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求主使十架真理的旌旗
再次飘扬起来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91期
慈悲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们感谢赞美你!我们要歌唱你的慈爱,直到永远;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诸天要称赞你的奇事;在圣者的会中,要称赞你的信实。
主啊!公义与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知道向你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晓得以心灵和诚实敬拜你的,那民是蒙爱的。我们正是这有福和蒙爱的百姓,得以在你脸上的荣光里行走。
亲爱的主,哪一个大能者像你耶和华?你在圣者的会中,是大有威严的神!你的信实,是在你的四围。你管辖海的狂傲,波浪翻腾,你就使它平静了。
主啊!如今,教会的船,行走在狂傲的世界之海上。一面是世俗的污泥浊水扑打着这船,一面是船里涌出妥协的喧嚣。主啊,你是平静风和海的主!求你止息风浪,平静喧嚣,叫十架真理的旌旗,在教会之船头,再次飘扬起来。
主啊!你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求你向我们转脸,怜恤我们,将你的力量赐给你的儿女。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们,我们好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们专心敬畏你的名。
主啊!唯愿我们今天听你的话,不再硬着心,像以色列人当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旷野的玛撒……他们是心里迷糊的百姓,竟不晓得你的作为,因此不能进入你的安息。愿主今天使我们有忧伤的灵、痛悔的心,好使我们回转归向你;在你复兴的作为中,为你作美好的见证!奉基督的名,阿们!
主日信息

罪人的福音
时暮晨牧师
马可福音2:13-17
时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马可福音2:13-17
耶稣又出到海边去,众人都就了祂来,祂便教训他们。耶稣经过的时候,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耶稣在利未家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与耶稣并门徒一同坐席;因为这样的人多,他们也跟随耶稣。法利赛人中的文士(有古卷:文士和法利赛人)看见耶稣和罪人并税吏一同吃饭,就对祂门徒说:“祂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吗?”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诗人北岛有一句著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批判。在十年文革浩劫当中,追求正义的高尚者,因为高尚而被杀。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而邪恶的人却用卑鄙的手段大行其道,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
文革是价值颠倒、道德混乱的年代。但是,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始祖亚当犯罪,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价值颠倒,道德混乱的状态。只不过,文革的时代表现的比较特殊、比较极端。文革结束了,但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然呈现了价值颠倒、道德混乱的光景。套用北岛的这句诗描述今天这个时代: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有道德情操的高尚者,那些追求正义的有识之士被人栽赃陷害成卑鄙小人。这些高尚者死了,连他们的墓碑上还刻着卑鄙两个字。卑鄙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不仅是那些高尚者的悲剧,更是这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真正卑鄙的人却装作高尚,用伪装的高尚大行其道,如鱼得水。卑鄙者身上贴着高尚的标签招摇撞骗。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不仅是那些卑鄙者的虚假,这更呈现了整个世界的虚假。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种事情在今天的时代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了道德混乱的光景?
