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中国福音大会2009印象
2015/7/17 15:55:30
读者:7060
■罗七

生命季刊 第53期 2010年3月

 

一、时代不同了
由生命季刊主办的中国福音大会,每三年一次在芝加哥举行,从2003年开始,到今年是第三届了(之前在1999年底召开的“跨世纪聚会”,也是大型聚会,但名称不叫福音大会)。三次福音大会我都参加了,今天刚好结束,累得我腰酸背痛的,中午回家就先睡一觉;然后爬起来码字,按照惯例,每次参加福音大会都写点见闻啥的,这次也写写。
据说这次大会报名人数包括小孩有接近4000人,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应该是三次大会中人数最多的一次了吧。给我的感觉,却不如第一次福音大会来得震撼。有朋友说是我水平高了,我觉得不是。所以理理思路,回想一下前两次大会,先来个比较。
总的来说,世界变化太快了,中国的变化比世界的变化还要快,现在的中国人和中国教会,跟六年前比,已经面目全非了。时代不同了呀。
2003年那次大会之前的一段时间,远志明弟兄(那时还不是牧师)制作了著名的电视纪录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这是海外华人教会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大陆的基督教会的情形,了解到三自和家庭教会之争,了解到政府对教会的迫害,了解到许多信徒在迫害中坚守信仰为主受苦,听到了诸如李慕圣、林献羔、杨心斐、谢模善这些名字。
03年中国福音大会邀请到许多大陆的老牧师、传道人。许多人包括我都是冲着这些个大陆的基督徒而去的。不虚此行啊,这些被火炼过的人,根本用不着说什么大道理,人往那里一站,就有基督的荣美,随便讲讲他们经历过的苦难,底下的人就感动,哭得稀里哗啦的。虽然每次大会的主题都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但我觉得在03年这些与主同钉十架的人,用他们的生命,最好地把这个主题反应出来。许多的人奉献,要背起十字架跟随基督。我觉得03年的主要气氛是很悲壮的。
06年的中国福音大会还是有些中国大陆的基督徒出来,但是数量远不如第一次。不知为什么我在这次大会中没有特别多的感动,甚至觉得有几堂的呼召挺勉强的。总体感觉是,大陆教会的光环已经慢慢散去,原先觉得大陆遍地都是属灵无比的基督徒,三年后发现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同时北美的华人教会还是老样子,没逼迫没复兴,让人挺沮丧的。如果说06年大会有什么独特的气氛,我想是越来越多的人被感动,开始回大陆开始各样的事工。以前可能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但是现在回国确实是越来越容易了。
09年这次大会,除了小敏之外,基本没有特别有名的大陆牧师传道人来。大陆的家庭教会的形象,呵呵,已经从至死忠心、光芒万丈,变到了异端横行、腐败堕落。我想是拜这几年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所赐;按照教会的历史,世俗永远是杀伤教会最厉害的武器,而且还是从内部腐烂的。
虽然讲道的牧师们都没这么说,但是我个人体会到了失望的情绪,说好听点,是所谓的危机感。声明一下,纯属个人观感,不关众牧师的事。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华人教会,状况都挺让人郁闷的,具体的情况我下面再聊。连牧师们呼召,都不说全职奉献了,只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付自己,从小事做起,能够比较固定地祷个告,奉个献,传个福音,行个善,就已经算不错了。这要求可够低,大家都怪不好意思的。
时代不同了,中国已经快全面与世界接轨了,中国教会也快跟世界华人教会等同了,面对巨大的挑战,我们该怎么办?
