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信仰 总第3期 2002年12月
人物﹕
父亲﹕ 陈明道,武汉某大学建筑系教授。50多岁,灰白头发。爱穿西装。性情耿直。带眼镜。
母亲﹕ 林兰,教师。性情温柔,脾气好,随和。身体虚弱。50多岁,服装庄重大方,带眼镜。
女儿﹕ 陈蕾,基督徒,在加拿大上学。性格原来像父亲,后改温柔。
牧师﹕ 中年人。知识分子型。
弟兄甲,姊妹乙,群众演员等。
布景,道具,音乐,录音。
序幕
地点﹕ 陈明道在武汉的家,餐厅兼客厅。
旁白﹕ 这是在中国武汉市的一幢楼房里。此时,陈明道教授和他的妻子一边收拾行装,一边谈话。他们有个女儿在加拿大留学,离开他们已经两年多了。最近女儿来信说,她在那里受洗成了基督徒,这使他们非常担忧。
母亲﹕ 我说老陈啊,咱们的女儿会不会在异国他乡太孤独了?或是学习太辛苦了?怎么好端端的会成了基督徒呢?
父亲﹕ 一个搞生物工程的博士生,一向是崇尚科学,出国留学不到两年反倒迷信起来,信了什么基督教,这怎么得了!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说什么也不能让她走到邪路上去,我们得马上去一趟加拿大,一定要把她劝回头。
(灯暗)
第一场 有神与无神之争
(灯光渐亮)
(陈蕾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的住处。教会的一些弟兄姊妹在陈蕾家,商量并准备去机场接她父母。)
弟兄甲﹕陈蕾,你就是要记住一条,你爸爸妈妈来了以后,不管他们怎么反对你信主,你都不要跟他们争辩,更不能生气。
陈蕾﹕ 我知道。我心里很平静,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会很平和地去面对可能发生的冲突。请你们也为他们信主祷告。
众人﹕ 我们知道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为他们祷告。
姊妹乙﹕时间快到了,我们赶紧去机场吧!
(众人下场。灯暗后又转亮)
(一些弟兄姊妹在陈蕾家中准备晚饭。陈蕾将父母接到家。门铃响,开门,众人与陈蕾父母握手问安。众人寒暄后道别。一家人坐到饭桌前。)
母亲﹕ 小蕾啊,你来了两年,还真交了不少朋友。这些人真是热心,还为了我们准备了这么丰盛的晚餐。
女儿﹕ 他们都是我们一个教会的弟兄姊妹。你们哪,就生了我一个女儿,到了这里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弟兄姊妹的亲情哪。
(夫妻相对一看,父亲开口。)
父亲﹕ 孩子,这两年来,你是不是生活得很艰苦,也很孤独?我们知道,在电话里你是怕我们担心,报喜不报忧。现在,我们来了,你心里有什么苦,就说出来吧,爸爸妈妈替你分担!
母亲﹕ 是啊。
女儿﹕ 爸、妈,你们想哪儿去了!我在这里真的生活得很好,很快乐。我一点也不孤独,你们不是已经看见了么,我有那么多的弟兄姊妹。我们经常在一起……
父亲﹕ (打断)一起干什么?一起信上帝,一起搞迷信活动(越说嗓门越高)……
母亲﹕ (缓和)老陈,有话不会好好说么,别像吵架
似的。
女儿﹕ (不介意)爸、妈,你们不是很想了解我的生活,了解我们在一起干什么吗?明天就是星期日,我陪你们一起去教会看看……
父亲﹕ (打断)不去,我们不去!你不要忘了,你爸是搞科学研究的教授,你妈是个老党员。我们都是无神论者!
母亲﹕ 老陈,女儿说去看看,我们就去看看,为了了解她的生活嘛!
父亲﹕ 去看看?我看就不必了。
女儿﹕ 爸、妈,你们一定都累了吧?一路上,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这里我来收拾,你们去里屋早点儿休息吧!
(父母下场,女儿跪下来祷告。灯暗。)
(灯亮。从教会回来)
父亲﹕ (边开门边说)我真是拗不过你和你妈!硬是把我拉去教会。
女儿﹕ 爸,今天在教会听牧师讲道,你觉得怎样?
父亲﹕ 不怎样。嗯!把一切都交托给上帝,一切让上帝来安排,(讽刺地)自己不用努力了,倒是够省心的。请问,上帝在哪儿?我能不能给他打个电话,发个Email?
