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传道人培训2024”信息之一
文/王峙军
《生命季刊》第110期
点击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com/live/UetYeyklYuU?feature=share
国内读者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王牧师信息音频:
引言
这里必须先做一点说明。在中文和合本的哥林多后书2:15中,我们读到的是,“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但为什么我们的标题是“我们是基督的馨香之气”呢?
因为和合本译作“都有”的这个字,原文直译应作“是”(ἐσμὲν,现在式复数系动词)。也就是说,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持续地“是”基督的馨香之气。这个“是”说明,“基督的馨香之气”,并非外在于我们的生命,而是我们生命的特质。这个特质要求我们必须“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正因为我们“是”基督的馨香之气,才能“有”基督的馨香之气。就如我们“是盐”“是光”,才能在世上“作盐作光”。“是”表明生命特质,“有馨香之气”或“作盐作光”,是生命特质的外在彰显。
许多年前,一位传道人分享说,他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读哥林多后书。那时候,他的事奉正遇到一些艰难,教会领袖对他苛求甚多,信徒觉得没有得着好的牧养,他自己的灵命成长,也遇到了瓶颈。他说他常常流泪。读哥林多后书,使他可以知道如何向保罗学习面对事奉中的艰难,并从中得着安慰。
的确,哥林多后书叫我们看到了初代教会所出现的问题,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哥林多前书中,我们看到教会的分派结党和道德问题,看到教会中信徒生命的幼嫩,和在基要信仰上的无知。而在哥林多后书中,则说到有人来哥林多,传另一个耶稣、另一个灵,和另一个福音(林后11:4),有人公然挑战保罗作为基督使徒的权柄(林后12:11-13),以至于哥林多信徒也受迷惑。
总之,当时的哥林多教会,外部有异教文化的冲击,内部有律法主义的挑战,但保罗所坚持的,就是向他们传讲“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传讲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牧养原则,以及对传道人事奉与生活的要求。
在这次培训中,我会和弟兄姊妹一同学习哥林多后书的部分经文,了解我们如何作主所喜悦的传道人。今天的经文是哥林多后书的2:14-17。
在这段经文之前,在哥林多后书第1章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字眼是“安慰”(原文中1:3-7“安慰”的名词形式出现了6次,动词和动词的分词形式出现4次),第2章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忧愁”(原文中2:1-5“忧愁”的名词形式出现3次,动词和动词分词形式出现5次),也感受到保罗事奉中的艰难。但是到了第14节,我们看到那位充满感恩的使徒,把我们带进来一幅“在基督里夸胜”画面,使我们闻到了使徒身上那股“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读经:14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15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16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17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

这4节经文,带着坚固信心,胜过艰难,消除忧伤,赐下安慰的能力,但同时也带着严厉的告诫。
这段经文,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1. 叫人在我们身上闻见基督的香气(14-16)
2. 切莫为利混乱神的道(17)
最后,我们要讲一讲如何成为一个带着基督香气、诚实传道的传道人?
