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真的明白
什么是重生与得救吗?
文/王成定
《生命季刊》第106期
音频为李慕溪弟兄朗读:
引言
加尔文派与阿民念派为着预定论,各自提出五点要义辩论。两派自主后1602年开始论战,至今已逾四百二十多年仍然没有止息,然而这两派的主张对于今日基督徒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例如加尔文派的基督徒,大多认同广为流传的“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观点;而有一些比较保守的福音派的基督徒也受到影响,略微将此观点修正成“一次重生得救,永远得救”;也有一些比较严谨的基督徒则将之改为“凡真心信主的,就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以上三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最合于圣经的教导?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棘手。若要了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就必须从整本圣经的各个方面去着手探讨并加以归纳,才有可能理出一些头绪来。
“得救”一词的由来
先让我们看看整本圣经是如何论及“得救”的。当以色列人的先祖雅各临死之前为十二个儿子作歌预言将来之事,到宣告完但支派后裔的末后可怕的情形之后(创49:17),连雅各自己都非常震惊,知道他已经无能为力,所以只好用祷告等候神的救恩:“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创49:18)这是圣经第一次使用“救恩”这词,希伯来原文字码为SH3444 yeshuah (salvation),在整本旧约圣经中约出现77次。
到了新约圣经,“救恩”这词的希腊原文字码为SG4982 sozo(to save),中文版圣经有时译为“得救”,有时译为“拯救”,或译为“保全”等,端视经文的内容而定。此词最先出现在马太福音第十章22节下: “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此处的“得救”是指门徒们被拯救脱离恶人的手。
另以此词为字根的原文字码,尚有SG4990 (Savior),SG4991 (salvation) ,SG4992 (saved/ rescued)等,皆可翻译成得救、拯救或救恩。若将这些原文字码合并计算的话,它们出现在合和本新约圣经的次数大约是182次。
由此可见“救恩”是新旧两约共同的主题,其核心真理─基督的救赎─全都呈现于圣经各书卷之中。(注1)
“得救”的三种状态
“得救”有三个连续的状态。第一个状态是“得救”,是神把罪人从撒但的手中救出来。这是因为自从始祖犯罪,神的灵就与人隔绝,导致撒但乘虚而入成为世界的王,让人完全被他掌控而无力自救。但神深爱世人,祂赐下救恩,为要拯救信祂的人脱离被控制奴役的困境。

马可福音第16章16节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这正是我们所理解的得救的第一个状态,它仅仅是属于地位上已呈现改变的状态,就像以色列民当初被神从埃及救出来时一样的状态─埃及人管辖不到他们了。
第二个状态,是一生之久地在生活中得救的成圣过程。这个时期的状态,正如同大卫所说的一样:“耶和华啊,求你察看我,试验我,熬炼我的肺腑心肠。”(诗26:2),是处于被神察看、试验和熬炼的状态。
彼得前书第2章1-2节说: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这里的得救,不是指第一个状态的得救,而是指生命的改变的状态─心意更新而变化─就是我们的思想、情感、 意志仍受老我的影响,还是须要被神拯救去改变而前往正道。这是一个属灵生命成长走向成圣的过程,是渐渐长成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后一个的状态是身体得赎。例如罗马书第十三章11节说:“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看上下文我们可以明白,这是说我们身体得赎的时候近了,因为主再来的日子近了,我们应当警醒谨守;届时我们这些圣徒将会以荣耀的身体与主在空中相见(林前15:52-54;帖前4:15-17)。
另外,腓立比书第一章19节说:“因为我知道这事借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这里的得救,不属于上述的三个状态,而是指在监狱里面的保罗,他相信借着众人的祷告,还有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他一定会从监狱里面被拯救出来。
这样,得救一词在不同的经文里就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必须透过上下文才能够辨别它真正的意思。
重生的意义

有关重生的主要经文是出现在约翰福音,主耶稣和尼哥底母的对话里(约3:1-6),同时也散见于其它书卷的经卷,只是较为约略的提及(例如:多3:5;彼前1:3;23等),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它们,还是要把它们归纳汇整在一起。