女儿﹕ 这么说,你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了?
父亲﹕ 当然不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
女儿﹕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也不存在?
父亲﹕ (振振有词)空气是物质,它有冷热,你的皮肤能感觉它的存在。
女儿﹕ 你是说,只有物质的东西,才是客观存在的?
父亲﹕ 那是当然的。
女儿﹕ 爸,那么,你和妈妈对我的爱,我对你们的感情,都不是物质,你能说它不存在吗?
父亲﹕ (一时语塞)这……
女儿﹕ (继续)科学进步到现在,人们还有多少未感知的领域,未探明的奥秘,你能说,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东西,它就是不存在吗?这不是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堆里的驼鸟行
为吗?
父亲﹕ 你,你,……你说我是驼鸟?
母亲﹕ (赞许地)我们的女儿倒是越来越善辩了。老陈啊,这一点倒是像你。
父亲﹕ (瞪了妻子一眼,向女儿)我们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你说有上帝存在,请证明给我
看看!
母亲﹕ 那,你说上帝不存在,能不能也请你证明
一下?
父亲﹕ 我说,你到底站在谁的一边?(把妻子拉到一边)不要忘了我们的来这里的任务,是来劝女儿的!
女儿﹕ (温柔,回忆地)爸,记得我小时候,你带我去杭州玩,路过一座白石拱桥。你告诉我,这是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一位能工巧匠的作品。
父亲﹕ 记得,记得。那拱桥设计之完美,结构之精巧,真是堪称杰作。
女儿﹕ 记得我问你,都过了一千多年了,你怎么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个人呢?
父亲﹕ 傻孩子,这桥的存在不就是证明么!
女儿﹕ 是啊,我后来才明白了这个道理。爸,作为搞建筑的教授,你的足迹几乎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地方。(激情地)那峰回路转的名山,那一泻千里的江河,那清澈秀丽的湖泊,那巨树参天的森林,那一马平川的原野……
父亲﹕ 哎呦,你这是在作诗哪!
女儿﹕ 爸,要是我说,这一切都是古代某个或某些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
父亲﹕ (打断)这绝对不可能!如此浩大的工程,岂是人的能力所能完成的?
女儿﹕ (故意地)那么,我们只能说,那是由一堆破石头,烂泥土,加上天上下来的雨水偶然凑在一起,碰巧形成的。
母亲﹕ 那真是不可思议!
女儿﹕ 天地之间有一位神,很多人一直没有好好的去思索,去认识这个事实。“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母亲﹕ 小蕾说得真好!
女儿﹕ 妈,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圣经上说的。
母亲﹕ 圣经?!
女儿﹕ 妈,就是这本书(递上一本圣经给妈)。
父亲﹕ 小蕾啊,偶然去去教会,在那里交些朋友,我们也不反对。(激动地)我们是担心你呀!担心你荒废学业,不求进取,担心你再这样下去……
母亲﹕ (调和地)噢,小蕾啊,你爸爸的意思是怕你信教后,把什么事情都推给上帝,自己不再努力奋斗了。
父亲﹕ 小蕾,你好好听着,我们可以用我们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你这样一个真理﹕一个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科学上是容不得懒惰的人的。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书要自己一本一本读。求告谁也没用,任何人也代替不了你的!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
女儿﹕ (接过来)“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爸,很多人把基督徒的祷告,交托,寻求神的旨意,看成是不求进取,软弱无助的表现。一开始,我也是这样看基督徒的。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突然转话题)爸,我想问你个问题,你说我像谁?
父亲﹕ (不明其意地)你像谁?(冲着陈蕾的母亲说)咱们的女儿,不像咱们,还能像谁?
母亲﹕ (点头)这丫头!
女儿﹕ 相貌上我当然像你们啦!可是我读了圣经之后才知道,我们人原来是神照着他的样式创造出来的,(带有点顽皮的神态)所以说,我“像”神。
父亲﹕ (对着母亲)你看看你这个女儿,她不像我们,倒是“像”神了。
母亲﹕ (不明白的神态)小蕾,你把我们弄糊涂了。
女儿﹕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圣经里说,神按照自己的样式造了人,是说人和神有特殊的关系。神不仅造了人,让人有生命气息,有思想、有灵魂,还赋予了人掌管地上万物的使命和极大的创造能力。基督徒要是不思进取,坐等其成,那才是辜负了神造人的一番美意呢!