一、叫人在我们身上闻见基督的香气(14-16)
14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使徒保罗的话,给我们一种强烈的画面感:神率领着在基督里得胜的大军凯旋而归;每一个得胜者,头上都戴着散发着香气的桂冠;保罗自己也置身于凯旋的军旅中,从他和他的同伴身上,散发出“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的确,凡自己认识基督,也引导别人认识祂的人,也都会发出这种香气。
前面我们说过,在哥林多后书第1章中,我们看到的最多的字眼是“安慰”。为什么提到如此多的“安慰”?因为保罗和他的同工常在患难之中。使徒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后1:4-5)
第2章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忧愁”,2:4更说到:“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哥林多人使保罗忧愁,但保罗却不愿意他们忧愁,而是希望他们知道他对他们的疼爱之心。
虽然保罗常常处在事奉的艰难中,但是到了第14节,一个转折连接词“然而”(δὲ,和合本未译出),却把我们带进一幅对神充满感恩的图画——神“在基督里带领我们夸胜”。这幅图画表明,神带领祂的军队高唱凯歌,宣告胜利。借着这节经文,我们知道能够作神的仆人,服事神,传扬与见证基督,实在是一件荣耀且值得感恩的事。
“神带领我们夸胜”,意思是,虽然我们今天的事奉中充满艰难,但我们却一直在神带领我们“夸胜”的过程中,因为这夸胜是“在基督里”或靠着基督才得以完成的。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胜,是神带领我们夸胜的基础。
而且,神也要借着“我们”(这里的“我们”指使徒和他的同工们,从应用的层面讲,当然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主的仆人),“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显扬”是神的工作,神要持续向人启示出来关乎祂儿子的知识,以及“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但是神是“借着我们”来显扬的。也就是说,我们是神显扬祂儿子的器皿。福音就是关乎基督的知识,当我们忠实传讲的时候,基督的香气就散发出来。就如同马利亚把香膏抹在主的脚上,然后用自己的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约12:1-2)。
保罗深知这关乎基督的知识的宝贵,所以他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如此,保罗身上就有了“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15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

我们在前面已经对这节经文中的“都有”为什么应该译作“是”做了说明。
注意,这节经文的主语是“我们”,也就是说,对神而言, “无论在得救的人面前,或是在灭亡的人面前,我们都是基督馨香之气”。
在这一节经文中,保罗把我们的目光,从关乎基督的“知识”(认识基督),引导到基督自身;从“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到“基督的馨香之气”。
保罗的意思是,在那位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的神面前,我们就是基督的馨香之气,无论是在得救的人面前,还是在那些没有得救的人面前,我们都是馨香之气。我们是基督的代表,我们因传福音和宣扬基督,就发出基督的馨香之气。
“基督的馨香之气” (Χριστοῦ εὐωδία : the aroma of Christ ),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献祭而发出的香气。以弗所书5:2告诉我们,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这里的“馨香”(ὀσμὴν εὐωδίας),指的就是献祭发出的香气。
旧约圣经(特别是摩西五经)中,祭司们献燔祭的“馨香之气”(参七十士译本创8:21;出29:18;利8:21,17:6;民28:6等),预表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献祭的香气。
创世记8:21说,神闻见挪亚献祭的“馨香之气”(ὀσμὴν εὐωδίας),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创8:21);神闻见基督在十字架上献上身体为祭而发出的“馨香之气”,就止息了祂对罪人的愤怒。
无论是在“得救的人”(τοῖς σῳζομένοις)面前,还是在“灭亡的人”(τοῖς ἀπολλυμένοις,也就是那些因拒绝福音而自取灭亡,或因拒绝福音而被神毁灭的人),只要我们传讲这位钉十字架的基督,就是在散发基督因献祭而有的馨香之气。也就是说,“我们是基督馨香之气”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是传扬“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人,必须是忠实传讲福音真理的人。离开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根本不会有“基督馨香之气”;离开传讲“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我们也绝不会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16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

这一节的意思是,对“这等人”(即“灭亡的人”),我们所传的福音就散发出死亡的气味(ὀσμὴ ἐκ θανάτου),当他们闻见这气味的时候,这气味就会将他们带入灭亡;对“那等人”(即“得救的人”),福音就散发出生命的气味(ὀσμὴ ἐκ ζωῆς),当他们闻见这气味时,这气味就把他们带进永生。
也就是说,对一种人来说,福音发出“死的香气叫他死”(“福音信息可能叫某些人越听心越硬”,见《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卷六295页);对另一种人,使徒们所传的福音,“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对福音信从的人就因信得生)。
此处保罗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福音不但有拯救的功用,也有审判与定罪的功用。有基督馨香之气的人所传的福音,既有拯救的大能,也有审判的权柄。
既然传福音的工作,关乎永生与永死,若不是神的选召与托付,哪一个人适合担当这样的责任呢?没有真正蒙召且委身于基督的人,绝对不能担当此任。正如使徒所问:“这事谁能当得起呢? ”
而保罗和他的同伴们,秉持着对神的忠诚,无论是在听信福音而得救的人中,或是拒绝福音而灭亡的人中,他们所传的就是那位钉十字架的基督,所散发出来的就是基督献上赎罪祭而有的香气。由于使命与生命的高度融合,以至于保罗说“我们就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为什么使徒这样说呢?因为他们的生命是基督献祭买赎出来的,因此,他们愿意用献祭般的生命热情,来传扬那位在十字架上献祭的主。他们忠于基督,传福音绝不走样,在神面前,他们就是基督的馨香之气。“闻到”他们所传的福音,人们就“闻到”了基督。
我们在传福音的时候,必须同时把福音拯救与定罪的双重功效讲出来。也必须把听福音带来的两种结果讲出来:叫人得救或叫人灭亡。
现在我们也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基督的馨香之气?我们如何才能有馨香之气?
