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你喜悦我们成为
高举真理旌旗的基督精兵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102期
慈悲的天父,满有恩典的主,我们感谢你,赞美你,尊崇你!我们赞美,因你借着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叫我们与你和好,回到与你同在的美好关系中。我们感谢,因你使我们以新的心,新的灵,新的生命,活在你的怜悯与恩典中。主啊,你养育了我们,扶持了我们,坚固了我们;你的灵充满我们,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你喜悦我们成为高举真理旌旗的基督精兵。
亲爱的主,你把我们放在这个世代,原本要我们成为你美好的见证。但如今我们却活在世俗文化的裹挟之下,活在瘟疫和病毒的阴影之下,活在生命的软弱和内心的恐惧中。主啊,你当日怎样使你被掳百姓归回,愿你今天也把我们从“被赶散”的灵性状况中,招聚回到你所赐的“应许之地”。愿你使你教会成为教会(因教会是你用基督的宝血所买赎的),愿你与我们重申圣约,叫我们作你的子民,你要作我们的神。
主啊,愿你使我们彼此同心同道,好叫我们永远敬畏你。愿你与我们立永远的约,施恩与我们,并不离开我们,使我们有敬畏你的心,永不离开你。如此,你就使这城(就是主的教会)得以痊愈、安舒,使城中的人得医治;又将丰盛的平安和诚实显明给我们。
主啊,愿你使我们在你所唤醒、所复兴的教会中,再听见“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并听见有人说,要称谢万军之耶和华,因耶和华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耶利米书32:37-41;33:6-11)愿荣耀归与三一真神!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主日信息

让我们如同一人
“耶稣的心”上篇
时暮晨牧师
腓立比书2:1-5
时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大纲
A. 教会是生命共同体(V.1-2)
B. 基督徒应降卑自己(V.3)
C. 基督徒应顾念他人(V.4)
我们今天继续读腓立比书。腓立比书呈现了以基督为中心的人生。第一章谈到以基督的福音为使命。第二章谈到以基督的美德为荣耀。第三章谈到,以基督的奖赏为目标。第四章谈到以基督的供给为满足。这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人生四个方面的表现。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腓立比书第二章。腓立比书第二章有一节核心经文就是第五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耶稣的心是什么?6-11节谈到了,耶稣降卑自己,为拯救我们而舍己,最终神将祂升高,借着耶稣基督的高升,使父神得到荣耀。耶稣的心首先包含了一种心志,一个目标,一种追求,就是为了让父神得到荣耀。为了让父神得到荣耀,耶稣甘愿顺服,降卑、舍己。
腓立比书2章1-4节是教导我们如何实践6-11节描述的耶稣的心。如果说6-11节侧重于基督论的神学,那么1-4节则是这些神学在教会中的实际应用。下主日我们讲6-11节,我们来读腓立比书2:1-4节。因为第五节是一句过渡性的经文,我们把第五节一起读了。
1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2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3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4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5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这个世界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纷争。在民主国家有意识形态的斗争,在专制国家有党派内部的权利斗争,在整个世界有国与国的冲突,有种族之间的冲突。而耶稣基督的教会则与这个世界不一样。世界在撕裂,教会却应该合一。世界里充满了争斗,教会里弟兄姊妹则应该彼此相爱。因为教会是耶稣基督救赎的群体,是属神的子民,应该呈现出天国的样式。在旧约圣经里,有一句话描写以色列人同心合意的场景,说以色列人聚集,如同一人。成千上万的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同心合意,如同一人。如同一人这句话在旧约圣经和合本翻译里出现了七次。如同一人描述了神的百姓同心合一的画面。如同一人也可以用来描述新约时期的教会,盼望“如同一人”也成为我们杰克逊教会的弟兄姊妹应该追求的属灵目标。
