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编者的话
2016/8/9 10:21:28
读者:4092
■本刊编辑

 

生命季刊 总第4期 1997年12月
 

 

    《生命季刊》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生命之主的恩临与引导下,在弟兄姊妹的爱护和扶持下,走过了一年的路程。虽然是在学步,但摆在读者面前的四期杂志,却表明季刊持守与实践着这样一个办刊方针,即──“以基督为中心,以生命为宗旨;因异象而行动,为使命而存活。”

 

    以基督为中心,这是基督信仰的初步知识。《生命季刊》不敢忽略了这一点,否则她将会成为一本“无生命”季刊。而基督信仰的实质则是“生命”;基督是生命,基督的门徒也应该是生命。《生命季刊》如果不正视这一信仰生命的实际,无论她文辞如何华丽,印刷如何精美,最终打磨和粉饰出来的都只能是一

个信仰的空壳。

 

    持守异象是季刊正在学习的另一门功课。保罗持定耶稣,要向外邦人传神国的福音, 至死不变, 是因为他“不能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 使徒行传 26 19) 。异象使我们不至于放肆,不至于对着空气打拳。

 

    最后,为使命而存活也是季刊所强调的。圣经告诉我们,基督的门徒必须在世上存活下来的理由是,主升天前为他们留下了大使命。这使命无论对季刊还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空泛的。只要一想到在大洋的那一边,还有 12 亿未得基督救恩的灵魂,一颗有使命感的心灵会颤抖,眼睛会流泪,身体会行动。保

罗说,“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 罗马书 10 1) 我们能不能说,“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就是要中国人得救”?

 

    正是在经过这样的省察与总结之后,季刊98年第1期又要和读者见面了。

    在本期的“读经与祷告特辑”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组织了文章:有的深蕴着属灵长者的经验与智慧 ( 滕近辉 ),有的包含着说理与思考 ( 里程,谢文郁) ,有的流露出灵性生活的真实感受 ( 陈宗清 ) 。但我们要向读者特别推荐的是《油印圣经历险记》和《虎穴读经》两篇文章。两位曾经处身于异常恶劣条件

的大陆传道人,一个说“印”,一个说“读”,讲的却是同一个道理:离了神的话语基督徒无法存活;读经说到底是一种生命需要。深盼我们的读者读了这样的文章,能唤起一点对神话语的热爱。

 

    本期的“生命见证”专栏里又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爱神爱人而又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惨烈的车祸中丧生了。悲剧的定义是美好事物的毁灭。如果我们的命运都掌管在神的手中,那么在这样的悲剧事件背后,上帝的旨意是甚么?面对苦难,有人发出乔布式的疑问,有人则从悲情深处涌流出对上帝的赞美

。为甚么?我们请读者自己去读、去思索。

 

    “中国学人事工探讨”是本期增加的一个新栏目。洪予健从牧会实践中,注意到对大陆学人传福音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偏差”,于是提出来;刘同苏则坦言大陆基督徒的灵命不能停留在“婴孩”状态,要在“独立承担的”教会服事里,操练生命。他们的所想所见也许是一些读者未想未见的,这就给“探讨”留下

了空间。欢迎有更多关心这些问题的弟兄姊妹参加讨论。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