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首届海外中国基督徒灵命与使命退修研讨会报告
2024/5/24 0:13:32
读者:8164
■安朴

生命季刊  创刊号 1997年3月

 
 
茫茫九洲大地,芸芸十二亿人中,神特别恩待、选召了蒙福的一群。他奇妙地把他们从那片苦难的土地上带到北美。许多大陆人在这里得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奉献了自己,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事奉和灵命历程……在他们艰辛的服事和成长过程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有一天,让我们大陆基督徒坐在一起,分享主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爱,省察自己的灵命,相互鼓励,切磋前进……
 
许多弟兄姊妹不约而同为此异象祷告……
 
一位牧师看到了这个需要,开始发起这样的退修会……
 
1996 11 15 日晚,当夜幕低垂的时候,芝加哥郊外的一栋房子的四周却亮起了五彩缤纷的节日彩灯。11 15 日不是节日,然而,对房子的主人来说,这是他们盛大的节日:《大陆基督徒灵命与使命退修研讨会》将在这里召开,那照亮黑暗的灿烂灯光,便是会议地址的标志。
 
来自北美的 27 位代表和各机构负责人於十四日、十五日陆续赴会。本次会议是由中华展望发起主办,《海外校园》,“基督使者协会”及“友爱中华”(China Outreach Ministries) 共同参与协办的。与会代表中大多数为已经从神学院毕业并具有一定的服事经验的大陆基督徒。此外,布道家、神学思想家唐崇荣牧师,中华展望总干事林慈信牧师及师母,《海外校园》主编苏文峰牧师及师母,“基督使者协会”总干事周大卫牧师,国际短宣使团义务总干事、香港基督徒牧职培训学院院长张佳音教士参加了会议;深受大陆基督徒爱戴的赵约翰牧师也专程赶来参加会议,并为会议服务。
 
晚七时,会议在虔敬的赞美诗中开始。尔後,林慈信牧师做了对大陆学人事工 (PRC Ministry) 回顾与展望的发言,赵约翰牧师分享了大陆教会的需要。代表们发言谈到了大陆基督徒灵命的需要。唐崇荣牧师在星期五晚的会议上做了简短的总结。他为了参加这个会议,带病专程从印尼赶来,途中往返飞行近 60 个小时,足见他对大陆学人的爱心和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他指出,这次会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他来就是要“多多听,多多认识大家”。
 
接下来两天的会议包括灵修和研讨两部份。星期六上午,唐崇荣牧师以经文希伯来书 2 5-11 为主题,带领大家查经,传讲神的话语。然後,在“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的歌声中,弟兄姊妹们再一次缅怀主恩,含泪领受圣餐。主日清晨,弟兄姊妹们首先聚集在一起唱诗、敬拜;尔後,一曲“麦秋已过”歌把弟兄姊妹的心带回了我们的祖国,大家俯伏在救主耶稣基督面前,为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流泪祷告。十时三十分,大家又到芝城华人基督教联合会北郊分会参加主日崇拜,苏文峰牧师证道,题目为:“灵命与事奉”。
 
会议的研讨部份中,弟兄姊妹们讨论了以下几个题目: 1. 省察自己的灵命; 2. 讨论大陆基督徒群体的灵命需求; 3. 探讨如何满足这些灵命需求的方法; 4. 大陆基督徒服事者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和大陆基督徒的历史使命。
 
与会的弟兄姊妹们在自己切身的服事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题目进行了讨论和反思。除了省察自己的灵命外,弟兄姊妹们还具体地探讨了大陆学人事工中事奉人的素质问题,信息 ( 圣经真理如何表达 ) 的问题,大陆学人事工的形式和方法问题,以及联络合作的问题。这些讨论是大家对自己过去灵命状况、服事经验的省察和总结,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无疑会拓宽个人的视野,触发更深刻的思想,有利於未来大陆学人事工的开展。
 
