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7期 1998年9月
◎楔子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叶孤舟在一片浩瀚的大海上。四周白浪滔天,小舟风雨飘摇。船上的人极其害怕。远远地,他们看见一个人从海面上走近来,从他的声音他们认出了那是他们的主:耶稣基督。“让我往你那里去吧!”他们当中胆子稍大些的门徒彼得要求道。“你来吧!”他们的主温和地回答。但这个可怜的彼得刚一踏上水面,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止不住两脚发软,开始下沉。“主啊,救我!”彼得大喊道。
这声呼求,喊出了全人类的共同的心声:我们需要被从黑暗和死亡中救出来。人们需要拯救!毫不迟疑地,那双手,那双创造了天地和大海的手,向彼得伸了出去,且把他拉了上来。这位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彼得,一经摸着了这双手,他再也不愿放开了。他深知这双手是领人出黑暗进光明的手,也是带领人出死入生的手,是将人经由十字架而领入那永远荣耀里的手。
阔别将近十载之后,我终于重返祖国。面对着这片古老土地上卷起的一堆又一堆现代化的大潮,快速变迁的街道和楼房,令人目眩的“进口货”充斥的商业市场,以及街头巷尾人们最常提到的话题,诸如“下岗”、“股票”、“经商”等等,我相信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不会有如今天的中国这样充满着不定数和激烈的变化。中国的下一步会怎么样?这条巨龙会不会在下一个世纪震动世界?其上十多亿的芸芸众生的明天会是什么?……太多的未知数和问号萦系在人们的心头。我力图从所接触的人们的眼神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人们的目光不是闪烁着避开,就是无奈地表示着沉默。大多数的人也许已习惯了过一天算一天,“想那么多干嘛!”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太多的人需要神的手来抚慰和引导。
◎神哪,我心紧紧依靠你!
我这次才深深地体会了什么叫做“为义受逼迫”,什么叫做为信仰的缘故坐监。在一栋毫不起眼的公寓房子的顶层,二十几位来自各省的家庭教会的负责同工们正聚在这里接受装备和培训。他们刚刚完成了一年的全时间装备,马上要回到各自的家乡继续承担教牧的责任。他们当中半数以上为福音的缘故进过监狱,有的还是刚刚才释放出来,有的是培训结束以后却“有家难回”。当我问到“你们现在回去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时,他们脱口而出地答道:“最想做的就是去监狱里探望我们的肢体!”
我的心在颤嗦。他们盼望用手去握一下和他们一同蒙召当兵的弟兄,给他们一些安慰和鼓励;他们盼望伸手去帮助他们的贫病交迫的家眷们,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困难;他们更盼望用这双祷告的手,这双握了一年笔的手,为当地的教会带来更大的复兴,使羊群得着更好的牧养。虽然和他们自己的家人已分开将近一年了,然而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神的教会,神托付他们的羊群,以及他们的“战友”。我忽然明白,原来这些人的生命都是被神的那双手触摸过的。
当我读着一位弟兄所写下的“毕业总结”时,泪水不禁溢满了我的眼眶: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就结束了。此时此刻,当回头思想的时候,心灵的深处禁不住发出感恩:每走过的一步无不是爱我的主亲自带领和扶持。说心里话,若不是主奇妙的作为,绝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学习。事实说明了这一点: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回顾初来之时的情形,到现在还是那样的清楚。当时面对两种的抉择,是从监狱直接回家呢,还是来这里接受培训呢?这使我难以决定。出狱的前两天,妻子带着可爱的女儿来看我,知道我快要释放出去,她们实在欢喜雀跃。那时她偎依在我身边告诉我:三年的劳教期,她不知留了多少眼泪,一日一日的数着日子度了过来,终于盼望的一天到了,当时她流着泪哀求我,无论如何这次一出狱马上就跟她回家。为了安慰她的心,我答应出去后就回家。
