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祈祷文
聆听主的恩言
“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73期
慈悲全能的父,满有恩典怜悯的神,我们感谢你,赞美你!我们的神,是立约之神,借着神儿子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立约之血,如今我们成为你的立约之民。
父啊,我们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你的子民。愿你听我们的呼求,使我们的祷告可以达到你面前。愿主的圣灵使我们确知,我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我们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主啊,今日,我们最要聆听你的约言:“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圣灵在圣经中指教我们的真理。那召我们的既是圣洁,我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主啊,你凭着你圣洁的本性与我们立约。主的教会得赎,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主啊,你要你的教会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因这是父从创世以先在基督里拣选我们的目的。
亲爱的主,求你使你的教会注重圣洁!使你每一个儿女都愿意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主啊,赦免我们忽略圣洁的罪!赦免我们扭曲圣经、淡化信仰、包容犯罪的种种恶行!求你让悔改之心取代我们迟钝而暗昧的良知,使我们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奉主基督的名,阿们!
主日信息

患难中神的荣耀
讲员 冯伟牧师
哥林多后书 11:16-33
点击观看冯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xTgsCnZl-HA?si=oGkbtET6E22ARaq_
国内读者观看冯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冯牧师信息音频:👇
哥林多后书 11:16-33
16我再说,人不可把我看做愚妄的;纵然如此,也要把我当做愚妄人接纳,叫我可以略略自夸。17我说的话不是奉主命说的,乃是像愚妄人放胆自夸;18既有好些人凭着血气自夸,我也要自夸了。19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20假若有人强你们做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21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22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23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24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25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26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27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28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29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30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31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神知道我不说谎。32在大马士革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士革城,要捉拿我,33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

哥林多后书是一卷极富情感的书信, 有人称之为“泪信”。哥林多后书是一卷极富教牧性的书信, 有些方面甚至超过称为“三提”的教牧书信。
哥林多后书是一卷最具自传风格的保罗书信,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保罗遭遇的患难, 挑战, 并学习他如何靠主得胜。这卷书里面虽然有很多的“我”字,但保罗不是在那里炫耀自己。
我们盼望信主之后能够得到各样好处。诗篇34:10 也应许我们“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同时圣经提摩太后书3:12也告诉我们,“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这两处经文并不矛盾。即使在逼迫患难中,也有神的荣耀。

在你服事主的年日中,是否遇到过来自环境的艰难甚至患难?
二十多年以前啊,曾经非常流行一本书叫《雅比斯的祷告》。曾位居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首。很多人都去买,信主、不信主的都买。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祷告太棒了啊。雅比斯的祷告在历代志上四章第九到第十节:
9雅比斯比他众弟兄更尊贵,他母亲给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说:“我生他甚是痛苦。” 10 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说:“甚愿你赐福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神就应允他所求的。
当年很多人说太好了啊,这是祷告的范本,我们都来好好的学习,每天都要来做雅比斯的祷告。曾经很流行,这一阵风现在已经过去了。但是当年很多人就有反思。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这在解经上有一个误区。大家注意,这是圣经里的话是没错的,我们也相信神真的是垂听了雅比斯的祷告。但这是一个特例。我们不能够把这个特例当成通例。更不能因为雅比斯这样祷告,我们大家就都要来效仿这个祷告。
第二点要注意这个文体。在释经学上,一段经文的文体是很重要的。这段经文是记叙的文体。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记叙的文体去当命令。举例来说,使徒行传当中记载的圣灵工作,就是记叙文体,记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当中发生的事情。今天很多灵恩派的弟兄姐妹,因为使徒行传当中有各种神迹奇事的记载,今天也要把这些记载都当成命令,要照着去做,这就成为解经应用上的一个误区和困难。
而且还要注意,若我们单单地把这个雅比斯的祷告拿出来每天求 “让我不遭患难”,所有人全都这样去祷告。我可以保证很多人的祷告不被垂听。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所以每个人都说不遭患难,不遭患难,这怎么可能呢?其实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患难。
作为信主的人,我们人生不如意的事有没有?我不敢说仍是十之八九,但是大概十之六七还是有的吧,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如果说我信了主耶稣,即使别人都得癌症,我也不得癌症;即使别人在路上都遇车祸,我就不遇车祸;即使公司裁剪人员,裁到最后一个才轮到我…… 那我敢保证,若果真如此,教会很快就座无虚席。但是来的人大都是怀着功利目的为求“吃饼得饱”。但我们都晓得,信了主就不遭患难是不可能的。
客观地讲,为什么说估计“十之六七”呢?我们也真的要见证感恩,信主的人确实在某些方面,经历的苦难挫折,会少一点,这个也要承认。比如在婚姻中,夫妻二人信主前都是非常自我为中心,常常争吵不断,互相伤害,苦不堪言。当信主后,两个人一起在主的面前学习十字架的功课,放下自己,真诚相爱,婚姻越来越美满,少经历许多的痛苦(我自己的婚姻见证就是这样)。再比如,一个人信主前抽烟喝酒,对健康伤害很大。老抽烟,肺部会出问题;老喝酒,肝部会出问题。信主以后,烟也戒了,酒也戒了,身体越来越好,避免了许多疾病痛苦,感谢神。再比如一个人信耶稣之前,脾气很大,在路上开车,前面不能有车的,无论前面车开多快他都要超过去。这样不守交规、危险驾驶,很容易出事故,但信了主以后,他的脾气变了,不开斗气车了,大大降低了出车祸的可能。所以我们信主蒙福的人啊,确实有些方面经历的苦难可能会少一些,这个要承认,要感谢神。
但是若宣称说你信了耶稣,就来像雅比斯那样“让我永远不遭患难,不受艰苦”,神就应允每个人这样的祷告,没那个事儿。在当今这个罪恶满盈的时代根本不可能。说严重一点,类似“信主病必得医治”的错误应许, 最终会破坏人的信心。
多年前我在北京一间地下神学院讲一门课,给同学们布置作业让他们试讲。班长是一位东北人,讲的特别好,我现在还记得一句话。他说我们到底传什么样的福音啊?我们老家有人这么传福音,说“跟着耶稣走,吃喝啥都有!” 他说,我们不能传这样的福音啊,我们要传十字架的福音!
一、苦难是无法回避的人生主题之一