重生是信徒从神而生,是被神赐予一个新生命。这个新生命是因信主并受洗才得到的,其代表的意义是“与主同死、同活”;死是向罪死,活是向神活(罗6:3-11)。因为人原是属血气的,是在空中掌权的撒但控制之下,唯有神赐下新生命(即重生)才能脱离他的控制;同时,这个新生命是从水和圣灵而生的(约3:5),等同受了圣灵的印记,(弗1:3)有了这个印记撒但就再也无法辖制主的信徒了。
另一方面,这个重生的新生命,初时会像婴孩一样要依靠喝灵奶才能渐渐成长(彼前2:2),以至能吃干粮长大成人(来5:14),并渐渐熟练仁义的道理(来5:13),且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就能靠着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荣耀神(腓1:11)。
然而,这个新生命的里面,虽有圣灵内住的引导与规范(即圣灵的律住在心中),仍然还会有一段不算短的时期,会受到旧造的我里面的罪的律所搅扰,使信徒心中有两个律─罪的律和圣灵的律─彼此相争,导致他不做所愿意的善,反而做了所不愿意的恶(罗7:15-23)。这也是为什么主耶稣要门徒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太10:38;16:24;可8:34;路9:23;14:27。),就是要他们把各人的老我钉在自己的十字架上面,并靠着圣灵的大能,渐渐地治死老我,使老我无能为力去搅扰新造的我。
重生的新生命不是眨眼之间就长大的,它是有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因此,圣经在描写这个过程时用脱去和穿上来形容;脱去的是旧人,穿上的是新人(弗4:24;西3:10)。圣经用这个穿字用得好,表示新人是渐渐长大的,每次长到一个程度,旧的衣服穿不进去就必须换穿大一号的新衣服,也就是说旧我的一点一滴要一步步的丢弃,新人的我却要一点一点的加增。

主耶稣还曾经提出撒种的比喻,来隐喻基督徒的新生命是要长大结果子的,并且要多结果子。(太13:3-23)祂更进一步以葡萄树与枝子的比喻,强调基督徒的新生命是要常时的与主联结,若是离了祂,什么都不能作。(约15:1-8)
小结:其实,重生和前述的得救本来就是近义词,是圣经的作者在神的默示下,从不同的面向使用相应的不同词语,来显明救恩是全备的与面面俱到的,所以其它的近义词如: 因信称义、与神和好、得永生、进神的国、作神的儿女⋯等等(注2),连同得救和重生,全部都是指向信徒的终极目标─成为圣洁(成圣),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如前所述,圣经里有很多的经文提到“得救”这个词,但整本圣经里实在找不到“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样的经文,它仅仅是从加尔文派的五点要义所推论而得的结果。加尔文派的论点虽然被阿民念派提出质疑,但双方都有许多圣经经文的支持,让人很难判断谁是谁非。不过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先看看圣经是怎么论到救恩有关的问题,也就不难作出各人自己的选择了。
然而笔者自知才疏学浅,没有能力作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评论,只能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 救恩是在立约的原则之下设立的。
旧约中的“救恩”并非专有名词,而是对神和个人均具有意义。(注3)对神而言,祂为要坚定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就将他的后裔拯救脱离埃及人的奴役,在整个拯救的过程中,神展现出祂的大能、慈爱、公义与信实;对个人而言,如参孙(士13:5)或大卫(撒下8:6)这些领袖都曾被神使用去拯救神的子民。
主耶稣所立的新约乃是恩典之约,信祂的人仍然要有守约的义务。这些义务都包含在祂的命令里,比如:
(1)守两条最大的诫命─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又要爱人如己。(太22:37-40);
(2)要彼此相爱的新命令(约13:34);
(3)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路14:27);
(4)要遵行广传福音的大使命(太28:19-20)……等。
2. 离弃神的必被永远丢弃。
历代志上第28章9节说: “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事奉祂;因为祂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祂,祂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祂,他必永远丢弃你。”
约的条件是双方都要履行约的规定,只有在人片面毁约,就是抛弃神和祂公义的道时,神会管教他,管教不听的甚至会被神丢弃,因为神是轻慢不得的(帖前4:3), 旧约如此,新约也没有改变过;但这人若是后来悔改再次回归神,神仍然会赦免他,因为神决不丢弃寻求祂的人(诗9:10),祂是信实守约的神就决不背约(申7:9;利26:44;诗89:34)。
主耶稣讲的寻羊以及浪子的比喻(路15:3-32),正可以说明主的心意是不愿有一只属于祂的羊失落。而比喻中的羊或浪子,必须是自己醒悟回转归向主,才能再被主接受;否则,他的救恩会因自己的放弃而失落。
3. 人要圣洁是神的命令。

在旧约里神说:“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要做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11:45)