根据腓立比书2章1-4节,我们会谈如同一人的教会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具备哪些特征。然后我们会谈每一个基督徒应该如何融入到这个生命共同体当中,我们需要降卑自己。最后我们还需要顾念他人。要实现这种生命共同体,我们都需要以耶稣的心为心。耶稣的心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DNA。
我们先看第一点:教会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第二节中文和合本的翻译有两个相同和两个一样。意念相同,爱心相同,心思一样,意念一样。
意念这个词出现了两次,这个词的意思包含了理性的认知、动机和意志等,是描述一个人整体的心思意念。有解经家认为第二次出现的意念侧重点是表达目标的一致。无论两个词有什么侧重点的差别,保罗在这用两个相同和两个一样表达了教会和合一。做为一个生命共同体,首先持守同样的思想理念,就是圣经真理。我们应该持守依据圣经真理而塑造的神创论的世界观,以基督为至宝的价值观,以神的荣耀为人生追求的人生观。
我们这个生命共同体在理念上一致,而且在感情上有共鸣。在腓立比书第一章结尾,谈到要为基督受苦。我们上星期天讲道讲了三点,为基督徒受苦与福音相称,与基督受苦是蒙恩得救的记号,为基督受苦使我们与圣徒相通。于是紧接着到了第二章,保罗就谈到了如何在受苦中与圣徒相通?他说,在基督里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里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保罗提到了基督徒要在情感上彼此体恤,彼此鼓励。鼓励弟兄姊妹们,我们一起为福音真理得稳,凡事不要害怕敌人的惊吓,不要害怕病毒的惊吓。我们要敢于为基督受苦,不要退缩。不是用言语鼓动别人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后面,而是自己首当其冲走在为主冒险的最前方。这种行动带来很大的鼓励。带着爱心安慰为主受苦的人,在圣灵里为他们祷告,带着同理心去关怀他们。这个生命共同体在情感上有感情的共振。一个弟兄姊妹受苦,我们其他人都感受他的痛苦,一个弟兄姊妹喜乐,我们都与他一同喜乐。
我们这个生命共同体,还要有一样的心思。一样的心思这个短语有“在灵里”联合的意思。比如,通过一起领用主餐,我们都在思想主耶稣钉十字架。通过唱同一首诗歌,我们领受了同样的感动。通过听同一篇讲道,我们在真理的认知上达成一致。借着群体的敬拜和团契,达成灵里的交通。
我们这个生命共同体应该具备的特征有:在理念上一致,在感情上共鸣,在灵性上相通。
我们承认在属灵的恩赐上每个人有差异,在教会的职分上,事奉的功用上,每个人有差异。但是,差异中却有同样的信念,追求同样的目标,分享一样的情感,经历相同的属灵祝福。我们这个生命共同体,如同一人。
因为教会被比喻作耶稣基督的身体。一个身体如同一个人。这个人有耶稣基督的样式。所以教会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应该彰显出耶稣基督生命的样式。当世人看到教会如同一人,他们可以见证耶稣基督的荣耀。
这就需要我们都有耶稣的心。下周日我们会讲6-11节。耶稣的心包含了舍己,谦卑,顺服,但最终实现了一个目标,就是11节最后的那句话,使荣耀归于父神。使荣耀归于父神,这是耶稣的心所追求的目标。使荣耀归于父神,这也是我们每个基督徒人生的目标。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荣耀神,并且以神为乐,直到永远。荣耀神,这是圣子耶稣的心。我们应该以耶稣的心为心。
如果追求使荣耀归于父神作为我们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愿意把自己融入到教会这个生命共同体当中,因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父神的荣耀要在教会中彰显。
教会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在一起如同一人,人们看到这个生命共同体,就看到了耶稣的荣耀。
有一些还没有信主的朋友,处于礼貌,有时会跟我说,我有空会再来教会听你讲道。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都挺难过。我知道这些朋友的意思是表达一种客气。他们还没有信主,还不能从属灵的角度看待教会的性质。但是,作为基督徒,我从属灵的角度看待教会,听见这句话就很别扭。因为,教会里无论是谁讲道,都是在讲神的道。我们不是依据讲道的人是谁来决定用什么态度听,或者要不要听。因为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我们只专注于耶稣基督。教会不是牧师的教会,牧师不是教会的主角,而只是教会里发挥牧养职分的一个肢体。教会的主角是耶稣基督。如果高举任何的人,我们就偏离了彰显父神荣耀的目标,就违背了耶稣的心。
有一次我和一个弟兄聊天,这位弟兄说,我记得某个人讲过一个圣经原则是什么什么,但是我记不清是谁讲的了,但是这个圣经原则就是什么。当时我心里想,那是我讲的,你用的这个比喻就是我说的。但是我没有必要提醒他那是我讲的。因为他不需要记得是哪个人讲的,他只需要记得神的话语就足够了,因为无论讲道或者听道,只有一个目标是让神得荣耀。这是教会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目标,是耶稣的心最牵挂的事情。当我们以耶稣的心为心,我们就只需要在乎神的荣耀。
