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第110期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8-10)

弗2:8-10勾画出最为简单、清晰的救恩蓝图。这段经文包含三个重要概念:恩典、信心、行为。本文将探讨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一、什么是恩典?
恩典是创造主耶和华神出于祂自己无限的慈爱和怜悯,加给受造物——尤其是人——他们不配得的各样恩惠。
恩典包括普遍恩典和特殊恩典。普遍恩典是指神加给所有人包括其他受造物的普遍恩惠;特殊恩典指神的救恩个别地临到一部分愿意相信接受耶稣基督的人。
论到普遍恩典,主耶稣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祂(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5)

神赐下阳光、空气、雨水、土产等给所有的人。除此之外,还有普遍的恩惠,如家庭、儿女、亲情、友情、教育、健康、国家的法律制度、社会的运转体系,职业分工的互助互利,自然景观的游乐欣赏,伦理道德与良心约束等。
新冠疫情严重期间,意大利一位老人在医院有吸氧治疗。出院时医生交给他一个账单,他需要付吸氧费。这位老人哭了,医生安慰他说,“老人家不要伤心,账单是可以减免的。”老人说,“我不是为付账单哭,我在医院吸了一点儿氧气要付费,可我已经呼吸了神所赐的氧气近九十年了,我却从来没有向神付一分钱,我该怎样感谢神呢。”
神所造的太阳每日普照大地,太阳所发出的光能热能,如果折合成电费的话,根据张郁岚博士的推算(参《认识真理》),全世界每天要向太阳支付160万亿美金,这还是好几十年以前的事了。今天通货膨胀这么高,这个数字恐怕早翻倍了。现在美国的国债是差不多32 万亿美金,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天向神应该支付的电费,可以偿还美国的国债整整五次。
今天我们用水需要付水费,神造了那么多的水,覆盖地球表面70%,从来没有向人收一分钱。矿泉水大王钟睒睒却因卖矿泉水一度成为亚洲首富。他们公司其中一句著名的广告词是:“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意思是,我们只是将富含矿物质的天然矿泉水,用塑料瓶包装之后运送到你们手中而已。
这正是神赐给所有人的普遍恩典。
“万民都举目仰望你,你随时给他们食物。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诗篇145:15-16)
特殊恩典是指神将祂的救恩白白地赐给信祂的人,“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书2:8)
“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借着信心。这不是出于自己,而是神所赐的。”(以弗所书2:8,新译本)
综上所述,恩典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恩典白白得的
圣诞节父母要给孩子们送礼物,朋友之间互送礼物,生日或婚礼喜庆的日子也送礼物。礼物只有欢喜感谢地接受,你不会再给人钱,如果付费就不叫礼物,那叫买卖或交换。
礼物虽然是免费的,但却是贵重的。对于神的救恩,那是白白的恩典,却是无价的礼物。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诗篇49:6-9)
2.恩典是不该得的
论到永生的救恩,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好人上天堂不是恩典,乃是报酬。”其实不然。
“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罗马书4:4)

但坏人上天堂却是神极大的恩典。世人都犯了罪,按照神公义的审判,都该下地狱,但神却使一部分人得救上天堂,这是神的恩典。
3.恩典是不配得的
罗马百夫长的仆人患病,犹太长老替他求耶稣医治说,“他配得。”因为他对犹太人友善,为他们建造会堂。但百夫长却说自己“不配”。罗马百夫长比犹太长老更懂得恩典的意思。保罗原来是逼迫教会的,不配做使徒,主耶稣却使他做了使徒,而且是主所重用的使徒,这是神的恩典。
二、恩典与信心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
“For it is by grace you have been saved, through faith and this not from yourselves, it is the gift of God--not by works, so that no one can boast.”(Eph 2:8-9)
在此有必要对这两节经文做释经学上的解释。
1.“你们得救”是被动语态,“you have been saved,” 意思是“你们已经被救” 。所以得救在人这一方是被动的,是被神拯救的,因此施救者是神自己,人不能做任何事情。
2.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典、借着信心(By grace through faith):恩典是基础(Basis),信心是方式(Means)!
新译本对弗2:8-9的翻译是:“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借着信心。这不是出于自己,而是神所赐的。这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新译本)
“For by grace you have been saved through faith, and that not of yourselves; it is the gift of God. not of works, lest anyone should boast.”(Eph 2:8-9,NKJV)
3.“这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这”是指示代词, 它指代什么呢?有人说是“本乎恩”的“恩”,有人说是“因着信”的“信”,但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
8 τῇ γὰρ χάριτί ἐστε σεσῳσμένοι διὰ πίστεως · καὶ τοῦτο οὐκ ἐξ ὑμῶν, θεοῦ τὸ δῶρον ·
9 οὐκ ἐξ ἔργων, ἵνα μή τις καυχήσηται.
“τῇ”相当于英文的定冠词“The”,英文的定冠词只有一种形式“The”, 但希腊文的定冠词,由于有名词性(阳性、阴性、中性)、格(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数(单数、复数)的差别,定冠词至少有24种变化。
在弗2:8这节经文中,定冠词“τῇ”是单数的阴性代词,它所修饰的阴性名词“χάριτί”(恩典,grace),后面的“πίστεως”(信心,faith)也是阴性名词;而指示代词“τοῦτο”(这)是单数、中性代词。希腊文的语法要求名词与其修饰词必须保持词性的一致,显然,中性的指示代词“这”不是指阴性名词“恩”(grace)或“信”(faith),而是另有所指。
“这”到底指什么呢?指“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整个子句,也就是救恩本身,“这”(救恩)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it is the gift of God, 即神的礼物。
可见,“本乎恩、也因着信”的整体(whole package),包括“恩典”和“信心”都不是出于自己,而是神所赐的礼物。
“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保罗特别加上这句补充说明,就是为了澄清一些人的误解,以为“信心”是我自己的,是我接受救恩、我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实际上,“信心”也是神所赐礼物的一部分。
4.“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保罗在说,恩典不是出于个人的行为,信心也不是出于个人的行为,“本乎恩也因着信”的救恩更不是出于个人的行为。这样,就没有任何人在神面前可以夸口。如果“信心”是我自己的,是我自己决定我要信,因此我得着了这个救恩,那么我就有可夸的。
“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3:22-24)

