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赞美的生命——纪念唐真姊妹(1944-2012)
2023/8/28 16:01:45
读者:146260
■安朴

生命季刊 第62期 2012年6月

 

音频为以琳姊妹朗读:

 


唐真(Lucy Ding)在“中国福音大会2007”指挥大会诗班

    90年代初,我和先生同在芝加哥读神学,也常常一同出席各样的退修会。记得有一年的冬季退修会中,一次晚堂聚会一反往常,还没有等主席站在台上宣告聚会开始,音乐已经从会场的通道中响起。会场中央伫立着一位身材颀长的姊妹,在她的 指挥下,数队青少年从不同的会场入口进入,边唱边舞,来到讲台上。歌声在指挥的姊妹的手势中,如潺潺溪水流淌,涌流,汇集——最终那赞美之声如波涛翻涌上腾……

    这位指挥姊妹名叫 Lucy Ding,中文名字:唐真。当时,我深深地被她的那种由生命里面发出的对神的赞美和敬拜感动,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真盼望有一天,也能像她那样来事奉神。

    1995年初,我们拟在6月 第一个周五,在芝加哥地区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祷告会”。开始策划节目的时候,就想到要有诗班,要请一位好的指挥。时值六四之后,正是大批大陆留学生走进教会、听信福音的高潮;我和先生当时的负担,就是服事这批大陆背景的初信者。举办这样的祷告会,我们特别鼓励这批年轻的弟兄姊妹参加,也特别鼓励他们参与 事奉,盼望在事奉中,他们的生命长进。组建这样的临时诗班,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培灵。若要为有这样特殊目的的诗班请指挥,当然唐真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其实我们当时并不十分了解她,只知道她爱主,属灵。便大胆拿起电话来,分享我们要开祷告会,邀请她来指挥诗班。当时在芝加哥北郊的三一神学院学习的华人神学生有30多 位,而我们在其中,灵里面是最弱小的,事奉经验也是最少的,只是懵懵懂懂地凭着“起初的爱心”事奉。而唐真不仅是一位灵命成熟、虔敬爱主的姊妹,也是一位在专业上造诣高深、声誉卓著的指挥家。但她一点也不因我们的卑微而嫌弃我们,不因我们会邀请很多根本不会唱诗的初信者而拒绝我们,她立刻答应下来。一切是 这么自然。她把担任这样的“诗班”指挥,看作是事奉神的 “特权”(privilege)。她说:“没有一个基督徒是不会唱诗赞美神的!”

    打了许多电话,邀请很多初信的弟兄姊妹参加诗班,会前安排了三次诗班排练。我先生热爱圣乐,并且有一副很美的声音,也参加了诗班。我因有很多其他事务要处理,我就没有参加诗班。但觉得唐真能与我们一起事奉,是我们的“honor”(荣幸),他们练诗,我就服事他们吧。便自报奋勇,为诗班准备饭食,让大家直接到排练的教会吃饭,省点他们的时间。

     30多位诗班员在教会的崇拜大厅里集合。他们中,有化学博士,有电脑专家,有芝加哥名校的留学生,还有来探亲的爸爸妈妈。他们很多人在自己的领域中,是精英,是领袖;然而在音乐领域中,他们不认五线谱,只认“1234567”(简谱); 他们不懂什么是“发声”,什么是“换气”,只是有一颗愿意学习唱诗敬拜神的心。相信唐真是第一次指挥这样的诗班。不,她不是“指挥”,她是在“事奉”。她告诉大家:唱圣诗,唯一的听众是至高无上的天父,是上帝!她鼓励大家:“没有一个基督徒是不会唱诗赞美神的!”她让大家从讲台上走下来,一字排开,贴在聚 会厅的墙边,随着她的手势练习呼吸。她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位弟兄姊妹。有明显的不和谐的声音出来?她轻轻地向下挥动自己的手,温柔地向前排右边第一位老姊妹(探亲的妈妈)说:请再低一点声音……最重要的,是她把人心引向基督,引向十字架:“唱这一句的时候,你要想到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做的……”

