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亚当与基督的对比:彰显恩典的丰盛与超越(含音频)
——亚当代表的是堕落的旧人类,基督代表的是被救赎的新人类,即教会
2024/7/24 19:42:36
读者:3400
■蒋虹嘉

 


 

为什么保罗要在罗马书五章

对比亚当和基督(中)

 

文/蒋虹嘉

《生命季刊》第110期

 

请阅读本文前两篇:

为什么保罗要在罗马书五章对比亚当和基督(上)

 

音频为李慕溪弟兄朗读:


 

(二)5:15-17

亚当与基督的对比:

凸显恩典的丰盛和超越

 

15 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的临到众人么?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17 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么?

 

 

我们首先注意到保罗在15和16节开头重复提到“过犯/犯罪不如恩赐”来突出这小段经文的主题。其次在15和17节都用了比较式的句型 “何况...岂不更...”来强调神在基督里的丰盛恩典是远超于亚当的过犯及其后果。保罗的论证更是层层递进:16节解释15节,17节解释16节,引出了审判与恩赐,定罪与称义,死亡与永生的一系列对比。

 

保罗在15节和17节重复强调因着亚当一人的过犯,全人类就在死的权势之下,再次说明了前面12节亚当的犯罪,导致了死临到所有人。

 

夹在中间的16节对比在亚当里的审判和在基督里的恩赐,比较清楚的翻译是:“恩赐并不像由那一人犯罪而来的后果。因为,由那一次过犯而来的审判导致定罪,但由许多过犯而来的恩赐却导致称义。”7 这里通过对比 “由那一次的过犯而来的定罪” 与 “由许多过犯而来的称义”,凸显了恩赐的超越和得胜!在亚当里,一次的过犯导致定罪。对比之下,在基督里,尽管我们一生之久有数不清的过犯,却因神的恩赐,使我们得称义,不被定罪。

 

保罗在这三节经文中用不同的字来区分“恩典”和“恩赐”。8  “恩赐”的原文是指白白的礼物, 17节点出了这白白的礼物就是基督的义(解释看18-19节),被赐给我们这些领受神的洪恩的人,使我们不仅得称义,更要借着耶稣基督“在生命中作王”。“作王”这个动词的希腊原文是将来时,指身体复活,在神国里与基督一起作王、同管万有(提后2:12, 启22:5),真正恢复创世记1:26神给人类的使命。这个将来永恒的生命,我们如今因着在基督里,就在灵里开始经历,不再与神隔绝了。

 

(三)5:18-19

结论:亚当和基督

对人类的决定性影响

 

18 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 19 (正如)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服,众人也成为义了。

 

 

这两节是对前面12-17节的总结,以最明确的方式讲述了亚当和基督的平行对比之处——既强调了亚当和基督在与人类的关系上的相似点,同时也对比了两者所带给人类的完全相反的结局。

 

亚当和基督之间的平行对照,清楚体现在“就如...照样...” (原文ὡς /ὥσπερ... οὕτως καὶ...)的对偶句式上。存在于基督和众人之间的关系,是按照存在于亚当和众人之间的关系的模式,是基于相同的原则,即:“一人”和“众人”之间代表性的联合关系。如前面解释14节,亚当是基督的预表:从与神立约的角度看,他们两位都是代表元首, 亚当代表的是堕落的旧人类,基督代表的是被救赎的新人类,即教会。亚当首次的过犯,使所有人被定罪,以至死亡。对比之下,基督所成就的义,却使众人被称义,得生命。

 

在18节里,保罗将基督在世上从出生到死对律法的完美遵守,视为完整的一件事,概括为“一次的义行”,与亚当“一次的过犯”作平行对比。9值得留意,保罗用来描述基督的“义”的希腊字δικαίωµα是指按照律法的要求,也带有“称义”的意思,不是通常用来表达义的属性的那个字δικαιοσύνη。保罗以此表明,基督不是凭他神性中的义来成就救赎,而是以他作为神的子民的代表元首,借着完全满足律法的要求而成就的义。

 

这两节经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19节与18节平行,并且解释18节(和合本漏译了19节开头的“正如”)。论到亚当,18节上半句提到他的“过犯”,19节解释其本质乃是“悖逆”,就是反叛神,违背神的旨意。同样地,18节下半句提到基督的“义行”,19节解释其本质为“顺服”,就是对神的顺服,对神的旨意的完全遵守。如腓立比书2:8所言,基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可见,罪的本质是悖逆神,义的本质是顺服神。

 

 

并且19节还说,亚当的悖逆被归算给了他所代表的全人类,世人在神面前都被视为罪人,导致在亚当的定罪上有份,如18节所言。对比之下,基督的顺服也是如此被归算给他所代表的神的子民,使他们被视为义人,结果是18节所说的称义得生命。故此,我们被神看为义人,不是因为我们靠自己的行为而成为义,而是因着基督的义被归算给我们。

 

借着将基督的义归于我们这些不配的罪人,神出于祂自己的恩典完全扭转了亚当犯罪所带来的恶果。通过对比亚当和基督,这两节经文闪耀着神的恩典之光!

 

最后值得一提,和合本在19节的翻译:“成为罪人”和“成为义人”(新译本)的“成为”这个动词,希腊文的意思是“被视为、被算为、被列为”,指地位上的改变,表达了我们从前在亚当里是罪人的地位,得救之后在基督里是义人的地位。

 

并且,保罗用了不同的时态:“成为罪人”是过去时,表示亚当的首次犯罪被归算给了整个人类,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情。“成为义人”是将来时,表达了我们处于“已然未然” (already-not yet)的末世状态。虽然在基督里我们已经被称为义人,罪得赦免,但是身体还没有得救赎、仍受败坏的影响、注定要死亡,我们还没有经历到称义最终所带来的圆满果子——就是借着身体的复活,有荣耀不再朽坏的生命,像耶稣基督复活那样。基督的复活,是神肯定了基督赎罪的功效,公开宣告祂是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的复活就是基督的称义(提前3:16 “在圣灵中称义”,新译本)。10 同样,我们在等候身体的复活,是在等候将来最终的称义。若借用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7的话,我们如今是已经“凭着信心”被称义,但还没有“凭着眼见”被称义,那将在我们荣耀身体复活的日子实现。11

 

这与17节讲到我们将来必要借着耶稣基督“在生命中作王”是彼此呼应,也暗示了18节里提到的“称义得生命”是带有永生的意思。藉此,保罗要强调一个重要的真理:我们在基督里的称义既是现在的现实,也是未来确定的盼望!我们如今在基督里为义人的地位,将来要透过荣耀身体的复活和永恒的生命完全彰显出来。(待续)

 

注释

7. 罗5:16在《新译本》和《中文标准译本》里比较清楚.

8. 保罗在5:15-17用不同的希腊字区分“恩典”(χάρις)和“恩赐”(χάρισµα, δωρεὰ, δώρηµα白白的礼物).

9. Murray, Romans, p201.

10. Gaffin, Resurrection and Redemption (P&R Publishing, 1987), pp119-124.

11. Gaffin, By Faith, Not by Sight, pp99-105.

 

蒋虹嘉 现居美国,毕业于在费城的西敏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目前参与神学教育。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