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你的信实何其广大
——— 参加2009中国福音大会感动
2016/8/2 14:09:46
读者:9584
■漫波

生命季刊 第53期 2010年3月

 

 

回想起这次大会,感觉这五天来一直都是浸泡在神的恩典和神的话语之中,心中充满感恩和喜乐。记得参加大会前去美国大使馆签证的那天早上,我特别地被从神而来的平安和喜乐充满,我晓得神喜悦我来这次大会。神是信实的。
(一)
飞机从上海起飞后12个多小时,到达芝加哥,正在下雪。接机的钱弟兄在机场应该等了很长时间,才接到我,坐在弟兄的车里,感觉很亲切,也很温暖。在宾馆登记入住的时候,遇到康来昌牧师刚刚从台北飞过来,因为常听康牧师的讲道,也常在网上遇到他,并且康牧师小孩子般的谦卑和率真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其实康牧师年纪一点都不小了,用他的话讲:“我是解放那年生的。”),所以见面时感觉分外亲切。
刚安顿好,到了楼下,大会就开幕了。由任雅各老牧师作开始的祷告。接下来多位海内外牧师为各样的事项代祷(代开幕式)。祷告之夜中袁幼轩及父母一家三口作的名为“浪子回头”的见证非常感人。袁幼轩在信主前是一个同性恋者,并且参与贩毒,完全的叛逆,远离父母。袁妈妈在绝望之中信主之后,为丈夫和这个小儿子恒久祷告,先是丈夫信主了,之后继续为儿子祷告了许多年,直到神应允了她的祷告,开始在袁幼轩的生命中动工。虽然因为过往放纵的生活,袁幼轩感染了艾滋病毒,但今天在台上为主作见证的他满有从神而来的荣光和能力。得知自己染病之后,是一句经文重新带给袁幼轩生命的盼望和力量:“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2911)出狱之后,袁幼轩进入慕迪圣经学院学习,并且今天成为了那里的一名老师。我们都被神在袁幼轩一家身上奇妙的作为深深地震撼!
袁幼轩接受了救主之后,他为摆脱同性恋的辖制而挣扎,他在见证中说了一句话令人难忘:“当我与同性恋的倾向争战的时候,我开始发现,同性恋的反面不是异性恋,而是圣洁(holiness),是对上帝的顺服(obedience)。”这样,当袁幼轩不再只是盯着自己的感受,而是开始依赖上帝,信靠真理、追求圣洁的时候,同性恋的捆绑在他的身上便断开了。
袁幼轩还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小就以为,同性恋是我本质的一部分,可是后来我知道了这是一个谎言;不,这不是我的一部分。”这也使我想到卡森博士在28号早上信息中提到“贪财”的时候说,在收入和生活水平上,我会对自己说:“我达到怎样怎样的目标就可以了。”可是达到了这个目标,我就会对自己说:“我只要达到下一个目标就好了。”这样,我们永不满足,我们总有“下一个目标”,卡森指出,这时,危险还不仅在于“贪婪”,也在于当你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升高的时候,你会渐渐地把它看作是你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错误地把这些外在的、你所挣来的东西危险地当成你本质的一部分了。
这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所面对的危险。十字架的工作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破碎、剥夺这些拦阻我们认识神、认识自己,我们又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最独特、最值得夸耀、最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东西。我们认为自己身上最“粹”(精粹)的东西,往往也是最“脆”(脆弱)的东西。当神动了我们的奶酪的时候,我们感觉我们的世界轰然倒塌的程度,正说明了那奶酪在我们生命中已成为我们虚假的倚靠和安慰的程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偶像)。这时,我们也才开始认识到,我们唯一真实的身份是:我们是神的儿女,“是按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神的话语是唯一真实而永恒的东西。神自己是我们唯一可信靠的。
(二)
宣教之夜的短片也非常震撼:1934来自美国的师达能夫妇(JohnBetty Stam)在中国安徽旌德为主殉道,那时他们从慕迪神学院毕业不久(后来我去参观慕迪的时候还在墙上看到了他们的照片),也刚刚结婚一年,孩子才几周大。
殉道的时候,是John先被绑架了他们的红军斩首,Betty回头看到被杀的John,正惊诧的时候,也瞬间被斩。这一段殉道情节的描述,使我感到异常沉重而压抑:我看到人心的残忍,也为这一对年轻夫妇感到悲凉。然而,在一首为殉道者写的诗歌中,我找到了慰籍,也看到了更真实的一面。诗中写到:在一眨眼之间(in a blink of eyes),他们夫妇二人又在天上再见面了,他们已穿上了洁白的细麻衣,与他们所事奉、所亲爱的主耶稣同行!这也正是在去往行刑的路上,一位与师达能同行的当地人问他:“我们要去哪里?”,师达能所回答的:“我们现在去天家。”
我问我自己:你相信吗?我说:我信!主啊,我信!离世与你同在,是好得无比的!
