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这代要对那代颂赞你的作为
也要传扬你的大能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98期
慈悲的神,厚赐恩典的主,我们感谢赞美你!你既向我们启示出你的公义、圣洁、怜悯、慈爱、智慧、能力、威严与权柄,叫我们知道你是一位可敬畏、配得一切荣耀的主,主啊,愿你使我们成为一群照着你美善的本性来赞美、来敬拜的人!
我们的神,我的王啊!我们要尊崇你,要永永远远称颂你的名。我们的神本为大,该受大赞美,其大无法测度。这代要对那代颂赞你的作为,也要传扬你的大能。我们要默念你威严的尊荣,和你奇妙的作为;我们要传说你行可畏之事的能力,也要传扬你的大恩和大德。我们的口要说出赞美神的话——唯愿凡有血气的,都永永远远称颂神的圣名。
亲爱的主,虽然我们生活在末后的世代,但我们确信你是在末后世代掌权且掌权直到永远的主!主既掌权,就必带领我们胜过末世争战的艰难,使我们可以敬虔地、儆醒地、坚忍地、有盼望地活在这世代,活出你儿女生命的真实,活出你的性情与荣耀。
主啊,我们坚信你再来的脚步已经临近,愿我们的心思意念,言语行为,都与你再来的生命节奏相符合,在末后的世代成为你美好的见证。荣耀归主!奉基督的名,阿们!
主日信息

住在主里面
讲员 雨田传道
约壹2:27-3:10
点击观看雨田传道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pa5ATIk9eek
国内读者观看雨田传道信息视频👇
以下为雨田传道信息音频:
引言:从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愿与主更亲》谈起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福音朋友们主日平安!今天我们在认罪的时候唱了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愿与主更亲》。这个旋律大家熟不熟悉呢?我想很多人应该看过一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男女主角大家应该很熟悉,对吗?我们现在应该都能想起他们的样子,男演员叫莱昂纳多,女演员叫凯特。但我现在要讲的不是他们在桅杆下面浪漫的那个场面,我想要讲的是这首诗歌在这艘巨轮将要沉没之前的事情。当时船撞上冰山,已经倾斜进水,船上一片混乱,人心惶惶。我们看到有勇敢的人,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女人和孩子,我们同样也看到有一些懦夫,总之人性的光与暗交织在一起。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旋律响起了。这个旋律就是船上的室内乐团的一提琴手所演奏出的《愿与主更亲》的旋律。随着这个旋律的响起,二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手陆续加入了演奏。恐惧与平安,就在这时强烈的碰撞起来。在1953年的电影版本里面,甚至是留在船上的许许多多的人一起唱响了这一首带给人巨大平安的诗歌。
请问大家在哪里才有真正的平安?在主里面——越与主接近就越有平安。让我们把目光转回约翰书信当中的背景,那个时候教会里出现了敌基督的假教师和他们的假教训,因此教会里有一些人受到影响,离开了教会,教会里也出现了一些的混乱,那时的教会就如同一条行驶在风浪当中的船一样,船上的人开始有了一些不安。于是老约翰写信给教会里面的人,要坚固他们的信心,他在二章27-28节当中劝勉、甚至是命令主的儿女要住在主的里面。这与电影当中的一幕是否有一些相似?惶惶不安的人都需要被坚固,获得平安。而在哪里才有真正的平安呢?就是在主里面。我们可以回想在旧约圣经当中,哪个地方是人与神相会的地方?是至圣所。那时大祭司在祭坛上献祭,在香坛上烧香,又在至圣所办理一切的事,为以色列人赎罪,因此人可以在神面前有平安,然而这需要常常地献祭。但是在新约圣经告诉我们基督徒靠着什么与上帝相会?希伯来书十章19-20节是这样说的:“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看到了吗,我们借着基督完全的赎罪,就可以时时坦然地进到神的面前了。这就是住在主里面了。所以我们今天就针对老约翰的这个命令——住在主里面,来思想主赐给我们的话语。
一、认识“住在主里面”(2:27-29)

我们要认识什么是住在主里面,首先必须明白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恩膏,这个词在二章27节里面出现了4次。请问恩膏是从哪里而来的?27节告诉我们,恩膏是从主所受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理一理这个顺序。基督是不是被称为受膏者?我们记得以赛亚书61章里面告诉我们:“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很显然耶稣基督是受膏者,祂受膏作先知,祭司和君王。