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这个生命共同体。我们就需要对付自己的骄傲,因为这个生命共同体不是为了任何个人的荣耀而设立。我们需要有耶稣的心,愿意降卑自己。
第二点,基督徒应降卑自己

第三节说,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这里禁止的两件事都是人喜欢干的事。结党,贪图虚浮的荣耀。结党这个词在这里也可以翻译成:自私的野心,或为了自私的目的而与别人争斗。贪图虚浮的荣耀则揭露了人结党争斗的动机。
自从亚当堕落之后,人就有骄傲的本性。骄傲的意思是高举自己的地位,凸显自己的荣耀,超过神赋予我们的本相。
撒但本来在神的权柄之下,却跃跃欲试,想要与神同等。这就是撒但堕落的动机。撒但用同样的动机试探人类。亚当堕落的动机也是想要像神一样有智慧。这是人类骄傲的原罪。想要从一个受造者的位置上,以非法的手段跨越到造物主的地位上。这是在追求不可能得到的荣耀。因为人不可能像上帝一样。所以,人们总是喜欢贪图虚浮的荣耀。为什么那种若为自己的荣耀是虚浮的?因为它不真实,它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幻觉。
可是堕落的人类被这种虚浮的荣耀欺骗了。人都喜欢凸显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智慧,人很容易因为获得各种奖项和勋章而心满意足。人也满足这种荣誉感而与其他人竞争。
亚当的后代都继承了骄傲的原罪,原来我们都有亚当的心。但是,作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我们在亚当里的旧生命已经死了,我们如今有了耶稣的心。耶稣本来与神同等,却仍然甘愿降卑自己,掩藏祂作为神儿子的荣耀,成为没有佳形美容的木匠的儿子。
我们以耶稣的心为心,就应该存心谦卑。谦卑的意思不是刻意的贬损自己。而是认识自己作为一个受造物的本相,接受造物主赋予我们的地位和身份,并守在自己应有的位份,不逾越自己位份。
去年我们讲马可福音主题就是谦卑。我们谈到谦卑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赐,我们必须依赖上帝才能存活,我们必须依赖上帝才能做工,必须依赖上帝才能有价值。谦卑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离开了上帝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能。
因为我之所以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堆行尸走肉,这是因为上帝的创造。祂不仅给了我肉体,也给了灵魂。所以,我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人,而不是一堆碳水化合物堆砌在一起的物质。
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赐。我的家庭是上帝的赏赐。我属灵的恩赐更是上帝的赏赐。我教会的弟兄姊妹是上帝所赐。如果没有上帝,我什么也没有。
如果没有上帝我什么也不能。我没有什么能力,我的思想,我的谈吐,我讲道若有有让弟兄姊妹得到造就的结果,以及我在屋顶用锤子钉下一个钉子的力气,都是来自于上帝。如果没有上帝我什么也不能。
降卑自己,并不是贬损自己,而是认识自己作为受造物的本相,认识我们必须完全依赖造物主的事实。
我们做一个必须依赖上帝而存活的人,没有什么自己的荣耀可以夸耀。我们只是一个器皿,神要用来承载祂的荣耀。如果我们可以实现这个功用,那么这就是上帝赋予我们的荣耀了。或者说,作为一个人,最大的荣耀就是成为一个空的器皿,去承载上帝的荣耀。
把自己融入教会这个生命共同体,需要有耶稣的心,就是甘愿按照我们的本相,降卑自己,不贪图虚浮的荣耀。
有人说,美国的华人教会很难牧养,因为知识分子太多。知识分子读书多一点,容易失去谦卑受教的心。在事业上越成功的人在教会服事中的试探越大。因为人很容易带着职场上的荣耀进入教会,却很难把在教会学习的谦卑带入职场。但是,非常感恩,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普遍不是这样。我们教会里做大学老师的弟兄姊妹总是在教会里亲手做苦力的人,也是在听道认真渴慕的人。因为在教会里,每个人都脱去世界赋予的差别和光环,形成生命共同体。
第三,顾念他人
融入这个生命共同体,我们需要降卑自己,也要顾念他人。在这段经文里,顾念他人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顾念他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是顾念他人的事情。