在此有必要做一些补充说明:对于圣经的解释,要从经文本身出发,不要过度加上自己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论。
举例说明,关于主耶稣受试探所引发的问题:主耶稣到底会不会犯罪?
主耶稣没有犯罪,这是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同意的。但主耶稣会不会犯罪?在教会内部向来有两种说法:
1.主耶稣根本就不会犯罪,He is not able to sin.
2.耶稣会犯罪但祂把握住自己没有犯罪:He is able not to sin.
第一种是根据圣经本身的结论,第二种是人理性与逻辑的推论。
所有基督徒都同意,耶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百分之百的神,百分之百的人。如果我们说耶稣会犯罪、但祂把握好自己没有犯罪,那么祂是完全的神就不能成立,这在神学上出现很大问题。耶稣的神性决定祂绝对不可能犯罪,因为永远不会犯罪是主耶稣完全神性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纵然世人都犯了罪,但会犯罪并不是耶稣作为百分之百人的必要条件。
有人辩论说,“只要是人,就有罪性,都会犯罪。”这句话对所有人都适用,但主耶稣例外。
除耶稣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亚当的后裔,都继承了亚当的原罪。但耶稣与世人不同,祂是道成肉身,祂不是约瑟的后代,祂是唯一的一位被称作是“女人的后裔” 的人,因而祂绕过了亚当对其后代原罪的归与,因此耶稣没有继承亚当的罪性,所以祂不可能犯罪。
有人用逻辑推理说,如果耶稣压根儿就不会犯罪,那么祂受试探有什么意义呢?祂怎么可能作我们的大祭司,体恤、同情我们受试探的难处呢?这推论听起来很合理,不是吗?
那么,耶稣既然不会犯罪,为什么受魔鬼的试探呢?
1.主耶稣作为完全的人,祂经受的试探是真实的,祂可以理解、同情我们所受的试探,并且做我们的大祭司,帮助我们胜过试探;
2.主耶稣引用圣经经文抵挡魔鬼的试探,给我们立下榜样,让我们也使用神的话抵挡那试探人的恶者,从而也像祂一样可以得胜;
3.更重要的是,主耶稣受试探而得胜,神藉此向所有受造物宣告,耶稣基督是完全无罪、圣洁无暇神的羔羊,因而祂可以代替罪人死为世人赎罪,成就十字架赦罪的救恩!
“神使那无罪的(“不知罪”),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绝大多数的圣经经文都照字面意思解释,按照文法、历史、上下文来解释,这是释经学的基本原则。人的理性原是好的,是神所造并赋予人类的,但在解经上过度使用人的理性,往往会出现偏差甚至教义上的错误。
比如,按照人的理性推论,神在六天创造万物这怎么可能呢?所以进化论应该是正确的;挪亚方舟怎么可能容纳所有的生物品种呢?因此是不可信的;以色列人过红海走干地,这怎么可能呢?因此过红海的说法大概是一种传说;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约拿在大鱼肚子中三日三夜怎么还能完好无损地活着出来?这绝对不可能。
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一个不良结果就是,排除神迹的可能性,也就排除了神的存在。
再回到神的救恩议题。
神的救恩是白白的、免费的恩典,神甚是愿意人人都得着这白白的恩典,而且这救赎的恩典向所有人开放——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域。对于神如此的恩慈、慷慨,以及成就这救恩牺牲自己的独生子,这是世人很难接受的观念。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什么美好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努力、争取、赚得,我们勤奋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赚钱养家,我们做出成就得到奖赏和荣誉,不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吗?为什么单单在救恩的事上我就什么也做不了呢?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这样的说法,极大地打击了我心中的骄傲。总感觉我需要做点什么,如果实在是我做不了什么,那么既然“信心”是得救的途径,至少这“信心”是我自己的,是我自己决定我要不要得这救恩的礼物。
实际上,除了基督信仰之外,所有的人间宗教都是行为宗教,都是要自己努力赚得自己的救恩,无论是佛教、印度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包括天主教,都是行为宗教,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赚取救恩。
正因为如此,使徒保罗在其书信中对犹太教坚持守割礼、律法、礼仪、节期等混乱福音真道的错误教训和异端思想,进行毫不妥协的严厉批判。
顺便说,得救是神的恩典,失丧却是人的选择;救恩是神白白的礼物,但沉沦却是人自己的责任。正如主耶稣论到卖主的犹大所说的话:“人子固然要照所预定的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路22:22)
三、恩典与行为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
弗2:10开始有一个解释原因的“for”中文没有翻译出来。
为什么救恩与人的行为无关呢?
因为,“我们原是祂的工作。” (For we are God's workmanship.)
“workmanship” 意思是:艺术品,杰作。信徒是神手中雕琢的艺术品,是神自己的杰作。这就解释了救恩与个人行为无关的原因。
“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created in Christ Jesus.)
“Create”这个词只能使用在神身上,只有神的造才可以称为“创造”(Create),人的造只能是“制造”(make )!
同时,“created”这个字是被动语态,是被造的意思,所以信徒是在耶稣基督里被神创造的新族类。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
既然信徒是神在耶稣基督里创造的新族类,以便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教会,这样,人的得救就更与人自己的行为没有关系了,完全是神所做成的:神将已死的、破旧的、作恶的罪人,重新创造成为活着的、崭新的、圣洁的新生命。
“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加拉太书2:16)

