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6期 1998年6月
我认为不宜提倡建立所谓“大陆人教会”。阅读了刘同苏弟兄发表在《生命季刊》总第5期的《再谈建立北美大陆人教会的必要性》之后,我的观点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在此想与弟兄姐妹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引起主内同工的认真思考。
首先,我在这里谈的不是针对具体的教会或个人。刘弟兄提及的三间以大陆人为主体的教会,是上帝工作的表现。这些教会的牧者,神州宣教教会的张路加,Placentia基督教会的赵莉,及华夏基督教会的张志刚,都是我十分佩服的弟兄姐妹。他们及他们的同工的那种奉献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至于他们的教会所走过的路,很值得我们探讨。
我同意刘同苏弟兄的看法:“当前大陆事工的关键问题仍是生命问题。” 但是,我不同意“独立的教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以及“这三个教会在这个方面为整个事工树立了榜样。”我认为有更好的道路摆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要认识到教会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传扬福音,带人归主,成为信徒;第二是主内造就,灵命进深,成为门徒。那么怎样才是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最佳办法呢?
教会生活是灵命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教会生活不是灵命增长的充分条件。有的教会,有教会生活,有团契生活,但是,整个教会都是死的。有的教会,看上去是活的,但在真理上没有根基。看上去是活的,实质上是死的。所以,教会生活不是目的,而灵命增长才是目的。
我们信主以前,各自自我中心,信主之后,我们走到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必然产生矛盾和摩擦。灵命增长的目的就是在主内解决矛盾,在主内达到合一,从而达到灵命的增长。每一个矛盾的解决,都是上帝大能的彰现。一个“没有矛盾”的教会,缺乏对信心的挑战和灵命成长的机会。
在刘同苏弟兄看来,大陆基督徒不去教会,这样灵命得不到造就,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建立“大陆人教会”。这是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
大陆基督徒的一般性的问题,是高深的属世知识和肤浅的灵命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大陆基督徒都是研究生和学者。他们具有很高的知识和学术地位。并且,他们历经各种考试和拼搏,很多人都相信他们的成功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达到的,即使做了基督徒,在内心深处潜意识当中,他们还是相信和依靠自己。所以,许多大陆背景的基督徒都存在潜意识的骄傲。这是一个很大的属灵问题,需要很多的成长才能消除。
我很赞同刘弟兄的说法,“耶稣的生命经由历代基督徒活的生命而传导至今。”刘弟兄,在您提倡历史延续的同时,您为什么还提倡分离“建立大陆人教会”呢?您这不正是在促进这种灵命的断层吗?大陆基督徒刚刚信主,灵命还很肤浅,如果他们分离出去,基督的生命将如何传导呢?
另外一方面,在华人教会,传道人常常道讲得太浅显,对于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没有挑战能力。有些传道人认为刚信主的基督徒听不懂,道讲得很简单。他们的主观愿望是照顾初信者,但是,结果是初信者最看不起传道人。大陆背景的基督徒和其他背景的弟兄姐妹在一起,大家都有功课需要学习。传道人需要认识大陆背景的基督徒,他们在灵命成长的时候,有很大的知识和灵命的同时供应。道要尽量讲出水平,不要轻视初信者。
但是,传道人的讲道方式和讲道水平不是很容易改变的。传道人不要期望和初信者比一个高下。这是传道人学习谦卑的好机会。当一个大陆背景的基督徒当面告诉牧师:“您讲道缺乏水平”,不要太难受。大陆基督徒,特别是初信者,是传道人身上的“刺”,他们离开,让传道人日子好过得多。当然传道人可以用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和会众。然而,这些挑剔的初信者离开或者不来教会,传道人就缺少了学习谦卑的机会。
教会牧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补救讲台能力的不足。查经班就是一个办法,在这里,可以让相对比较成熟的大陆背景的基督徒来带领,让他们面对挑战。他们应付比较自如。同时,团契和查经班本身不应当有崇拜。团契的任务不是满足人们对崇拜的需要,而是要产生人们对于崇拜的渴求。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灵命不成熟的基督徒是否可以带领查经?我在信主以前,很少读圣经,信主之后三个月,我就被安排带领查经和查经班。我不愿意承担,但被逼上梁山,就用问题式查经。作为带领的人,我提出问题,让大家提供答案。我的无知使大家积极地参与,查经班反而活跃起来。我自己也由于压力,认真看圣经,同时看到传福音的重要性。信主刚刚一年,我就被呼召成为全时间传道人。给人任务是培养人的好方法。同时,牧师长执们也会轻松一些。
刘弟兄反复强调“是分离的时候了。”我要恳求:“属灵长辈、哥哥姐姐们,不要驱赶我们,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十多岁的孩子有反叛心理,这是成长但还不是成熟的表现。请您们理解和谅解我们的无知。”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与其他人的关系有一个依靠他人——依靠自己——互相依靠(Dependent-independent-codependent)的过程,或许大陆基督徒的灵命大概也有这样一个过程。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的属灵长辈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不是要远离他们,而是要亲近他们。因为他们的属灵生命是我们的财宝。
是的,加州这三间以大陆人为主的教会是成功的。但是,这三间教会不应当由于成功而成为其它地区的大陆基督徒的榜样。有些无家可归的孤儿,经过努力奋斗,最后成为了企业家。我们是否应当鼓励孩童首先抛弃家庭,成为孤儿?我们应当问,是孤儿成功的可能性大,还是有父母爱护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大?答案众所周知。
