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56期 2010年12月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约翰一书3:16,23)
一个来电……
2010年3月19号晚上,笔者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这位在上海的邓姊妹通过上海教会找到了笔者所在的教会。邓姊妹焦急地告诉了我们关于她的亲戚唐小娟一家所遭遇之事,请求我们的帮助。
唐小娟
1990年出生的唐小娟,从小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可是村里人认为女孩子不需要多读书,所以原本可以考大学的小娟,也只能放弃这个梦想。虽然家中的经济窘迫,但她依然孝敬父母,做事勤快。为了尽早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唐小娟很快到社会上工作了。
2010年2月13号,中国农历的大年三十。在中国,这个日子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老老少少都早早回家,就等着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了。随着鞭炮声的此起彼伏,过节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在享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温暖。
懂事的唐小娟大年三十还在加班。傍晚6点钟下班后,小娟和往常一样,乘公交车回家。由于小娟住在本地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下了公交车站,还有一段路才能到家。所以小娟的父亲每天都会按时骑着电瓶车到公交车站上接小娟回家。
2月13号这一天,与往常一样,小娟的父亲唐雷震接到小娟后,骑着电瓶车带小娟回家。可就在这条幽暗的乡间小道上,突然从小娟的背后疾驶而来一辆摩托车,撞到了他们的电瓶车。小娟首当其中,被撞飞出去好几米,摩托车驾驶者也飞出去倒在路边。
小娟的父亲惊恐之极,哭喊求救,抱着小娟,等待着救护车来到。当天瞳孔放大的小娟和肇事司机叶某很快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叶某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而小娟存活了下来……
不过,小娟的头盖骨被撞碎,左脑受重伤,失去语言功能,右手已无知觉(医生认为不大可能康复),右腿粉碎性骨折……
宋承英
小娟的母亲宋承英是安徽人。因家中贫穷,20多年前来到本地,嫁给了本地的一位水泥搬运工唐雷震。为人老实的唐雷震,家中也是非常窘迫,到如今,还是用柴火烧饭。
宋承英算是家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骑着电瓶车、推小三轮到各个乡镇卖点小对象,每个月可以有1千元左右的收入。
2010年大年三十傍晚,小娟的母亲宋承英在家中做好了年夜饭,就等着小娟回来。当宋承英听到小娟出车祸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呆住了,立马往出事现场跑去。
当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在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而小娟一家却只能待在静谧的医院中。当天晚上,江南下了2010年的第一场大雪……
小娟出事后,宋承英立马把多年来为小娟出嫁而积攒的存款全都拿了出来—5万元,可在医院中,这仅仅勉强支付小娟几天的医疗费用。
那段时间,宋承英根本无法好好休息,整天到处借钱,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救小娟,甚至还听从了乡里人的说法,到处求菩萨拜祖宗,但承英的心中始终没有真平安。
2月底,由于承英实在无助了,就把自己的遭难写在纸上,到火车站向路人求助。可是那天非但没有讨到一分钱,还被别人踢了两脚,求助纸也被别人撕了。第二天,小娟的母亲跑到人流量很大的南禅寺,在那里跪了半天,只有100多元的施舍。当天还有很多人围观,也有人打电话给媒体,可是没有一家媒体对此事感兴趣,于是,都纷纷散去……
从2月13日晚上小娟被送进医院起,直到3月21日,除了小娟的亲戚外,没有人来帮助小娟。肇事者家属也未来过一次,也未赔偿一分钱。承英在医院中为了省钱,早上5角钱的稀饭,中午1元钱的白饭,晚上1元钱的白饭,她甚至还想到了卖器官救女儿。承英一家都陷入了绝望中……
唐雷震
小娟的父亲唐雷震是本地人,为人特别老实。20多年来一直从事水泥搬运工作,以前水泥厂生意好的时候,可以拿到1千元左右,但近年来水泥厂的效益很不理想,每个月工资只有6、7百元。
2010年2月13日傍晚,唐雷震高高兴兴地接宝贝女儿小娟回家。可万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摩托车把小娟撞飞出去后,唐雷震整个人都崩溃了,把小娟抱在怀中,似乎一切都停滞了……
自从发生此事后,要干体力活的雷震,只能偶尔吃一次荤菜。本来就挺瘦的雷震,现在看上去更憔悴,更苍老了……
基督之爱
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罗1:14)
3月19日晚上,本地家庭教会得知小娟的遭遇后,都为小娟一家感到惋惜,特别听到一家人如此的无助,还到处拜人手所造的偶像,我们的心中既感到同情又同时深感亏欠,因为我们欠这片土地福音的债。
