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愿凡有气息的
都俯伏在神的宝座前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89期
慈悲的父,天地的主,我们感谢赞美你!此刻,愿你吸引你的儿女来到你施恩宝座前,用信心的目光,仰望坐宝座的和羔羊,并羔羊的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那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圣灵,用整个生命与心灵,献上我们极大的敬拜与赞美!
唯有三一真神,配得大赞美!愿凡有气息的都俯伏在神的宝座前,愿整个宇宙一同赞美与敬拜。从天上赞美耶和华,在高处赞美祂。祂的众使者都要赞美祂,祂的诸军都要赞美祂。日头月亮要赞美祂,放光的星宿要赞美祂。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都要赞美祂……所有在地上的,大鱼和一切深洋,火与冰雹,雪和雾气,成就祂命的狂风,大山和小山,结果的树木和一切香柏树,野兽和一切牲畜,昆虫和飞鸟,世上的君王和万民,首领和世上一切审判官,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上主我们的神!
主啊,除了借着你的恩言,我们无力描述你的公义、圣洁、恩典、慈爱与荣美!主啊,除了在你的启示里,我们也无法述说你的智慧、权能、尊贵与威严。谢谢你将赞美与称谢的言语刻在我们的心里,叫我们的祈祷如香,得以献在你宝座前的金坛……
亲爱的主,求你赐给我们赞美的能力!我们虽生活在一个弯曲悖谬又不信又邪恶的世代,但是,主啊,求你赐给我们活泼而纯净的赞美之灵!让我们在赞美中工作,在赞美中生活;在赞美中度过平安稳妥的日子,在赞美中走过逼迫与试炼的环境……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你是配得赞美的主,我们是向你献上赞美的百姓!愿荣耀归与主!奉主基督宝贵的名,阿们!
主日信息

什么是“神的同在”?
王峙军牧师
(文本载《生命季刊》102期)
请点击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khIsOzSCRcg
国内读者请点击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
王峙军牧师 什么是神的同在
以下为王牧师信息音频:
引言
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常说到“神的同在”。祷告时,我们会“求主与我(们)同在”;基督徒之间所说的祝福与安慰话,也是“愿主与你(们)同在”。主同在,是我们心灵中最深的渴慕,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核心内容。
为了使神同在的真理在我们心里更清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并依据圣经,加以讨论,以期对读者有帮助。
这几个问题是:
1. 什么是“神的同在”?圣经是如何启示神同在之意义的?
2. 神的“同在”与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基督的十字架是神同在的关键?
3. 今天,我们当如何经历“与神同在”?
一、什么是“神的同在”?
圣经是一部关乎神同在的书。而基督教神学,差不多可以说是一部“神与我们同在的神学”(the theology of God’s being with us)。
然而,在我们的信仰中,神与人同在的神学,某种程度上却被忽略了。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释经学的角度看,无论在希伯来文的旧约中,还是在希腊文的新约中,“神与……同在”,都只是一个“耶和华/神+系动词(有时会省略)+介词(with,希伯来文介词 אֵת或עִם, 希腊文介词μετά或πρός)+人称代词/名词或人名”的结构,如创世记39:21的“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希伯来文就是“וַיְהִ֤י יְהוָה֙ אֶת־יוֹסֵ֔ף”,七十士译本作“καὶ ἦν κύριος μετὰ Ιωσηφ ”,英译是“But the LORD was with Joseph”(NASB)。再如马太福音28:20,主耶稣对门徒说,“我就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希腊文是“καὶ ἰδοὺ ἐγὼ μεθ' ὑμῶν εἰμι πάσας τὰς ἡμέρας ἕως τῆς συντελείας τοῦ αἰῶνος”,英译作“and lo, I am with you always, even to the end the age”(NASB)。因此,这种文法结构所表达的信仰或神学观念,不像“恩典”、“慈爱”、“信实”、“权柄”这一类的观念容易被关注和被描述。以至于神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少或几乎没有专门讨论这个至关重要的信仰话题。