启示录中说:“弟兄胜过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很有意思,这一节经文中,弟兄们的得胜是与他们的死连在一起的。在世人看来,没有什么比死更失败的了,但从天上、从永恒看,这是何等美妙的得胜!哈利路亚!
这也正是在一首为他们所写的叫Afraid of what的诗中说的:“生不能做到的,死能做到;热血浇在刚硬的地土上,要结出千万朵得救灵魂之花!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怕什么?怕什么?不要怕,只要信!”
黄安伦弟兄为这首诗歌配乐,在台上由芝加哥合唱团演绎出来的时候,实在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在音乐中我感受到一种纠葛、一种冲突,就是我们的信心要努力地胜过、超越我们眼睛所见的,要把我们提升到天上,提升到那真正真实的当中。信心中,眼所不能见的,胜过了那眼见的;永恒的,胜过了暂时的──不要怕,只要信!音乐中的那种的纠葛与争战,不也正是我们今天每个天路客信心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一5:4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
(三)
复兴之夜,王峙军牧师在传讲了“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的信息后,呼召大家到台前来悔改,他自己也跪下来与众人一同悔改。我也走到前面,跪下来,为祷告中提到的“骄傲、自义和偷窃神荣耀”的罪悔改。我感到自己再一次在神的面前被洁净。
结束的时候,师母在台上呼吁说:今年与会的人数最多,可是前两天参加通宵祷告会的人数最少。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场大会呢?难道只是为着给自己找一些事做、忙一忙?大家只是为着在年底聚一聚?……就这样不冷不热地来了,然后又不冷不热地走了?
这天晚上,留下来参加通宵祷告会的约三百多人,这成了一个转折点。带领祷告的是辛立牧师和王峙军牧师。王牧师带我们反复唱了“赞美全能神”和“美哉主耶稣”,中间穿插着同声祷告,那一刻我们真的仿佛在天上敬拜我们的神,主耶稣是那样的美好、庄严而荣美,就在我们中间。我们在一起由衷地赞美我们的神,仰望寻求祂的面光,我的内心充满了平安和盼望。我们还唱了“祷告良辰”,是那么的美好和甘甜,回来以后到现在,我还时不时不由自主地在吟唱这首曲子。辛立牧师也和我们分享了诗篇167-8节:“我必称颂那指教我的耶和华,我的心肠在夜间也警戒我。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他分享道:我们不要只是把神当作我们各人的守护神,为我所用,放在我们右边,而是要首先把祂摆在我们面前来敬拜祂,尊崇祂,全然顺服于祂,这才是正确的关系和正确的神观。并且我们不只是要称颂那在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上祝福我们的耶和华,我们更是要称颂那指教我们的、掌管我们生命主权的耶和华。
这以后每晚参加通宵祷告会的人数明显增多了,大会的属灵气氛也越来越浓。忽然间,我发现,在宾馆的各处,都是一群群手拉着手热切祷告的弟兄姊妹们。非常感恩的是我还遇到了从Stony Brook施福华人教会来的弟兄姊妹(这是我刚到美国读书时的学校,当然那时还未信主,也从未去过教会,那时我还在极力为我在世界中的梦想和欲望打拼)。现在得知在我当年住的公寓楼里就有查经班,我和这几位弟兄在一起交通分享了很长时间,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谦卑和敬虔爱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我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位弟兄在29号晚上全职呼召的时候走到了台前,感谢上帝!求神带领这两位弟兄前面服事的道路。
(四)
在这次大会上我也有一些服事,就是参与“海归事工”的专题分享和作传福音的见证。感谢主,在分享的时候,我觉得蛮有神的带领。当我回想神在我生命中的引领的时候,心中再次充满了深深的感恩,主恩实在是诉说不尽。会后,有不少关心国内情况、考虑回国或全职服事的弟兄与我交流,神也借着我的分享使我们彼此得激励。我真是看到神是信实的、大有恩典的:虽然参加大会的几天中,身心灵都有不少的软弱和争战,但神是软弱者的帮助,我真切地经历了神的同在,相信我们的服事也为神所使用。
大会期间,不仅是因为时差的原因,也是因为次日服事的压力,我常常到后半夜还不能入睡,有时就在宾馆的走廊长时间地反复踱步和祷告,直到心里有了平安和力量,那真是经历神。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话是真实的。在家里的时候,常常是肉体太安逸了,不付代价,怎能有神荣耀的灵住在我们身上(彼前414)。这一次参加大会,还有之前去国内的农村教会服事了几天,算是走出了自己的“安全地带”(comfort zone),负了一点点的轭,虽然争战剧烈,有时心里苦不堪言,但实在是与神亲近了,也看到了神的心意。
感谢主,借着这次大会,使我们更加被主得着,求主纪念每一个在主面前立下的心志和对主呼    召的回应。求主纪念,成就,使用。
  
  海归基督徒,曾在美国留学并工作;现在国内事奉。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