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逃避将来的忿怒(上)
文 | 潘世莺
《生命季刊》102期
音频为虹雨姊妹朗读:
经文:路21:34-36;太3:1-12
爱玩耍的蟋蟀
伊索寓言说到一只爱玩耍的蟋蟀,不喜欢工作,只喜欢在明媚的春光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唱歌跳舞,日子过得惬意极了。唱累了,跳累了,随手摘个果子填饱肚子,躲在浓密的树荫下睡个午觉,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看见蚂蚁在烈日下辛苦工作,积存食物,还会取笑他们,真不懂得享受人生。很快的,秋天来临,天气渐寒,食物一天一天减少了,到最后冬天来了,白茫茫的积雪覆盖大地,蟋蟀再也找不到任何可吃的了,在饥寒交迫之下,悲悲惨惨的结束了它短暂的一生。
蟋蟀因为没有智慧而灭亡,蚂蚁却有眼光,懂得为冬天的来临作预备,抓住可以预备的时机,所以能平安度过灾难的日子。人类天生也有居安思危,防范未然的本能。例如:积谷防饥、停水前先储水、为了预备考试,平时就努力学习、中国人的储蓄观及养儿防老,背后都强烈的表达出“平时预备以防不时之需”的心态。我们就像耶稣所说的法利赛人,懂得分辨天气,懂得察觉现世的灾难,当时局不稳、灾难的风声来临之前,知道逃难都得及早,太晚逃就来不及了。同时我们也像法利赛人,不知道分辨属灵的气候(太16:1-4)。有另外一种灾难,不是人的智慧可以洞察得到的,它需要神的启示。就是将来有一天,我们灵魂必定要面对的“大灾难”-基督再来时对全地的审判!我们该如何在今世预备自己,奔往避难所,逃脱将来的忿怒?
圣经所启示的大灾难是什么?
圣经告诉我们,末后的日子,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它和我们灵魂永远的去处有关。这个观念,最早出现于旧约先知所宣告的“主的日子”。先知描述这“日子”,“是大而可畏的日子”,“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难困苦的日子,是荒废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好像毁灭从全能者来到”(约珥1:15;2:1-2、11;阿摩司5:18,20;西番雅1:14-18)。这是主对全地的人,及其上的万物施行审判忿怒的日子(番1:2-3)。
“主的日子”,在以色列历史上,是否应验?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南国犹大亡于巴比伦被掳,这些历史事件,都是“主的日子”的应验。但“主的日子”的意义,不止如此,它也是末世性的预言。它最终的意义,乃是指向历史终局要发生的、属灵层面意义的大灾难。人心是无法领悟这种大灾难的概念,但现世的灾难,如战争带来的毁灭性,足以让经历过的我们,多少揣摩体会一点其中的可怕性。这正是圣经启示使用象征性语言,比喻等图画语言的目的,透过现世的生活经历,发生的历史事件,自然界的现象和定律,使我们在悟性上能明白:看不见,摸不着,理性层面构不着的属灵世界的真相。
耶稣在世上时,医病赶鬼行神迹奇事。这些事工的背后所彰显的意义,是祂和撒但魔鬼、黑暗权势之间的对决(power encounter),在地上彰显天国的权柄,除灭魔鬼的作为。祂的门徒看见祂所作的这一切,他们思想先知预言的这日子是否快要临到了?然而耶稣告诉他们,关于日子时辰,没有人知道,他们必须再儆醒等候。耶稣即将面临一场与魔鬼对决的终极战役:十字架的救赎,是祂的门徒还看不到的。因为这次战斗的大功告成,成就了“主的日子”所指向的末世性意义。一方面,在祂身上,神对罪人的审判和忿怒及神百姓得赎的应许都成就了。祂的确将历史带进先知预言的末世时期,然而另一方面,这段末世时期并没有马上进入结局,而是向前延伸到没有人能知道的“那日子那时辰”,这时期天国大门向罪人敞开,福音必须遍传全地。看起来好像是“主的日子”耽延 了,其实不是耽延,乃是主的宽容,因为主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彼后3:9),以逃避将来祂再来时的审判和神的大忿怒。从此以后耶稣的门徒,直到今天的我们,整个教会历史时代的信徒,从仰望“主的日子”,变成仰望“主再来的日子”。因为先知所预言的“主的日子”,它的终极的、属灵的意义,唯有等待主再来的日子才得以完成。这是新约启示对旧约启示加深、展开、扩大、更新的解释。因为真正的大灾难,不是今世的,亦非历史性的事件,而是基督再来时的大审判,灵魂与神永远的分离,也就是第二次的死(启20:14)。今生我们称义得救,有个目的,是为了在今世能以预备自己,奔往避难所(希6:18),得以逃避将来的忿怒(路21:36),使灵魂得赎(腓2:12)。
主的再来,对我们生命主观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我们在世的生命结束时,要如何面对主?主耶稣已经事先告诉我们,当如何来预备自己,逃避将来的忿怒,欢喜迎接主的日子。因为主的再来,不仅是忿怒的日子,也是灵魂得赎和得奖赏的日子。就看我们是预备好了的善仆,或因贪食醉酒被今生思虑所迷惑,以致懒惰昏睡的恶仆!