接下来,我们所有的基督徒也是从那位圣灵上帝受膏的。使徒行传第十章里,描述了彼得在讲道之后,圣灵就降在了一切听道的人身上。于是彼得说这些外邦人既然受了圣灵,谁还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接着,就奉耶稣基督的名给他们施洗。他们既然受洗归入基督,就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书说,不管他们是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他们都在基督耶稣里面成为一了。就着今天来说,不管你是男是女,不管你是什么文化、职业背景,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你是一个真基督徒,你就是被圣灵上帝所恩膏的人。
圣灵的恩膏对于基督徒来说有什么作用呢?27节里面讲得很清楚,来自圣灵的恩膏要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就显明圣灵不仅不与真理相冲突,反而是为真理作见证,所以祂又被称为真理的圣灵。祂要住在每一个信徒的心里面,让我们认识真理,并离弃假教训,这就是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的意思。上帝的圣言和圣灵的引导永远都不会矛盾,上帝的圣言和圣灵不仅仅是让我们有一套神学,它还有一个更伟大的意义,就是要我们住在主里面。假教师和假教训的目的是要让我们与主分离,而真正福音的目的则是把我们不断带回到主里面。
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恩膏的重要性,圣灵的恩膏与圣言彼此合作,是我们住在主里面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没有人能住在主里面;离开了这个基础,就好像把房子盖在沙土上一样,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个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当我们看完了第27节,恩膏是住在主里面的基础之后,我们要来看住在主里面的动力是什么。住在主里面强有力的动力就是主的再来。第28节里所说的,祂若显现和当祂来的时候,就是指着基督再来的那个时候。这里不是在讨论基督会不会来,因为所有的使徒都知道应许,就是基督一定会第二次来,只不过根据马可福音十三章32节所说的:“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主耶稣说祂也不知道那时辰是因为祂的降卑和自我限制。所以,老约翰是在呼吁每一个基督徒都要随时预备迎见主,免得主再来的时候,人在祂面前惭愧,就好像那5个愚拙的、灯里没有预备油的童女一样。当主来的时候,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这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有怎样的意义呢?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每天用主的恩典来作为我们的装饰,每天用基督那公义圣洁的婚纱,就是那血洗的白衣来遮盖我们这些心思、意念、言语和行为都残缺不全的罪人。离开了基督那圣洁公义的婚纱,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平平安安地见到那位新郎。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在我们一生的预备中应当时刻不以基督和祂的福音为耻,只有这样,到祂再来时,才会使我们越发地荣耀。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发自内心地盼望基督的再来吗?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理,就是:你对见主的盼望有多弱,你住在主里面的动力就有多弱;你对见主的盼望有多强,你住在主里面的动力就有多强。因为只有常常安息在主宝血里的人才是常常住在主里面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平安的,是坦然无惧的,是不至羞愧的。所以,约翰·加尔文这样说到:“我们若不热切地盼望基督的再次降临,那我们作为基督徒的生命就不会有什么长进。”