我们必须像保罗那样,有火热的心愿意传福音,而且传福音一定要传讲“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传“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门徒看(林前15:3-5)。唯有将福音传得完整、准确和全备,我们才 “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在中国教会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带着基督馨香之气的传道人呢?
答案是“有”。宋尚节博士就是这样的传道人(资料来源,可参见:刘翼凌着《 宋尚节传》及长辈见证等)。
首先,宋尚节自己是个认罪悔改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传道人都是认罪悔改的人!)。宋尚节公开在讲台上说: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好人。说起来,我真惭愧,我真不配传道。我本来是个强盗,是个大贼。我屡屡骂人,批评人短,撒谎骗人。十九岁到了美国,替人做工不诚实,做九点钟报九点半。……我满心怀恨,最好众人都死,唯我独存,或众人都比我坏,剩我一人最好,那么,我的学问便无人敢压。我的心是贼心。我的思想不洁,……我有许多罪,说也说不尽,总说一句,我是个该死的大罪人。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一日,我想起我的罪恶,真使我难过,我跪在主前,认我二十七年来所有的罪,求主改变我。……我大胆见证,主能救我这样的大罪人,一定也能救你,无论你的罪怎样重大,只要你肯认罪,肯信靠十字架奇妙的救恩,你便能立刻得救。”
其次,他布道必定讲人的罪,讲认罪悔改。许多听过他布道的长辈说:他是拚上自己的性命讲道:宣讲“打开棺材”的信息,拉着一口大棺材(或者拿出预制的小棺材),自己跳进去,拿出写好的一张张的罪恶;说明我们死在罪恶过犯之中,然后从棺材中跳出来,说明神让我们活过来。“听众面对棺材,想到死亡,看见罪名,想到自己身上的罪担,便没有不惊心动魄的;于是每日上前认罪者数以百计,会前后请求按手祷告接踵而至,备见‘上帝抓住人’的盛况。”
一个女教师听他的布道说:“人人都有罪,你有罪是该死的,要下地狱。”她回来怒目友人曰:“我不去了。哪里是讲道?骂人罢了。我做错事,我母亲还不管我,他却敢来骂我。”友人说:“宋先生怎能认识你、他怎么会骂你?”她说:他在骂我,他讲的句句话都是骂我。我不听了。
但因圣灵光照她,显其隐而未现之罪。 第四天更难过,甚至饥不思食,夜不成眠,独在斗室哀叹。第五天她再也担当不了了,只得跟其友到会场去,且到台前祷告认罪,接受基督,果然得了释放,安乐无比,面貌也改变了,对其友说:“我现在尝到赦罪的滋味了。我心上石头已掉下去了,真是快乐!”她后来还劝服了她的父母,都信了耶稣。她自己还奉献了生命做了一个传道人。
他同代的传道人评论说:“宋尚节每次讲道,总是猛攻罪恶。他认为罪叫人痛苦,罪叫教会荒凉,人要蒙恩,教会要复兴,一定要先将罪恶除去。”

第三,他是基督的馨香之气。宋尚节因专心传讲钉十字架的基督,传讲基督为罪人死,传讲人必须认罪悔改,因而是“基督的馨香之气”。他临终时,祷告完毕,起来赞美主,在他身边的宋师母见证说,“他嘴唇微微地动,忽然满脸发出强烈白光(当时房里只有一盏小煤油灯);我见到这奇异的亮光,心灵得着极大的安慰。后来他便昏迷了,翌日清晨一醒过来就唱诗,唱了三首诗。那天从极大痛苦转入极大的平安与喜乐。”
今天,我们有没有这种“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像宋尚节那样因为认识基督,与之有关系,就效法基督,生命中发出基督的香气。
