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信仰 总第5期 2003年11月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翰福音5:24
七、人为什么会死
人为什么会死?圣经罗马书说:罪的工价乃是死。
原来,人会死是因为人的罪。谈到这里,你可能会不太服气地说:“我一不偷,二不抢,一生堂堂正正,循规蹈矩,何罪之有?”或者,你可能会想,我已经尽了我的能力去做善事,有桥必修,有路必补,济世救人,忧国忧民,难道还不够?是的,按照人的标准,你可能是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一个人所夸赞,所敬重的人。但是,这样的好人,善人,甚至人眼中的圣人,和神的完美和全善相比,只有自惭形秽。因为神是绝对的,完全的,至高的,是一种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因此,罗马书又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原来,圣经所说的罪,是对神荣耀的亏缺,是侵害了神创造的完美,是偏离了神的旨意,是一个没有达到神的完美和全善的状态。所以,圣经所说的罪,并不是一样东西,并不是指人的“罪行”,而是一种亏缺的状态。这种亏缺的状态造成人与生俱来的“罪性”。人的罪性,使人有犯罪的倾向,有使坏的念头,即使没有犯罪的事实,按照神的标准,这已经是罪了。所以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大伙儿都一样,没有一个例外。不但如此,这罪性在我们心里,操纵我们,挟制我们,教我们落在圣经里所说的一个田地:
“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马书7:19)
那么,人的罪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罗马书继续说: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
这“一人”指的是谁呢?根据圣经创世记的记载,起初,神造万物,特别是照着神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人,包括给人完全的自由意志,神看着是“好的”。但是,人类的始祖亚当误用了这自由意志,在伊甸园里选择与神分离。神吩咐亚当:
“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可惜的是,亚当的妻子受了蛇的引诱,为了要让自己“眼睛明亮,如神能知道善恶”,不顾神的吩咐,也不顾这“必定死”的后果,就自己做主,吃了那果子。不但自己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从此,死就临到众人,不但人的身体要死,而且,人的灵魂与神隔离。
谈到这里,你可能要问,自己做主有什么不对?“眼睛明亮,如神能知道善恶”有什么不好?或者,你要问,那是个什么样的树?怎么会结出这么厉害的果子?笔者相信,罪和死并不在那果子里。问题在于人不是神,却要和神一样,要自己做主。当这“自我”占满了人的心,很自然的,人选择不要神的干预,选择不顾后果的为所欲为。在当时亚当是如此,现在我们不也是这样行吗?
当这“自我”占满了人的心,人表现出来的是“自我中心”。这正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源。于是,亚当和他的的妻子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神的面。不但如此,当神质问亚当是否吃了那树上的果子的时候,亚当马上毫不犹豫地把责任推给了他的妻子。亚当回答神:
“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
这“自我中心”让亚当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把他最亲爱的妻子,他唯一的亲人,也都出卖了。亲爱的朋友们,这不就是我们的缩影吗?今天的我们,不也是为了这“自我中心”打拼,做牛做马,不惜为了自保而出卖了我们的朋友亲人,被这个“自我中心”所挟制吗?虽然,这“自我中心”成为人奋斗的原动力;但是,很不幸,这“自我中心”也让人行各样的恶,为人类带来纷争和浩劫。
当人以这“自我中心”的标准,来分辨善恶的时候,这善恶反成了为自我服务的工具。我认为是善的,就是善的,你得听我的,达不到我的善的标准的时候,你就成了恶的。回顾整个人类的历史,不就是在这纷纷扰扰,你争我夺,打打杀杀中过去的吗?从起初人类的始祖选择“自己做主”开始,罪就从一人入了世界,于是死就临到众人。从此,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我们的办公室里,我们的学校里,甚至我们的家庭里,就失去了和谐,没有了平安。人类陷在罪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弄了半天,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问题当中,而且还是制造问题的一个因素。我们的“自我中心”让我们骄傲,让我们“看我们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让我们眼里容不下比我们好的人。我们的“自我中心”让我们忌妒,让我们心里面苦毒,郁郁终日。我们的“自我中心”让我们贪心,让我们拿了我们所不该拿的,让我们的良心不断地控诉我们。我们的“自我中心”让我们的心伤痕累累,满是刀伤,有些结了疤,有些还在淌血。我们的“自我中心”让我们无法认识自已,看不清楚人生的目标,浑浑噩噩,惶惶终日。
亲爱的朋友,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吗?你对自己还满意吗?这“自我中心”曾经困扰你吗?你的良心曾经为这骄傲、忌妒和贪心控诉过你吗?你是否觉得你老是缺了点什么吗?你的人生是一个“劳苦愁烦”的人生吗?你是否准备就这么一辈子“转眼成空,如飞而去”呢?有更好的吗?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
八、人生的出路在哪里?