可是,从现在到见主的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如何预备自己呢?总的来说,就是在世操练与主联合。在这里,给大家五点指引:
1.借着信心时刻将我们带入与基督救赎的联合当中。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受罪性的影响而犯罪,所以需要随时投奔基督的十字架,这就好像我们唱的愿与主更亲一开始那句话一样,更加与主接近,是就近主的十字架,靠着恩典钉死旧人,活出新人。
2.持守在上帝的圣言当中。简单地说就是多读经,认真读,仔细思想,将自己的生命浸泡在上帝的真理中,并要用它来滋养自己的生命。
3.透过基督为我们设立的圣礼与祂相交。洗礼、圣餐都引导我们来到基督那里,以祂为敬虔生活的源头。要理问答告诉我们圣礼是有形的蒙恩之道,借此基督与我们彼此相交。
4.倚靠圣灵上帝的工作。圣灵会光照我们的心,使我们识别真伪。耶稣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祂能够清楚分辨魔鬼的诡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祂被圣灵充满,所以我们寻求住在主里面要倚靠圣灵的大能。
5.住在基督的身体——教会中。圣灵的恩膏不仅是个人性的,也是群体性的,祂不是让人孤芳自赏,而是在有机的共同体中一同建造主的身体,在基督里,爱弟兄姐妹,甚至为了基督的缘故,愿意为他们付上极大的代价。
如果说28节给我们指明了住在主里面的动力的话,那么29节就告诉我们我们凭什么住在主里面,凭据就是基督的义。这里的经文逻辑很简单:不是从基督生的就行不出真正的义,从基督生的才行得出真正的义。所以,一切上帝眼中的义行,只能是从祂而来的,基督徒从基督支取义而行义,这是住在主里面的真门徒的凭据。这也就是约翰福音十五章5节里主耶稣所说的:“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看到了吗,连于基督而产生的义行才是真基督徒的凭据。

根据这里的经文,我们也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离开基督,人没有真正行义的任何能力。这可能会给一些人带来困扰,或是有被冒犯的感觉。在这里请先接受我的澄清,因为这句话的阐述是基于基督教的世界观的,在基督教的世界观里,只有以荣耀上帝为终极目的的行为才被看作是真正的义行,基督徒行的义是支取基督的义,而非道德主义式的行公义。试想,如果你按着圣经相信有一位美善的造物主创造了一切的人,那么这位造物主的初衷一定不会是造一群人来背叛祂,而是盼望被造的人可以荣耀祂,并且以造他的上帝为喜乐和满足,就像父母盼望所生养的儿女可以以爱回应父母一样。但是当人犯罪堕落后,就从这个美好的目的偏离了,他忘了这位上帝,或是任凭自己铁石般的心不承认这位造物主,他再好的行为,只是为了自己被夸赞,被高举,或是被记念。最终目的如果不是为了上帝得荣耀的话,这就不是上帝眼中的义行。试问,一个不信靠上帝的人会为了凡事荣耀上帝而行吗?显然不会。所以,这些所谓的义行不是上帝眼中真正意义上的义行。
但讲到这里,我们也要谦卑地承认,不少非基督徒的确也做了很多善事,也有很多人甚至比一些基督徒做得更好。所以我们不仅要承认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他们行得好,更要看到罪会影响到我们生命的每个层面,即便我们有一些义行,我们都要时刻省察我们行义的动机和能力是否是从基督的义而来,是否是为了荣耀上帝。以赛亚书六十四章6节这样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所以,我们需要常常省察自己。
那么,从基督那里支取能力行义的果子有哪些呢,周毕克牧师的文章中指出至少有以下三个。
1.顺服:用我们整个心灵来爱上帝,并要遵行祂的律法。这是一种出于爱的顺服的生活。顺服乃是耶稣生命中最伟大的标志。祂说:“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
2.像基督对待我们那样来善待其他人:基督是没有怨恨的,祂求天父赦免钉死祂的人。而自然人呢?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主改变我们。
3.正直地对待自己:这包括两方面,第一、脱去旧人,这就意味着治死罪,正如约翰·欧文所说的那样:“你务要治死罪,不然罪就必治死你。”第二、穿上新人。这意味着新人活出来,有所行,有所不行,这包括我们要积极为公义而战,也包括要消极抵挡不义。
让我们小结一下第一个要点,住在主里面的基础是上帝的恩膏;住在主里面的动力是对主再来的盼望,那时我们将彻底得救赎;住在主里面的凭据则是我们常常支取基督的恩典来做荣耀上帝的事情,在生命中不断结出荣神益人的果实。