今天很多人纪念宋尚节,常常听到什么教会或机构,办一个研讨会,纪念宋尚节;也常常有年轻一代的传道人,立志要做宋尚节一样的大布道家,也常常有基督徒看到某个传道人口才好,就说:你将来就是宋尚节!王明道先生说:
有些人没有宋先生的恩赐和热诚, 更没有他所得的呼召和使命,只因为他得到许多人的欢迎和拥戴,便也东施效颦般地学起宋先生来。他们学他的喊,学他的跳……没有他里面所有的真实的好东西,只学得他一些外表,结果弄得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愿意学习宋尚节当然是渴慕善工,应该鼓励。但今天我们要问:与宋尚节相比,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我们在传道的时候讲的什么?我们敢不敢传讲让人认罪悔改的道?敢不敢指出人的罪,指出教会的罪?敢不敢传讲全备的福音?而不是只轻飘飘地讲神爱你、神祝福你,信耶稣有病得医治、信耶稣一祷告就灵?你若是传这样掺了水的道,你怎么可能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二、切莫为利混乱神的道(2:17)
17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

前面说的“我们是”——“我们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这一节说到“我们不是”(οὐ ἐσμεν)。“不是”什么呢?不是“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基本上,保罗说的是,我们不是为利混乱神道的人;但有许多的人,他们是“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相反,我们是出于诚实,出于神,在神面前,在基督里(凭着基督),忠实地传讲神的道。
历世历代的教会中,都混进一些“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而且这一类的人,可能为数不少,因为保罗的用词是“许多人”(οἱ πολλοὶ)。
“(为利)混乱”(καπηλεύοντες),原文是一个现在式分词,这个字和做买卖有关,常常用以描述那些不良或不法商贩,以假充真,以假乱真,花言巧语,欺骗顾客。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1:22,曾用这个字的名词形式,描述那些往酒里掺水的人(“你的酒,用水掺对”)。市场上商贩是这样,教会里的商贩(假教师)也是这样,他们把神的话变成了商品,往神的话语里掺水或掺假,然后“卖给”信徒,赚取名声或金钱上的收入。
而使徒保罗以及所有蒙召对基督委身的人,和这些“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则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由于诚实”(ἐξ εἰλικρινείας),即出于真诚和纯粹的动机。“由于神”(ἐκ θεοῦ),出自神,由神而来,蒙神所差。而且是“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κατέναντι θεοῦ ἐν Χριστῷ λαλοῦμεν)。
如果一个人说他是基督徒或神的仆人,却没有时时处处传扬基督和见证基督,他身上就绝不会有基督的馨香之气。
如果一个人说他传扬基督,但不是照着圣经(神自己的启示)来传扬基督,而是传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基督,一个不是钉十字架的基督;那么他身上不但没有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反而满是“假基督”的毒气或臭气。
三、如何成为一个带着基督香气、诚实传道的人?