     那天晚上练诗结束后,一位在芝加哥西北大学读书的姊妹打电话说,谢谢我推(push)她参加这个诗班,接着她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我们今天遇见了耶稣!”多么神奇,神就是这样使用唐真姊妹的。除了感恩,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一个月后,“中国祷告会1995”如期召开。诗班献诗,一曲“麦秋已过”,震动人心。台上的弟兄姊妹含泪唱:“但愿我的头为水,眼为泪泉,好为我百姓昼夜哭泣!”台下会众流泪聆听,一位弟兄甚至失声痛哭起来。那年的“中国祷告会”,不仅是一个祷告会,也成了培灵会,奋兴会,许多弟兄姊妹在诗班里被复兴。

    多年后,唐真自己在后来的见证中也写到:1995年后,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基督徒会议中事奉。(注1)的确如此,是在1995年后,我们与唐真有了更多的同工事奉,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她。

    唐真1944年出生于中国大陆,16岁时在香港重生得救。刚一信主,一位宣教士就让她指挥青年诗班。当她第一次站在诗班前的那一剎那间,她就清楚地知道:用音乐事奉神,这就是神对她的呼召。她的丈夫丁铎弟兄这样介绍唐真:


中学时代的唐真

1967年唐真与丁铎弟兄结婚

    "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新泽西州的西敏寺音乐学院,并以最高荣誉获得西北大学指挥学音乐硕士学位。曾担任格艾伦少年合唱团和芝加哥少年合唱团的音乐指挥,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及其他各合唱团联合演出。唐真还担任丝韵合唱团、丝韵合奏团的指挥达六年之久。

    "自80年代后期,唐真蒙神恩召用音乐来事奉我们的救主。她创办了“恩召青年诗班”(His Command Performance,HCP)和“恩乐成人诗班”。“恩召青年诗班”最初由在美国本土出生的的青少年基督徒组成,除了华裔之外,也有相当多的美国及其他族裔的青少年加入,多达40几位,年龄均在13-23之 间。恩召青年诗班的使命是服务教会,以音乐来歌颂神,为基督作见证。诗班不仅常常在北美各地基督教的大型会议和青年奋兴会中演出,也常常到流浪者之家、老人院、孤儿院、拘留所、监狱演出,以歌声、琴声把耶稣基督的爱带给那些需要福音的人们。唐真以对神的无比的虔敬和忠心带领着诗班的事奉,蒙神的祝福,无数 的生命因着她的事奉被翻转,被改变。

    "从诗班建立到2005年这17年中,他们除了在本地用音乐来敬拜和事奉外,还远去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中国,非洲等世界各地短宣。每次短宣,我都是与唐真一同前往。"

    1997年12月,唐真带领“恩召青年诗班”去中国短宣。《生命季刊》总第6期发表了唐真的同工萧妹所写的文章“一颗中国心——恩召青年诗班中国之旅侧记”。文章写道:

    “恩召青年诗班一行28人,从美国中部出发,去中国作首次短宣演出。参加这次长途旅行演出的,有九个中国孩子,九个美国孩子,两个韩国孩子,他们的年龄分布是从13至23岁。此外,还有四个中国成人,四个美国成人。诗班的指挥和领队是唐真姊妹,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那次短宣,他们去了6个城市,一路上,唐真是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传福音。一次,唐真和恩召青年诗班在台上站好后,就问下面的孩子们说:“世界上有一个词是全世界都通用的,大家知道是什么词吗?”下面有人大声答:“是妈妈!”唐真说:“不对,‘妈妈’这一个词还不完全;因为有人叫‘妈妈’,也有人叫Mom, Mother, 也有人叫‘娘’。让我告诉你们,这个全世界都通用的词是‘哈利路亚’。大家跟我一起说:‘哈利路亚!’于是,孩子们一起大声喊道:“哈—利—路—亚—!” 唐真又说:“现在我教你们唱一支哈利路亚的歌好吗?”“好!”二百个孩子齐声叫喊。于是,哈利路亚的歌声响彻了少年宫的上空。连恩召诗班的孩子也用自己所 会说的极简单的几句中文向人们讲述着“耶稣”这个美丽的名字。(注2)