另一方面,人们常把神的“同在”看得比较“淡”,比较“平常”。虽然我们常说 “愿神与我们同在”,“求主与我们同在”,但很少认真思考“同在”的神学意义,以及神的“同在”对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深刻影响。
这里需要申明的是,虽然圣经中有近200处提及神“同在”的经文,但并非所有经文都是灵性意义上的“同在”,有些经文中的“同在”只是物理或空间意义上的“同在”,如约翰福音7:33,主对门徒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再如约翰福音14:9中主对腓力说的话:“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也是从空间意义上说到主的“同在”。
除了不多几处空间意义上的“同在”经文,绝大多数的经文都是在说灵性意义上的“同在”。
而这种属灵意义上的“同在”,主要是指一种关系,一种由神主动建立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个层面。
首先,神的“同在”是一种立约关系。神与祂儿女的关系,虽然是创造与被造的关系,救赎与被救赎的关系,但基本上,是一种立约关系。我们是神的约民。我们所信的神,是一位愿意在祂的约里与儿女同在的神。祂也在与我们的同在中守约施慈爱。
正是在这种立约关系中,我们看到,神应许与以撒同在,并赐福与他,要将迦南地赏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也要坚定神向他父亲亚伯拉罕所起的誓。神要加增以撒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地上万国必因他的后裔得福。而且,神将与以撒立约关系,追溯到亚伯拉罕,说,“我是你父亲亚伯拉罕的神,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并要为我仆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你的后裔繁多。”(创26:2-5;23-24)在救恩历史上,无论是群体(神的选民,亚伯拉罕的后裔)还是个体(以撒、雅各、约瑟、摩西、约书亚、大卫、所罗门、以赛亚、耶利米等),神的同在,都体现为一种立约关系。

其次,神的“同在”是一种相互内在的生命关系。这种关系在新约中体现得尤为清晰。约翰福音14:16,主耶稣对门徒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这位与基督的门徒永远“同在”的保惠师,“就是真理的圣灵”,“祂常与你们同在(原文为“同住”),也要在你们里面”(同上,14:17)。此处,主把圣灵的“同在”,描述为一种“祂常与你们同住,也要在你们里面”(ὅὅτι παρ’ ὑμῖν μένει καὶ ἐν ὑμῖν ἔσται)的状况。接下来的经文,更说到,“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14:20)
由于神的同在是立约关系和相互内在的生命关系,因此神同在的对象是单单指神的儿女。因为神喜悦与善人同在,却不与恶人同在;神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神同住。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神。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见代下19:11;诗 5:4;7:11;箴15:29)。因此,神要求祂的百姓,“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神,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摩5:14)
圣经告诉我们,人会因为悖逆神而失去神的同在(如旧约中的扫罗),也会因悔改而进入神的同在(如新约中的保罗)。
另外,在思想神的“同在”时,我们有必要把它和另外一个经常出现的神学概念——神的“临在/存在/彰显”(the presence of God),做一些区分。
神的“临在”(和合本常作“神面前”、“主的面”)是一个本体论概念,它所指的是神自身。当神向人彰显祂自己时,就是神的“临在”。
当神“临在”时,我们就可以“看见”神,知道神是一位什么样的神。然而唯有当神与我们建立起立约关系,对我们施行救赎,叫我们与祂和好,在基督里赐我们新生命,又赐圣灵内住在我们里面时,我们才会拥有神的“同在”。神的“临在”,是神与我们“同在”的前提。
在新约圣经中,可以译作“presence”(临在)的希腊文名词,主要是παρουσία和προσώπον。“παρουσία”这个字用在基督身上时,主要是指祂的“(再次)降临”(参太24:3, 27, 37, 39)。耶稣基督的“(再次)降临”,不仅是为着与神有“同在”关系的人(来9:28),也是为着刑罚那些与神没有“同在”关系的人(即名字没有记在羔羊生命册上的人,参启13:8;20:15)。而“προσώπον”用在基督上时,英文译作“the presence of the Lord”(KJV,NASB,NIV),和合本译作“主的面”,同样是说基督再次降临时,祂“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那些人“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 (帖后2:8-9)。