亲爱的朋友,谈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人生的问题太复杂,我得忙学业,忙赚钱,没时间去想,也没心情去管。所以,我不去想,也不去管,继续过我的日子。”哦,驼鸟政策!但是,你知道吗?不去想,不去管,问题不会自动消失的。驼鸟不能永远把头埋在沙堆里。你是明白人,总有一天,你必须要面对死亡的问题。及早去面对它,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来面对它,不但能帮助你这辈子在世界上活得有意义,有方向,帮助你面对罪的问题,还能帮助你把死后的出路安排好,岂不是一本万利?聪明的你可得打打算盘,合计合计了。
那么,人生的出路在哪里?真的什么都不追求吗?真的去深山里打坐微笑?你可能会想:不行呀!我连个老婆都还没有,“五子”之中还有好几个“子”没着落呢。是的,你还年轻,人生还有许多值得你去探索,去追求的。更何况,真的去深山里打坐微笑,还是回到了老问题上:“自我中心”。终究这打坐微笑,能解决得了人生命的问题吗?
那么,我们靠什么来对付罪,来面对死的问题呢?靠我们自己?罗马书说:“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怎么可能用一个没有良善的肉体来解决我们肉体中良善的问题呢?这个方法在逻辑上就已经通不过了。那么教育、法律和儒家的礼教呢?教之以礼,律之以法,图的是以外在的礼教和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问题是,无论是教育、法律,或是礼教,在面对人的罪的问题的时候,只能“隔靴搔痒”一番。因为,人的问题是在于人的内心。外在的行为,不过是内心的表现。而且,礼教和法律不能解决人的价值的问题。彬彬有礼的人,有高学位的人,或是法界人士,对自己可能有更多的不满意。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想得太多,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何况,知识愈高的人,使起坏来,可更不得了。
罪和死既然是人与生俱来的,人迟早又必须去面对它,那么,我们如何去面对它?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们的罪可以得到解决吗?我们的灵魂在身体死了以后,可以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吗?
感谢神,因着神的爱,使我们的罪可以得到解决,使我们的灵魂在身体死了以后仍然可以与神同在,只要你愿意接受耶稣。圣经约翰福音里面记着耶稣告诉门徒们的一段话: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我们的罪,有耶稣替我们担了。我们的自私、骄傲、忌妒和贪心,我们从前所做的错事,我们心里面的恶念,我们做出来的恶,我们内心隐而未现的罪,耶稣都已经在十字架上替我们担了。亲爱的朋友们,只要你愿意,在神的眼里,因着耶稣为我们付了代价,我们的罪可以一笔勾销。是的,就这么简单,神说算了,这罪的代价太高,你付不起。耶稣是神为我们预备的礼物,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白白地得着。因为,神的应许很清楚,只要信他差来的耶稣,“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这么一来,第一,我们不需为我们过去所做的错事,再受良心的谴责。第二,我们不需要担心那记录着我们一生的、令人讨厌的录影带,因为我们已经因着耶稣得着了神的赦免。过去的,已经一笔勾销了。第三,因为我们罪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与神之间的那一道因罪造
成的鸿沟消失了;我们可以立即回到神的面前,与神恢复美好的关系。第四,因着耶稣,我们“就有永生”一个美善、与神同在的永远的归宿。
既然如此,那么,信耶稣的人死了往哪里去?当然是回到神的身边了!有把握吗?有,因为耶稣在《约翰福音》里面继续说: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