我作为诗班的司琴,我几乎参加了17年到现在的所有EF教会的葬礼,中间因为特殊原因缺席过不超过三次。我参加过一个人的葬礼,这是我见过EF参加葬礼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个人就是黄Y牧师的妈妈,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姚妈妈。她是一个真实活在主里面的人,黄Y的爸爸当年被批斗,因此精神分裂,就是这个姚妈妈将黄Y牧师和他的两个姐姐独自抚养成人。她信主后从“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变成了可以通读圣经,而且常常读经;她从无怨言,常常祷告,她每周有一整天在主里面禁食祷告,所以她所有的重担都交托给主了。她也不断为儿女祷告,主听了她的祷告,拣选了她的儿子黄Y,主不仅拣选,还亲自呼召黄Y来服事主,于是黄Y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全职读神学,如今被按立为牧师。前些天我跟黄Y牧师还聊起姚妈妈被主接走前的状态,黄Y牧师是这样形容的:“我妈去世前虽然身体备受煎熬,因为胆囊癌使她浑身蜡黄,可是她心中别提多高兴了,高兴得要命!”我想,姚妈妈就如同泰坦尼克号上那些被信心充满,带着盼望,坦然无惧唱起《愿与主更亲》的人们;我想,姚妈妈就如同路加福音里面那个素常盼望主的西面,因为她的眼睛已经在信心中看见了她的救主基督,主甚至伸出了钉痕的双手在预备迎接她,所以她巴不得立刻被释放,安然去世,奔向主怀。
弟兄姊妹们,求主赐给我们这样的盼望,盼望与主更亲近,盼望每天被主的宝血洁净,盼望我们的身体灵魂永远得赎的那一刻吧。在第一点结束前,我要分享给大家一首当年我在姚妈妈离世前写给她,安慰她的诗歌,这首诗歌叫做《指望在主歌》,歌词来自诗篇39篇的8-13节,经文是:求你救我脱离一切的过犯,不要使我受愚顽人的羞辱。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求你把你的责罚从我身上免去,因你手的责打,我便消灭。你因人的罪恶惩罚他的时候,叫他的笑容消灭,如衣被虫所咬。世人真是虚幻!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留心听我的呼求。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因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求你宽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复原。诗39:8-13这首歌词引用的是吴经熊所编写的《圣咏译义》,歌词这样写到:
愿主拔我罪,永塞谗人口。岂敢怨颠沛?固知主所授。
伏乞息圣怒,勿再加杖殴。吾主施诃谴,孰能不消瘦?
含泪吁恩主,渴望主眷佑。在世如作客,作客岂能久?
平生罪孽多,惟求主宽宥。死前当自新,荡涤一身垢。
(唱诗)
透过这首歌的歌词,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基督徒客旅的一生都要靠主的恩膏活在主里面;他们的一生都要在恩典中盼望见主的那一刻,那时他们将完全得救赎,这是他们活在主里面的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他们就可以不断地从基督那里支取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义,以此来预备新妇的婚纱,以此来面对一生中各样的挑战,结出生命的果实。让我们把感谢、赞美和荣耀归给施恩给我们的主。
二、你看——默想荣耀的画卷(3:1-10)

让我们回到老约翰的时代,当时,分裂教会团契的幽灵仿佛仍然在空气中游荡,约翰写下这些话,目的就是要驱散这幽灵,让信徒看见并默想那一幅幅荣耀的画卷。所以,约翰在三章一开始就呼吁那些处在困惑、忧愁中的基督徒,大喊:你看!我们都知道,当人沉浸在负面信息中的时候,很容易沮丧、痛苦与失去信心,所以当我们经历这些的时候,有一个法宝,就是默想荣耀、默想天堂。歌罗西书三章2节告诉我们:“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所以基督徒最大的、永恒的盼望就在“上面的事”当中,他们的思想也应当常常专注在那里。
讲到如此这般地以荣耀、以天堂为念的,没有比英国清教徒牧师巴克斯特更好的例子了。他生活在十七世纪,他一生76年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处于非常差的健康状况中。1646年的一整个冬天,他都在生病,并且他还不是在自己的家中,而是在异乡孤独卧病在床,他“被医生判了死刑”。为了自己的益处,他开始写下他对自己似乎就快要进入的天堂的默想。从此就开始了他最重要的一本书——《圣徒永恒的安息》的写作。因为他确信对天堂的默想绝对有好处,所以在他奇迹般地康复以后,还是不断督促自己默想天堂,这常常是在他散步的时候,每天至少半个小时。最终的作品在几十年以后出版,是一部篇幅长、意义深远、现今仍在不断印刷,并且国内买得到的一本特别好的书。这本书堪称清教徒默想传统的最高峰,就如巴克斯特所说,“默想就是在理性里点一把火,直到它全然焚烧起来”。毫无疑问,默想荣耀会驱散阴霾,增加信心。
