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从安提阿教会看健康教会的模式(含音频)
——健康教会必须是一个人人都起来传福音的教会!
2022/10/13 2:29:38
读者:6591
■曲雅各

 


 

安提阿教会内景

 

 

从安提阿教会

看健康教会的模式

文 | 曲雅各

《生命季刊》第103期

 

本文音频为何杨弟兄朗读

 


 

 

徒11:19-26

 

教会增长之父马盖文牧师于1959年提出了“教会成长理论”,影响了当时全世界的教会,他强调教会应该要成长。与此同时,德国有一位年轻的神学家史华兹则认为,教会追求的应该是健康,教会人数增长不一定健康,但健康的教会一定会自然增长。史华兹的这一理论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教会,渐渐的,许多教会制定目标时,从单纯追求人数增长改为追求健康,直到今日,几乎所有的教会都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在新约圣经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安提阿教会,这是第一个外邦人的教会,又是第一个宣教的中心。它的福音工作以及对信徒在真理上的训练栽培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对我们今天的教会仍有启迪作用。

 

一、传讲福音

 

时机:安提阿福音的兴起是在司提反殉道,教会遭遇到很大逼迫以后才发生的。逼迫在人的眼中不是什么好事,但对教会来说却是一个发展的机会。越是逼迫,真正的信徒对信仰越是认真;越是认真,越会引起人们对信仰的关注。近几年来,许多教会都在思考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对教会造成的影响,实际上,教会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国家的宗教政策上,而是要把眼光定睛在主的身上,越是逼迫,越要对外传福音。如果教会在逼迫患难中向外注重福音,对内又组织好门训及小组事工,教会必然健康发展。

 

范围:他们走遍了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这些都是外邦地区,特别是腓尼基,希伯来语称之为“迦南”,是犹太人极为厌恶的地方。神要打破他们固有的偏见,不仅要向犹太人传福音,也要向外邦人传福音,福音的外展性已经非常清晰。神要拣选犹太人,也要拣选外邦人;福音要超越地域、种族和国家,这完全是神的心意。在今天的教会中,有的人不愿意接纳日本人、韩国人;有些人认为本地的福音都没有传遍,向外地或国外传福音完全是好高骛远。这些观点都是人的看法,并不符合圣经真理。

 

传道者:在安提阿勇敢传福音的人并非使徒或著名人士,而是一群无名的先锋。他们的确是福音的先锋,打破了惯例,不仅向犹太人传,更向外邦人传讲福音。在教会已有的观念中,能够在福音使命中大有作为者是像保罗或腓利这样的佼佼者,但我们从安提阿福音事工中看到,正是这些无名小卒,成为传福音的主力军。福音使命里没有明星,每个人都是福音的使者。他们既向犹太人传讲主耶稣,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今天的许多基督徒都不愿意开口讲耶稣,这就失掉了作为基督徒的本色。

 

果效:安提阿的信徒迫切地传福音,结果是:“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徒11:21) 。神在掌权,神的手一直在引导。当我们走出去,向人传讲主耶稣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福音的果效。因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1:16)

 

许多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在自己身上,我们考虑的是:我没有恩赐,不知道向人讲什么,别人很可能拒绝。有一次在香港的中环,我看到一间教会的几位肢体火热地向行人传福音,一个小乐队在演奏圣乐,有两位向行人派发福音单张。当时行人大多数拒绝单张,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热情。作为传福音的人,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感受,把目光转向神。

 

笔者在2020年作过一项问卷,题目是:“请分享您向人传福音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参阅下图:

 

问卷受访者向人传福音的情况

 

答题的人数共99人,10%是“每天都传”,24%是“一星期左右传一次”。23%是“一个月左右传一次”。如果说选择以上三项的基督徒还算在传福音方面比较正常的话,“半年以上传一次”和“从来没有传过”,就不是一个基督徒特别是事奉者应有的表现。从问卷结果看这两项相加有43%,人不少,何况问卷受访者大多数都是教会的同工。健康教会必须是一个人人都起来传福音的教会。

 

二、属灵领袖

 

香港更新运动委员会福音布道小组于1988年,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有22间教会的牧者认为,导致教会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布道方法,而是领袖。他们指出领袖对教会增长的影响至巨。安提阿教会之所以成为一个宣教的楷模,与有巴拿巴这样的属灵领袖分不开。巴拿巴具备哪些属灵品格呢?

 

“他(巴拿巴)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徒11:23-24)

 

他是一个好人:这里讲的“好人”,与他的品德和行为分不开,其实最主要的是信仰里面的善行。如心胸宽广,劝勉众人,恒久靠主。

 

在福音事工上,许多犹太人很狭隘,并不欢迎外邦人信从这道。巴拿巴则不一样,他认为外邦人信耶稣这是神的大恩,教会不应该轻视他们,而应该为此欢喜快乐。他是一个愿意接纳他人、胸怀宽广的人。

 

有一间海外教会,下面有一个团契,从表面看,他们每个月至少有一两次很好的聚会,轮流在肢体的家中,大家彼此分享食物,然后查考圣经,其乐融融。他们里面的成员很满足于这种团契聚会的氛围,但问题是团契缺少目标,新人很难融入,团契成员也没有很强的福音负担,这就丧失了小组聚会的意义。基督徒不能只盯着眼前,而应该有宽广的心胸。你的心胸决定了你的格局,你的格局又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是:仰望星空,胸怀天国的人!