“当我释放的那一天,心里多么激动高兴,想到马上能够回到阔别三年的家,与亲人团聚。但就在那一天,释放后被接到张姊妹家时,同工晋弟兄告诉我,要安排我到一个地方去学习。我是如何好呢?时间是那样的迫切。决定去学习还是回家?又没有时间考虑。要学习当时就要走,要回家当时也可行。我实在左右为难。思想前两天的情况,我的心难以决定离她而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心中想起主耶稣的话,人若不撇下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不配来跟从我。在神话语与人的感情的争战中,我站在了神的话语的一边。为了基督教会的需要,我决定来A城学习。当天就踏上去A城的路途……
“感谢神的灵在我心中的工作,给我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抉择。在以后的360 多个日子里,我常因思家心切而想打退堂鼓,有几次几乎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但在各样大试探中,我虽软弱,我的心紧紧依靠神,最终他保守了我,使我的心坚定……”
◎“我不能不事奉他”
一位姊妹在她的“事奉心得”中列出了六项“我不能不事奉他”的理由:
“我不能不事奉他,为了我,他曾道成肉身,无限的神性甘愿受肉身的限制;为了我他忍受了各样的痛苦压力,一个人孤单在客西马尼;为了我他被人吐唾沫在脸上,头带荆棘的冠冕,甚至父神都把他离弃……为了我他饮尽了苦杯却不说一句抱怨的话;他又从死里复活,升入高天,去为我预备地方,并在那里昼夜为我代求;为了我他还要第二次再来,接他儿女到荣耀里……主的爱长阔深高,难以尽述。因着他对我的大爱,故我要事奉他。
“我不能不事奉他,因为在我走投无路,心中空虚绝望时,他以奇妙的救恩,救了我的命免于死亡,救了我的脚免入歧途,救了我的眼免了流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这人世的苦海中,他成为我人生之舟的导航者,也使我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难道说现在的奉献还有什么可夸之处吗?没有,一点都没有。乃是完全理所当然的。我在他面前没有任何理由说‘不’,只能感恩说:‘主啊,谢谢你的拯救,你有永生之道,不跟从你还跟从谁呢?’
“我不能不事奉他,因主既然不嫌弃,从千万人中选召培训我参与大使命的事工,虽然我曾退缩逃避,像摩西、耶利米那样:‘主啊,我太渺小无知,你的工作如此之大,请你另选……’但主总是以安慰之言临到我:‘我的能力在软弱的人身上才得彰显,我的智慧在愚拙的人身上才得完全……’'
“我不能不事奉他,在这黑暗的世代,多少人的心眼被魔鬼弄瞎,多少人的心灵困苦彷徨,多少失丧的灵魂每天在地狱的门口徘徊,多少忧伤绝望的心灵无人安抚,多少双泪眼无人擦拭,多少迷失的羊群无人寻找;多少破裂的家庭,多少惆怅的面容,多少马其顿的呼声;多少……一个声音常响在我的耳边:‘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可以拒绝朋友喜宴的邀请,我可以拒绝金钱名利的诱惑,我可以拒绝男朋友的爱,但我怎么可以拒绝那位为我死为我复活的主从天上向我发出的呼召呢?我只能流着泪回应主说:‘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我不能不事奉他,因为从历史到如今有多少的见证人如同云彩一般的围绕着我;为了福音的真理,他们付出了血、泪、汗的代价;为了建立基督的教会,他们离开了自己温暖安逸的家;为了在福音工场上披荆斩棘,他们背井离乡,甚至离别新婚的丈夫或妻子,忍受各样的痛苦;为了寻找迷失的群羊,他们任由丛山峻岭的棘刺挂破他们的皮肉衣裳;为了维护真道,他们甘愿饱受逼迫、监禁、毒打,将他们自己全然献上;为了神永恒的国度,他们昼夜在神面前屈膝,不住的流泪代求……主啊,我若为个人利益事奉你,那么我愿放弃;我若为金钱名利而事奉,我愿放弃;我若为衣食饭碗而事奉,我愿放弃;但是主啊,如今我愿跟随你,不为别的,只为回应先驱们那美好的见证和他们的佳美脚踪,更是回应你那十字架之爱和在我身上期许的目光;主啊,让我真正做一个能体会你心肠的人!