有一位牧师说,这个世界充满了罪恶,不是因为有一个像希特勒那样十恶不赦的大坏人,而是因为有太多像你和我这样的普通的罪人。世界是由我们组成。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这个世界贡献了罪恶。我们不需要犯下如同希特勒那样的罪行,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只需要每个人给世界输出一点罪恶,这个世界就可以让卑鄙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让高尚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
这是一个道德被颠覆的世界,因为世界上有太多颠覆道德的罪人。一个被颠覆的世界要恢复正常,需要经历颠覆性的救赎。救主耶稣来到世上实现了颠覆性的救赎。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义人是高尚者。而卑鄙者则是罪人。主耶稣说,祂来不是要召高尚的义人,乃是要召卑鄙的罪人。对于那些以为自己很高尚的人,他们的高尚成了拦阻他们得救的障碍。他们不能得救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太高尚了,所以他们不认为自己需要救主。高尚要成为这些高尚者的墓志铭。他们进入永恒的死亡,恰恰是死于高尚。
而那些认识到自己很卑鄙的罪人,却愿意谦卑地投靠耶稣,来祈求耶稣拯救他们脱离罪恶。神国的大门是向他们敞开的。耶稣呼召罪人进入神的国度。这些卑鄙的罪人反而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卑鄙而得救进入神的国。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主耶稣的这句话颠覆了人们的宗教观。世俗的宗教观念认为,道德高尚的人配进天堂。而罪恶的卑鄙小人该下地狱。但是,耶稣却要拯救卑鄙的罪人进天堂,任凭那些自以为道德高尚的人带着骄傲沉沦在地狱里。
主耶稣所传的福音是给罪人的福音。耶稣用福音拥抱罪人。罪人在哪里?罪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不要从身边去寻找罪人。从我们自己身上寻找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罪人。耶稣用福音拥抱我们这些罪人。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主耶稣走进罪人的生命。祂愿意拥抱罪人。
耶稣用福音拥抱罪人
这段经文提到了一个稅吏,名叫利未。在这几节经文中,三次把稅吏和罪人相提并论。可见稅吏被犹太人认为是一个罪人。从犹太人的立场上看待稅吏,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罪。一个是:背叛,另一个是篡夺。
稅吏的罪的第一个表现是背叛。当时犹太人处在罗马政府统治之下,稅吏是替罗马政府向犹太人征税。作为一个犹太人,利未这个稅吏背叛了他的民族,为罗马人服务。他背叛了生养他的民族,背叛了他的祖先。
稅吏的另一个罪是篡夺。稅吏篡夺同胞的财富。在当时的社会里,稅吏收取的税额要超过罗马政府规定的份额。只要稅吏把罗马政府要求的金额交上去,剩余的金额就落在稅吏自己的腰包里。所以,稅吏是一个利润很高的肥差,借用权利之便,中饱私囊。稅吏用不公不义的手段搜刮民财,篡夺同胞的财富。

从犹太人的立场看待稅吏,看到背叛和篡夺双重的罪。同样的,从上帝的立场看我们每个人,同样可以看得到我们都有背叛和篡夺的罪。
我们每个人都背叛了上帝。上帝造人,叫人顺服祂的主权。但是,人违背上帝的心意,不顺服上帝的权柄。反而服从罪的权势,生活在魔鬼的国度里。从上帝的立场里看,我们是背叛的人。我们背叛了造我们的神。
而且,每个人都篡夺上帝的荣耀。上帝造人原本为要叫人彰显上帝的荣耀。但是,人却为了自己的荣耀生活,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而且,人还是使用上帝给的资源、恩赐、才干来彰显自己的荣耀。这是在窃取上帝的荣耀。
因此,我们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我们得罪了上帝。罪人面对上帝的审判必然的结局是永远的沉沦灭亡,被上帝永远弃绝,承受地狱永远的刑罚。这是罪人该有的结局。所以,罪人需要拯救。耶稣拯救罪人,这对罪人来说是好消息。耶稣成就的救恩是给罪人的福音。