这次09福音大会,抛出了不少问题,提出了些解决方案,又对许多问题无解,也有不多的一些展望。我随后会写出来我听到的和自己思考的,也希望其他参加过的弟兄姐妹们补充分享,能够造福那些没有来参加的。
有一个小花絮,我记得几年前在网上跟人争论远志明的老子与圣经,还有神州电视片,我是支持远的,说他瑕不掩瑜,有人是踩远的,说他传另一个福音,很危险。当时记得是说走着瞧,看远志明肯不肯放弃他的学术研究。这次远牧师讲,不管什么学问,最终都是要引到耶稣基督,所以讲什么,都不如只讲圣经。我听他的布道会,一句都不提老子。欣慰啊,感谢神。
以下是部份网友的回帖:
foreigner很高兴看到弟兄昨天就上贴了,想用一句运动员的词来形容就是短,平,快。正想着生命季刊有没有会后让大家交流一下的平台。可能是第一次去,满新鲜的,昨天有不少感想,想接着贴说说,但没有时间。可才隔一天到了今天却没啥想说的了,嗨!现在剩下的只有当时真正touch我内心里面的那一两点。就我自己的情形来看,我的理解是只有圣灵工作的那些才真正是有效的。相信还有其它圣灵的工作,只是我现在没有明显意识到。
顺便跟着弟兄的贴简单说两句,不是对信息的评价,是我作为一个信徒生命和领受的呈现:
touch我内心的那一点就是王峙军牧师在最后一场的信息中说到的:在至圣的真道上建立自己。我感到这话对我意义深重。我希望这个感动可以持续。
此外康来昌牧师的信息里面因信称义中间有一个很特别的亮光却可惜没有把握住。也因此我去听他最后一个专题讲座(前面的没有机会听)。但讲座重点不一样,那个亮光似乎就没有真得到了。
苍兰:“大陆的家庭教会的形象,呵呵,已经从至死衷心、光芒万丈,变到了异端横行、腐败堕落。”如果真的是这样,太让人心痛了……求主怜悯他自己的百姓。
懒羊羊:应该把你的“如果”两个字去了……
二、非官方统计
我们教会和另几个教会承担了这次大会招待(Usher)维持秩序的工作,身穿红马甲的就是我们。如果你看到一个胖子,胖到马甲的扣子都扣不上了,恭喜你,你看到的就是我罗七。
每天下午是两堂专题时间,第一堂2:15开始,第二堂3:45开始,一次有八个专题。我们作为城管队员,负责在过道里指示方向。从2:00开始一直到2:30(这已经是迟到了),基本是几秒钟回答一次问题,全是某某牧师某某专题在某某房间从这里进去第几个房间之类的。回答了上千个问题后,我觉得自己可以搞个统计了,当然是非官方不负责的统计。
被问到最多的专题,是远志明、黄力夫、赵莉这类的福音性专题,如果去听的人都是慕道友,那我是极其高兴的,如果是基督徒,嘿嘿。
其次是关于大陆事工的,我觉得还是有明星效应的,小敏的专题有许多人询问,后来的不著名的大陆弟兄,问得稍微少些。
说到明星效应,康来昌的专题比其他的名牧的专题更火些,不知是否跟他第一天晚上的讲道有关。他讲道有神学论点,但是用许多例子解释得很清楚。我太太说她大概就是听康牧师讲道这种水平,其他太浅的不耐烦,太深的听不懂。
有些关于北美基督徒教会、生活、事奉的研讨会和专题,反应一般。
人数最少的是解经和神学类的专题。我想大家还是觉得把这类活留给牧师去做的好。
所以我很阴险地得出了北美华人基督徒的属灵状况,再次提醒这是非官方不负责的统计:北美华人基督徒,挺大一部分还是喜欢听浅浅的讲道,生动的讲道,不爱枯燥的读经;对于大陆事工很感兴趣,但是对于身旁的事奉反应冷淡,是所谓“为万里之外的胡锦涛祷告容易,为身边的老婆祷告难”的表现。
另外人潮的高峰在2:10-2:20之间,许多人是迟到了。我去了几堂事奉类的讲座,下面再写。
以下是部份网友的回帖:
Xiahong看来俺属于挺小一部分,爱身边的老婆容易,爱千里之外非洲的人难。
Dandelions那你们是在楼上吃饭的红马甲们,很感动你们的服事,下次我也想穿红马甲呢。
懒羊羊:有的红马甲其实不动脑子的。给红马甲们一个问题,可以层层上报,直到得到答案为止:
大会一餐只允许一次拿够,不准回头;大会不让已经订饭的人出去吃饭;拿得稍微多些他们却拦住;那人家不够怎么办?我觉得这里面有理可讲的,想想就知道这样的规定前后矛盾。我早餐拿了两小盒牛奶,两个danish,结果一男一女两个红马甲把我拦住,非说我拿多了浪费。我说我都能吃掉,为什么你们认为我会浪费?女的只会说“不好意思这是大会的规定”,我说那我饿,怎么办?我想我是在吼了吧,女的退了,男的上来,说“没有问题”,却还是拦住我的去路。我又喊道:“我饿!”他让开了些,嘴上却还说“没有问题,反正肯定有人不下来吃饭,你多拿也没有问题。”
Come on我“多拿”?如果是男的拿两片danish他敢不敢出声啊?So我知道穿个马甲不容易,但真诚而遗憾地说,我对大会各方面都满意,然而这次跟红马甲的交道却是我本次大会唯一一次的恶心经历。
三、北美华人教会
以下大部分是大会里听来的,有些是我自己的观点,就不专门引用原作者了,大家不要骂我抄袭就好了。
北美华人教会在美也有200年历史了,过去50年经历过两次大的增长浪潮,一次是70年代台湾学人来美后大批信主,这些人很多都成为教会里的中坚,另一次是90年代大陆来美的学人。2000年之后,台湾来美的人数减少,大陆来美的人数虽然越来越多,但是福音相当难传,信主的比例越来越少。我后面会谈一下我理解的原因。