大陆基督徒在非大陆背景的牧师所牧养的教会中的成功例子很多,比如新泽西州的若歌教会、庄祖鲲牧师的波士顿郊区华人圣经教会,以及马利兰州的百城华人圣经教会。若歌教会下面的“乡音团契”,是一个由张儒民马宏章等带领的大陆团契,与教会和张子仪等牧师合作很好。袁晓等带领的百城教会,原本是独立的,为了教会的灵命成长的需要,他们请刘传章牧师的马利兰圣经教会“收养”他们。这些都是很好的见证。相比之下,他们的路子容易,并且学到了合一的功课。
要分离很容易。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就是大陆背景的弟兄姐妹如何与现有的教会领导配合。教会领导要有大陆事工的异象。如果他们现在没有,需要我们向他们传递这个异象。大陆事工成功的教会,牧者的大陆事工负担起决定性作用。
亲爱的教会牧者们:作为一个大陆背景的基督徒和传道人,我对自己的经历还记忆犹新。大陆基督徒是牧者的一个负担。但是,希望您们对于我们多有耐心,多用智慧带领我们。这是上帝在这个时代给您们的挑战。上帝把我们从遥远的中国带到这里来,不只是要我们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上帝的国在中华兴旺。不要抛弃我们。这是主耶稣给您们的任务。
我们教会会员的成熟不同于狐狸的成长,狐狸成长的必然结果是“出门独立”,而基督徒成熟的标志是合一;狐狸成长在于个体的强壮,而基督徒的生命在于基督的身体。用“狐狸”比喻基督徒是不恰当的,在很大程度上会误导。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衡量基督徒的灵命。不要用外在的事物或事奉来衡量内在的生命。教会需要“柱石”,但我们信主几天,是什么让我成为“柱石”?是方刚血气,还是基督的生命?我相信所谓“大陆人教会”是会吸引一些大陆人来聚会。但是我担心一群灵命不成熟的基督徒在一起,很容易用世俗的方法解决属灵的问题。我们要区分教会和一般性社团组织。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大陆背景的基督徒与其他背景的基督徒相处有很多困难。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属灵问题。大陆背景的基督徒的分离出去只会使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北美建立教会不是大陆事工的目的。如果单就数量来说,大陆背景的信徒和门徒的数量才是我们要注意的,而不是大陆教会的数量。合一的教会才有利于鼓励所有弟兄姐妹参与大陆事工。在我看来,我们大陆背景的基督徒不但不应当自己分离出来建立教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相反,我们应当多进入现有教会,包括西方人教会,把向华人传福音的异象传递给他们。福音的工作,不但我们要做,并且要鼓励他人也来做。
刘同苏弟兄申明“这分离全无政治的气味或权力的观念。”我相信他是这样想的。同时,我相信我提倡合一也不是从政治或权力考虑。但是,教会的合一还是分离对于政治和权力是必定有影响的。不管今后海峡两岸在政治上是统一还是分离,合一的教会对于海峡两岸同胞增加了解,减少误会,和平共处是极其有利的。而分离的教会必定有负面的影响。同时,今天分离容易,合一困难。而分离之后再合一则几乎是不可能的。相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人是不会怀疑这一点的。
那么,大陆背景的基督徒应当如何看待今天的教会呢?我个人的家庭经历或许能够给人们一点启发:我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我父亲一生中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我的母亲也只上过两年学。在知识上,我的父母不能给我什么帮助。我的父亲甚至多次反对我上学,说是浪费时间,不能抓紧学习农活技巧。但是,他们相爱,他们爱我,他们勤奋,他们有坚强的毅力。同时,他们经常告诉我要自己思考,学习做决定。这些对于我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极其重要的。
今天华人教会的某些牧师或许不能完全满足大陆知识分子的知识需要。但是,他们的爱心,他们在主里的成熟,会给大陆基督徒带来良好的熏陶。这是属灵的传导。
同时,教会属灵供应的欠缺,正是大陆知识分子的机会。现在北美华人基督徒所缺乏的,不是教会,而是传道人。北美有数百间华人教会没有传道人。具有大陆背景有心事奉的弟兄姐妹,应当有大一些的胸怀和眼光。从今天开始就把教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要分离出去。一旦组织上分离,自立门户,再合一就万分困难。
同时,分离出去建立一个小小的“大陆人教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属灵资源的缺乏或者紧张,特别是有心事奉的弟兄姊妹花过多的精力在具体的行政事务上,造成浪费。如果大陆背景的基督徒能够在现有教会中学习行政管理,并加以改进,将会提高教会的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所谓“建立大陆人教会”,对于基督徒的灵命成长、传扬福音、教会组织建设、教会运作以及教会对世人的见证等,都有不利影响,不应当提倡。当然,我不反对因地域、语言等的需要而新建立华人教会。但要避免用所谓“大陆人教会”,即使在实质上是以大陆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陆背景的基督徒比例会越来越大,“大陆教会”会吸引人来参加俱乐部式的聚会。但“大陆人教会”在名义上和实质上的排挤性将会给教会带来恶劣的影响。这不是上帝所喜悦的。
今天,摆在大陆背景的基督徒面前的,不是分离出去建立教会,而是利用现有的条件,提高属灵知识和灵命,同时,把福音的异象向主内弟兄姐妹多多分享。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道来传福音。
传福音是给我们的挑战,传福音引导我们仰望耶稣,看到福音的大能。传福音将引导我们走向合一,而不是挑剔牧师的毛病,走向分离。合一的华人教会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上帝大能的彰现,是对世界的美好见证。教会的分离有多方面的原因,教会的合一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让我们同心合一来建立基督的教会,而不是“大陆人教会”。
李万兵 来自中国大陆,现就读于密西西比改革宗神学院。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 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