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致读者
2015/7/7 13:47:06
读者:4588
■本刊编辑

 

 

 

生命与信仰 总第4期 2003年6月

 

本期《生命与信仰》原本是应该踩着春天的脚步到达读者手中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她和读者见面时已经是炎热的夏季了。

 

在这段延宕的日子里,世界似乎变化得更加剧烈。小小地球,除了南北两极仍然冰冷与安静外,其它地方都沦于骚动与不安之中了。这一处战争烟云尚未散去,那一处灭命的病毒已经铺天盖地;人们所描绘的“和平地图”刚给人类带来一点乐观情绪,接二连三的自杀炸弹,很快就将和平的轮廓炸得面目全非;全世界都在翘首期待着经济的复苏,然而不断倒闭的企业与高涨的失业律,将许多人望梅止渴的心情都破坏掉了……更有饥饿中的人群、恐惧中的人群、焦虑中的人群如潮水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涌动着,无日无已。为什么会是这样?许多人在问。

人试图解决人的问题,但人的问题就是人自身。人类最初的犯罪堕落,破坏了人与神的关系,继而破坏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自己的关系。今天人类世界的问题,没有一样不是这几种关系遭到破坏后所导致的。在没有恢复与上帝的关系之前,人类如何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论到人与上帝和好,以及人与人和好时,圣经《以弗所书》中说,耶稣是“我们的和睦”。借着他,互相敌视的人被造成“一个新人”,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墙”得以拆除,连人与神也和好了。因为他“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参以弗所书214-18)。本期“我的信仰历程”专栏中的文章,讲述的是一连串人与神和好的故事。鲁西西在《你是我的诗歌……》中,以诗人的细腻笔调,诉说着生命中没有上帝时的黑暗,以及以悔改之心进入基督救恩时的“喜悦”(她以“喜悦”为题的短诗中,有一种基督徒真生命的律动);更奇妙的是,与神和好带来了她破裂婚姻的再造。该专栏中其它文章的作者(土人、彭玮、孟图、何海),都出生于六七十年代,从小就被浸泡在“无神”与“进化”的汁液中;惟其如此,他们在信仰历程中的困惑和挣扎才显得那样真实可信。他们思考,但他们知道思考不能代替信心。信心使他们与基督建立了生命联系,“是耶稣救了我!”——这大概是他们每个人都想喊出的声音。杨爱程《被挑旺的灵火》中那位敬虔母亲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母亲的“无伪之信”,对滋润作者的灵性生命,正如一股泉水,清澈、纯凈,且带着久远的力量。

 

《彩虹下的约定》是潘惠为本期杂志赶写出来的一篇文章,因为谢婉雯的故事感动了太多的人,我们不愿意我们的读者与这个美丽姑娘的美丽见证擦肩而过。几个月来,SARS肆虐地将无数人们拖入死亡的恐怖之中,而这位年轻基督徒谢婉雯,却在自己舍己的死中,叫绚丽的生命之花开放。对许多人来说,死亡是关上生命之门;对谢婉雯来说,死亡是踏上永生之路。更美的是,我们的这位姊妹,或生或死,都叫基督的香气借着她流露出来。——以生命诉说信仰,这信仰是何等的鲜活有力啊!

 

我们也盼望读者认真读一读陈终道牧师所写的《福音的“不”与“是”》,它会帮助你澄清许多对基督信仰的误解。《未知死,焉知生》一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谈“生”与“死”这个古老的话题,亦值得一读。另外,请你不?雎浴白苑集萃”中《泰坦尼克号上最?的英雄》这篇小文,作者将把您的目光从冰海沉船的大悲剧中,引到沉船之侧一位基督门徒所点起的生命火焰上来,叫您明白什么是基督舍命的爱。

 

最后,我们仍想告诉我们亲爱的朋友,这份《生命与信仰》是为您编辑的;如果她对您认识基督的救恩有所帮助,我们的喜乐就满足了。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