现在华人教会的组成是,大部分的人是3040多带孩子的家庭,平均年龄40岁,如果没有新鲜血液,20年后就是平均年龄60岁,那对社会基本上是完全失去影响力,是我们不希望发生的。
教会的趋势很清楚,就是第二代,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的孩子们长大了。据说华人教会失去了整整上一代的ABC,就是现在40岁这代人。当然有历史原因,以前的华人教会的主要成分,都是移民来的或者是苦力来的,文化较低,英文不太好,与美国主流社会比较脱节,大多数窝在东西岸的唐人街。他们的ABC孩子,不认同自己是父母那样的中国人,也不愿不会说中文。长大后不愿呆在华人教会,可是去英文的教会,又被看作是中国人,他们觉得是被羞辱了,所以最后什么教会都不去,整个一代就丢失了。我觉得就是认同感的问题。
这一代的ABC,就是青少年包括大学生,情况和上一代不同。父母呢,都是高学历的,懂英文,在主流社会里工作。中国又强大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印象越来越正面,小孩不再以中国人为耻,也多多少少会讲中文。
教会的任务呢,就是把这些在教会里信主的青少年留下来。方法就是要开英文的事工,甚至单独开设英文教会。幸好现在的教会已经在做了,不过可能要再认真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困难就是缺乏资源,谁叫整整上一代ABC都流失了呢。
从长远看,英文事工可能是华人教会向其他族裔传福音,普世宣教的一个开端。这是我个人的美梦,哈哈。刘传章牧师说北美华人教会下一波发展方向,一是ABC,二是PRC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大陆来的。我认同他的观点。
说到PRC,就是要向80后,90后传福音。现在出来读研究生的,是80后;出来读大学中学的,就是90后。
80后的特点,一个词就是:纠结。一方面道德感低下,受世俗价值观冲击,一方面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好感,对基督教的服务奉献精神认同;一方面痛批政府官员腐败,一方面又挤破头去考公务员。在这种表里不一的挣扎中,和买房找工作等生活巨大的压力下,许多人沉迷网络,作为发泄情绪的主要手段。
90后的特点,一个词就是:享乐。所谓“富二代”,道德感低到连挣扎都没有,反正一切就是以娱乐自己为主,连忧自己都没有,就更别提忧国忧民了。
怎么搞定8090后,实在是个难题。因为基督信仰首先要人就是认清自己是罪人的身份。道德感这么低,完全没有罪的感觉,怎么传?比如说未婚同居的现象,连受洗的基督徒都这样做,不仅当事人不觉得有错,甚至他们的父母也不觉得有错。你一说,人家完全不来教会了。按黄力夫教授的说法,完全无解,无奈啊。
8090后有个大弱点,就是孤独,独生子女么。嘿嘿,教会要利用他们的弱点,用神的话语和关爱的行动突破之。
摆在北美华人教会面前的问题,实在是巨大啊。不去解决,教会就断代了;要去解决,又无从下手。需要众弟兄姐妹群策群力,从主耶稣那里求得真智慧。
这篇算是我对北美华人教会的一点前瞻。
以下是部份网友的回帖:
Candle不过,也没那么悲观。我接触不少来读书的独生子女,心田开着的,还是一点种就发芽,俺带着入门信主的就不少。去接学生,就开讲,再联系去教会之类,一步一步跟进,最后不一定全落户华人教会,但成羊就行了呗。只要肯用心肯花点儿爱心,时间精力金钱多搭点儿,福音不那么难传,别躲在教会高墙内等人上门,每个人就都是播种机。
知音:也不能说完全无解。最大的问题是“甚至他们的父母也不觉得有错”。俺儿子大概就是因为发现很多父母都不严格要求,而探过我们的口风,当我们很明确地说如果他也那样要“挨揍”以后,我发现他反而更respect我们了。当然,靠“揍”的确不是个“解”,只有靠主的保守。
xinmin谢谢罗七弟兄的大会回顾与前瞻分享,个人观察深入细致,总结也很清楚。
今日基督教最新封面故事就是:The Myth of the Perfect Parent: Why the best parenting techniques don’t produce Christian children(完美父母之困惑﹕为什么最好的教养方式仍然无法造就基督徒孩子)。
大女儿刚刚从Urbana09的四天大会回来。据说与会的一万七千大学生中,30%是亚裔。这是一个可喜的统计数值,虽然不知道亚裔中,中国学生的比例有多大。美国大学生的亚裔比例肯定没有30%,基督徒亚裔比例也不会有那么高。
80后与90后中一定会出现一小群热心爱主的基督徒,向他们同时代的人还福音的债。问题是我们上一代如何把福音承传给他们中的信仰先行者。古旧的福音总是会让一些人灵魂苏醒的,我们需要与神同工,把上帝的爱带给他们。