在今天的三章1-10节中约翰就是在引领我们默想那荣耀的画卷,我们至少会看三幅画,让我们来一一领略。
第一幅画,麦田之画。这位于三章1到2节的前半段,经文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祂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祂。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

在这幅画中,我们仿佛看到上帝的儿女们如同无边的麦田,所有的麦子沐浴在阳光当中茁壮生长。当你默想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我要引导你思想两节经文,经文是约翰福音十二章23到24节,在那里,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因为什么可以从这个世界中被分别出来?因为什么真成为天父的儿女?因为什么可以永远住在主的里面?就是因为那粒麦子落在土里死了——天父永远的爱子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死了,天父的爱就在基督里向我们显明出来,我们就可以因此活过来。这个无比奇妙的圣爱来自于耶稣的死,祂的死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把救恩扩散到万邦。这就如同以弗所书三章6节所说的: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
约翰在提醒他的会众,不要再活在沮丧之中了,那些人背道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福音,他们的离开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从神而生的。你们要把你们的目光一路展望到地极,当你们看到基督的国度如同无边的麦浪的时候,你就会被圣爱产生的果效震撼,被神国度的荣耀所震撼,你的信心就会增长。结出许多子粒是上帝不改变的应许,巴克斯特在《圣徒永恒的安息》中这样说到:“思想神可靠的应许,是我们何等喜乐的理由。的确,我们还没有得着天堂本身这喜乐,但每天生活在进入神国度的盼望中,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一位继承人思想自己将来必然要继承财富,即使目前他要忍受某种贫困,这对他岂不是一件乐事吗?我确信将来要得荣耀,这岂不是有说不出来的喜乐的充分理由吗?是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因盼望神的荣耀而喜乐!”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幅画,第二幅画位于三章2节的后半部分到第3节,这幅画我给它起名为神圣改变之画。经文是这样说的:“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

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样子,如果我们把上帝全备的律法当做镜子的话,镜子里呈现的我们就惨不忍睹,因为我们就算信主以后还是常常被罪影响,我们的心中还是常有许多不洁净的想法,总之,我们的心思意念、言行举止中的罪都会显明在律法这面镜子当中。在这里,老约翰呼吁我们要去默想将来的画面,他告诉我们如果住在主的里面,不断地靠着恩典来洁净我们,我们就会发生变化,最终我们必要像祂,必要完全洁净。
腓立比书三章21节也有类似的描述,经文说:“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哥林多后书三章18节更是告诉我们,“到那时我们要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这就是上帝应许祂儿女的神圣改变,这个改变从我们住在主里面就开始了,直到见主的时候会彻底成为上帝手中的艺术品。加尔文精彩地评论说:“就肉身来说,我们不过是尘土和影儿,死亡常在我们眼前。我们会遭遇无数的不幸,我们的心也易受数不清的罪恶的污染,以致我们总是发现地狱就在我们里面。因此,我们更需要使自己的心思意念离开对现状的关注,免得悲惨的境遇……动摇我们对那至今仍隐藏之福乐的盼望。”我巴不得我们都能常怀着这样的盼望来不断地成为圣洁。