是的,信耶稣的人有这把握,耶稣要为我们预备地方,我们要与耶稣同在。那么,圣经希伯来书里说死后有审判,又是怎么回事呢?信耶稣的人还需要接受审判吗?不需要了。因为既然罪已得赦免,而且神已应许我们“出死入生”,根据圣经,我们的名字已经记录在“生命册”上了。这生命册就是我们信耶稣的人有永生盼望的确据。
死后的问题解决了,那么现在呢?这辈子该怎么过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亲爱的朋友,笔者愿意在这里诚恳地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不是在于一般人所说的“自我实现”(注七),而是在于“耶稣在我身上实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不会是一个“自我中心”,而是一个“耶稣中心”的人生。朋友,你应该同意,一个令人尊敬,让人羡慕的人,不会是一个自私自利,骄傲自大的人;而是一个心里柔和谦卑,有耶稣的爱在心中,会甘心乐意去关心人,去帮助人,而不求任何回报的人。人的财富、名誉和地位,固然能为人带来羡慕的眼神和一时的满足;但是一个谦卑爱人的人,不需要傲人的财富,高深的学问,或显赫的地位,却能赢得他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尊敬,和真实的接纳。
你喜欢和一个自私骄傲,浑身散发自大恶臭的人作朋友,还是愿意和一个谦卑爱人,散发馨香之气的人作朋友呢?你愿意自己成为这样一个谦卑爱人,满身馨香,把祝福带给别人的人吗?
亲爱的朋友,你可以的。你若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内心里的问题,而愿意谦卑下来寻求神的赦免,神必定要接纳你,因为圣经马太福音中说: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朋友,神爱你,就像父亲爱他的孩子一样,巴不得你赶快叩门,他要为你开门,他盼望你回到他的身边,因为他要把最好的赐给你。当你愿意接受耶稣为你的罪死,愿意寻求神的赦免,愿意邀请耶稣进入你心中的那一刻,耶稣的生命,一个崭新的生命,就要进到你里面去。你的生命就不再一样,你将成为一个新人。圣经《哥林多前书》这样说: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是的,当你和这永恒无限的源头接上时,你是一个新造的人。因着耶稣的爱,我们满是刀痕淌血的心可以得医治。因着耶稣的爱,我们可以去爱,不单是爱那些爱我们的人,也能爱那些和我们不相干的,甚至爱那些恨我们的人。因着耶稣的爱,我们可以去怜悯人,去关怀人,去帮助人,甚至可以宽恕那些得罪了我们的人。我们的心因耶稣的爱得到饱足,我们的心因宽恕他人而得到释放。因着耶稣,我们的心开阔了,我们的眼光放远了。因着耶稣,我们乐意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和残障儿童们相处,我们乐意把和女朋友去高级餐厅吃烛光晚餐的钱省下来,买个小礼物送给在老人院里孤苦无依的老人,把关怀带给他们。
朋友,当你以耶稣的心为心,愿意把耶稣的爱与人分享的时候,你就自然地成了“耶稣中心”而不再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了。爱可以遮盖许多罪。爱使我们看到人的优点,记得别人给我们的恩惠,感谢别人为我们所付出的,更教我们能时时数算神的恩典,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因着耶稣,我们不但有“新的生命”,我们还要有“新的心志”。这新的心志,让我们追求圣洁,远离罪恶,让我们成为一个手洁心清,蒙神喜悦的人。
不但如此,新的心志将使我们努力跟随神的脚步,与神更亲近,使我们了解神的心意,和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新的心志将带给我们新的价值观,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人生的优先顺序。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很自然地常常问自己,这件事我这么处理合神的心意吗?耶稣会如何处理?我这样的想法蒙神的喜悦吗?这样的想法和耶稣一致吗?