母亲﹕ 小蕾,你要这样说,我们就放心了。
父亲﹕ (又瞪了妻子一眼)我还没有放心呢!小蕾啊,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是要在未知的领域里,寻找并发现新的自然规律,加以分析,归纳,总结。以便利用这些规律,驾驭这些规律,为社会,为人类造福!
女儿﹕ 爸,你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可是,人们为什么要去寻找自然规律,并去研究它们呢?正是因为自然界有规律可寻,并值得去探索、去研究。一堆乱石头,没有人会去研究它,因为它不可能是古代某一位能工巧匠留下来的作品。人们在探索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去从事发明创造的时候,已经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承认,这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有一位造物主设计和制定了这些定律!
父亲﹕ 嘿嘿!怎么倒是你给我上起课来啦?道理还一套一套的!(火气转向妻子)我说,你这个教政治的老师是怎么当的,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教育好。一个堂堂的博士生,居然甘心做一个基督徒!
母亲﹕ 嗳,我说,陈大教授!教育女儿,你作父亲的就没责任了?你做了几十年学问,辩理辩不过女儿,倒冲着我发起火来了。要我说,小蕾说得有道理。我们刚到这里,对基督教,对教会还需要多了解了解。
女儿﹕ (拉着母亲的胳膊,撒娇)还是妈通情达理。
父亲﹕ (对女儿)你少拉帮结派!(手指着妻子,大声)我警告你,你可要站稳立场!不要女儿没有劝回头,自己再陷进去!
女儿﹕ 爸!小点儿声,邻居还以为我们在打架了。(故意地)这里是加拿大,邻居会告我们大声喧闹的!
父亲﹕ 我是中国人,用不着守他们的规矩。(声音还是小了一些。)
母亲﹕ (打圆场)算了,算了。我们也别争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女儿不是还好好的嘛?(转向女儿)不过,小蕾,爸爸跟你说的,你也得好好想想,我们也是替你的前途着想。
女儿﹕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爸、妈,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为了说服我,你们也要了解我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呀!这儿有一些书和录音带,你们有时间的时候,看一看、听一听!
母亲﹕ 嗯,放着吧!
(灯暗。)
第二场 有罪与无罪之争
(某天早上,女儿去了学校,爸爸妈妈上场。)
父亲﹕ 哎,时间过得真快,咱们来这里都一个月了吧。
母亲﹕ 一个月零10天。
父亲﹕ 我们一生忙忙碌碌了几十年,头一回有这样清静的时候。
母亲﹕ 这倒是给了我们时间去读一读,听一听小蕾留给我们的书和录音带(边说边整理屋子。)
父亲﹕ 是啊,也有时间去想一想这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我这一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也算成就了一番事业,可更多事想去做,却是力不从心啊!你说这人哪,也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啊。看来小蕾的那些书讲的也有道理。人实际上是渺小的,软弱的,有限的。
母亲﹕ 是啊,就拿眼下咱们俩来说吧,从中国来到加拿大,现在买菜,看病,动不动都需要别人照顾。
(父亲拿出一本书读了起来。)
父亲﹕ (又放下书)其实,去教会认识认识人,我不反对,(想起又有点气了)可小蕾交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呢?你看,上咱们家来的那些人,从来没有听到他们谈论科学,交流学问。说起话来,不是圣经,就是教会、团契。
母亲﹕ 可是,我看那些人,还真是不错。热情,礼貌,开朗,乐观。令人不解的是,他们总是喜气洋洋的,好像就没有烦恼的事情。
父亲﹕ 咱们年轻时不也一样么,不怕吃苦,勇于牺牲,盲目,自信,最后吃苦头的还是自己。
母亲﹕ (严肃认真地)嗳,我说老陈,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个小伙子对咱们的小蕾有点特别的那个。
父亲﹕ 那个什么?
母亲﹕ (抬头远望,若有所思)你说,他会不会是小蕾的男朋友?
父亲﹕ (用手在妻子的眼前挥了一挥)嘿嘿,我说你呀,你想什么啦!叫你来,是来劝女儿的,不是来相女婿的!(摇头)哎哟,我的上帝啊!
女儿﹕ (正好开门进屋,冲着爸爸)爸,你信上帝了?
父亲﹕ 去,去,谁相信上帝了,我是相信你妈了!(一边赶紧把手里的书藏在沙发垫下面,站起来去喝水。)
女儿﹕ (悄悄的翻开沙发垫,看见了那几本书,笑了。)
父亲﹕ 小蕾,你这个周末忙吗?