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得救必须是信心加上行为。对于以弗所书2:8-10这段清晰、直白的经文,天主教如何会发展出这样的教义?
天主教曲解马太福音16:18的经文,硬是要拉上彼得做第一任教皇,以维护教皇无误的教义;天主教罔顾马利亚除了主耶稣之外还有至少六个儿女的事实,硬是认定马利亚终身为处女,以维护向圣母马利亚祷告的教义;天主教为了卖赎罪券敛财,硬是发展出炼狱的教义。
今天,有些所谓的教会为要给同性恋证婚、甚至按立同性恋牧师,不惜曲解圣经经文。不义的政府为要安插同性恋、变性人担任高官和公职,更是对圣经的警告置若罔闻。可见,忠诚于神的话语,“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是何等的重要。
那么,救恩与行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弗2:10)
“For we are God's workmanship, created in Christ Jesus to do good works.”
“to do good works,” NKJV 翻译为:“for good works.”
神在基督里创造出一个得救的群体,目的是“为要叫我们行善。”
可见,“行善”(好行为)不是救恩的原因,乃是救恩的结果。
保罗说,“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2-13)
雅各说,“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2;26)

所以,善行不是救恩的条件,乃是救恩的果子。善行不能赚取救恩,但救恩必然产生善行。
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如何激发基督徒的善行呢?
恩典是善行的动力!
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外人看到的只有不足百分之五十,配偶看到的不超过百分之六十,我许多的罪恶、诡诈,自己所记得的大约不过百分之七八十。
如果义人约伯说,“我厌恶自己”(约伯记42:6),如果使徒保罗说,“我是个罪魁”(提摩太前书1:15),那么我会怎么评论自己呢?
我所有羞于向外人启齿的、令自己羞愧难当的罪恶,神都百分之百地看见、知道。然而,祂依然爱我,耶稣基督是为我的罪被钉十字架,用祂的宝血买赎我,使我归于神做天父的儿女。这是怎样的恩典呢?
如果一个教堂神父的微小恩惠能够使冉阿让(Jean Valjean)重新做人,那么耶稣基督这巨大无边的恩典,难道不能激励我当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报答、从此为祂而活吗?
救恩不是人的选择,而是神所起始(Initiate)的。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这浩大的恩典对你我意味着什么?
满怀感恩地顺服神的旨意:没有耶稣基督,我死在自己的过犯罪恶之中;有了耶稣基督,我当在光明中行走,使神在我软弱的身上彰显祂自己的美善和荣耀。
使徒保罗的话语也应当成为每一个基督徒的真实经历: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祂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15:10)

任运生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