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58期 2011年6月
2007年我们刚回到北京,有一天我先生工作单位的一位秘书拿给他一个电话号码说:“这是一个贵妇人俱乐部的电话,您太太没事可以去消遣消遣。”他谢了秘书的好意,回家后提起这件事,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从我每天在家刷锅洗碗、洗衣服做饭、上街买菜、送孩子上学等等琐事来看,我所做的大概都是这个俱乐部成员家中保姆干的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的尊贵身份、地位却是这俱乐部中没有什么人可比的。我的父亲是宇宙中最高的君王,因此我是最高皇族里的一位“公主”,还是一位“皇太子”的太太。我不属于那个俱乐部。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某个定位。当你把自己定位在基督里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我们在世上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我们的信仰是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我们在任何事上,包括在家里,都应该以服事神、荣耀神为第一优先。
对不信的人来说,如果经营得好,家是浪漫的小窝、避风的港湾;经营得糟糕,就会后院起火,还会殃及池鱼。但对我们信主的人来说,家是事奉神的起点、是服事神的最小单位,是在神面前筑起的祭坛、是盛装上帝祝福的器皿,还是主爱流通的管道。世人的家需要经营,我们的家也需要建造,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家是上帝亲手建造的。“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诗127:1)今天,当我们数算神的恩典的时候,看到慈爱天父的信实,看到他那气势磅礴的大手笔加上温柔呵护的慈爱心肠,心里就不禁发出赞叹。我们是他还未完成的工、还不完美,但走到今天,虽然历尽艰辛,却是福杯满溢。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们能在世上再活一次,我还是要选择跟随主走这条十字架的道路。
我和我先生在1999年一起受洗。因为当时我们的属灵之家只是一个团契,没有牧师和传道人,我们就在主里的弟兄姐妹带领下,过起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日子。弟兄姐妹开放他们的家查经聚会,我们也学着样子打开我们的家门,小组里轮流带查经,轮到我们带领查经的时候就拼命"恶补",找来一堆参考资料,看其中是怎么说的;并拼命祷告,生怕讲错了,因为团契中的属灵长者自从我们信主以后就反复强调,神既是慈爱的,也是威严的,如果谬解了神的道,就有祸了。谁家生了宝宝,我也学着煮些不一定很可口但却充满了爱的饭菜送过去。我们还报名带儿童主日学,并积极接待来我们团契讲道的传道人。有一天,一位在我们家暂住的传道人说:“请那些夫妻吵架的来家坐坐,请心情沮丧的来聊聊天,请不会煮饭的来吃顿便饭,把主的爱带给他们,这就是服事了。”于是我们也摸索着做起来。那段日子很快乐。按我们信主前的性格,我们是不爱管别人的事的,觉得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但刚信主那段时间,每天为别人的事忙得团团转,心里还特别喜乐。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们夫妻俩已经好久没吵架了。我们俩过去都是极其自我为中心的人,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如今眼睛都定睛在主的身上,又经常忙着劝别人信主,没时间吵架,也就不吵架了。真是很感谢主。
我们刚信主的时候,大儿子已经上小学了,服事起来虽然忙碌,但还过得去。到二儿子出生后,服事就比较吃力。有一次,我开车带着几个月大的二儿子参加新生接机。当把从国内来美国的一位留学生及她大包小包的东西装满一车时,儿子就开始大哭,我就一边祷告一边开车,求神帮助我在路上不要分神,以免出危险。就这样,我努力学习在服事中依靠主。还有一次,我带着两个孩子开车带新来的学生购物。那几个新生在商场里一进去就好几个小时,孩子们都没耐心,我也开始烦躁起来,心里怪罪这些学生真不懂事。但是回家想想,他们还没信主,离家这么远,初来乍到不容易,我们基督徒帮助他们是应该的。那段时间,神让我学习了很多宽容忍耐的功课。直到我们搬回中国之前,我和教会的弟兄姐妹每年秋天接新生,然后每周末带他们买菜和来教会,等到这批学生安顿好了以后,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就再也不来教会了。此时,接另一批新生的时间又到了,于是我们重复前一年的工作。一年下来,接过来几十个人,也没有看到几个人信主,教会有些弟兄姊妹开始质疑这样做是否值得,我自己常常心里也感到沮丧。如果不是神保守看顾,按我老我的本相,我早就不干了。但是神既然把这些人带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尽自己的本分,把基督的爱通过言语、也通过行为传递给他们。