女儿﹕ 还是那么忙,尤其是这一周,要完成一篇论文。
父亲﹕ 那你还去教会吗?
女儿﹕ 当然去了。
父亲﹕ 噢,那明天你们哪位弟兄姐妹来接我们去呀?
女儿﹕ 哎呀,(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爸,你愿意去教会了!
父亲﹕ 打住,打住。我说,你们在教会里,大家都互相以弟兄姐妹相称,年轻人管年长的也叫弟兄姐妹,连辈份也不讲了,太没有规矩了么。假如我也信了主,那些小青年们难道叫我陈弟兄不成?真是岂有此理!
女儿﹕ (高兴地)爸,我喜欢你的假如,到那时,你要是愿意,我们教会的人可以叫你陈教授,陈博导,或是陈伯伯,陈爷爷,只要你喜欢。
父亲﹕ 什么陈爷爷!我还没有那么老。
女儿﹕ 我马上打电话,看明天谁来接你们去教会。
(灯暗。)
(从教会回来,走向住处,父亲阴沉着脸,什么话也不讲。)
女儿﹕ (对妈妈小声地说)妈,我看爸今天的气色不太对头。
母亲﹕ (点头)是啊。不知哪根经又不顺了。
(一走进家门,父亲的火终于压不住了,先是重重的坐在沙发上,然后拍打沙发,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动,终于开始发牢骚。)
父亲﹕ 我想不通,就是想不通!
女儿﹕ 爸,你要是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别憋在心里,对身体不好。
父亲﹕ 那好,我问你,人都是有罪的吗?
女儿﹕ 是啊,人是有罪的。
父亲﹕ 那你认为你爸爸有什么罪,你来检举揭发,看看我是不是要判刑,要坐牢!
母亲﹕ 哎呀,老陈,你是为这个生气呀?你没听牧师对罪的解释吗?人家讲得不是很清楚嘛?圣经中的“罪”是指人对神的背离,人达不到神的圣洁的标准,不是指触犯刑事法律上的罪。
女儿﹕ 妈妈讲得对。
父亲﹕ 我一生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学问,从不弄虚作假。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单位,家人,同事,同学,领导,都说我是好人。虽然谈不上圣洁,可我是清白的,正直的,问心无愧的。只有点坏脾气,那是我的性格。
妈妈﹕ 这,我最了解你。
爸爸﹕ 我没有罪!
母亲﹕ 你没有罪?
爸爸﹕ 没有!
妈妈﹕ 要不要我当着女儿的面,给你提个醒?
爸爸﹕ 请便!
妈妈﹕ 远的不说,这次为了来加拿大办护照,你有没有向有关部门送礼?
父亲﹕ 不送礼,我们的护照能那么快下来吗?
母亲﹕ 那是不正之风!
父亲﹕ 人人都那么做,我不做能行吗!
母亲﹕ 你随波逐流,助长不正之风,能算是清白吗?
父亲﹕ 你!这……
母亲﹕ 还有!有一年,学校人事处长的儿子在你的班上考试不及格,跑来找你通融一下。你后来就把他儿子的不及格变成了及格。
父亲﹕ 我,……我不那样做行吗!当时我提升正教授的审批权不是捏在他的手里吗!
母亲﹕ 为了提升教授,你拿原则做交易,能算是正直吗?
父亲﹕ 嘿嘿嘿,我说你干吗呢,给我列罪状呢,什么时侯把我的罪行一条一条记下的?还记得那么清楚?
母亲﹕ 我本来是不想说的,是你夸耀自己的正直和清白,还想以此否认人是有罪的!
女儿﹕ (缓和)爸,圣经中说的“罪”,是指人的原罪。人因为背逆神的心意,在罪里越走越远,越陷越深。看看现今这个世界,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摩擦,争端,恐怖活动,以至于战争,时有发生,不都是因为人的罪嘛。
(母亲点头,父亲沉思不语)
女儿﹕ (继续)这些年,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开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可是犯罪率却是越来越高,人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
母亲﹕ (接下去)就连你爸,一向自诩正直清白的读书人,也沾上了市侩的恶习。
女儿﹕ (给父亲找下台阶)好了,我还有功课要做,你们谈吧,我走了。
(女儿进里屋)
父亲﹕ 唉……说真的,这些日子里我仔细想想,时常感到自己良心里有亏欠,心里很不安。这一辈子做过多少错事,也有过许多不可告人的心思,意念。
妈妈﹕ 其实,人有罪性这一点,要比从无神论转变为有神论更容易令人接受。
父亲﹕ (警觉地)嗳,我说,你什么时候接受了基督教的?
