可见,主的朋友可以明了神的心意、计划和目的。

 

亚伯拉罕是神的朋友,神就把祂的心意向亚伯拉罕显明。

 

“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创18:17-19)

 

如何明白神的心意?这是基督徒时常讨论的话题。

 

明白神的心意,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则:

 

1. 是否与圣经整全的教训相符合?

2. 是否在祷告中寻求圣灵的带领?

3. 教会中属灵长辈有何意见建议?

4. 是否有环境中神的开门或关门?

5. 是否有神引导中的平安或不安?

 

但主耶稣一句话给我们最好的回答:我们若遵行主的吩咐,就是主的朋友,就能明白神的心意。

 

所以,作主耶稣朋友的第一个特权,就是明白神的心意。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约15:16)

 

 

“拣选”是一个重要的神学概念,也是人有限的理智所难以明了的。圣经说,神在创世之初就在耶稣基督里拣选了我们。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1:4)

 

主耶稣拣选我们做什么?祂分派我们去结果子!

 

福音的果子——灵魂的救恩:“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罗1:13)

 

圣灵的果子——基督的品格:“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5:22-23)

 

嘴唇的果子——感恩与颂赞:“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13:15)

 

主耶稣是葡萄树,我们是枝子。枝子要时常连结在葡萄树上,才可以结果子,而且这些可以永远长存。

 

所以,做主耶稣朋友的第二个特权,就是结果子。

 

“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祂就赐给你们。”(约15:16)

 

作为主耶稣的朋友,必然以基督的心为心,明白并且遵行神的旨意,如此,奉主的名祈求祷告,父神必要成全,因此就必结出可以永远长存的果子。这是主耶稣一再重复的应许。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14:13)

 

所以,作主耶稣朋友的第三个特权,就是祷告蒙应允。

 

“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This is my command: Love each other.”)(约15:17)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 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约15:10;14)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阅读:

任运生牧师 约翰福音系列文章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箴言系列

路得记系列

约伯记系列

尼希米记系列

路加福音系列

雅各书系列

以弗所书系列

十架七言系列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