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3期 1997年9月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了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记4:14
梦中,曾几次醒来,许久许久後,还在回味那传福音的甜美梦境。多少次,苦苦地祈求:主啊,带我回去吧!让我向亲人们传福音,因我欠他们福音的债。
这一天来到了。飞机就要降落在祖国大地上了。闭上湿润的双眼,我默默地说,主啊,求你使传福音的激情在我心中日夜激荡……
1. 自从信主後,我就盼望着有一天,在祖国的土地上,和众弟兄姊妹一起崇拜神。盼哪,盼哪,盼了两年多,这一天到底盼到了。这使我激动得连觉都睡不好了。早上五点多钟,我就起了床,准备去参加我在故乡的第一个主日崇拜。
我赶到教堂时还不到六点四十,但还是晚了。虽然离正式崇拜还有二十多分钟,但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大教堂早已挤满了人。早就听说,在大陆参加主日崇拜的人太多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一个普通的礼拜日,教堂里竟会挤满了人。只有这个“挤”字,才能恰如其分地描写人之多。坐在长椅上的人们,一个紧靠着一个,肩膀贴着肩膀,真可以说是亲密无间。
这以後,我去过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的教堂,去过城乡的家庭聚会。所到之处,都看到了同样的情形:挤满了人。这感动得我止不住地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把千千万万中华好儿女吸引到了基督耶稣的名字之下。
令我感动的不只是人多,人来得早,更是他们从心底发出的对神的赞美。弟兄姊妹们从清晨六点多钟来到教堂後,就一直大声地唱诗赞美神。在几乎没有钢琴、风琴伴奏的情况下,他们竟整整唱了一个小时圣诗。那歌声,伴随着深深的感谢,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有一种感染人灵性的单纯。平生第一次,我深深地体验了那首著名的美妙词章:
“圣哉,圣哉,圣哉,
全权的神明!
清晨我众歌声,
穿云上达至尊!”
这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赞美,不断地激起我对圣灵的渴望。在农村的一次聚会中,三、四十位弟兄姊妹在我宣讲信息之前,连唱了七、八首美妙的诗歌。他们开心地笑着。一边拍手,一边歌唱。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中的许多人,竟不用看诗歌本,就这麽一首又一首地唱下去……
在共同崇拜神中,我和这些弟兄姊妹相识,相知,相爱。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在物质生活上是贫穷的,但在灵性生活上却比我富有,比我充实。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似乎不高,但对神的认识却比我深。他们享受不到充分的宗教自由,但却勇敢无畏,信念真诚。听着他们的故事,看着他们用整个心灵崇拜神,那其中包含的单纯、诚实和热烈,令我不能不肃然起敬。
2. 在祖国逗留期间,最痛苦的,莫过於不能自由地传福音。但福音岂是强力所能封锁的。只要我们有心去传,主就会亲自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传福音的门。
我亲身经历到,无论与亲人相聚,朋友相见,还是与素不相识的人谈天;无论是在自己家中,在朋友家中,在饭店里,还是在出租汽车上,火车上,只要我立志为主传道,主就为我预备了传福音的机会;我就敢放胆地告诉人们,“上帝爱你”,“基督是中国人的真正希望”。而人们对福音反应之强烈、之迅速,是我在美国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有两次经历是久久不能忘怀的。回国后的第一个礼拜日,我与一位美国姊妹同乘一辆出租汽车回家。司机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人挺实在的。
默默地祷告後,我开门见山地问他,“师傅,你知道耶稣吗?“知道一点,不多。”他低声地回答。“你相信耶稣吗?”“半信半疑。”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於是,我跟他谈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谈罪使人与上帝隔绝了,谈人若是不相信上帝,就不能经历到上帝的同在……越谈,我们俩的话越来越投机;真理的灵就越是开我们的双眼。我们俩人谈得越是热烈,那位美国姊妹就越是迫切地为我们祷告。
时间与出租车都在飞快地奔跑,二十多分钟过去後,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我的朋友也把心交给了主。於是,我们一起低头祷告。美国姊妹的双眼含着泪,不停地她用中文说着,“感谢主,感谢主。”
另一次经历发生在火车上。
那日清晨我又一次离开家到远方去。几天来连续传福音,很是疲劳;真希望能在八个多小时的旅途中,读读书,睡会儿觉。
但是,主不让我偷懒。在站台等候火车时,我的一个学生看到了我。他现在是一个研究机械的党委负责人,正要和同事去出差。我们恰好乘的是同一趟列车。
於是,我们对面坐了下来,开始谈耶稣,谈圣经,谈生命的意义……谈哪,谈了四个多钟头,直到他们下火车。
我太累了,口乾舌燥,上下眼皮直打架。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坐到了我对面。原本想跟他随便聊几句就罢了,没想到,这位身穿百姓服装的年青人,竟是一个解放军战士!
