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我们的团契
2016/7/26 12:33:44
读者:7956
■秋林

生命季刊  创刊号 1997年3月

 

 

温哥华美。春有春的活泼,夏有夏的娇媚,冬有冬的苍劲。温哥华真美。

 

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温哥华的秋天。温哥华的秋天是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嫩绿的春,五彩的夏,浅的冬都在上面。你可以在秋天里看到春的奔放,夏的热情和冬的沉稳。经过春夏两季的构思和润色,秋终于拿出了自己最美的图画来述说收获的喜悦。加拿大著名的红枫、黄栌更用最美的色彩歌颂秋的殷实和富足。

 
 
我爱温哥华的秋天,当然是因为她美。但在我这里,爱温哥华的秋天还有着另一层情思。因为我常常把我们的团契比作一个丰收的秋季,一个五彩的秋天。
 
 
我们的团契叫维真/UBC中国学生学者查经 班。1993年2月在庆祝农历新年的爆竹声中,这个极有特色的查经班在加拿大著名的英属哥伦比亚省立大学的校园里正式诞生了。于是,UBC校园里就有了一个中国学生学者属灵的家。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人们就会看到UBC礼堂明亮的灯光,就会在这里听到用国语唱出的赞美诗。在以后近四年的时间里那明亮的灯光就再没有熄灭过,那高亢的赞美诗就再没有停止过。这个团契成立的主要宗旨是把她办成既能广传福音又能训练同工的团体。因此,查经班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她自己突出的特点。
 
 
我们来自中国大陆的五湖四海,哪个省份的同学几乎都可以在这里认到老乡。这可算是我们团契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的团契几乎是清一色的大陆背景。从带领的同工到参加的成员,几乎全部是大陆的同学。相同的背景使得带领的同工们可以比较快地进入“状态”。在带领上,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抓住同学们在追求基督信仰过程当中的主要症结。我们所制定的查经材料、所拟定的讨论题目、所推展的活动,基本上都能较好地适合大陆知识分子的特点。经过三年多的摸索,查经班已经大体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查经材料,基本上每一讲都会针对同学们的固有观念来提出问题,然后用圣经真理来回答这些问题。比如我们带领大家查考创世记第1章1-25节,主要是针对大陆同学普遍接受的唯物主义无神观念,宣讲神造天地万物的伟大意义,有效地突破他们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支点的狭隘科学主义的第一道障碍。在查考约翰福音第9章的时候,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在圣经真理的光照之下,让同学们重新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他们深信不疑的观念的偏狭性。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背景,中国大陆的学生学者通常对社会政治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愿意知道圣经对这些问题的态度。我们也敏感地注意到他们这方面的要求,比如自由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论是年轻的留学生还是年长的访问学者,谈起自由都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在带领大家学习约翰福音第8章31-36节时,就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以及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作为出发点,引导大家对我们旧有自由观的再思考。就这样,神让我们边事奉边摸索,慢慢形成了一套较能适应大陆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特点的查经进路和方法。
 
 
我们团契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她高举圣经真理的旗帜,有浓厚的理性色彩。我们这个查经班特别注重宣讲式的带经方式。我们知道很多查经班或团契多高举圣经爱的旗帜,且多采用讨论式的带经方式。但神却让我们在事奉中有另外的看见。根据我们的观察,在北美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大都是理工科方面的专门人才,他们的信仰背景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而且都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导致他们的信仰进路几乎无一例外都循着实验求证和逻辑思辩的方向。因此,我们认为理性上的切入对大陆知识分子来说是有相当的必要性。我们的有利条件是,我们几位负责主讲的同工都是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的神学生,本身都是学有专长后信主再转读神学的。他们既了解留学生的信仰障碍,又受过严格系统的神学训练,占有基督信仰的制高点,在辩道护教方面有相当的实力。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宣讲式的带查经方式。让那些慕道的朋友先听圣经是怎么讲的,在后面的讨论时间里我们会引导大家围绕刚才的主题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由主讲的同工做正面的响应。这种模式是“我们先讲他们听,他们讨论我们听,基督真理再响应。[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掌握讨论方向,集中主题,建立圣经真理的绝对权威,避免大家所惯常了的那种山南海北、漫无边际的漫谈。据一些已经在查经班信了主的弟兄姐妹说,他们当初很多都是带着天之骄子的骄傲来到查经班,自以为握有真理且能言善辩。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硬钉子”。几个回合下来,锐气和傲气被挫掉才知道原来不但圣经绝对经得起理性的推敲,而且基督徒并不是感情脆弱没有理智的。这才慢慢服下心来倒要听听圣经的道理。这样的经历有相当的代表性。在事奉中,我们发现海外的华人教会或各类团契不是没有机会向大陆留学生传福音,但面对他们唯物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甚或虚无主义的“攻势”,常常是消极被动的招架有余而积极主动的出击不足,对他们尖锐的理性问题缺乏有效的响应。这可说是海外大陆知识分子在教会和团契之间“游走”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适应大陆学人理性思考的信仰特点以达至传扬基督大爱的根本目的,也许是我们海外华人教会大陆福音事工需要研究的课题。
 
 
根据对大陆学生学者的了解,我们从95年起开始尝试举办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演讲会,讨论大陆学人关心的问题。在每年的农历春节,借着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气氛,我们演讲会的主题是以基督信仰为出发点,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和道家等)。在每年“五四”和“六四”期间,我们的讲演会同样以基督信仰为出发点但审视的对象则是中国的现代社会现象(如民主和科学等)。同时,借助维真学院中国研究部的学术优势,我们还可以请到那些到维真学院访问或讲学的基督徒学者、专家和牧者来到团契作专题讲座或福音布道。由于这些活动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我们的福音事工产生了很好的推动效果。我们维真/UBC中国学生学者查经班成立三年多来已有一百三十多人在这里信主得救。平时的聚会也都长期维持在六十多人的规模,感谢主的恩典!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特点”并不一定就是“优点”的同义词。最明显的“特点”往往含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如以大陆背景为特点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强与其它背景教会和团契的横向联系;以理性为特点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将信仰的理性认识引向生命的进深造就。诚实地说,我们的团契还有不少急需改进的地方。在事奉中学习,在学习中事奉,我们和团契一起成长。愿神的荣耀彰显在我们的团契里!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约翰福音4:36)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愿我们的团契生活能为温哥华五彩的秋天增加一分色彩。我爱温哥华的秋天,更爱我们的团契。
 
注释:
 [1] 这里的“我们”和“他们”只有语言学的意义。
 
 
 
秋 林 来自中国大陆,现读神学。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