你将不再靠自已的能力急着要把孩子推进哈佛或MIT;反而,你要孩子认识神,亲近耶稣,先让孩子走在神的真道上,成为神所喜悦的;然后求神把孩子送进适合孩子的学校,当然,这也可能是哈佛或MIT。这样的孩子将成为你的祝福,你家庭的祝福,不论进入哪一个学校,都能成为多人的祝福。将来出了校门成为社会国家的祝福,一生走在神的旨意当中,不偏离左右。
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场合,你将突然醒悟:名留青史,家财万贯,都不如带领人认识神,看到人的生命改变,得着神的祝福。你将不再寻求“自我实现”,而开始寻求“耶稣在我身上实现”。
新生命和新心志将带领我们活出一个新的生活。这新生活将自然地把我们心里面的耶稣表现出来,使我们一举一动都有新生的样式。耶稣的同在,将成为你平安和喜乐的源头。因着耶稣,你将成为一个柔和谦卑、满有喜乐、爱神爱人、满身馨香的人。并且,你将巴不得把神所赐给你的祝福带给你周遭的人。你将成为耶稣的见证人,把耶稣的爱带进你的家里,你的学校,你的办公室,你的社区,与人分享。
朋友们,“耶稣在我身上实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属神的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耶稣中心”的人生是一个丰盛的人生,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是一个永远不饿,永远不渴,反而能将神的祝福带给人的人生。朋友,这样的人生是你所羡慕,你所盼望的吗?
九、你的漏斗钟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回顾你的一生,你是否就像是这幅漫画里那位跑步的先生,为财富、名誉、学位、房子、车子而拼命向前跑呢?你是否也发现,当你跑得汗流满面、气喘如牛的时候,你的年日也正如这漏斗钟一般,一点一滴地往下漏,一天少似一天吗?你的漏斗钟可能漏得慢一些,我的漏斗钟可能漏得快一些。然而无论是快是慢,总有漏完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当你的漏斗钟漏完的时候,当你的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你会到哪儿去?你所拼命挣来的财富、名誉、学位、房子、车子,又能带到哪儿去呢?当你的漏斗钟漏完的时候,你将为你的一生划上什么样的句点呢?
亲爱的朋友们,笔者衷心地盼望,在你跑累了,乏了,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你不妨往上看看,瞧瞧那在上头的十字架,借着它让我们可以到父神那里去的十字架,一个通往真善美的十字架,一个通往你永恒归宿的十字架。朋友,你是否愿意接受耶稣为你的罪而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历史事实,让他进入你的生命里,带领你,陪伴你同走人生的道路;并且借着这十字架,将耶稣的爱带给你身边的人?
朋友,没有人可以抵挡爱。爱可以使冰冷刚硬的心熔化,使忧伤淌血的心得医治。爱可以使仇恨苦毒的心得释放,使劳苦愁烦的心得享平安。当耶稣的爱借着你分享给你周遭的人的时候,你就成为别人的祝福,成为别人的喜乐,耶稣更要把“天堂”带进你的家里,你的学校里,你的办公室里,使属天的平安与喜乐,神的恩惠与慈爱,常常与你和你所爱的人同在。
亲爱的朋友,笔者衷心地盼望,在你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暂时放下你手边的工作,认真地来思考你人生的问题。朋友们,人生的问题只有在耶稣里能找到答案,人生的出路就是借着耶稣回到神的面前来,得着神的丰盛和永生的盼望。愿我们的心如诗人大卫在圣经《诗篇》九十篇里这么呼求神:
“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
亲爱的朋友,愿你能珍惜神所赐在世上的每一刻,做一个蒙神祝福,蒙神喜悦的人。也愿神借着你使你的家庭蒙福,你的子女蒙福,你的后裔子孙都走在神的道路上,不偏离左右。
参考书目
·Daniels, Michael. “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elf-Actualization in the Writings of Abraham Maslow.” Current Psychological Reviews (1982, 2): 61-76.
·LaHaye, Tim. Life in the After Life.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Lundahl,Craig R. A Collection of Near-Death Research Readings. Chicago: Nelson-Hall Publishers, 1982.
· Mims, Cedric. When We Die, The Science, Culture, and Rituals of Deat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Rawlings, Maurice. Beyond Deat’s Door. Thomas Nelson Inc., 1978.
·Swindoll,Charles R. Questions Christians Ask. Insight for Living, 1989.
· 里程,《游子吟永恒在召唤》。3rd ed.AFC, Chinese Simplified Script Literature Dept., 1998.
张光华 出生于台湾,1985年来美国求学,目前任教于奥克拉荷马大学机械工程系。读者可以经由电子邮件和张教授联络:khchang@ou.edu。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