创世记 3:16-21——
16 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17 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18 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19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20 亚当给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为她是众生之母。 21 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
苦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话题。也有人说,苦难是最能够激发人的宗教信仰情怀的一件事情。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苦难,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的罪造成的。在神所创造的那个最初美好的秩序里并没有苦难。打开创世记,神的六日创造当中没有苦难。在人类始祖犯罪以前,伊甸园当中也没有苦难。苦难临到是因为罪恶进入这个世界,人类和大地都受到了罪恶的咒诅。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神有恩典。神说他们吃识别善恶果的日子必定死,亚当夏娃吃了以后死没死?灵里死了,被赶出伊甸园。肉身却没有死,这是出于神的怜悯。神的话语出口绝不徒然返回。那一天真的有肉身的死亡,不过不是亚当夏娃。神用动物的皮子给他们作衣服,那天确实有死亡。虽然没说是什么动物,但有人讲,如果进到天堂以后,知道那是羔羊的皮子,应该也不会奇怪。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代赎。
我们看到创世之初没有苦难。那我们再问一个问题,在天堂新天新地里有没有苦难?答案是也没有。圣经明讲,启示录二十章四节:“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所以就是在今天,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当中,有许多的苦难。
耶利米书 29:11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我们要知道灾祸与患难就跟我们之前讲到纷争实际上是一样的,并非神的perfect will,纯全的旨意。苦难仅仅存在于当今时代里面,创始之初没有,未来的天家里面也没有,苦难的来源是人的罪。同时,在神许可的旨意当中,诗篇 119:71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我们常常讲这句话:“如果你得了癌症,请不要浪费你这个癌症。”我以前读神学所在的教会有一位马来西亚来的姐妹。来到美国本是要来读神学的,检查出得了这个白血病。她在医院里面扶着那个打点滴的吊瓶,每个病房去探访跟大家传福音。有的病人脾气不好啦。说这个小姑娘,看着开开心心的,你知道我们得多重的病啊,你跑来跟我们讲耶稣?知道的病友跟他说,你别这么说,她的病比我们都重,她得的是绝症白血病。
在前几年疫情来到的时候,我不论在教会里或在网上讲道的时候也常和大家讲,“在这个疫情当中就请不要浪费这个疫情”。现在疫情过去了。可以回过头去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度过疫情的,有没有浪费这个疫情?有的人遇到苦难时不断到神面前去抱怨,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们的教会遇到这样的打压、冲击,为什么我们的传道人遇到这样的逼迫?遇到苦难人的第一反应问题是“为什么 Why?”,却常常忽略问另一个甚至更重要的问题:“如何 How?”
我们当如何去面对这样的苦难和患难?我们当如何在这样的苦难患难中来见证神的荣耀?
二、苦难中的夸口