跟着,我们来看第三幅画,这幅画位于三章四节到十节,这幅画我给它起名叫两棵树之画。在其中有一棵树已经死了,这就代表了4节和6节中所说的凡犯罪的人。特别请大家注意这里“凡犯罪的”用词是非常强烈的措辞,可以理解——为无法无天,指人完全被罪所控制。这不是无意地、偶然地犯罪,而是蓄意地、惯性地悖逆上帝。这个词主耶稣用过,就出现在马太福音七章二十三节中,耶稣指着那些假基督徒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主耶稣用的作恶的和约翰壹书4、6节里的犯罪的就是用的同一个词。很显然,这些无法无天的人就是罪的奴仆,他们就正如第6节中的描述,未曾看见基督,也未曾认识基督。他们的特点有两个,第一,眼瞎!从来就没有真认识基督;第二,无知!他们没有因信心而有的真知识,他们的伦理生活与福音教义完全背离,生命完全没有一点神圣的改变,是个冒牌货,是麦子里的稗子,他们如同第十节里说的一样,没有办法去爱那些属于主的弟兄姊妹,因为他们不是住在主里的人,而是第8节里面所说的属魔鬼的人,结局与他们的父魔鬼一样,就是灭亡,这就是画中死亡之树的异象。
这幅画中还有一颗树,郁郁葱葱,这代表一切住在主里面的人,他们的根系紧紧地连于主耶稣的宝血泉源,因为他们深深晓得主第一次来的目的是要拯救罪人,这就是第五节里说的,主曾显现,目的是要除掉人的罪,所以他们对主的回应就是拥抱救恩,住在主耶稣这避难所里面。
也许有人要问,第6和9节中说的这种人不犯罪是什么意思,我的回答是,因着归算的教义来说,他们的罪被归算给了主,而主的义就归算给了他们。我非常赞同加尔文在这里的注释,他说:信徒被算作没有罪;也就是说,他们是公义的、按公义生活,因为他们真诚地向往公义。说他们不犯罪,是因为他们虽然苦于肉体的软弱,却不同意犯罪,而是在其中挣扎呻吟,因此他们的确可以与保罗一同见证,他们所不愿意的恶,反倒去作。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我都与保罗一样,有这样的挣扎和呻吟吗?如果有,我们要一同思想希伯来书二章14-15节:“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基督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看到了吗?基督已经借着死彻底胜过了魔鬼,也释放了我们这些一生怕死的、软弱的人。这意味着,在基督里,神的儿女非但不用灰心沮丧地顺从罪或惧怕它的出现,反而可以确信,他们与罪相争得胜,既是目标,也是主的郑重应许。
以上就是这幅画中的两棵树,从这幅画中,你可以凭借信心看到结局,属魔鬼的要彻底失败,属主的要彻底得胜。这能否带给你激励,使你打起精神,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你来得的奖赏呢?求主的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
三、住在主里面意味着:勇敢履行受膏者的责任(2:27)

在第三点中,我们要回到二章27节,来思想住在主里面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只是认识到基督徒是被恩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到恩膏还意味着被膏者具有相应的责任,并要勇敢履行这样的责任。
让我们回忆一下,旧约圣经中受膏的有些什么人。亚伦受膏做祭司,让我们看到祭司这个职分是受膏的;大卫受膏做君王,君王也是受膏的;先知有吗?想一想,以利沙!在列王纪上十九章中,上帝坚固和吩咐那个在何烈山山洞里软弱的以利亚两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膏以利沙接替他做先知,表明神的工作不会停止。
在新约中有一位终极的先知、祭司和君王出现了,祂就是耶稣基督,祂受圣灵的无限恩膏身兼三重职分。作为先知,祂是摩西预言的那位终极意义的先知,摩西曾说:主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凡祂向你们所说的,你们都要听从。作为祭司,基督既是大祭司又是祭物,就如同希伯来书十章12节所说,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作为君王,歌罗西书一章13节说,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基督做上帝国度的永恒君王。
接下来,我要挑战大家思想以下的问题:
如果你住在主里面,你是否认识到受膏并非躺平在恩典中,而是应当满怀盼望,肩负与受膏者相匹配的责任呢?你是否意识到你应该像先知一样熟悉上帝的话语,持守并住在上帝的话语中呢?你有没有更加热爱上帝的话语,更加熟悉上帝的话语呢?你有没有用上帝的圣言来劝勉自己、劝勉家人、劝勉那比同胞还要亲的弟兄姊妹呢?
