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教会借“心理学咨询师的外衣”传福音合乎圣经吗?
2023/1/10 10:29:41
读者:2999
■高娜

 

教会借“心理学咨询师的外衣”传福音合乎圣经吗?

 

文·高娜

新生命热线专稿

 

最近一些教会号召会众报名参加心理健康咨询师考试,拿证。教会中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为什么要报名参加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呢?目的可能有两种:


一、学习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去辅导有需要的人;

二、拿到心理学咨询师资格证,能接触更多的人,赢得别人的信任,辅导有需要的人,增加传福音的机会。

 

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基督徒简单选择上不上哪个培训班的问题,而是关乎教会是否偏离真理,信徒是否会因此被迷惑和跌倒的问题。因此,下面就这个问题论述一下笔者观点。

第一种情况:如果学习心理学课程,目的是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去辅导有需要的人。那么,这么做有以下几点问题:
 

1.心理学,反圣经反上帝。

 

心理学,从根本上是反圣经的伪科学,核心就是推翻上帝的主权与祂设立的权威。心理学,让人以为可以绕过基督的十字架去解决人的心灵问题,试图替代福音拯救人,实际上就是像心灵鸡汤一样的毒品。

心理学的世界观包括﹕

自然主义:否认超自然的存在

唯物主义:否认灵魂与上帝的存在

决定主义:否认上帝与人的自由作为事物的成因

进化论:否认创造

逻辑实证主义:否认上帝启示在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权威

相对主义: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既然心理学反圣经反上帝,作为一个基督徒,怎么可能向别人一边传心理学知识,一边又传授圣经真理?这本身是自相矛盾的。

 

2. 心理学,治标不治本。

 

心理学也有一些技巧,在人看来,好像的确可以达到帮助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使身体或心理暂时得到医治,但最终人的灵魂不可能得救。

 

有些弟兄姊妹又会说:虽然心理学与基督信仰是冲突的,但学习其中的方法,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就OK了。如果按这个逻辑,基督徒是不是也可以说:巫术也可以治病,冥想、打坐等都挺好的啊,反正我只是练练他们那些的技巧和方法,我又没去信他们那一套思想,又什么不可以呢?

 

从不信者的角度来看,的确是啊,管它是哪个宗教的,只要它的方法和技巧使我能受益,并且有效果,就可以操作啊。

但,基督徒可以这样做吗?显然不行!那么,圣经是怎么说的呢?

 

约壹4:1,“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

 

为什么圣经要跟我们强调,不可信一切的灵呢?

 

原来灵界,还有邪灵存在。邪灵也有能力。有什么能力呢?他能行出一些神迹奇事,迷惑很多人,叫人去信他,去拜他。甚至基督徒,都能被他迷惑。

 

出埃及记中,摩西在法老面行神迹,法老也叫来术士行巫术,虽然最后邪灵的能力比不上圣灵的能力,但他确实有一定能力迷惑人。四福音书中,很多被鬼附着的人,鬼在他们身上行了很多奇特的事,以至于很多人被他迷惑,就去信他、拜他。《使徒行传》中的西门,向来行邪术,他使撒马利亚的百姓都惊奇不已。还有启示录中,那个兽相当有能力,迷惑了很多人:

 

启13:14-15,“它因赐给它权柄在兽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说:“要给那受刀伤还活着的兽作个像。”又有权柄赐给它,叫兽像有生气,并且能说话,又叫所有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

 

从以上经文我们看到,虽然邪灵也可以行神迹奇事,但他的目的不是引导人去敬畏上帝、遵循圣经,而是让人暂时尝到甜头,得到一点好处,使人被迷惑而跟从他、敬拜他。

 

当人进入心理学的催眠术、瑜伽的冥想中,学习这些技巧时,邪灵就乘虚而入。所以,心理学可能也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人,但它不能帮助人看清真正灵里的问题,不能帮助人解决根本的问题,解决的只是一个假象而已。

 

3. 心理学,很容易让根基浅的基督徒被迷惑,跌倒,偏离真理。

 