唐崇荣牧师於星期六 (16 ) 提前离会。离会前,他语重心长的勉励使大家受益匪浅。他说,事奉神的人首先要听到呼召,没有呼召做圣工就是对神的冒犯;第二,要有异象,没有异象就不知道做甚麽;第三,是负担,负担就是圣灵把一个重担放在一个人的心中,要求这个人有正确的回应,负担就是神放在我们心中、托付给我们的责任感。第四是委身,也就是对神的顺服;第五是位分,即神怜悯我们、赐给我们的职份;第六是恩赐,恩赐是为了造就教会的,我们应该把恩赐挑旺起来。唐牧师也谈到事奉中必要的四个因素:信仰,知识,灵性,事奉。灵性好的表达是:好怜悯,行公义,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唐牧师的讲话中也提到神学的重要性。他说:真正的知识的重要性不可忽略,真正的知识就是真理的表达,对神的真正的知识就是神学。最後,唐牧师特别强调了过圣洁生活的重要性。他勉励大家:无论如何鞭策自己,在神面前一生一世过圣洁生活。
 
大会已经决定这样的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每年召开一次。本次会议中,也产生了一个由七人组成的联络中心,旨在联络下次会议及整理北美各地团契通讯录。会後,联络中心六位成员 ( 冯秉诚弟兄未出席会议,他认为自己不宜参加 ) 分为两个联络小组,分别负责联络、筹办下次会议和整理团契通讯录。
 
会议中也讨论了正在创办的《生命季刊》问题。弟兄姊妹们表达了对季刊的关心和支持。( 关於季刊进展情况,另文报告 )
 
苏文峰牧师、周大卫牧师及林慈信牧师分别在会议结束时发言,提出他们的劝勉与期望。苏文峰牧师指出,在大陆学人事工中,神在历史性的时刻兴起一批新的生力军,我们是这个历史时刻的见证人、参与者。我们看到福音的觉醒,福音的负担,和福音的传承。盼望我们看到《生命季刊》、“中华展望”、《海外校园》、《使者》这些事工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彼此顺服相通的,各尽其职,各尽所能一起配搭的。我们很高兴能参与这样的圣工。
 
周大卫牧师说,“大陆学人事工是神兴起的,我来是向大家学习的。”他特别勉励大家向不同的人学习,多注重性格塑造 (character building) 。做为领导人物,异象很重要,但性格也很重要。如一个人能力很大,但性格不健全,就会产生很多问题。要在性格塑造上多花时间,希望同工们在大陆信徒中进行一对一的性格塑造。
 
林慈信牧师指出,北美的大陆基督徒领导群体 (PRC Christian leaders)已经到了属灵的少年发育期。他以保罗信主後到旷野三年、然後由巴拿巴推荐到安提阿服事这一时期的成长为例,来勉励、提醒大家。他说,少年期要注意的三个特别信号是:1. 少年跑得快,但要注重神的时间;2. 注意顺服神与顺服人的关系;3. 学会如何面对、处理冲突。此外,林牧师还就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指导,比如,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搬桌椅、烧饭做起;接受组织的必要性;注意学习北美的服事模式;还有如何正确对待为事工筹款 (fund-raising) 的问题。林牧师能就观察到的这些琐碎而又实际的具体问题对大家谆谆告诫,足见一位牧者对弟兄姊妹的关心和爱心。
 
会议结束时的奉献仪式也是会议的高潮。首先,苏文峰牧师带领弟兄姊妹们齐声背颂罗马书十二章一至二节:“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然後,弟兄姊妹们再一次在神面前默祷,再一次聆听那虽然声音微小但又是绝不可抗拒的呼召,再一次逐一跪在那至高无上的神面前,献上自己,当作活祭,求神悦纳。苏文峰牧师,林慈信牧师,周大卫牧师,张佳音教士为弟兄姊妹们按手祷告。赵约翰牧师最後为弟兄姊妹们恳切祈祷并祝福。
 
11 17 日晚,弟兄姊妹们怀著更新的灵命离会。他们的肩头担负著主耶稣基督交托给他们的福音重担和对自己祖国同胞的历史使命感,他们将带著这样的负担回到自己的服事岗位,去默默地服事,默默地耕耘。神的祝福必定与他们同在。
 
P.S. 本次会议蒙芝城华人基督教联合会北郊分会 (CCUC-North) 、芝城城北华人基督教会 (NSCCC) 两间教会真诚帮助;两间教会的许多会友参与了大会的服事。吴涵仲弟兄、林道真姊妹承担了大量接待工作;岑伟堂弟兄为大会的住宿奉献;CCUC-North 无偿提供会议地点;李钧、胡忆秋、张云开、李亨利及许多其他弟兄姊妹主动参与了会议的後勤服事。 Moody 神学生李涌青默默地承担了会议的接送工作,其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令人感动之深。在此一并致谢。)
 
 
    1996年11月28日
    (安朴执笔)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