今天,我们身上有没有这种“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我们是不是“基督的馨香之气”?如果我们能够像宋尚节那样,因为认识基督,与主有真实的生命关系,并且行事为人效法基督,生命中发出基督的香气。如果我们照着圣经,不走样地传福音,传钉十字架的基督,传祂的死里复活,传祂的“必要快来”,传祂的终极审判,传信的人有永生,不信的人将进入地狱的永火,我们就是基督的馨香之气。
今天的教会里面,特别是北美教会中,也有许多电视布道家,有名的传道人,但是他们与宋尚节是截然不同的“布道家”。事实上,他们是“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可悲的是,教会中有很多的信徒甘心被骗,甘心为他们奉献。我们对这一类为利混乱真道的人,要保持警惕。要保护羊群,不要让我们的信徒被他们欺骗,被割韭菜。
另外一种需要我们儆醒的情况是:很多传道人起初的时候有一颗忠心传道的心志,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持守信仰,诚实传道。但是随着他们的事工越来越有果效,名气也越来越大,资源也越来越多,试探就来了。人的贪心在里面生长,不知不觉中,有人就会为名,为利,开始慢慢地偏离真道,不敢讲真道,怕得罪人,怕人不给自己奉献了怎么办。还有的传道人也开始追求金钱,追求享受,讲道就没有能力了。试想一下,你偷偷地拿了不该拿的钱,你怎么可能在讲台上大声讲让会众不要贪爱钱财?你讲的时候会不会心虚?会不会没有底气?如果你一边贪恋钱财、一边不脸红地传讲着“不要贪爱世界”,那么你的问题就更大了!你就是典型的假冒为善!你的罪更大了!
怎么办?首先是悔改。
当年宋尚节讲道时,圣灵“抓住”了一位姓汪的牧师。这个人做了五十年的挂名牧师,只知道体贴肉体,住洋房,享肥甘,办社会事业,要名利双收。有一天,他受了尚节感动,要清理罪债,追求圣灵。此时魔鬼对他说:“认罪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吗?做了五十年牧师,还要在人前承认罪,不怕人笑死你吗?”他真的怕了起来,心中忐忑,想站又站不起来。直至听见主对他说,“不要惧怕,起来认清一切的罪!”他才起立,将假冒为善的罪,对公款不清楚的罪,一一认了出来。众人听见了,不但不讥笑,反归荣耀于主。重生以后,他放弃从前以电影、幻灯、社交等等吸引人的方法,只传简单的福音,初以为有百人得救,于愿已足。不料结果竟超过六七倍。组了五十多个布道队,还有十多位男女青年奉献事主。他更把他所得的教训告诉众人:“认罪是羞辱撒但、荣耀上帝的事。”
原来我们都是为传道50年的传道人颁发纪念品,我们敬重他们,认可他们。但是,今天我们看到,50年的传道人也需要悔改,也能悔改!也能被神复兴!今天,我们需要的就是传道人首先在神面前悔改!悔改是我们成为一个带着基督香气、诚实传道的传道人的唯一出路!
最后,我们也要确立这样的心志:无论在事奉中如何艰难,都坚信我们的神是一位率领我们得胜的神,我们每一个蒙神呼召的传道人,都在这个得胜的军队中。求主帮助我们每一个传道人,都成为一个彰显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的传道人。
让我们有保罗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的心志,在神的话语上下功夫,吃透神的话,借着神的话,认识那位钉十字架的基督,和祂建立真实的生命关系,以至于人们可以从我们身上闻见基督的香气。
让我们坚信福音是神的大能,既有拯救的能力,也带着审判与定罪的权柄。无论人听见福音有什么样的回应,都要勇敢、坚定、不打折扣地传福音,叫神的福音自身决定人的得救与灭亡。
最后,我们绝不为利混乱神的道,而是以纯粹的动机,蒙召的忠诚,传讲以钉十字架的基督为中心的至圣真道。
愿荣耀归于三一真神。奉基督的名,阿们!
王峙军 牧师,生命季刊主编,“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