新约圣经中有不少被译作“在神面前”(in the presence of God)的介词短语,有的表明一种位置关系,如“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路1:30),有的则是表明凭借关系,如“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祂的显现和祂的国度嘱咐你”(提后4:1)。
总之,神的“同在”,是神与祂的儿女建立起来的关系;而神的“临在”,则是指神的本体或神本质属性的彰显,叫人“看见”神,渴慕认识祂,或刚硬地拒绝祂。
“同在”和“临在”有关联,但不能混为一谈。
二、神的同在与基督的十字架
基督的十字架,是神与我们建立同在关系的关键。
神的同在作为一种关系,在始祖犯罪堕落后,就被破坏了。神创造人类,并以伊甸园为背景表明了祂与人的同在(祂在园中与人立约,创2:7;又在园中行走,3:8)。但人犯罪堕落后,则失去了神的同在(被赶出伊甸园)。
当神救赎人类时,祂差派了那名称为“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赎罪,目的是把我们带回到神与我们同在的状态中。这正如保罗在歌罗西书1:20-22所说,“既然借着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着祂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但如今祂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而以马内利的再次降临,更是为了使我们这些相信以马内利的人,进入与神永远的同在中。

神借着祂儿子的十字架,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2:5-6)。可以说,正是基督十字架的工作,将神与我们的“同在”,落实在我们的生命中了。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神的同在,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她是否与基督的十字架有关系,看他/她是否进入了十字架的救恩,并被圣灵打上十架印记。有十架印记的人,就是有神同在的人。
三、今天, 我们如何经历“神与我们同在”?
神与我们同在,是神主权的作为。这种立约关系和生命关系,是由神主动建立的。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将自己降服在这种关系中,活出神与我们同在的生命样式。
从圣经中可知,神主动与祂的百姓建立起同在关系,但祂也要求祂的百姓相信祂的同在,意识到祂的同在,回应祂的同在。
诗篇73:23-28对这一点有美好的表达:
“然而我常与你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远离你的,必要死亡。凡离弃你行邪淫的,你都灭绝了。但我亲近神是与我有益。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好叫我述说你一切的作为。”
诗人知道神与他同在,也对神的同在有积极回应——“然而我与你同在”。他知道这位与他同在的神,必扶持他,引导他。他相信唯有神的同在是他永远的福分;而远离神,结局则是灭亡。
在我们今天的基督徒生活中,常常有弟兄姊妹甚至是传道人遇到难处时就叹息说:神在哪里呢?我感受不到祂的同在!祂好像在天边,离我是那么遥远!
其实,圣经告诉我们,当神救赎我们时,祂就已经把祂的“新约”刻在了我们的心版上;神的灵,基督的生命,就已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客观地活在神与我们同在的立约关系中了。
但由于我们生命的幼弱,我们可能会意识不到神的同在。所以,要建立一种与神同在的“同在意识”, 是极为重要的。注意, 这不是说有了“同在意识”,才会有神的同在;而是说,“同在意识”可以提醒我们靠着神的同在,过喜乐与得胜的基督徒生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父母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却由于“自我”的强大,无法意识到父母的爱。孩子需要成长与操练,需要提醒与管教,需要让他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父母亲对他的爱。基督徒也是如此。我们也要愿意受信仰规范的约束,受圣灵的管理与监督,愿意遵行彼此相爱的命令,愿意有委身教会事奉,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目光在神身上,神的同在对我们来说就变得真实了。
如何建立起“同在意识”呢?