林后 11:16-23a——
16我再说,人不可把我看做愚妄的;纵然如此,也要把我当做愚妄人接纳,叫我可以略略自夸。17 我说的话不是奉主命说的,乃是像愚妄人放胆自夸;18 既有好些人凭着血气自夸,我也要自夸了。19 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20 假若有人强你们做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21 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22 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23 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
这段经文中反复提到“夸口”。我们知道夸口不好,似乎是荣耀人。保罗说请允许我像一个愚妄人那样,略略自夸。请注意保罗夸口的前提:“不得已”。在哥林多后书 12: 1,保罗说 “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
腓3:2-11——
2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4 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5 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6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为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做有损的。8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做粪土,为要得着基督,9 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10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11 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教会中的假师傅凭肉体夸口,保罗不得不也如此夸口。
三、外面的苦难–身体上的 (11:23b-27)

1.逼迫中的苦难
林后23b-25a,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 24 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 25 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
2.环境中的苦难
25b-26,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 26 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
3.健康上的苦难
27 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
四、里面的苦难–灵里面的 (11:28-29)
1.主身体的苦难
林后28 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
2.主肢体的苦难
29 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保罗真的是有牧者的心肠、为父的心肠。当他说,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我们作传道人的都能理解这一点。圣经中说与喜乐的同乐,与哀哭的同哭。我们在牧养教会的现实中,是与喜乐的同乐的机会少一点,与哀哭的同哭的机会多一些。人在顺境当中,春风得意的时候,不一定常常来找你。但在遇到难处的时候,常常来找神的仆人寻求帮助、代祷、安慰、陪伴等等。这些苦难我们感同身受,也压在我们身上,但同时,我们要承认自己也是软弱的。
继续看哥林多后书 12: 1-10,这里保罗讲到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曾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这个人是谁?就是保罗,是他自己。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五个“一”:
五、一个极大的异像(12:1-6)

林后12章 1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2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3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4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5为这人,我要夸口。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 6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

保罗的这个第三层天的经历,被提到神的乐园里,实在是超乎众人。从没有人能够活着见到听到乐园里的样子。保罗这段经历是在十四年以前,现在才讲出来,可见是不得已,而且也绝不是为自己夸口。一个为自己夸口的人,不会等十四年。
六、一根痛苦的刺(12:7)

林后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
对保罗的刺是什么,有很多的猜测。解经家莫衷一是。无论如何,我们知道保罗经历了来自撒但、但是神许可的攻击。正如约伯也曾经历神许可的攻击。而我们知道神许可一件事的发生,有神的理由和心意,虽然我们并不总是明白,甚至在当下也不一定需要明白。
七、一个再三的祈求(12:8)

林后12:8 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
圣经里还有一个人,也曾经三次祈求,叫苦难离开。是谁?不是别人,正是主耶稣祂自己。
太26:36-44——
36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37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38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39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40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41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42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43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44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在客西马尼园,主耶稣一共祈求天父三次将苦杯挪去,然而祂每一次都甘愿顺服天父的旨意。当我们讲到主耶稣的受难日,要记得受难日是从客西马尼园开始的(犹太人的一天是日落到日落)。主耶稣的流血也首先是在客西马尼祷告中 “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22:44)。而属灵全副的军装,常常被忽略忘记的一样就是“祷告”。
八、一句属天的答复(12:9)

林后12:9 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曾有一位师母,回答教会姐妹诉苦时,用“神的恩典够你用的”这句经文来回复。这位姐妹却不高兴。仿佛“够你用”的表达不够安慰人,不够让人满意,因为不是说“福杯满溢”。很多时候,仿佛只有“满溢”,我们基督徒才“满意”。那么够用的恩典与丰盛的恩典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对谦卑的人,够用的恩典就是丰盛的恩典!对骄傲的人,再丰盛的恩典也不够用!
箴言15:15-17——
15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的常享丰筵。16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17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箴言30:7-9——
7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8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9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
提摩太前书6:6-8 ——
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8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关于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有许多传说故事。有个故事说他在一次演出前,珍贵的小提琴被偷了。小偷用一把很廉价的小提琴偷梁换柱,留在琴盒里。时间紧迫,帕格尼尼走上台,告诉大家琴被偷了,众人哗然。他接着举起这把普通的小提琴说,这把琴也够用!于是就用一把廉价的小提琴演奏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据传说还有一次,他演奏当中,四根弦断了三根。但是帕格尼尼说一根弦的琴也够用!他居然用只有一根弦的小提琴演奏了高难度的摩西变奏曲。以上关于帕格尼尼的传说不知真假,但是笔者曾真实见到:当代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黄滨姐妹在一次音乐布道会中,用一根弦演奏高难的名曲!
这句经文的中文翻译“我的恩典够你用”,其实原文中没有“你用”的意思。英文一般翻译为“My grace is sufficient for you.” 可以理解为“我的恩典对你所遭遇的环境苦难是足够的”。 结合后半节 “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我们可以看到神是在说 “我的恩典够用,让我完全的能力显明”!今天我们相信神的恩典,是否也相信神的能力?相信神的能力,是否也相信神的智慧?
九、一种特殊的夸口(12:9-10)
林后12:9 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10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保罗的这个夸口实在很特别,不合常理。若既有极大异象的经历,又有痛苦的刺的经历(而且祷告还不“灵”),常人会以哪一样夸口,又回避哪一样?当然我们会以前者夸口,避谈后者。但是,保罗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
十、夸口的结论
新约保罗书信当中,实际上保罗多次讲到“夸口”这件事。总结一下,可以看到四点结论:
1.夸自己的软弱
林后11:30 -33 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31 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神知道我不说谎。32 在大马士革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士革城,要捉拿我,33 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