如果你住在主里面,你有没有像君王一样好好管理你的家庭,你的时间,你的工作和你的金钱呢?你有没有接待那小子里的一个呢?你有没有使你所治理的这一切彰显神的荣耀呢 ?你有没有像那位大君王耶稣基督一样爱神所爱,恨神所恨呢?
如果你住在主里面,你有没有肩负起祭司的责任呢?你注重祷告生活吗?你有没有为你的家人、弟兄姊妹,你的邻舍,以至于居住的城市、国家和主的国度殷勤祷告呢?你有没有像主耶稣一样那怜悯饶恕的心肠呢?你还在为一些人耿耿于怀吗?你还在为自己鸣不平吗?
讲到这里,我只能说,主啊!求你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那些该做的我没有做,那些不该做的我都做了!当你这样怀着一颗谦卑痛悔的心来到那代罪羔羊的面前,陈明你乏善可陈的时候,祂就会给你恩典,祂会算你为义。因为祂亲自说过: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约翰.米勒牧师所牧养的教会。米勒记录的这件事发生在1974年,那时米勒的家庭接待了一个曾经与神秘学、毒品和摩托帮有密切关系的年轻女子,米勒夫妇怜悯了这个深陷罪中的女孩,甚至把她接到家里同住。可是当米勒夫妇跟她传福音,并辅导她,福音开始触及她的内心时,这个女孩灵魂深处的黑暗力量竟然激起了她的谋杀计划,她要谋杀米勒和他的妻子。有一天,这个女孩突然在米勒的面前羞愧地脱口而出,说:“我一直打算杀了你和你太太!”米勒当时被惊呆了,他对人里面罪恶的深渊感到震惊。这个年轻的女子一直接受他们悉心的照顾、款待和友谊,但她的目的却是谋杀。可是,米勒立刻就想到了,一定是主在女孩里面动了工,所以她才会说出她的计划。于是,米勒对她说:“格温,我想让你知道,我已经原谅了你。我原谅你曾计划谋杀我们。”此刻,感到震惊的是格温。她顿时跌倒在地,仿佛米勒打过她的脸。她喊道:“你是唯一爱过我的人,而我一直想杀了你!我太可恶了!”这时,米勒对她说:“这表明,你无法改变自己,我也不能。格温,你心中需要耶稣。让我们祷告吧!”从那时开始,对基督的信心充满了格温,之后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今天的证道我们最终回归于“恩膏”,如约翰.米勒,如《悲惨世界》中饶恕冉.阿让的神父,等等。之所以他们都能像那位完美的的先知、君王和祭司,这是因为他们常常住在主里面。最后,愿圣灵上帝使我们沐浴在恩膏之中,连于基督,成为这世界的光,彰显主的荣耀,活在天父丰满的喜悦中。
最后,我们一同祷告:主啊,求你使我们常住在你的里面,不断被你炼净,渐渐有你的性情,以至于可以像我们的救主基督一样,坦然无惧地,勇敢地履行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职分。因为你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求主的灵不断破碎我们,建造我们,使我们渐渐长成基督的身量。阿们!
雨田 传道,现于大陆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