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遵主圣范
2017/8/12 21:01:55
读者:110737
■Tomas A Kempis
生命季刊 总第3期 1997年9月
 
 
 
第一卷第二章 存心谦卑
 
    人固然都有求知欲,但若不敬畏神,有知识又有何用呢?一个谦卑事主的农夫,一定胜过一个骄傲自大、不修自身而执意探索天道的哲人。
 
    凡真有自知之明的人,必不敢过于高看自己,也不会因人的赞扬而沾沾自喜。
 
    我若能博古通今,却没有爱,这在我神的眼中又有何用呢?——他是按我的所作所为来审判我的!
 
    从那过分的求知欲中回转吧,因其中含有太多的诱惑和欺骗。读书人常以知识为荣,且喜爱被人称为饱学之士。(哥林多前书8:1)殊不知,世上许多知识於灵魂得救只有些微益处,甚而并无益处,专注於那些灵魂得救之外的事是何等愚拙啊!
 
    诸多的言论并不能使你心灵满足,惟有德行的生活才给你心底安宁;惟常存无愧的良心,你才能坦然见主。
 
    你的知识越多,你理解的道理越深刻,你所受的审判便越发严厉——除非你过着更加圣洁的生活。
 
    不要为你所掌握的科学、艺术而沾沾自喜,反要因拥有这些知识而更加谦卑、战兢。
 
    倘若你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很多,你当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更多。不要自以为聪明过人,要看到自己的蒙昧无知。何必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呢?比你对圣经更加精通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吗?
 
    你若要学得有益的功课,就当存心默默无闻,甘於不被人赏识。最高深、最有益的功课是我们能真的认识自己、省察自己。最伟大、最完美的智慧是常想自己的无能、无用,常念他人的长处、益处。
 
    即便你看到有人公然犯罪、不知廉耻,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比他强;谁知你能强到几时呢?我们都是软弱的人,而你自己就是那最软弱的啊。
 
 
    第一卷第三章 真理之道
 
    拜真理为师的人有福了,教导他们的,不是昙花一现式的形象和过眼烟云般的言论,而是真理本身。
 
    我们自己的见解和感觉常常欺骗我们,我们的鉴察能力实在微乎其微。
 
    为了那些隐藏的奥秘辩论不休又有何益呢?若我们对这些事一无所知,到大审判时还少受些责罚呢。
 
    忽视对我们有益的、必修的事,而专注那些好奇而无益的事,是何等愚拙啊!这真是“视而不见”了(诗篇115:5)
 
    我们与世上的各种流派有何相干呢?一旦永恒之道对我们说话,我们就从纷扰的属世观念中解放出来了。万物因道而存在,万物为道而述说;这道是万物之源,这道也直接与我们交流。
 
    若无这道,便无人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惟有那在万物中看见他、将万物归于他、不见万物惟见他的人,才能持安宁之心,享主内的平安。
 
    啊!神啊,你就是这真道!求你以那永不止息的爱使我与你合一!
 
    博览群书、屡听教诲已经使我心烦累;此刻,我惟愿见到你,惟独渴慕你!
 
    愿所有的哲人学士都缄默吧,愿所有的被造之物都安静在你面前!求你亲自对我说话吧!
 
    一个人内心越单纯,越能表里如一,他便越能毫不费力地理解更高深的道理;因为启迪他的,是来自上方的真理之光。
 
    纯净、真诚、稳重的心灵,哪怕承担许多事工,也不会被世事分散、搅扰;因为他做工是为神的荣耀,并非为自己而谋,内心便平静安稳。
 
    扰乱你、拦阻你的,有什麽比你自己内心那不绝的私欲更甚呢?
 
    一个圣洁属灵的人,必先理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後安排自己的外在事工;他不因参与事工而产生私欲邪念,反而以正当的动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人生哪有比攻克自己更大的争战呢?我们当努力战胜自我,在灵里天天长进,日臻成熟。
 
 
   人间的一切完美总掺杂着不完美,我们全部的知识又无不渗透着蒙昧无知。谦卑地认清自己,远比苦苦探索更易于达到神。探索本身并无可厚非,知识本身也是好的,是神所设立的,不必弃之不顾;然而,当先求无愧的良心和德行的生活,然後才去探讨知识。
 
    而诸多的人努力追求的只是知识,而不是高尚的生活,其结果不是一无所获,就是收获甚微。
 
    若人们把争论问题所消耗的精力用来根除弊病、培植德行,世界上将不再是苦难重重、罪行累累了,修道院里也不会如此懈怠不慎了。
 
    的确,到大审判那天,审判我们的标准不是我们读了什麽,而是我们做了什麽;不是我们如何善于谈论,而是我们如何身体力行。
 
    请告诉我,昔日你所熟悉的那些哲人学者如今何在?他们的位置早已有人取代,谁还会念及他们?生前他们显赫一时,而今却无人问津。
 
    哦,世间的荣耀是那般地倏忽即逝!但愿他们的人生与他们的学识相称,那样,他们一生治学,也算终得善果。
 
    而多少人却因只求今世虚空的学问、不屑思索如何服事神而灭亡啊!因为他们只求伟大、不愿谦卑,最终他们的思想学问也是一场虚空。
 
    真正伟大的人,是怀有伟大之爱的人;
    真正伟大的人,是甘於卑位、不求荣耀的人;
    真有智慧的人,是视世间万物如粪土,惟愿得着基督的人。
    真正博学的人,是放弃自己的意念,惟遵行天父旨意的人。
 
  
 
第二卷
第二章 谦卑、克己
 
    不要介意谁向着你,谁反对你,倒要留意自己,省察自己所行的每一件事,是否有神的同在。
 
    常存无愧的良心,神必庇护。神若庇护你,人又岂可加害於你呢?
 
    你若能默默地忍受苦难,主必定亲自帮助你。他知道释放你的时间和方法,你当将自己全然交托在他的手中。
 
    神的美意是庇护,是从混沌中救拔。
 
    人若知道我们的短处并予以责备,会使我们受益:我们可因此更加谦卑。人若知道自己的不足而谦卑,便能与人平和相处,也能使人怒气消释。
 
    神庇护、解救谦卑的人,他爱他们,安慰他们,倾听他们,赐大恩典给他们,他把他们的谦卑升为荣耀。
 
    他对谦卑的人启示他的奥秘,他仁慈地引领他们,邀他们与他同住。
 
    谦卑的人即便遭到谴责,心中仍然享有平安,因为他的心是安放在主的怀中,不在世界里。
 
    除非你觉得自己已经在万人之下,否则,不要以为你已有长进。
 

===========

 

真 意 译於1996年2月5日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