看别人比自己强,意思是看到其他人比自己更重要,更有价值。看别人比自己强,需要一种眼光,去在别人的身上发现上帝的恩典。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成为上帝使用的器皿。神叫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万事当中也包括你身边的某位弟兄姊妹。他在上帝的手中被使用。在上帝伟大的工作中,你身边的弟兄姊妹有价值,他的存在有意义。你要做的是,承认他存在的意义,去发现上帝在他身上的作为,见证上帝在他身上彰显的荣耀。用这种眼光看待其他人,我们就会看到他人的宝贵。
我在读神学院的前一年半是住在密苏里州的Springfield,在那里我认识一位70多岁的老姊妹,她和先生的身体都不是很好。她没有读过神学,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门徒训练,她只有传福音的热情。Springfield有一个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当时那里有很多中国学生,这位老姊妹不能自己开车,就让我带她和她的先生去大学的食堂里,去给中国人传福音。她也不讲究传福音的方法,也不顾及传福音的人爱听不爱听。她一看见亚洲脸孔的学生就走上去,向他们问好,然后就坐在他们旁边给他们讲福音。有些年轻人对这位奶奶辈的老人很不尊敬,说话很不客气。但是这位老姊妹并不介意,她继续传福音。如果从传福音的方法和福音的神学上,她并不比很多人懂得多。但是,她比很多基督徒都强,她也比我强。她比我传福音的热情更强烈,她比我更加关爱人的灵魂。虽然我那个时候在读神学,但是,我远远没有她那种传道的热忱。她教给我在神学院的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就是传福音的火热和勇气。神使用她带着我在福音禾场上实战演习。她是我的老师。
我相信在任何一位弟兄姊妹身上,你都可以看到你所没有经历到的恩典,任何一位弟兄姊妹身上,你都可以见证上帝的作为。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轻看任何一位弟兄姊妹。
看别人比自己强是要顾念他人存在的价值。第四节说,我们还要顾念他人的事情,顾念他人的处境,顾念他人的难处和实际需要。
第四节说,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要顾念别人,我们需要有主耶稣的心。
主耶稣来到地上不是为了祂自己,祂说,人子来是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祂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舍命做多人的赎价。这是耶稣的心。耶稣成就神的国度,但是并不忽略个体的人。耶稣按照撒该这个人名字呼喊他。耶稣亲手抚摸一个手枯干的人,耶稣亲手医治那个瞎眼的人。耶稣看顾在旷野没有食物的群众就如同牧人怜悯羊一样,用五饼二鱼喂饱他们。耶稣说,有一百只羊里走迷了一只,祂都要去寻找,属于天国的人,耶稣一个也不落下。耶稣关怀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上帝让我们不要看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我们每个人生活都有难处,但是上帝让我们不要自哀自怜,而要关爱我们的邻舍。
因为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是上帝的国度在地上的彰显。如果说我们爱神的国,那么就应该看顾神国度中的具体的人。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其他一切需用的,主都会加添给你。如何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并不抽象,是很具体的,顾念神国度中其他弟兄姊妹的需要,为其他的弟兄姊妹多走一里路,多流几滴汗。
教会应该是互助的生命共同体。但是,我们请省察我们的态度。当我们说“互助的生命共同体”这个词的时候,请不要期待别人都来帮助你。而要思想,你如何去帮助其他人。很多人判断一个教会好不好,重要的指标是看这个教会有没有爱心。衡量爱心的标准是我是否可以在这个教会里得到实际的帮助。当然,教会应该有帮助每位弟兄姊妹的爱心。但是,基督徒不应该总是期待自己得到帮助,而应该想如何为他人付出。当你发现一个教会很冷漠,缺少爱心,那正是一个需要播撒爱的地方,你就可以在那里付出爱,带头活出一个顾念他人的榜样。在一个教会里,当别人对你的帮助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的时候,你无须为了自己得不到帮助而失望或抱怨,因为你不要只顾自己的事。圣经的命令是,你去顾念他人的事。当你借着顾念别人的事去彰显神的爱,这就是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了,接下来,你凭着信心经历神如何解决你的事。
我们需要有耶稣的心。耶稣的心追求父神的荣耀。为了父神的荣耀,我们需要融入教会这个生命共同体,如同一人一样合一,在理念上合一,在情感上共鸣,在灵性上相交。这样的教会彰显神的荣耀。要融入这个生命共同体,我们需要有耶稣的心,降卑自己,顾念他人。使得教会如同一人。

时暮晨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