3月21日,主日下午聚会结束后,教会的7位弟兄姊妹带着当天筹的1700元钱奉献款到医院看望无助的小娟。那天的小娟还是有些昏迷,任何人站在她旁边,她就机械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就是给别人解衣服钮扣。问她任何问题她都点头,没有任何思维清醒的迹象。
看到小娟肿起来的头部,我们的心很痛。小娟母亲告诉我们,原本是定于25号要给小娟做头部的第二次手术,但由于小娟的头部淤血太多,不得不提前至23号早上8点就要动手术给脑部减压,可是手术费还不够。由于之前已经欠了医院1万多元,这个手术就要3万多,所以医院要求必须交满4万元才能动这个手术。而此时,宋承英才借到1万多元。当时,我们对这个数目感到爱莫能助,就说交给神吧。其实笔者的心中并没有信心,甚至有逃避的想法。可既然来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给宋承英传福音。
当我们向小娟的母亲开口传福音时,万万没有想到,宋承英告诉我们,她在结婚之前是信主的。我们几位弟兄姊妹面面相觑,既惊讶又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我们带着既惊喜又难过的心情为小娟和她的母亲宋承英祷告。当天,宋承英嘴上说愿意重新信主,但十分勉强,她还是在埋怨神,还是不明白神是多么地爱她。
我们从医院走出来时,当天来证道的长辈,一直对我们说“不可失去起初的爱心”。我们不知道神到底要做怎样的工,但是我们绝对不可失去起初的爱心,一定要尽力。
3月22日,本地教会的同工们过得并不轻松。我们知道小娟的医疗费还没有借到,但是又不敢插手,因为对此事,大家毫无信心。如果对宋承英说不用着急,上帝会帮助你的,可是若筹不满这么多钱的话,岂不是反而让她跌倒吗?小娟的手术费需要用一天的时间筹满上万元,可我们的教会只有30人左右,而且基本上都是刚工作不久的“月光族”(月月花光的意思),我们能募到这么多钱吗?我们的小信就全都暴露出来了。
当天下午,教会同工收到主日一同去看望小娟的一位长辈的短信,询问小娟的手术费是否有着落了。此时同工们意识到,上帝透过这位长辈在提醒我们,不能再逃避了。
“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这段经文不断地提醒我们,使我们再次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和冷漠。当天傍晚5点多钟,我们得知,宋承英只借到2万7千元,实在借不到了,而第二天早上8点就要做手术,钱必须要到帐才行……
当晚,教会同工立刻给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们发代祷事项,请大家继续为小娟代祷,也把所差的数额告诉大家,若有愿意奉献的弟兄姊妹就让他们把钱汇给专门负责财务的姊妹。
从晚上7点半开始,大家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等待。到了晚上10点多钟,负责财务的同工报告说:弟兄姊妹的奉献达7300元(但这里面有2700元第二天8点前未及时到帐)。其中很多弟兄姊妹的奉献,让我们感到十分意外。例如:有家庭本来就比较贫困、刚还清助学贷款的弟兄;有5.12地震后信主的还在读书的姊妹;有身体残疾无稳定经济收入的弟兄;有曾经患有白血病后来信主、家中经济拮据的姊妹……
我们此时再次打电话给宋承英,在电话中与她一起感恩祷告,因为感动人奉献的不是小娟、不是承英,而是爱我们到底的独一真神。
在电话中,宋承英认罪悔改,愿意把主权交给主,不再拜偶像了。挂了电话后,笔者心中非常平安,这不是肉体的情绪,而是来自神的平安和信心,相信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3月23日一大早,本地的另一家教会打来电话说,有2千元的奉献款会在8点前送到医院。笔者和其它几位弟兄姊妹在8点前赶到了医院。到了快8点的时候,财务同工带着钱来了,大家汇总了一下,总共有13500元整的奉献款。四万元的手术费够了,神决不误事。小娟的父母和弟兄姊妹们围成了一圈,都开口向万王之王献上感恩和赞美。
我们也再次向小娟的父母传福音,虽说小娟的母亲以前信过主,但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错误的理由跟随主,没有根基,后来又离弃主,所以我们重新跟小娟的父母传讲福音。
我们希望小娟身体能够得医治,但是最重要的是灵魂得救。身体得医治我们感谢神,即或不然,我们也感谢神,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有神的美意,而神的旨意都是最好的。
3月24日,宋承英开始向神祷告,陪在小娟旁边看圣经等属灵书籍。她还特别打来电话说,看《生命季刊》上面的一些文章,她感触特别深。承英对小娟说,上帝必看顾你,我们要信耶稣基督。“耶和华阿,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哀5:21)
3月25日上午,笔者和一位同工一起去看望手术后的小娟。当走进病房看到小娟时,我们愣住了,小娟头部的左边怎么少了半块?后来从医生处得知,原来小娟出车祸时,左边的头盖骨已经碎了,所以有10X12厘米大的一块头盖骨被拿掉了。
此时的小娟,从外表上看来让人心痛,但是感恩的是,在人看来绝望的时候,小娟居然还活着。头部、气管、肚子、腿部等多处看上去惨不忍睹,可是耶和华神并未收走小娟的生命,这完全出于神的怜悯,并且此时的小娟要比刚见到她的时候稍微清醒些了,我们继续祷告神,求主拯救小娟的生命。
3月30号得知,23号捐给小娟的13500元的医疗费已经用完,并且已经欠了医院近4千元。此时的笔者,又小信了。笔者的内心中充满着矛盾,两个想法在争战。
看到小娟的母亲重新开始信主,信心一天比一天增加,为此笔者心中充满着感恩。但是另一个想法,1万多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以用挺长时间的,可是现在居然一个礼拜不到就用完了,笔者心中不免产生一些不愉快。
