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主日信息:在风浪中认识耶稣(传道人培训视频回放)
——主耶稣的呼召永远是我们亲近祂、相信祂、认识祂的基础和前提
2023/7/17 2:34:29
读者:10485
■辛立

 


 

 

主日祈祷文

 求主叫我们天天经历

十字架的大能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39

 

慈爱的父,天地万有的主,我们称颂你的名,感谢你的恩典!愿主的灵在真理中引导我们对父的敬拜,愿又真又活的神在真理中悦纳我们的赞美、感恩和祈求!

 

亲爱的主啊,感谢你为我们一次永远地献为赎罪祭,十字架就成了我们得救的确据,十架宝血成了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到神施恩座前的记号,主的圣灵就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叫我们可以称神为父,与基督同作后嗣。主啊,感谢你藉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求你叫我们的生命之树结出圣灵的果子!感谢你叫我们有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的地位,更求你赐我们有属神之儿女的荣形!主啊,你既存留我们在这末后的世代为你作见证,就求你叫我们天天经历你十字架的大能。你既呼召我们背着十字架跟从你,就求你挪去所有吸引我们眼目的东西,只留下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清除一切占据我们心灵的事物,只留下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舍命的主基督……

 

亲爱的主,我们的心因你而喜乐!求你将你的话藏在我们心里,我们就不得罪你;求你叫你的平安在我们里面作主,即或患难试炼临到,让我们也能够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啊,你是真葡萄树,我们是枝子;求父将我们修理干净,叫我们多结果子。主啊,你是元首,我们是你的身体;求主的灵用水借着道洗净我们,将我们无瑕疵地献在你的坛前。愿你这位生命之主在我们的生命中设立宝座,接受我们的敬拜与颂赞,直到永远!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阿们!

 


 

主日信息

 

 

在风浪中认识耶稣

(传道人培训2023视频回放)

 

辛立牧师

 

马太福音14:22-33

 

 点击观看辛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live/5NFIHvN5tqk?feature=share

 

国内读者观看辛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辛牧师信息音频:

 


 

在马太福音14章记载了三个故事:希律王和耶稣;犹太民众和耶稣;门徒和耶稣。希律王和耶稣的互动,用的是“追叙中穿插”的写作方式;耶稣喂饱五千人,用的是“直叙中隐喻”的写作方式;耶稣和门徒在风浪中的经历,用的是“包夹式”的写作方式。这三个故事在文学表述上,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表现出不同的人群对耶稣的认知。今天学习的重点是14章22-33节:在风浪中认识耶稣。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段经文,我们会从14章的完整记载和联系,突出这个重点。

 

第一,一个王对耶稣的认知

 

那时,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 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所以这些异能从里面发出来。” 起先,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 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 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 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 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 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 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 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 约翰的门徒来,把尸首领去埋葬了,就去告诉耶稣。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祂。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马太福音 14:1-14)

 

 

施洗约翰被杀后,主耶稣开始祂在加利利的事奉。从施洗约翰被杀到“五饼二鱼”的故事,间隔一年、或更长的时间。这里的“耶稣听见了”,不是直接连结“约翰的门徒就把尸首领来,埋葬了,就去告诉耶稣”。而是连结“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并且讲了他对“耶稣和复活”的认知之后。“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这里的“退”字,包含者“逃离、逃脱”的意思。

 

在主耶稣受难、复活之前,在当时的人群中,有没有“复活”的观念?错在哪里?首先,错从淫乱的家庭环境开始;邪恶的生活型态不可能产生对神、对救主的正确认知。紧接着,就是从邪恶的文话宗教传统中传承的糟粕。

 

第二,一群民众对耶稣的认知

 

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 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 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 耶稣说:“拿过来给我。” 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马太福音 14:15-21)

 

 

“五饼二鱼”是我们最熟悉的圣经故事。在展开这个故事之前,福音书作者特别用了三个“听见”:希律“听见”耶稣的名;耶稣“听见”希律对祂的认知;众人“听见”耶稣独自退到野地里,就从各城里步行来跟随祂。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

 

天色将晚时,门徒进前来对耶稣说:请将这些人散开,让他们到有人居住的村子里,自己买食品吃。耶稣却提出了超出门徒想象的要求: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的。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耶稣就让门徒把五饼二鱼拿给祂,望着天祝福,掰开饼;经由门徒递给众人。不仅喂饱了五千人和他们的妇女、儿童;并且剩了12个篮子。“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22节)

 

约翰福音记载了耶稣为什么要“随即催门徒上船、离开”的原因:“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迫祂做王,就独自退到山上去了。”(6:14-15)在这里,约翰也特别用了马太福音中,耶稣听到希律对祂的认知后,独自退到野地里的“退”字。其中有“逃跑、逃离”的意思。

 

耶稣为什么在施行五饼二鱼的事迹后,马上要门徒上船离开,自己独自一人将民众散开,并且独自逃离他们?因为这和民众对祂的认知密切相关。

 

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并且由此认识到,这真是那要来到世间的先知;对不对?当然不错。特别是这里的“那先知”,和摩西的预言密切联系:“耶和华对我说:我必在你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一切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申命记18:18)

 

但是,犹太民众对耶稣的认知全不全?当然不全。对耶稣“不全”的认知必然带来对耶稣的错误态度:强迫祂做王。“强迫”有“暴力”的意思在其中。王是来带领众民的?还是被民众用暴力所辖持、所强迫、所推举而立的呢?为什么对耶稣的认知,会带来不全、甚至错误的后果?原因就是:民众对耶稣不全的认知,由自我需求的发酵,引发、成为错误的结论和行为。

 

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这样不全的认知,错误的举动,是否常常发生?随着希律对耶稣的错误认知,民众对耶稣的不全认知和错误态度;福音书作者开始了第三个故事:在风浪中耶稣和门徒的互动。我们先来看这段经文的文学解构:

 

第三,门徒在风浪中认识耶稣(1)

包夹式的文学结构

 

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 散了众人以后,祂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里。 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 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 门徒看见祂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 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 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 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 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 在船上的人都拜祂,说:“你真是 神的儿子了。”(马太福音 14:22-33)

 

A. 耶稣在海面上走,门徒看见祂,就惊慌,说:是个鬼怪。

    B. 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C. 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在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

         X.耶稣说:你来吧!