我还从来没向解放军的官兵传过福音呢!一下子,心中涌满了激情,睡意一扫而光。不累了,不困了,不渴了,我又同他谈起了基督……後来,他告诉我,他的奶奶早就信主了,还经常为他祷告呢。
“那你信不信呢?”我笑着问他。
“有点儿。”他憨厚地笑了笑说,“但还不是全信。”
“老弟,”我对他说,“信耶稣,得全信。你知道吗?耶稣爱你。我们今天在此相遇不是偶然的。是耶稣使我们在火车里相遇;是他在寻找你。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神吧。神是信实的,他一定会带领你。”
又是四个多小时推心置腹的谈话。车到终点站,我们分手了。也许,此生我再也见不到这个可爱的年轻人了。但是,我忘不了他叫我大哥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坦诚,忘不了他目光中流露出的信任和安宁,也忘不了他告诉我的那句心里话:“大哥,你放心好了,我会信主的。”我知道我会打电话给他,我会写信给他,我会为他祷告,我相信上帝不会丢弃这个寻找真生命的年轻人。
3. “妈,我回来了。”一别三年後,又见到了年近八十、身体多病的老母亲,我为此深深地感谢神。
三年前,我泪流满面,告别了父母双亲,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没有信主的我,在生活中看见的只是一连串的绝望。那时,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再见到年迈多病的慈母。
两年多前,主在我绝望中拯救了我,赐我新生。这通向永生的新生命是多麽好啊!我一心渴望父母也能得到神的这份厚礼。我为此而向他们传福音,我为此而苦苦地向上帝祈求。父亲在信主後三个多月,被主接走了。从那以後,我的心更是常常悬在半空,只因母亲还没信主。我担心她能否等到那一天,她的亲生儿子面对面地向她传福音。主啊,我的慈母若不归向你,我的心怎能安宁。上帝啊,怜悯我的母亲吧。
主应允了我的祈祷。此刻,我坐在母亲的对面,对她诉说我多年来不为人知的心灵创伤;诉说我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了绝望的悬崖;诉说神怎样拯救了我,改变了我,赐恩典给我,给我们夫妇,给我们全家。主的恩典诉说不尽……
“妈妈,耶稣爱你,”“妈妈,信耶稣吧。”此时此刻,除了这两句话,还有什麽话语能表达我的愿望,表达一个儿子对慈母的孝心呢?
母亲听了一次又一次。她的心门一点点地打开了。母亲叹息了,母亲流泪了,母亲震惊了,母亲高兴了,母亲点头了。“孩子啊,你放心吧,我信耶稣。”
两年多的祷告,主彰显了他的信实。母亲信主了,我的心安宁了。
4.“弟兄,让我们一起交通交通吧。”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最亲切的乡音。
我们在家中交通,在聚会点上交通,在教堂里交通。在交通中,我们赞美神的恩典,我们探索怎样才能得到更丰盛的生命,我们读圣经,我们作见证;他们同我谈他们在灵命上的挣扎,在追求中的困惑,在逼迫中的喜乐。我告诉他们,远在天边的弟兄姊妹怎样为他们代祷,告诉他们在那里蒙神的恩典,那麽多的硕士、博士、科学家信了主。我们有那麽多的话要交通,时间总是太短。
就这样,在家乡的日子,大都与“主内交通”这四个字联在一起了。“主内交通”激发了我的生命力。几天来,东奔西走,累了,但人却更有精神。连续不断地讲,嗓子难受得要命,但却始终不哑。从表面上看来是我在付出,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受益:我在灵命上持续受到震撼。看到弟兄姊妹们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连属灵的读物都很少),却那麽追求灵性的生命,我不得不问自己,我的心灵出了什麽毛病?为什麽我缺乏他们那样的渴慕。主啊,复兴我的灵魂,不要让我的生命再不冷不热。
在归来的飞机上,我为这次故乡行洗涤了我的心而感谢神。
方驮 来自中国大陆,现就读於美国中部的一所神学院。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