圣经根基浅的基督徒,若是去学习心理学课程,很容易被迷惑。这就像东方闪电这个邪教,他们到教会来拉人,只拉新人。为什么?因为有圣经根基的基督徒能识破他们的诡计,不会轻易被他们诱惑走。那么心理学是如何迷惑基督徒的呢?张逸萍博士在她的书里写到(摘录和总结):

 

第一步,利用人的智慧

 

比如,沟通技巧。人认为,用沟通技巧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教导夫妻之间的沟通技巧就可以解决夫妻矛盾等。但是当夫妻一吵架时,所有的沟通技巧忘得一干二净,怎么难听怎么骂。所以,圣经中的原则还是指向——技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人的心。

 

比如,很多父母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命,只想找一些快捷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操控孩子,试图改变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这时候心理辅导员如果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去帮助这些父母,实际上就等于去帮助父母如何更好地操控孩子,最终害了孩子。而圣经的心意是,要让父母先改变他们自己的生命,活出爱和真理,这样的生命才可以真正来影响和改变他们的孩子。

 

第二步,利用违反圣经原则的道理比如:不健全家庭。就是把自己受的伤害全部推到原生家庭上,认为父母或者其他亲人伤害了自己,而自己只是受害者,完全没有责任。然后呢,找出了父母的伤害,但不能有什么办法进行治疗伤害。归根结底,心理学只能找到一些问题的原因(甚至这些也是错的),并不能提供正本清源的良方。

 

第三步:包装糖衣的邪术——内在医治,催眠术。

 

内在医治,又称记忆治疗,或者观想、心像,进行的人是用心灵力量去看见或收到一个画面,其实就是类似于新纪元运动的技术。

 

催眠术,是受引导下的冥想,进行心灵控制,使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圣经中所反对的“迷术”。

 

任何人试图用自己的思想来控制物质世界,都有夺取神的权力的嫌疑。所以,神明明禁止我们行邪术(申命记第18章)。新纪元哲学,事实上就是相信“人就是神,人应该以神自居这样来生活”。这个简直就是亵渎!

 

所以,教会号召大众学心理学去辅导有需要的人,完全不合乎圣经真理的教导。这么做只会使根基浅的基督徒进入魔鬼的试探之中不可自拔,最终导致偏离正路。

 

麦克阿瑟说:今天,没有什么比一窝蜂地冲向世俗心理学学说对教会生命更具威胁性了。

 

第二种目的,拿到心理学咨询师资格证,能接触更多的人,赢得别人的信任,辅导有需要的人,传福音的机会增多。

 

如果是这种目的,笔者认为也有以下几点问题:

 

1).传福音不需要人本主义方法

 

圣经中没有描述基督徒传福音过程中,还需要应用心理学的技巧达到传福音的目的。圣经中所有传福音的教导中,并没有看到耶稣或者祂的门徒要用人的方法和技巧或者资格证去吸引别人来信主。耶稣和祂的门徒传道,基本都是直面人的罪。比如:

可1:15,“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可2:17,“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约5:24,“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约8:12,“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徒2:38,“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徒4:12,“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徒17:30,“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徒26:20,“先在大马士革,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

 

因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然而人,却很喜欢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神的工,圣经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比如:大卫用牛车去运约柜。我们完全认同大卫真的很热心,他可能想用牛车运,省事省力,很吸引人。但上帝却不喜悦,在运送过程中击杀了乌撒,最后大卫悔改,再去时是让人抬约柜。上帝为什么不喜悦呢?因为大卫没有按照真理事奉,他是用人的方法。

 

比如,雅各靠人自己的方法夺取了长子的名分,最终导致离家几十年,被舅舅拉班欺骗无数次;

 

比如,利未记中亚伦的儿子靠人的方法献凡火事奉神,被神击杀;

 

比如,撒上记载,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仗,就用人的方法,把约柜抬到营中,以为这样神就同在,帮助他们。结果约柜被掳到非利士,以色列人大大失败。

 

比如,扫罗带领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打仗时,害怕敌人进攻,在撒母耳未来之时,用人的办法,擅自献上燔祭,结果遭到上帝的憎恶,以至于最后王位不保,结局惨痛。

 

圣经中这么多靠人自己的方法失败的例子,难道我们还不吸取教训吗?我们还要靠人自己的方法来服事上帝吗?