      C'.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见风甚大就害怕 。

    B'.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A'.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祂,说:你真是神的儿子。

 

 

在具体讲解之前,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希伯来文的写作特色之一:包夹式的文学结构。在叙事、论证题材中,我们常用的文学结构是四段论:起、承、转、合。或者三段论:正论、反论、合论。但为了使论述不偏离主题,希伯来文学常常用“包夹式”。学者和研究者们一般认为,马太福音的主要对象是犹太人,这段经文的叙事方式带有明显的包夹式

 

包夹式的外框由外而内,用对应或相同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凸显出中轴句;而这个中轴句,正是整段经文的核心:

 

A.耶稣在水面上行走,门徒看见了就说:是个鬼怪。A'.耶稣上了船,风就止住了,门徒都拜祂,说:你真是神的儿子。A 和 A’所表述的,都是门徒对耶稣的认知。这是最外框。

 

B.耶稣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B'.耶稣对彼得说:你这小信的人,为什么疑惑呢。B和B' 所表述的,都是耶稣对门徒的安慰和教训。

 

C. 彼得对耶稣说: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C'.彼得见风浪甚大就害怕、下沉,喊救命。C和C'所描述的,都是彼得下水前、下水后的表现。

 

X 是中轴句,要表达这段经文的核心:主耶稣的呼召:你来吧!突出:主耶稣的权柄、神的主权(强调大会主题:在神权柄下的教会复兴)!

 

 

希律也好、民众也好、甚至门徒也好,要正确的认识,是来自于自己错误的民间习俗?来自于人的需要?来自于宗教传统对圣经的理解?还是来自主耶稣的呼召:你来吧!而且是在风浪中、在险恶环境中、在门徒会软弱的呼召和保护中(神的权柄包括将我们带入险恶的环境)。

 

明白了“包夹式”的文学结构所表述的经文主题:耶稣的呼召是门徒认识祂的核心,我们再来继续分析和理解这段经文:

 

第四,在风浪中认识耶稣(2)

经文分析和理解

 

(喂饱五千人及其妇女和儿童之后)“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当祂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以后,祂就独自上山去祷告。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波浪摇撼。”(22-24节)

 

当主耶稣不在船上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处境就必然是:因风不顺,波浪摇撼。

 

“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祂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在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25-28节)

 

 

当夜深之际,耶稣行神迹、在海面上向门徒走来;门徒就惊慌了、便害怕,就喊着说:这是个鬼怪。惊慌、害怕,常常是我们产生对主耶稣错误认知的基础;特别是在因风不顺,波浪摇撼之时。主耶稣的安慰非常有顺序: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每次阅读这段经文,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一群小朋友半夜在坟头讲鬼的故事。)就在耶稣安慰之际,走出了勇敢的彼得(或是冒失的彼得?)

 

耶稣说:“你来吧!”主耶稣的呼召,永远是我们亲近祂、相信祂、认识祂的基础和前提。

 

“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祂,说:‘你真是神的儿子。’”(29-33节)

 

 

在耶稣的呼召中,彼得从船上下来;这是千百年来、特别是现在,许多基督徒走不出的小船。但是,彼得跨出了这一步: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然而,勇敢的行动在风浪面前动摇了: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就在这时,彼得做了最为关键的正确选择:便赶着说:主啊,救我;原文很简单:救命。耶稣先伸手救人,再指出彼得的问题所在;这样的顺序,是我们时时要思想的:批评总是后于伸手救助。

 

从在风浪中误认为耶稣是个鬼怪;经历了耶稣的呼召、彼得的勇敢和失败;耶稣的救助和教导。当耶稣和彼得回到船上时,风浪就平息了。经历了主耶稣救赎和帮助的真实,船上的门徒都拜祂;这是犹太人对独一真神才有的行动,并且宣信:你真是神的儿子!

 

第五,从喊“救命”到称颂“和散那”

 

在新约圣经中,“救命”最接近的一个字就是“和散那”。在耶稣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时,福音书分别从不同侧重点,记载了“前行后随众人的呼喊”:

 

“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9)

 

 

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时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11:9-10)

 

“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路19:38)

 

“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的王,是应当称颂的!”(约12:13)

 

人们遇到困难、特别是生命攸关时,都会喊“救命”;基督徒也是如此。可悲之处在于:为什么有些自称基督徒的人,喊了一辈子“救命”,就是难以达到呼喊“和散那”的生命成长。只有在生命中经历真实改变、经历过神的话语、圣灵圣灵所带来的复兴,我们才能从“求救的和散那”,进入称颂神的生命。

 

小结:风浪中认识耶稣带来的生命复兴

 

从听到王牧师教导“尼希米记”时,一直强调“在神权柄下的教会复兴”,并对复兴所赋予的清晰概念,我们知道:复兴必定经历过神的信实,复兴必定有神亲自的呼召,复兴必定以神话语的基础,复兴必定会对神的呼召进行回应;复兴必定能克服险恶环境对信徒的影响,复兴必定有生命的成长,复兴会对主耶稣有更深的认识。

 

辛立 来自中国大陆,现为牧师,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十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6web.zoom.us/j/84491084893?pwd=VTFaWkRMRk5kZ3pYOVkwWGU5eXFk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