对于利未来讲,耶稣的到来也是好消息。耶稣呼召利未来跟随祂,利未立即跟随了耶稣。当耶稣呼召利未的时候,耶稣已经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听说过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也会口口相传耶稣所讲的天国的福音。所以,利未应该也听说过耶稣,也听说过耶稣所做的事和所传的福音。当有一天他正在收税的时候,远远看见一群人蜂拥而至,听见有人说,传讲天国福音性神迹奇事的耶稣来了。曾经风闻耶稣,今天亲眼看见耶稣,利未一定很激动。更令利未激动的是,当耶稣走到他面前的时候,耶稣看着他,利未和耶稣有了目光的对视,耶稣对利未说,你来跟从我。于是,利未就跟随耶稣去了。

你跟从我,这个呼召对于利未来说很有吸引力。以至于他愿意放弃稅吏的工作跟从耶稣。利未的职业和约翰与彼得那些渔夫还不一样。渔夫是自由职业者,不是为某个机构,政府或公司服务。他们什么时候不想打鱼就休息,他们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跟随耶稣几天之后,想回去打渔了,他们还可以继续打渔去。
可是,利未不一样。利未是为罗马政府的税务系统工作。他不是自由职业者,他是在体制内公务员。如果他离开工作岗位,跟着耶稣传道去了,他是背叛了整个罗马政府。过一段时间,他再想回去当稅吏,罗马政府都不要他了。当利未跟随了耶稣,他没有回头路了。他的职业生涯断送在耶稣的一句呼召里。但是,利未愿意付上这个代价去跟随耶稣。为什么?因为耶稣所传的是罪人的福音。而利未就是一个罪人。
从法利赛人和文士对利未的看法中,我们可以知道,稅吏是被犹太社会公认的罪人,用北岛的诗来说,稅吏是卑鄙者。而那些犹太社会的高尚者鄙视稅吏。利未应该感受到了罪人这个身份带给他的痛苦。
作为稅吏,利未不缺钱。如果利未的价值观和今天某些人的观念一样:笑贫不笑娼,那么,他是不会愿意跟随耶稣的。因为他不在乎自己是否被人瞧不起,他不在乎挣钱的手段是否道德,只要有钱他就心满意足了。如果是这样,他是舍不得放弃稅吏的职业去跟随耶稣的。但利未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利未之所以愿意放弃稅吏的职业跟随耶稣,一定渴望追求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我想,利未虽然有钱,但是他有一种更深刻的贫穷,就是心灵的贫穷。他知道自己在犹太同胞的眼里是个叛徒,他也知道自己在罗马人的手下是个奴才。就算他不像其他稅吏那样中饱私囊,他也仍然是犹太人眼中的叛徒,罗马人手下的奴才。他里外不是人。
不知道他当初为什么做稅吏。但是做了稅吏之后,遭到同胞的白眼,有被罗马人的使唤,逐渐的他会发现他穷的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了。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叫他的人生重新再来,他应该会愿意。我想,利未是一个罪人,但是他品尝了罪带给他的痛苦。
这个时候,他听说耶稣传道说,神的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信福音。这对这样一个罪人来说,这是好消息。他可以有机会悔改,重新再来,他可以不再为罗马帝国服务,而是为神的国度而活。他虽然在犹太社会的高尚人士的眼前抬不起头,但是他可以在神的国度里抬起头来。这对他这个罪人来说是福音。
没有想到,这位传讲天国福音的耶稣有一天来到他的面前,呼召他跟随。耶稣用福音拥抱这个罪人。利未跟从了耶稣。
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罪,才能认识到福音的美好。
我自己信主也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罪。我来美国读书,在我老家的亲戚朋友眼里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个有出息的人。但是,我自己很清楚,我虽然比他们的学历高一点,但我并不比他们更高尚。在灵魂的层面,我和农村老家的人一样的贫穷,甚至比他们更贫穷。他们有他们的欲望,我也有我的欲望,只不过贪图的对象不同而已。他们有邪情私欲,我也有邪情私欲,甚至我比他们的邪情私欲更多。只有摘掉世界赋予人的各种光环,人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就是那个赤裸裸的灵魂。我认识到罪破坏了我生命各个层面。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新再来,我会很乐意。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这个时候我想到基督徒告诉我,耶稣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耶稣可以拯救你脱离罪的权势。我就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耶稣,求耶稣救我脱离罪,赐给我新的生命。后来,在我信主之后对罪的认识进一步归正,重新看待我的罪其实是得罪了神,触动了神的愤怒。认识到这一点,我对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就更加的珍惜而感恩。