上图:1890年拍摄的大马士革城墙,据说保罗从这里缒下。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2.夸他人在患难中的忍耐
帖后1:4,甚至我们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你们夸口,都因你们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难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
林后7:4,我大大地放胆向你们说话。我因你们多多夸口,满得安慰。我们在一切患难中分外的快乐。
3.指着主夸口
林前1:27-31 27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28 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29 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30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31 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4.夸主的十字架

加拉太书 6:14,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照片中的这一位是魏恩波牧师 Rev. Richard Wurmbrand (1909.3.24–2001.2.17)。他是罗马尼亚犹太人,后来信主成为牧师,曾为主坐牢14年。着有 “Tortured for Christ” 《为基督受苦》。这是魏恩波牧师年轻时与妻子萨拜娜及儿子米海(迈克尔)的照片。 当父母都入狱或关在劳改营时, 迈克尔成了一名孤儿由其他基督徒照顾。 但他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嘲笑。 迈克尔后来成为美国殉道者之声(1967年成立)的第一位会长。 当时这个组织被称为 “共产主义世界的耶稣”。
魏恩波牧师年轻时不信主,曾经内心非常不安。就在同时,在罗马尼亚山上的一个村庄里, 有一位老木匠这样祷告:“我的神啊,我在世上服事了你这么多年, 求你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样赏赐我。就是使我在未死以前能够带领一个犹太人归主, 因为耶稣是出于犹太人。 但是我又穷又病, 而且年纪老迈。 不能出外寻找犹太人, 在我的村庄里也没有犹太人, 求你带领一个犹太人来到我这里, 我会尽我所能带领他归向基督。” 神垂听了老木匠的祷告,把魏恩波奇妙地带去这个村庄。老木匠向他传福音,领他归主。而后魏恩波奉献自己,成为了一位忠心传扬主话语的牧师。
魏恩波牧师传记里写到,当罗马尼亚在共产主义之下变天以后,一位东正教的主教在他的袍子上绣上了斧头与镰刀的标记, 并且吩咐他手下的神父们不要再称他为“主教阁下”, 而要称他为“主教同志”。而像派楚拉斯肯纳和罗兹安努这类牧师的做法更直接, 他们做了秘密警察。罗马尼亚路德教会的副主教拉普竟在神学院教导学生说,神借着三个人赐给世界三个启示:第一次是借着摩西,第二次是借着耶稣,第三次是借着斯大林,并且第三个较以前的为大。
一次魏恩波牧师和师母被迫参加许多牧师投降共产主义的大会。许多牧师上台发言,全国转播。当他们听到这些牧师在台上否认信仰亵渎主的时候,师母对他说,“你要上去把真理讲出来。”魏牧师回答说,“如果我上台,你可能就没有丈夫了”。师母说,“我不要一个懦弱的丈夫。”于是魏牧师勇敢上台,斥责卖主的假师傅,勇敢传讲基督的福音。官员惊慌失措,把他拉下台,逮捕判刑。
魏牧师的传记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位在监牢中勇敢传福音的牧师,被管教干部发现,拉出去打得半死。当这位牧师被送回牢房,他平静地说 “我们讲到哪里了?咱们继续。”
魏恩波牧师自己也因为坚持信仰,受到许多折磨。一个酷刑是让他赤身站在冰天雪地中,在冻得快要不行时,把他拉回来稍微恢复一点体温。管教干部见他仍不否认信仰,又把他推出户外挨冻,这样反复地折磨他,屡次濒临冻死。以至于他恢复自由多年以后,仍然害怕自己打开冰箱时那种寒冷的刺激。
但是,魏恩波牧师在这样的苦难中,却从没有屈服,更没有否认主。反而在他获释以后,继续忠心服事传讲基督,以他自己和其他为主受苦肢体的见证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命季刊第8期刊登的文章《圣诞节,送你一颗蓝宝石》(1998. 12),也是魏牧师讲述监牢中的感人故事。
保罗说,“那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不论是保罗,是魏恩波牧师,是千千万万如云彩一般的见证人,在苦难中所经历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着见证神的荣耀:“不在于我做了什么,而在于神做了什么!”
冯伟 牧师,现在美国牧会。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