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这个世代,本着我们信仰的实际状况,我们不仅需要回到各各他,求主的圣灵藉十字架来更新我们的生命;我们也需要不断回到橄榄山,听主在离世前所说的关于末世的话语。十字架使我们一直保持着不变的信仰本质,而主在橄榄上的话却叫我们对主再来的征兆,存一种敏锐与警醒。马太福音24章说,主耶稣坐在橄榄山上,论到祂的降临和世界的末了的征兆,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借着主耶稣的话,我们看到了末世征兆的综合性特征:宗教、政治、经济、战争的纠结,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加之人心的扭曲与败坏等,在在都催促着我们必须警醒。然而主也教训我们在这些征兆临到时“不要惊慌”。我们“警醒”却不“惊慌”,尽力作“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如此,“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
本期杂志的“回归十字架”专栏中,我们刊登了李信源论与主同死同活之“生命模型”的文章的上半部分。文章基于对罗马书第6章的释义,提到一个因信得生(也是基督徒得以成圣)的“生命模型”,每一个被神称义的人,都会被套进这个模型中。这个“模型”,说到底就是十字架。十字架确保了信徒与主基督在“死的形状”与“复活的形状”上的两种联合。前一种联合,使我们不断地“向罪死”,后一种联合,使我们不断地“向神活”。
在“读经与解经”专栏中有两篇文章,冬至的“耶稣基督对尼哥底母谈重生”和李定武的“后现代人的厌烦与盼望”。后者借着路加福音中对浪子的故事解释,让我们看到神的恩典使悔改的意念在罪人心中发动,这恩典推动悔改的意念,促成悔改的行动,带进悔改的喜乐。前者则强调“重生”是神的恩典,“重生”是关乎生命的问题。在今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依靠圣灵,让圣灵的风不停地吹入我们的心,让祂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作更新的工作,这样神的国才能不断地在我们心里掌王权,基督信仰之所以这样积极、真实和宝贵,也就在于此。
最后,我们请求我们的读者关注本期杂志封三上所刊出的“中国福音大会2011”的消息。今年的福音大会,是神在2011年托付在季刊同工身上最重要的一项事工,我们愿意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我们需要弟兄姊妹在祷告上与我们同工,也在整个筹备过程中积极参与。和2007年一样,大会将在香港举行;如此,其难处也将会数倍于在芝加哥举办此类聚会。但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这个主题成了我们愿意迎接挑战的动力,能够近距离服事我们在国内的弟兄姊妹给我们带来喜乐。但愿这次大会借着您的祷告得着神丰盛的福气。但愿整个大会(包括其筹备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都叫我们的主得着荣耀。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