一个人可能因为不同的动机信主甚至受洗。但是,正确的信仰动机不能离开对自己的罪的认识。因为耶稣说祂来是要召罪人。
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承认自己是个罪人,也体验过罪带给我们的愁苦,而且我们也都承认,我们的罪得罪了上帝,触动了上帝的愤怒。尽管如此,上帝还是愿意拯救我们,差派祂的独生子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耶稣用福音来拥抱我们。那么,对于我们这些蒙恩的罪人,我们也应该用福音拥抱世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而福音是给罪人的好消息。所以,我们用罪人的福音拥抱世人。
我们用福音拥抱世人
利未就是这么做的。利未跟随耶稣之后,把耶稣接到家里,摆了一桌宴席,请来他在税务局的同事,还有其他的一些罪人来家里和耶稣一同吃饭。利未用罪人的福音拥抱其他的罪人。
首先这是一个庆祝生日的晚会。这一天是利未新生命的开始,如同一个生日一样。利未借着这个饭局向周围的人宣告:我跟从耶稣了,我从此不再是为罗马效力的奴仆,我以后再也不搜刮民财了,我开始跟从耶稣追求神的国了。这是人生的新起点。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让亲戚朋友知道。而且,这是一件大喜事,你们来分享我跟随耶稣的喜乐。
这个宴席也是一场布道会。耶稣是这场宴席的主角。耶稣可以在这场宴席上给这些跟随祂的人讲道,让他们更加深入的认识耶稣。也一定还有一些没有跟随耶稣的人,他们在这场筵席上可以听耶稣讲道,更深入地明白福音。
利未把其他的罪人请到家里来和耶稣一同坐席,让他们听福音。因为福音是给罪人的。耶稣用福音拥抱利未这个罪人。利未就用福音拥抱其他罪人。耶稣用福音拥抱我们,我们也应该用福音拥抱世人。如何用福音拥抱世人?
首先,避免自义的心态,谦卑地与世人交往。
这里的经文提到了法利赛人中的文士,他们精通旧约的圣经,也努力遵守旧约圣经的律法过敬虔的生活。他们认为自己是高尚的人,起码比稅吏高尚。这种心态叫做自义。是一种道德优越感,是一种骄傲。
这些人用道德标准把自己和稅吏以及其他的罪人划清了界限。要保持自己的高尚,就与卑鄙小人保持距离。这是他们的逻辑。其实,这些文士也是罪人。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承认。
当他们看到耶稣和稅吏等罪人一同坐席,他们发出了一个带有控告意味的疑问。他们说,祂和稅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吗?言外之意是,不应该这样。如果耶稣是传神国的福音,在圣洁的神的国里的人应该是像我们这种道德高尚的义人,而不应该是忘恩负义的稅吏和其他的罪人。
耶稣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找医生看病的人是病人。健康的人不用找医生看病。同样,寻找救主的人都认识到自己在罪中无力自拔,所以才需要救主。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罪,他也不需要救主,他也不珍惜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
如果说,那些稅吏和罪人是人所共知的卑鄙小人,是真小人,而那些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和文士是伪君子。伪君子和真小人谁也不比谁高尚。甚至,伪君子要比真小人更可怜。真小人起码知道自己是小人,自己的罪显明了,因此容易认罪悔改寻求救主。而伪君子的罪是隐藏的,甚至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因此距离认罪悔改获得拯救差得更远。
他们以为自己很高尚。他们的高尚成为他们的墓志铭。他们死就死在自己的高尚里。他们的高尚要成为他们得救的拦阻。他们的高尚要把他们拦阻在神的国度之外。他们的高尚让他们自满,而不愿意祈求耶稣救他们脱离地狱的烈火。他们的高尚让他们维持清高的姿态,不愿意拥抱罪人。
我们要避免这种自义的心态,放弃道德优越感。我们不酗酒,不赌博,不打麻将,并不代表我们比作这些事情的人更高尚。因为我们虽然不做这些事,我们所犯的其他的罪不比这些事情的程度轻。我们越是认识神的心意,我们应该对罪也敏感,越发现和认识自己的罪。
而基督徒信主之后,一不小心会落入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心态。虽然我们因信称义了。但是,我们仍然是蒙恩的罪人。在神的眼中,我们因为耶稣的代赎,我们的罪被赦免,被算作一个义人。但是,这个义人的称呼是我们在神的前面得到的、神给我们的宣告,而不是我们在别人的面前显得高傲的资本。