首先要儆醒。主耶稣以一幅形象图夜间盗贼的入侵,表达主来的日子无法预测,说明儆醒的必要。提醒我们慎防属灵上的打盹昏睡。趁着夏季粮食丰富时,殷勤作工收集过冬食物的蚂蚁,是儆醒的代表者,懒惰的蟋蟀代表打盹昏睡者。耶稣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9:4)。从耶稣复活升天到祂的再来,这是一段可以作工的“白日”。祂将工作分派给祂的众仆人,使他们广传福音到地极,在地上建立神的国,邀请罪人参加神国的筵席(可13:34;太24:45)。儆醒的仆人,按着他所得的恩赐才干,殷勤完成托付给他的职责,同时又点着灯预备油,和主建立亲密的关系,将生命的主权献给主,被圣灵所管理,成为主所使用的明灯,结出生命的果子,为自己积攒财富在天;至于“打盹昏睡懒惰”仆人的描述,就是以下即将提及的:陷在“贪食醉酒被今生思虑所缠累”的网罗中,这是耶稣警告我们要逃避的。
其次要祷告。“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太26:41)。儆醒还不够,还要加上祷告。因为要预备自己面对主的日子,要逃避将来的忿怒,是一场属灵的争战。走旷野,奔跑天路,不是一条易路,不可能坐着花轿上天堂(林道亮牧师的用语)。不要忘了,我们的仇敌不会甘心我们奔向自由,进入天上的应许之地。因为我们本来是他的掳物,在我们奔向自由,逃往避难所的这条天路上,他会不断用试探、谎言,这世界的诱惑,肉体的情欲(旧人天性的软弱),罪的权势,来引诱辖制我们,进入他设好的网罗里。耶稣说到的“贪食醉酒今生的思虑”,就是最容易使我们属灵生命瘫痪,不良于行的网罗。我们不是与看得见的敌人在作战,乃是与看不见的属灵仇敌在战斗。我们是属血气的,我们的仇敌是属灵的恶者,不能靠我们天生的意志、能力和聪明智慧胜过他,必须靠神。祷告就是神赐给我们的属灵权柄,可以和空中掌权的邪灵,和掌控人心思意念的邪灵争战的兵器。

逃避贪食、醉酒、今生的思虑等等的网罗:路加21:34“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这些描述,像一幅图画,也是一种比喻,在耶稣的教导中,祂经常使用我们生活经验中能明白的事物、道理和现象,目的要使我们明白属灵的定律和现象。
说到贪食,你想到的是什么?拼命吃没有节制,造成身体不堪负荷,结果把肠胃吃坏了?小孩子喜欢吃零食甜点,吃了太多,就没有胃口吃正餐,长期下来,健康就会受影响。我们的属灵生命何尝不是如此?贪是没有节制,食是我们天性的欲望,天性喜欢的东西。现代资讯充斥,垂手可得,这些五花八门、新鲜有趣的新闻奇事,很容易刺激人心灵的感官胃口,我们的心装了太多这类信息,怎么可能还有胃口装得下神的话?垃圾食物,对我们健康无益,有毒害的资讯垃圾,同样污染我们的心灵和属灵生命。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也同样不能给我们免疫力,去抵挡对付罪的诱惑试探、世界的吸引和撒但的攻击。只有神的道才是唯一于我们属灵生命有益的食物!
蜜吃过多是不好的(箴25:16、27)。蜜代表我们天性喜欢的事物,过度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一点都不是享受。上学上班好累,放假休息就是我们的蜜,但如果天天放假天天玩耍,不多久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无聊透顶,虚空极了!吃好吃的东西是一种享受,但是一旦没有节制的吃,就不是一种享受了。贪食症(eating disorder),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疾病,他的吃不是享受,而是一种强迫症。保罗说,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也不要被辖制。看喜欢看的,吃喜欢吃的,享受我们喜欢作的事(当然不能是犯罪的恶事),这本无可厚非。神赐给我们生命,又安置我们在祂所创造的美丽世界,祂的本意,也愿我们在其中享美福,因祂是喜欢施恩祝福的神。但罪进入世界,人不再是自己的主人,罪掌权的结果,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欲望辖制,成为欲望的奴仆。有一个姐妹喜欢看小说,电视剧,这本来是一件享受的事。但对她变成一个无法节制的诱惑,她为此熬夜,影响到正常作息,浪费她的时间和生命。罪的可怕,不是因为私欲本身一定是恶的,而是罪利用私欲辖制人,占据人,失去节制的享受,就变成“贪食”。我们的时间甚至全人被占据,只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活,使生命陷入瘫痪,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这就好比一个作仆人的,虽然他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只喜欢游山玩水,作自己想作的事,完全不顾主人交待的事,你想主人能接受他吗?我们信徒不也是神的仆人,作神百般恩赐的管家(可13:24)。一个不尽责的仆人,将来怎么向主人交账?他岂能逃避将来的忿怒?