母亲﹕ 老陈啊,你不觉得这基督教能改变一个人吗?这些日子来,你没有看出咱们女儿身上的变化吗?原来那么骄气孩子,脾气又像你,现在完全变了个人。她的学习那么忙,生活那么紧张,可她整天都是快快乐乐的,一切安排得有条有理,人也成熟多了。
爸爸﹕ 这倒真是呀,我这会儿心里也平静了很多,走,咱们散步去。
(下,灯暗。)
第三场 生命的主
(门铃响,女儿先跑上来,一边喊着爸爸,妈妈,有人来了,一边去开门,妈妈也跟着出来。牧师来探访。)
女儿﹕ 牧师好!
妈妈﹕ 欢迎,欢迎,请进。
(女儿一边忙着沏茶,一边小声地跟妈妈说,爸爸怎么还不出来迎接客人。)
妈妈﹕ 你爸爸的毛病你还不知道,只要有人来,一定要穿戴整齐才见人。
牧师﹕ 你们不要张罗了,我早就该来探望你们了……
(父亲穿戴整齐地走出来)
父亲﹕ 牧师这么忙,还专门来探访我们,太过意不去了。
牧师﹕ 你们来后都好吗?习惯这儿的气候吗?可能比武汉冷一些……有什么需要吗?
父亲﹕ 一切都好,特别是在教会中,大家对我们太照顾了!
母亲﹕ 一到教会,就觉得挺温暖的。人都很和善,有爱心,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你这当牧师的领导得好啊!
牧师﹕ 哪里,不是我领导得好,我哪有什么能力呢。是主耶稣的爱在教会中,弟兄姊妹有爱心是因为耶稣先爱我们!基督教尊重人,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神所造的,有神的形象,有神所赋予的尊严和价值。
父亲﹕ 是啊,这点让我挺感动的。我们这一辈子,奋斗到现在,虽然有了教授的头衔,但一辈子过来很不容易。整天在各种运动中提心吊胆,好像活在弱肉强食的森林里的动物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被吃掉了。
母亲﹕ 是呀,那时作人可真难啊,人的价值还不如一块木版呢!
牧师﹕ 人与物不同,人是有神的形象的。神看我们甚为宝贵,他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被钉死,就是要救我们,要救我们出黑暗、入光明,要赐给我们新生命。
父亲﹕ ……耶稣是很伟大的人物!
母亲﹕ 能有信仰是好事啊。
牧师﹕ 耶稣不只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世界上有哪一个伟人能讲出这样的话呢?这是来自于上帝的声音!你从他自己的宣称中,就可以知道他的神性了。
父亲﹕ 是吗?他都有什么宣称呢?
牧师﹕ 翻开圣经看吧,福音书中很多呢,耶稣说﹕我是生命的光……
(女儿急忙给父母亲找出圣经,牧师带领他们查经。)
(“奇异恩典”音乐起,灯暗。)
旁白﹕ 两个月以后。
(女儿和弟兄甲在小蕾家客厅。)
弟兄甲﹕小蕾,明天这个日子,我们得在日历上用红笔记上。
女儿﹕ 为什么?
弟兄甲﹕你爸爸妈妈受洗归主,还不是个喜庆的日子?
女儿﹕ (故意地)我爸爸妈妈受洗,有你什么事?
弟兄甲﹕哎,这你不懂?如果你爸爸妈妈愿意接受耶稣作他们的救主,不就很容易接受我作……
女儿﹕ 作什么?
弟兄甲﹕……作女婿了嘛!
女儿﹕ 美得你,我还没有接受你呢!
弟兄甲﹕啊?
女儿﹕ 我还得好好想一想,还得考验考验你。
弟兄甲﹕都考验两年了,还考验哪!
(父亲和母亲从里屋出来。)
父亲﹕ 考验什么呀!
女儿﹕ 爸!
弟兄甲﹕(慌慌张张地跟着)爸!不,陈伯伯,噢,陈教授……
妈妈﹕ (笑)想好了,到底叫什么……
(众人敲门进来,握手祝贺陈教授夫妇,欢笑,拍手,齐唱“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
剧终。
徐博泉 张定安 来自中国大陆,现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市工作,事奉于爱城国语浸信会。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