每当这样服事的时候,神会借着各样的环境磨炼我们,教我们学习背十字架跟从主。他让我们看到人的脆弱无助及远离神的悲剧,教我们及时调整与神之间的关系。有一段时间我们服事一个来教会参加聚会的精神病人。小伙子文静帅气,但从小娇生惯养,因无法适应美国快速的生活节奏,也无法承受压力及独在异乡的孤独感,得了精神病,并常常犯病。我们陪了他有半年左右,他每周来我们家一次,我们每次都花很长时间用圣经的原则教他怎样脱离他的困境,开始一个新的生活,但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转眼又惹一堆麻烦要我们帮忙解决,常常搞得我们自己也快疯了。有一天我们在上帝面前祷告诉苦时,神让我们看见,其实我们自己在上帝面前悖逆的情形跟这个小伙子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既然上帝爱我们这样不可爱的人,我们也学着爱他吧。
我还因着这件事,看到我们自己在孩子教养方面只注重成绩和智力发展、不注重全人培养的危险,于是调整了对儿子管教的方式,努力让孩子一定要学会经受挫折,学会取得了成绩就感谢主,遭受了失败就呼求神。我大儿子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又得了100分。”我说:“你好棒啊!”他很认真地对我说:“我赶紧把考试卷放到抽屉里了。”“为什么?”我问。他说:“这没什么,要感谢上帝!”他是个非常出色的孩子,从小到大抱回来很多奖杯,每次成功都会祷告感谢上帝,失败的时候他会祷告说:“谢谢上帝让我学习功课。”我真是非常感谢神。
老三小豆豆出生的时候,医生诊断他是一个唐氏儿。这对我们全家的信仰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以前我们从理论上明白要背十字架跟随主,但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非常震惊。但是神当时就是那样真切的在我们身边,借着圣经的话语,借着我们的祷告,带给我们极大极深的安慰,同时还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任何事情,结果都掌握在上帝手里,但在过程中我们需要依靠上帝,一步一步努力完成。我的另外两个儿子,他们都非常聪明,我可以在教养他们的过程中,尽妈妈的本分,但他们的未来还是掌握在上帝手中。想明白这一点以后,我就跟神祷告说:“主啊,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给我一个这样的孩子,但是他也是你的孩子,我现在跟你立约,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做个好妈妈,做好我的这部分,结果就全交托给你了。”感谢主,神让我们经过了这次考验,我们全家都因着神的安慰而很快恢复了平静。
当时,在医院里,神还借着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国姐妹的口,让我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那位美国姊妹说,她认识一对宣教士弟兄姐妹,他们有五个孩子,老五也是像豆豆一样,是个唐氏症患儿,他们全家还是去了印尼宣教。中间他们回美国休整一年,孩子在美国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一些训练,全家人就又回印尼的宣教工场了。我过去从没想过这样的孩子也能带着去宣教,但是四年以后,我们自己也踏上了回国传福音的道路。“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
在那四年中,神继续建造和管教我们。我们搬了一次家,从美国北部搬到美国中部,继续在教会里服事。我们家每周固定有两次“妈妈组”聚会,就是不上班的妈妈们带着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们来参加聚会,周末或节假日还不定期邀请慕道友来我们家聚会,也邀请教会的弟兄姐妹一起服事。通常我准备饭食,饭后我先生向他们传讲福音。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包括一个残疾孩子)服事真的很累,我们只有仰望神并且夫妻同心合一。聚会通常都会有几十人,最多一次有七十多人。看到我那样累,我先生常常动情地说,他一定要好好准备传讲的信息,不然对不起老婆的辛劳。