首先是省察我们信仰的真实性。
我的基督徒生命真实吗?换句话说,我的生命一直在成长的过程中吗?成长,说明我的基督徒生命是真实的;否则就不真实,或者感染了某种“致命的”灵性疾病。
我经历过真实的悔改与重生,并且和主耶稣建立起真实的生命关系了吗?换句话说,我是否有了一颗新的心、新的灵,是否恨恶罪恶,渴慕圣洁,是否“三观”已经被圣灵改变或正在被改变?我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合乎圣经的规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是一个与神同在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拥有“同在意识”的人。
我渴慕认识那位主动与我建立同在关系的神吗?我是在祂的“又真又活”里向祂祷告、感恩、赞美和敬拜吗?我对祂的敬拜与赞美,是建立在对祂美善属性的认识上吗?若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是一个与神同在的人,当然也是拥有“同在意识”的人。因为神以祂美善的属性与人同在(“只是我的信实和我的慈爱,要与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举。”诗篇89:24);我们也会在这种“同在”中,“以基督的心为心”(腓2:5),且“与神的性情有分” (彼后1:3)。
其次是不断检验与神同在的生命果效。
神与我们同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生命实际。神的同在会为我们带来生命的果效。一个有神同在的人,其生命果效也是可以被检验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神的同在为我们带来的属灵果效。
(1)有神同在的人,渴慕神的话语,渴慕认识圣经真理。因为那位与我们同在的圣灵,要充满我们(弗5:18),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有圣灵内住的人,一定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读经上,而不是浪费在网路上(更不要说在网上看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一个有圣灵同在的人,一定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祷告上,而不是用在说人闲话上。我们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的时间,看看在哪些方面花得更多。如果在读经、祷告上花的时间更多(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网路或无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就有了神同在的果子。
(2)有神同在的人,愿意遵行神的道,愿意凡事顺从神的旨意,愿意把圣经原则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们如果不活出圣经真理,不把真理变成我们的生活实际,真理本身不会受到损害,但我们的生命却得不着益处。盼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下功夫把圣经原则归纳一下,然后用这些原则逐一规范我们的生活。比如,圣经要求我们圣洁,我们就要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靠着圣灵,借着主的道,把污秽(包括心思意念中的污秽)清除干净。
(3)有神同在的人,也会有平安、喜乐、安静、柔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经常处在烦躁不安、抑郁焦虑之中,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一个有神同在的人吗?主的应许对我不够真实吗?主在受难之前安慰门徒的话,不能安慰我吗?主说,“你们现在也是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22,33)使徒保罗也这样劝勉哥林多信徒,“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林后13:11)保罗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有了喜乐、平安的生命,神才与我们同在;而是那位“仁爱和平的神”,是我们喜乐平安之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喜乐的生命,是由于神的同在。
(4)有神同在的人,有从上面来的智慧、能力,在所处的各种环境中,能够刚强壮胆,不惧怕,不惊惶。如果我们略加注意,就会发现圣经中把神的同在,与人的刚强壮胆,不惧怕,不惊惶联系起来的经文有很多。比如神对约书亚说,“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1:9)
同样,神对耶利米也是如此说,“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耶1:8)当亚述王大军压境时,希西家王对百姓说,“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因亚述王和跟随他的大军恐惧,惊慌。因为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大。与他们同在的是肉臂,与我们同在的是耶和华我们的神,祂必帮助我们,为我们争战。百姓就靠犹大王希西家的话,安然无惧了。”(代下32:7-8)既然圣经中有这么多因神同在而不惧怕的经训,当我们面临险恶的环境而充满惧怕的时候,我们要问自己:我是一个有神同在的人,为什么会惊惶惧怕呢?
(5)有神同在的人,对外邦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旧约中,亚比米勒原本与以撒为敌,但后来却发现,“我们明明地看见耶和华与你同在,便说,不如我们两下彼此起誓,彼此立约”(创26:26-28)。撒迦利亚书8:23也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在那些日子,必有十个人从列国诸族中出来,拉住一个犹大人的衣襟,说,‘我们要与你们同去,因为我们听见神与你们同在了。’”今天如果我们都是有神同在的人,世人会因此对基督信仰感到惊奇,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为主作见证。
结语
我们在前面简单描述了神与人同在的三个层面:(1)神学层面,即神与人同在的神学意义;(2)十字架作为神同在的关键;和(3)生活和灵修层面上如何真实经历神的同在,建立“同在意识”, 并从神的同在中得恩得力。事实上,“神与我们同在”的真理,关系到我们信仰与生命的各个层面。需要我们下功夫来探讨。但愿主的圣灵,引导我们进入这个真理,使我们的信仰与生命因此得益。
愿主耶稣的恩惠,天父的慈爱,圣灵的交通,常与属神的儿女同在,从今时直到永远!阿们!
王峙军 牧师,“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生命季刊》主编。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