 

巴拿巴被称为“劝慰子”,说明他是一个会鼓励安慰别人的人。这种安慰是在别人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不是等待别人的邀请,而是善于观察别人的需要,主动地去做。做这样的工作很不容易,需要极大的爱心、信心和耐心,特别需要同理心,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体谅他人的软弱;最重要的是用神的话给以安慰,因为只有神的话带有能力。

 

“恒久靠主”:在吕振中译本中,被翻译成“立定心志紧紧依附主”。一个跟随主的人,是一个全然委身的人;进一步讲,是一个将自己的主权完全交给主的人。今天的教会不复兴,就是像巴拿巴这样信从主的人太少。许多的传道人被世界的价值观所捆绑,看重玛门过于信仰,一个爱世界的人不可能同时爱神,因为圣经上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6:24)。另一节经文说的更严厉:“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雅4:4)

 

“被圣灵充满”:意思是指“满有圣灵”,被圣灵所掌控。从巴拿巴身上我们看到,被圣灵充满首先是大有信心。有的人在顺利的时候表现出了很大的信心,但在遇到患难时就灰心失望,这不是真实的信心。真正的信心是: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相信神的话语和祂的作为,即使遇到艰难困苦也不能改变对神的信靠。被圣灵充满又是爱灵魂的人,经常勇敢的为主作见证,向人传福音。就像巴拿巴一样,他的属灵生命影响很大,“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被圣灵充满的人,又是一个谦卑、成全别人的人。巴拿巴明知道保罗比自己有恩赐,但他不嫉妒、不眼红,只要是对教会有好处,就乐于去做。为人作嫁,让别人成为红花,自己甘当绿叶,这种境界不可能来自人,而是从神来的。

 

大多数人希望自己的教会领袖是一位能力出众、恩赐突出甚至是一呼百应式的领袖人物,但现实中,这样的教会领袖是少之又少。笔者在2020年作过一项问卷调查,题目为:“您心目中的教会领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参阅下图:

 

众人心目中的教会领袖

 

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 (最多可选4项),参加答题的有100人,在七项选项中人数最多的有两项,分别是“良好的品格”和“仆人式领袖”,前者是85人,后者是83人,远远高于其它各项。中国教会非常需要巴拿巴式的属灵领袖。从古到今,对教会复兴带来很大影响力的领袖,不是能力超群、一呼百应式的人物,而是效法耶稣,用生命去影响生命,仆人式的教会领袖。

 

三、训练门徒

 

旧约的祭司向以色列人教导律法,传讲神的话 (申8:8);先知以斯拉诵读和解释律法 (尼8:8)。耶稣为门徒的祷告是:“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神的儿女只有在神的话语中不断学习和追求才能得到生命的成长。

 

初代教会的领袖巴拿巴对安提阿教会信徒的迅速增长一方面非常高兴,另一方面他看到教会急需从真理上牧养跟进,才能保持教会的健康成长。于是,他和保罗合作,用了足有一年的时间,用神的话教训弟兄姊妹,训练门徒。从中看到,门徒训练要有持续性,坚持不懈的去做必能收到效果。一间教会靠外在的事工,或热情洋溢的崇拜只能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但能够长期促进教会发展的只能是神的话语,就是系统的教导和牧养。今天许多教会在做各种形式的门徒训练。虽然方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用圣经的真理去栽培、训练信徒,使受训者被神的话语所充满,效法耶稣,成为门徒。

 

当时在安提阿教会,巴拿巴和保罗所做的训练卓有成效,他们教训了许多人,门徒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基督徒这一称呼,最初无疑是一个轻视或嘲讽,意思是说这些信耶稣的人已经癫狂了。的确在世人的眼中,这些跟随耶稣的人已经与众不同,甚至不正常了,所以给他们起了一个外号叫“基督徒”。虽然这名称带着羞辱的意思,却真实的反映了跟随耶稣之人的状况,神的儿女对这名称也欣然接受。今天教会的问题,就在于离开了最初对主的忠心和火热,越来越被世界的思想和潮流所同化。基督徒如果在众人的眼中与世人没有两样,那就偏离了道路,这是世界的道路,也是信仰衰败的道路。

 

教会的复兴之路在于恢复到初代教会的信仰中去,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为主全然摆上,火热地为主作见证,向大众传讲真理和福音,这才是教会的正确道路。

 

结语

 

今天的许多教会都在探讨教会的建造以及发展问题,很多人面对着教会的停滞不前和各种问题感到灰心,对前途感到迷茫。安提阿教会的经历成为我们的榜样,对今天仍有意义,仿佛对众教会诉说着她的历史。吸引着人们去学习、去效法,也激励着今天的基督徒将自己全然献上,当作活祭,为着上帝的荣耀而活。

 

曲雅各 中国大陆传道人。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