 

再看我们今天很多的事奉,很多时候也是采用人的办法,并非真理的事奉。

 

比如,教会中人数增长太慢了,加上这个形势下传福音有阻拦,觉得再采用传统邀请朋友来听道,讲福音,这种办法有限,效率太低了。所以我们就想出很多人的办法来吸引别人。比如让会众去考心理学咨询师,考完试,拿到证以后,以心理辅导员的身份走进人群,跟对方接触,有机会再传福音。

 

我们的心意和动机是好的,是想让教会人数增长,但我们的方式错了,我们没有按圣经真理来事奉。没有按上帝的心意事奉,即使再有果效也不讨上帝喜悦。

 

2).“以某话题切入福音”不等于“人本主义方法”

 

也许有人会说,耶稣也用了一些其他方法,比如,耶稣跟撒玛利亚妇人传福音时,就用到“活水”作为话题来传福音。但是,耶稣并不是要借活水话题来故意吸引她,或者耶稣觉得没有活水作为引子,撒玛利亚妇人就不能信主一样。

 

不是!耶稣只是借用当下撒玛利亚妇人正在打水的场景,借此讲“活水”跟她传福音。而活水也可以作为比喻或象征耶稣就是那活水,就是“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喝他的永远不渴。耶稣这样跟她交流,使她能更明白,更能听得懂而已。“活水”只是传福音的一个切入点,并不是“没有这个引子,别人就不能信”。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3).传福音不需要“先看果效如何,再决定用什么形式传”

 

或许有人认为:直接传福音给别人,别人可能不会信,效果不好。而通过心理学先辅导别人,博取别人的信任之后,先讲心理学知识,传授他一些技巧,建立关系后再传福音,效果会更好。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岂不是小看了福音的大能?好像福音必须要靠人的办法、靠心理学辅导才能让人信?不用人的办法别人就不会信?

 

耶稣从来没有说过,你们传福音,要先想一想别人会不会信,或者猜一猜直接传有没有果效,如果估计没有果效,你们要用人的办法去吸引他信。耶稣没有这样说过吧?

 

圣经中的原则,恰恰相反。耶稣给基督徒的责任是,我们只管传,至于别人最后会不会信,什么时候信,这个结果我们交给上帝就好了。也就是说:传福音是基督徒的责任,别人最后信主与否,是圣灵的工作,是上帝的拣选工作,不是基督徒靠人的办法就可以达到。

 

而我们的做法呢,往往相反。很多基督徒非常看重传福音的果效,甚至有些把数量放在第一位,这样就会导致一个可怕的危险:当教会没有什么新人来听道,没有什么人受洗时,就着急了。眼看了教会好像很衰落了!哪个牧者同工愿意看到教会衰落呢?于是,牧者同工们开始想办法了,盘算着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吸引人来教会?比如,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让其作为心理辅导员进入人群,接触人群,建立关系,赢得他们的信任,然后找机会传福音。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拿了证的心理辅导员进入人群,因为身份上一开始表明的就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身份,并不会表明基督徒身份。如果是这样,心理辅导员势必从始至终,都是围绕心理学的知识去讲,去辅导。如果接受辅导的人群,逐渐从这些心理辅导员那得到了心理学知识,并且应用,他们也认为,或者从某种程度上真的解决了他们的一些问题。而这时,私底下,心理学辅导员又传授一套与心理学完全相反的价值体系,即基督信仰。那这些被辅导者会怎么想呢?