神在那段时间里教我们学很多功课。因为开放家庭,我们就像鱼缸里的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展示在人前。起先我们为了不绊倒别人,吵架都得抓紧时间,在聚会没来人之前赶快吵完。但是这样活得虚假、也不荣耀神。我们就祷告求神把我们的自义、自私、自我为中心钉死在十字架上,让我们活出一个提升了品质的基督化家庭生活,为主作见证。
我们的孩子们也在服事中慢慢长大了。一次,一个短宣队来到我们居住的城市短宣,来我们家参加妈妈组聚会,我们三岁的二儿子夹着好大一本书跑过来说:“我要传福音。”短宣队的弟兄姊妹问他,“你要传什么样的福音啊?”他一本正经地说:“就传耶稣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的福音。”一个短宣队员开玩笑说:“看来我们走错地方了,你们这儿连三岁的孩子都能传福音了。”
日子忙忙碌碌地过着,有一天,我先生从班上打电话回家说,有一个去中国的工作,问我要不要申请。我说:“我们还能去吗?大儿子要上高中考大学了,小儿子在学校刚安顿好。”小豆豆那时候去一个特殊教育学校上学,他一开始不适应,一到学校就哭,跟他又讲不清道理,我不忍心看他哭,每天开车来回50分钟,送他去学校呆10分钟、15分钟就接回来,这样折腾了一两个月,终于搞定可以正常上学了。我先生说:“你要是不想去,我就不申请了。不过,我们都跟上帝说过了,要回国去传福音。”我们几年前为回中国传福音,祷告过挺长一段时间。于是我说:“那我们还是回去吧。”
第一次跟儿子们商量回中国,他们都说:“我们不要去中国。”连豆豆也摇着小胖手,跟着哥哥们说“不要。”于是我们的动议被“三比二”的票数否决了。第二次,一提起回中国,老大就伤心地哭起来,因为他的朋友们(包括教会里的小朋友)都说:“去中国你就完了,你会没有前途了,你考不上大学了。”老二也说: "我会见不到我的朋友了。”看到儿子哭得那么伤心,我们也陪他们哭得很伤心。但当我们为中国这片土地祷告的时候,我们每次都哭得十分痛心。
那年大儿子14岁,已经上初三。有人劝我们把他留在美国,上寄宿学校,或住在其他弟兄姊妹家里,继续上美国的高中。但我们一直在上帝面前为孩子们的祷告是:上大学之前我们拉着孩子的小手,上帝拉着我们的手,一同奔走天路;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才能把他们的小手交在上帝的手中。也有人劝我们让我先生自己回中国,我带孩子们留在美国。我们知道这不符合圣经原则。带着孩子们,经过很多次祷告,流了很多很多眼泪,我们终于在2007年秋天回到了中国。
我先生开车送我们去机场的路上(因当时国内的学校已经开学,我先生把我们先送回国,他自己料理家里的事),大儿子坐在前面,我先生企图跟他说话,但他整整两个小时撅着嘴一言不发。快到机场的时候,我先生叹了口气说:“儿子,我理解……”此时他打断我先生的话,说出了一路上唯一的一句话:“你永远不会理解的!”我们看到孩子心里的挣扎,心如刀割。但是,基督的爱在催逼着我们,我们无法不回应这大爱。
转眼又快四年了,神让我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命活得丰丰盛盛。我的大儿子2010年秋天回美国读大学去了,他被霍普金斯大学录取。信实的神听了我们的祷告,我们把他的手交托在上帝的手中。他去上学的时候对我们说,他很感谢上帝带他来中国,他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他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也很感谢他的父母。
我们的小豆豆常常在家里数着说:“我们家有爸爸、妈妈、大哥哥、二哥哥、豆豆,还有小白、王娜、美娜、钱琳、陈燕……” (都是我们团契的弟兄姊妹)。 感谢主,借着孩子的话语,他让我们看到,几年前我们为之流泪祷告的这片土地上,神把我们的家建造得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众多。以斯贴记4:14中说:“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我们得了神儿女的位份,就是为了把握一切机会,把更多的失丧灵魂带回家中。这句经文的前半部分还说,“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神并不缺乏,我们不服事,神的工作也不会因此停止,他可以从石头里兴起亚伯拉罕的后裔,而我们自己,如果不服事,就会失去了上好的福分。
虽然在北京我们也历尽磨难,但上帝一直都在看顾着我们,他应许我们:“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正像一首圣诗里所唱的那样,“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为主活,我不借明天的太阳,因明天或许阴暗,我不要为将来忧虑,因我信主的应许,我今天要与主同行,因他知前面如何。”
感谢主!
堇薇 海归基督徒,现与先生闻则信一起在国内服事主。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