但是在成为基督徒之后,我们会有一套行为准则,我们不酗酒,不赌博,不打麻将,而是去教会做一些看似敬虔的事情。于是,我们在心态上不知不觉会认为我们比其他人的道德水准高一点。我们会和打麻将赌博酗酒的人保持距离。甚至,不管别人打不打麻将,是否赌博,是否酗酒,只要他们不来教会,我们就和他们保持距离。可能我们还会给这种做法一个很属灵的名词:分别为圣。
我们基督徒家长对我们的孩子要求也比较高。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与行为表现不好的孩子保持距离,尽量不让他们一起玩,生怕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带坏了。我们会给自己一个很属灵的理由,说孩子被带坏了就不能为主做美好的见证。于是,我们和世人保持距离。教会就失去了对社区的影响力。基督徒即使有美好的见证也如同灯放在床底下,不能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
要想让光战胜黑暗,必须要进入黑暗。如同主耶稣是世界的真光,进入到世人的当中,用福音拥抱罪人,最终让罪人的生命被改变,脱离罪恶。我们也是被主拯救的罪人,所以,我们也应当用福音拥抱世人。要用福音拥抱世人,我们首先不要忘记我们自己是、本来也是罪人,放弃自义和骄傲,谦卑地与世人相处,而不是与世人隔绝。
第二,创造机会与世人交往。基督徒和不信主的朋友兴趣爱好生活内容不一样。人家到了周末总是带孩子出去玩。我们周末要来教会。一些朋友平时业余时间打麻将,我们觉得打麻将没有意义。这必然导致生活圈子疏远。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创造机会,走进世人的生活中去。机会是我们主动创造的。如果顺其自然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子,必然的结果是基督徒与非信徒圈子隔绝开了。要创造机会,用福音拥抱世人。
就像利未,邀请罪人到他家里来和耶稣一同坐席吃饭。他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机会。我过去曾经在一个教会,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每年到了感恩节,教会的几个家庭敞开家门,接待不同的人来家里过感恩节。他们事先会沟通,你邀请哪些人,我邀请哪些人,保证他们认识的基督徒还没有信主的朋友,都被邀请到了。创造机会,用福音拥抱世人。
出去钓鱼的时候、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去打球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约一位还没有信主的朋友一起去。机会是需要创造的。
教会应该为用福音拥抱世人提供平台,周六社区服务日我们不仅服务孩子,也可以服务成年人,特别是不常来教会的朋友。我们未来一段时间会安排星期六有一些社区服务的活动,比如亲子教育的讲座,法律知识的讲座,等等,首先这些讲座本身就可以让人得到祝福,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机会成为别人来教会听福音的切入点,这些讲座不能取代福音,而只为我们用福音拥抱世人提供机会,让教会的见证和积极的影响力深入到社区。我们需要创造机会,用福音拥抱世人。
第三,一定要把人引向耶稣。利未的家里面的宴席之所以宝贵,是因为耶稣在场。人们可以认识耶稣。我们或许有机会可以和朋友在一起聚会,但是如果耶稣缺席了,我们只是参与了一个社交活动,甚至我们自己也被俘虏到世界里去了。如果没有让人听到福音,我们仍然不是用福音拥抱他们。让世人得到福音的好处,一定要把人带到耶稣面前,让他们听到福音。
上个星期六的聚会来的很多朋友,如果我们没有继续和这些朋友保持关系,继续邀请他们再来教会听福音,那么这个聚会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我们渴望人们得到最美的祝福,是认识主耶稣,而不只是吃一顿BBQ。上周六的活动结束了,但是那只是用福音拥抱世人的起点,用福音拥抱世人总是正在进行时。
我刚才谈到周六的社区服务,如果有很多朋友来了,而基督徒却没有来服事这些朋友,或者我们和社区的接触只是停留在这些讲座上,而没有进一步邀请人来听福音,那么,我们仍然没有用福音拥抱世人。一定要把人带到耶稣面前,一定要让人听到福音。
放下自义的心态,谦卑的与世人交往,创造机会,把人带到耶稣面前,用罪人的福音拥抱世人。

时暮晨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