“我不能不事奉他,因他无限的恩典把我再次召到圣山,一年的装备,使我建立了新的更广大的异象,藉着老师辛勤的教导,众肢体的不住代求,许多弟兄姊妹在主里的无私奉献,使我深深地被沐浴在主的恩典之中。我只能再次将自己奉献给他,愿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神的国度当作一根柴而燃烧。当然,我知道凭着自己的燃烧,充其量不过是短暂的一刻,但我更知当神祝福这微不足道的器皿,圣灵的膏油浇在其上,主的爱火把它点着时,它将会不停地燃烧,燃烧……”
接下来她还写了许多回去后事奉的策略和展望。我望着她,那是一张还略带孩子气的年轻的脸。她毕竟只有27岁啊!可是她的脸上却带着一种因多年事奉而练出的坚毅和沉稳。“神,你做了怎样奇妙的工啊!”我心里不禁对神在中国教会神奇的作为肃然起敬!神早就在那里预备他的工人,一批,一批,一个个是那样的优秀和出类拔萃,叫我们这些从外面去的人看傻了眼,也让我们不停地拭着额上的汗。我只能在神面前小声地祷告说:“主啊,我还能在这个工场上做什么?”
◎在宋尚节墓前
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差不多已完全被杂草和破烂所淹没的一代神仆的埋葬之所。然而墓碑两侧“主耶稣啊我愿你来”,“是了我必快来阿们”的红色碑刻却仍在八月北京的骄阳下熠熠生辉。这是神仆宋尚节博士走完短短四十四年人生旅途时,向他的主的最后的祷告以及主向他的应许。正是带着这样的祷告和心愿,宋博士将一天当作一年用,拼命传福音,将世人所羡慕的名利地位视如粪土,而将自己烧尽在神的祭坛上。
围在那座年久失修的墓前,我们确知这位可敬的弟兄如今在打完那美好的仗后,已安息在他的主的怀里。虽然没有多少人见过他的墓,但却有许多人受到过他所传信息的影响。神忠仆的脚踪是何等佳美!
今日,一群即将再度踏上工场的人围在他的墓前;一个简单却又隆重的“差遣礼”正在这里进行。大夥儿顾不得擦一下烈日底下如豆的汗水,和驱赶一下四周大批嗡嗡作响的蚊子,个个热切同声开口在神面前祷告:“主啊,愿你当日感动我们弟兄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们!主啊,我们愿意被你兴起来,成为时代的工人,去为主收割庄稼!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不远处的香山默默地见证着这感人的一幕,中华大地上无数的神的仆人使女们正应和着这样的祷告:主耶稣啊,我愿你来!主啊,为了你早日再临,我们愿意踏遍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把你的福音遍传!那怕再苦再累再险,我们绝不后退!
◎我们需要神的手!
在国内期间,报上,电视上,谈论最多的是今年那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新闻照片和电视画面中出现最多的是江边大堤上那一双双抗洪抢险的手。无数双人的手构筑起一道道人肉的墙,试图挡住那奔涌的洪水。然而许多时候人的手是何等软弱,毕竟无法挡住汹涌的巨浪。许多地方还是决堤,人手所连接起来的墙,还是被冲垮;母亲拉住孩子的手,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开;许多的手在滔滔巨浪中无力的挥舞着,想要抓住什么,却是什么也抓不住……
当我看到这些画面时,我禁不住和中国的百姓们一同向神呼喊:“神哪,唯有你那双手能救我们!让我们抓住你的手!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他怜悯我们。”(诗篇123: 2)
张路加 来自中国大陆,现在美国西岸牧会。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