面对小娟的这件事情,笔者心中争战很大,因为接下来的费用真是一个无底洞,几万元投进去都不会见涟漪。笔者又开始想逃避了……
就在笔者万分挣扎之时,一位对贫弱群体福音事工有负担的师母说﹕我们应该继续帮助小娟,你们一个教会做不了的话,还有那么多教会呢。可以把真情讲清楚,让教会的弟兄姊妹凭感动奉献。并且从“基督之爱基金”中拿出一部分来,给她们送去。
此时的笔者,万分羞愧。第二天,师母说,请告诉小娟他们:上帝创造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决不会让小娟因为没有钱而得不到医治,基督的教会就是要在这个时刻把基督之爱送给她们。
软弱小信的笔者,到此时还依然老我的想法很严重,还在给自己找借口说,接下来的费用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医生都说了,10万是至少,加上后期医疗等,这个可以说是一个无底洞。神借着师母的一句话敲醒了笔者。师母说:“对于神来说,不可能有‘上帝供应不起所需用的金钱’这一说法。’”是啊,笔者在证道中还一直说,没有一件事情大到神无法管理,也没有一件事情小到神不愿意看顾。并且,就在前几天,还有弟兄问笔者如何过信心的生活。笔者当时毫不犹豫用列王记中以利亚、以利沙的例子来回复弟兄﹕在遍地大饥荒的时候,神还能让一只乌鸦叼食物给以利亚来养活他。
可是当环境临到笔者的时候,笔者却对神的话语打了折扣。感谢主,透过环境的刺激,从笔者的反应中即可看到自己的杯中到底装的是什么。
自3月23日后,陆续到帐了10200元的奉献款,加上基督之爱基金的奉献款和其它弟兄姊妹的奉献,于4月3日下午截止,当天带给小娟21600元的奉献款,不但还了欠医院的费用,还有了一些剩余,可以维持小娟一段时间的费用。
当天,有7位弟兄姊妹到医院看望小娟。那天,神借着小娟来鼓励了我们。没想到,短短的几天,小娟有很大的进步。原本在不清醒的状态中只会点头的小娟,居然这天能够分辨问题,准确地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宋承英对神的信靠也越来越坚固了,还向小娟传福音,并且希望小娟醒来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主”!
当天,神借着小娟和她的母亲,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6:9)我们更加深信,神的话语是绝对信实、可靠的。
4月4日对于宋承英来说,是特殊的一天。
这一天是复活节,也是宋承英背叛神20多年来第一次回到神的家中聚会的日子;这一天是宋承英愿意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的日子……
爱是永不止息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我们这些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基督十字架上的宝血,我们成为一家人,就不再做外人,众圣徒相通,同是神家里的人了。
2010年5月到7月份,小娟出院回到家中,等待做装头盖骨的手术。在这期间,宋承英姊妹几乎每个礼拜天都会带小娟乘一个小时的公交,推着轮椅来教会聚会。
“我来洗碗。”“这是我家里种的菜。”……教会中几乎每次都可以看到宋承英积极参与事奉的身影,听到她充满感恩的话语。
弟兄姊妹们也被基督的爱充满,虽然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大一样,但是那份心意是一样的。有的买维生素送给小娟,有的送衣服给小娟,有的帮小娟按摩失去知觉的右手……深信天父看到弟兄姊妹们喜乐的笑容,听到充满感恩的祷告,看到弟兄姊妹能够彼此相爱,主的心必感到喜悦、满足。
7月24、25日,生命季刊的宣教牧师来到我们当中分享,邀请了本地多家教会的代表来参加聚会。当天与大家分享了小娟的事情后,我们更是看到了,虽然我们按肉身说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在灵里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听到了小娟的事后,都尽心献上一份力,陆续收到大家的奉献款。
7月底,小娟的医生说可以安排8月份做装头盖骨的手术,但需要5万元的手术费。
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不放弃、不气馁,一直为小娟祷告。每个礼拜生命季刊的“生命团契”祷告会,会有国内、国外的传道人也一起,为着小娟迫切祷告,感动无比。
8月8日截止,我们总共收到27311元奉献款。但是很快就要做手术了,离5万元还是相差很多,我们很是急切。8月9日收到“基督之爱基金”的28000元奉献款。神的恩典超出我们的所求所想,
8月16日小娟顺利地做手术。没想到,一个礼拜后,宋姊妹激动地打来电话,说看到小娟的右手能稍微动弹了。10月7日,原本被定为不可能说话的小娟居然能开始讲话了。
现在宋承英姊妹每个礼拜都聚会,听道也特别认真,每次都做笔记。小娟恢复的也很快,弟兄姊妹们也把小娟一家视为自己的亲人了。
超越的神
我们在看事件的时候往往会用人本主义的历史观来思想所发生的事情,但是神就是要用圣经的历史观来不断的纠正我们,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中作光作盐,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神是超越的神,是掌管一切的主。
愿主继续使用我们每一位基督徒来彰显神的荣耀,把一切荣耀归于我们的主。
萧润 中国大陆基督徒。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