其次说到醉酒。酗酒使人神智不清,生活放荡。酒后冲动,打架肇事,尽做些糊涂事,后悔不及。酒驾易生车祸,害己害人。喝酒的人,发起酒疯来胡言乱语。箴23:29-35形容醉酒的人,在酒精作怪下,他的视觉、认知和思维、判断力都变得不正常了!所以耶稣和保罗皆以“醉酒”为比喻,说到我们灵性的光景,昏暗、迷糊不清醒。弗5:17-18“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在这里,喝酒和被圣灵充满对比,糊涂人和明白主的旨意对比。醉酒的人生,是迷糊的人生,被圣灵充满,受圣灵的约束和管理的人生,才能明白主的心意。
在我所认识的亲友中,有一位心地善良的长者。他一生多经忧患,生活艰辛、坎坷、穷困潦倒,心里充满愁苦。在我们对他不多的印象中,总有一幅图画浮现:他下班后的每晚,总是喝得醉醺醺。他想要借酒消愁,喝到后来酒精中毒肝硬化,变成植物人。显然酒不能消愁,不然愁消了,也就不用喝了。
什么是危害属灵生命的酒?生命中有太多愁苦的事,人们就选择用各式各样的“酒精”来麻痹自己,想要逃避痛苦和压力。有人有工作狂,不一定是他热爱工作,很多时候,借着不断的工作,是为了逃避。不去面对他不想面对的问题。遇到挫折压力,不知道怎么面对时,我们容易受诱惑借“酒”消愁,但“酒”不仅不能消愁,反倒醉酒成瘾,陷入另一种捆绑和辖制中。有一个年轻人,为了逃避升学的压力,陷入看卡通的瘾无法自拔,断送了大好前程。无论以前年轻人流连于弹子房,不务正业,荒废学习,或是现在年轻人陷在虚拟的网路世界中,生命颓废无力,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甚至造成思维和精神方面的伤害、脱序及怪异行为,只能说,这世代无形的醉酒,对上瘾者造成的伤害,比起食品的酒,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耶稣叫人逃避醉酒的真义。
再次说到今生的思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描述,Santiago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渔夫,性格坚忍,意志坚强,有一次出海钓鱼,竟然钓到一条超巨大的马林鱼,但马林鱼顽强抵抗,甚至把他的小船往外海拖走。他艰辛的和这条生命力顽强的大鱼搏斗奋战了两天两夜,最后大鱼精疲力尽而亡。当他把战利品拖回岸上的过程,鱼血染在海里的血腥味,吸引了大群鲨鱼的围攻抢食。已经精疲力尽的老渔夫再次靠着坚忍的毅力和鲨鱼奋战,最后也把鲨鱼赶走,平安回港,但是他拖回到岸上的战利品,已被鲨鱼群啃噬得只剩一副巨大的鱼骨头。
世界就是大海,我们花一生的时间,耗尽人生一切的资源,在世界上打拼搏斗,为的是从世界这大海中补获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大鱼,其间我们也会遇见许多竞争对手,也想一起瓜分我们想要的战利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许我们击败了一切的竞争者,但在精疲力尽的人生终局,才悲哀的发现这一生奋斗的结果,只剩白骨一副。这正是我们许多人的人生写照:耗尽一生生命的资源,所得的只是虚空和补风。耶稣说,人若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太16:26)?我们还能拿什么换灵魂?这是典型的付出和回收不成正比的例子。我们得到的“世界”,不过是暂时的东西,但我们付出的,失去的“灵魂”,却是一个永恒的东西,这样的投资和报酬率怎么划算?这么明显易懂的道里,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见?

因为今生虽然短暂而虚空,却是现在看得见摸得到的,好像比较真实;永生虽然是永远的实存(eternal reality),却是现在看不到也摸不到的。特别是当试炼苦难临到时,在我们有限的眼光中,苦难是真实的,神的应许遥远且不真实极了!除非我们有属灵的眼光或信心的眼睛,才能认清楚,今生和属世界的事犹如镜花水月,转眼成空,唯有属神的事,才是真实而永恒的实体。(待续)
潘世莺 来自台湾,现居美国中西部。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