如今许多出国的年轻人,家境大多比较宽裕。他们能不能被福音得着,不仅是教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们自己对自己与家人灵魂的责任。中国的教会还需要特别关心的是那些社会底层为生计打拼的同胞。
苍兰:我们教会去今年去Urbana的就有25个,不过多数是CBC (Canadian born Chinese加拿大出生的中国人),少数是大陆第一代移民基督徒的后代,八零或九零后自己出来留学的小留学生们信主的还是很少
jack2010关于北美华人教会第二代的问题
是北美华人教会断代,还是北美教会断代,用词不准确。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北美华人教会的第二代大多数是生长在北美的ABC,如果让他们完全融入华人教会环境是不可能的。他们在华人教会不能融入,但是可以融入美国人教会,只要去教会就很好。
我个人认为,北美华人教会的衰落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在北美的华人结构造成的。二代的“出走”也是必然的,因为是成长文化背景造成的。北美华人教会有长治久安的发展,必然将教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放在中国国内,否则北美华人教会美国化趋势势必加速。
我这里并不是说北美华人教会美国化了不好,而是事实存在。靠北美华人教会本身事工、社区事工守住二代是不可能的,要利用中国国内、台湾、香港的宣教参与才能够提升第二代基督徒的参与意识、种族意识和归宿意识,才能够真正留住第二代,使用第二代,传给第二代。
四、中国大陆教会
我参加的关于大陆事工的专题一堂也没有,关于大陆事工的信息都是在联合的大堂讲道里听到的。当然平时会听到一些关于大陆教会的消息,大道消息和小道消息都有,这得归功于我太太,她时不时地去生命季刊办公室帮忙,聊天得到的消息回家都说给我听了。
大陆家庭教会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异端横行,二是腐化堕落。
我看究其原因,还是政府的控制。
按照美国教会的标准,一般一个牧师最多也就管理个100个人的教会,再多就要再聘助理牧师、副牧师之类的,有的小教会三四十人也有个牧师。中国基督徒人数据说已经过亿了,按保守估计吧,5000万。如果100个人配个牧师,就得需要50万个牧师。50万啊,开玩笑吧,现行政策下怎么可能?
经过系统培训的牧师传道人严重不足,异端那是跑不了的了。
我也不知道这种问题该怎么解决,从理论上来说,“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是个接近标准答案,具体操作那就抓瞎了。我可以造就自己,顶多在教会里带人查经,但是中国家庭教会离我实在是远了点。
新民弟兄提到了向社会底层传福音,我有点困惑在如此异端横行的状况下,如何有效地传纯正福音,传了后如何栽培保证他们不被掳走。也许我太悲观了,毕竟我不了解大陆教会。
以下是部份网友的回帖:
j9可以通过dvd/cd/mp3等多媒体把纯正的福音、释经和门徒培训带到国内;博客等网络手段也很好。
教会应该有支持国内宣教的“promotion”(推动);我们个人也必须有支持国内宣教的vision,以及财力物力祷告的行动。
mean网络上啥东西都有,都说是纯正的福音,人家信谁呢?
foreigner我这是站着讲话不腰疼……不了解大陆教会也没有明显的负担。个人认为,原则上其实是神等着祂的器皿预备好为祂使用,可派用场。祂难道不比我们更焦急吗?是祂有计划,不是我们能计划什么,我们所做的就是服在祂的手下。如果我们的生命有足够的功用,祂难道不会感动、引导和差遣吗?所以还是“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同时,照着感动祷告,寻求,等候祂的引领。可能有不够理解弟兄意思的,请多包容啊。
mean5000万还是太乐观,我估计中国有2000-3000万就不错了,所谓10%云云,应该是以讹传讹。中国大概不需要50万牧师,不过5-10万应该需要……祷告吧!早期的教会也没有很多神职人员,纯正的福音也可以传下来,是咋传的呢?
caleb大陆太大了,结论太笼统了。我所知道的大陆的教会,其中有很大的三自教会,也有很大的地下教会,发展其实都很不错。
几大家庭教会的8090后,可不是我们想象的草莓兵,其先锋所到之处,已经可以说是毫不逊色于老一辈的事迹,称得上是可歌可泣。只是也许几十年后才会有他们的消息,和他们的前辈一样,用白骨讲述当年的故事。
海外的华人教会,可能是精英惯了,太骄傲了,论断起国内的教会来,这一条那一条的。
其实,回去到家庭教会看一看,我们只有学习的份。
 
罗七  来自中国大陆,现住芝加哥西北郊。常在北美基督徒论坛上参与查经,一些网上的查经内容可在他的博客roman7.ccblog.net上读到。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