新约也指出: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帖前4:3)
希伯来书第12章14节更强调说: “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
可见追求圣洁是神的命令,这也正是神为什么要求所有得救(或称:重生、因信称义⋯等)在基督里的信徒,必须全力以赴地走向成圣的原因。
4. 悖论性存在于圣经中。
圣经所主张的,是一种悖论性的思维模式。上帝三位一体论、基督神人二性论、圣经的双重作者论。这些“两者兼是”(Both/And)的命题模式,超越了非此即彼(Either/Or)的逻辑排他性。(注4)而在救恩论问题上,加尔文双重预定论采用的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打破了“两者皆是”的悖论性神学命题模式。(注5)简单的说,加尔文派强调的是神的主权,神拣选谁,谁就必定蒙神保守因而得救,人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阿民念派中的约翰‧卫斯理则注重救恩和称义,以及“完全出于神的恩典”的理论,他强调,人蒙恩得救或称义后,不一定蒙上帝保守必然得救,可能重新失落。(注6)
5. 教会与基督的关系是神在创世以前所定的旨意,且预定一些在基督里的人永远得救以促使教会的诞生。
借着教会的建立,神彰显出祂百般的智慧(弗3:10),所以圣经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头,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1:23;5:23,25),教会是神的家(提前3:15),启示录则说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启19:7),足见教会在神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旧约只讲述神如何拣选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大卫以及众先知等人,却从来没有提到预定谁做什么角色;甚至到了新约里的保罗也不敢宣称自己是神所预定的,只说自己是在母腹里被神分别出来的(加1:15)。
到了新约,神特别把保罗提到第三层天(林后12:2),将属灵的奥秘启示给他,借着他的口说出预定论里可以让我们知道的 一部分奥秘,让我们明白原来是神为着教会的成立,早在创世以前就开始在历世历代的人中,拣选并预定一些人来推动祂的计画,这是唯一具有绝对的合法性与必要性的方法(注7),否则教会就不可能在基督升天之后的五旬节诞生了(徒2:1-47)。此后,到了使徒行传13章,保罗和巴拿巴在彼西底的安提阿(14节)向外邦人传道的结果是: “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48节)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里信的外邦人大多是神所预定的。从神的视角来看,当然这些人必定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我们大多数的基督徒是蒙神的恩典在基督里所拣选的人,大概没有多少人敢自认为自己是神所预定的人,是属于必定永远得救的一份子。
结论
面对“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经过简约化的美丽说辞,我们就要勤查圣经并多方探讨,学习庇哩亚人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所听到的或所看到的道是与不是(徒17:11),但我们的信心总不要被类似的好听的话所动摇,或是因此自我安慰或满足,而产生松懈之心不再追求灵命的长进。
在关乎属灵生命的事上,我们要清楚的分辨何者是来自神的教导,仔细思想怎么做才合于神的心意,我们不但要联于主基督,还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祂,终身相信、持守真道。
注释:
1. 参《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救恩”条目。
2. 参拙作,《如何理解“得救”“重生”“因信称义”等几个近义词?》,OC举目,2019-08-17。
3. 同注1。
4. 吕居,《一位改革宗学者对预定论的反思》,举目90期和官网2018.12.04。
5. 吕居,《卫斯理的神学取向 —卫斯理对当代中国教会的启迪》,《举目》67期。
6. 方镇明,《在夹缝中,追求合一》,《举目》59期。
7. 参拙作,《拣选完全等于预定吗?》,举目官网,2018.08.15。
王成定 来自台湾,工程师退休,现住加州尔湾市,为中橙县华人浸信会会友。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点-上午10点
美国中部时间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晚5点至9点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6web.zoom.us/j/84491084893?pwd=VTFaWkRMRk5kZ3pYOVkwWGU5eXFk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