 

他们可能会想,这些基督徒原来也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骗子!明明台面上教的是心理学,私底下又传授圣经,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还有一部分被辅导者可能会想,我这才刚刚接受了无神论心理学这么多知识和技巧,证明我就是原始家庭给我造成的伤害,我就是受害人,我没有罪,都是我的家庭给我带来的伤害,我没有责任,都是他们造成的。现在又突然要让我接受有神论圣经的思想——证明我从出生就是罪人一个,有罪性有罪行,我必须要为自己的罪承担后果,并且还有审判!这简直不能让人接受!

 

又比如:心理辅导员刚讲完,人要自尊,要自我接纳,就是说:别人怎么看我,或者我怎么看我自己。然后被辅导者也接受了这种思想,觉得以后我得处处注意自己形象了,甚至把自己的形象再包装一下。紧接着,没过几天,辅导员又私底下讲,其实这个自尊、自我接纳,并不对,不是圣经所教导的。圣经中教导的是人要“舍已”,不是提高自己,是要留意上帝怎么看待人,而不是人怎么看待自己。

 

此时,这个被辅导者会怎么想?

 

这个心理辅导老师是不是人格分裂啊!如果不是人格分裂,怎么可能同时接受两套绝然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

 

4).基督徒光有好的动机是不够的。

 

林慈信牧师在他的《心理学与圣经》课程中讲过,绝大部分的主内同工都有好的服事动机,从事辅导、学习辅导的目的不外乎要帮助别人,做外展、或者传福音的事工,分享主耶稣的爱。不过,人心里面虽然有好的动机,但有一件事并不能忽视,那就是:大多数基督徒的思想中含有不符合圣经的观念、不合乎圣经的理论,或者是不合乎圣经的世界观。比如,基督徒也很容易受市场学的影响,企图用市场营销学的知识让教会增长,但这些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商界的“市场学”和“广告学”的伎俩而已。

 

多数的基督徒辅导教授(除了“圣经辅导运动”的成员以外),多数的神学院里面的基督徒、或者基督教辅导学教授,是从心理学、或者说世俗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来从事辅导学的教导的。他们所主张的往往是“心理学”和“基督教心理学”与“神学”的融合,而这种的融合必然是失败的。往往从心理学学到的理论,就左右了心理学的教学。若有圣经的使用,也仅仅是用来支持心理学认为合理的一切的理论,或者是方法。

 

而圣经辅导的目标,是来自提摩太前书3:16,“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与教训,督则,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 即:帮助人学义,过有基督的生活,遵从神的话,结出圣灵的果子。

 

辅导的目标,也不是“叫痛苦的人不那么痛苦”,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悔改、改变我们的生活、过有基督的生活,中间是有痛苦的,要付代价的,不是大哭一场就会很舒服的。

 

所以,我们需要圣灵光照我们,理清这些反圣经的观念,清洁我们的思想。辅导员若要从事辅导,长期做一位有效地帮助他人的人,就必须要学习圣经的世界观和教义,学习符合圣经的纯正神学。笔者认为,唯有有一种情况可以考虑学习心理学,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圣经真理装备充分、灵命成熟的基督徒,最好是学过圣辅的基督徒;

第二,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比圣经,看清魔鬼的伎俩,以便传福音给别人时,给他们说清楚圣经与心理学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比如,当别人陷入心理学的困惑,或者看不清自己的罪时,这时,可以从圣经的角度帮他分析为什么他是现在的状况,为什么他不承认自己的罪(因为很可能他就是受心理学影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从不认为自己是罪人),而心理学又是怎样与上帝给人的使命背道而驰。这样一对比,他或许就能明白过来。所以,这么做,就达到了协助传福音的目的。

 

总之,传福音的能力,不是靠人的办法和技巧所能达到的,而是教会由内而外而生发出来的,只有在教会内部先建造会众的生命,才能向外带出真理的福音和美好的见证,主也会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教会!求主使我们在圣经真理的磐石上扎根,一方面学习归正的教义,另一方面活出美好的见证,做那忠心、良善、有见识的仆人,使人看见基督徒的生命真是不一样,从而羡慕天国、渴望救恩。

 


 

|  林后1:4  |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