    唐真的同行高度评价唐真的音乐天赋。他们说:音乐浸透了唐真的生命;甚至有人把她与傅聪和马友友并提,说:在傅聪与马友友之间的几十年中,世界因唐真而被祝福。Anton Armstrong, 美国著名指挥家(Director of the St. Olaf College Choir in Northfield, Minn.) 说:唐真是一个不敬拜艺术的艺术家,她决不追求自己的名利声望。(注3)她的艺术中充满的是她的基督信仰精神。其实,唐真是为了赞美主而指挥,正如她自己在见证中所说:“当神不是我的音乐的中心的时候,我感到一切都是虚空的(I find that all is vain and empty when He is not the center of my music making.)。”(注4)


唐真在美国达拉斯Meyerson Hall交响乐中心大厅指挥

    是的,在她生命的中心,就是基督;她的生命,就是一个赞美的生命。

    1995年“中国祷告会”之后,唐真参与了生命季刊所举办的各类聚会。她曾经义务担任1999年底至2000年初的“海外中国基督徒跨世纪聚会”诗班指挥,义务担任“中国福音大会2006”,“中国福音大会2007”及  “中国福音大会2009”这三届大会的诗班指挥。无需赘言,历届的大会诗班都在大会中有美好的献诗,数百位参与大会诗班献诗的弟兄姊妹,都在唐真的生命和见证中,得激励、得造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的“中国福音大会”。那是生命季刊第一次在香港召开这样的大型聚会,有5000人参加,大会诗班由350人组成(第一天献诗有香港“共鸣诗班”参加,为400多人),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多为中国大陆的弟兄姊妹,他们来自100多间家庭教会。唐真姊妹再次担任大会诗班的指挥,这也是唐真第一次与这么多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一同事奉。大会献诗也把整个会场的属灵气氛推向高潮。开幕式上,诗班献唱一首黑人灵歌时,唐真姊妹转向全体会众,顿时,5000多人一起随着她的手势,高声唱:为主做见证!那宏伟的歌声如大海砰訇,直达天庭!会后唐真分享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弟兄姊妹!他们爱主!虽然他们音乐知识参差不齐,但每个人都是那么忠心爱主,不吃饭也要先练诗,没有一个人迟到!”而诗班的弟兄姊妹更是为“唐老师”感恩不尽。下面是两位姊妹参与诗班后的回应:

    更 感恩的是,我们遇到一位又专业、又有生命见证、又充满活力的专业合唱指挥—唐真姊妹,在她的调教下,这群在声音上几乎是“百家争鸣”的几百号人,居然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成为“众口一声”的“耶和华的军队”。我们都尊唐姊妹作“唐老师”,她不单是教授我们专业知识,更是将每首诗歌的内涵一一讲解,使我们真正 进入深层次的敬拜中。在唐老师的身上,我们真是看见圣灵所加添的力量,每天4个半小时的训练,难免会出现疲乏,唐老师是60多岁的人,要训练350多 位的联合诗班,辛劳是可想而知的,但唐老师在训练我们的同时,为使我们能更专注,也为使我们不至太疲劳,常用各样的方法鼓励我们,所以在紧张的排练中,常有轻松的笑声。她对每首诗歌的诠释,更是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为有这样的指挥而感谢神,我们在神面前也为唐老师祷告,愿神继续使用她,保守她,也愿我们以 后有机会能再与她同工来事奉神!(注5)

            另一位姊妹写到:

    但每晚的献唱都是那么的富有激情,真的第一次如此强烈感受到原来诗歌可以这样丰富的表达感情。我们亲爱的指挥简直太可爱了,她会在我们PERFECT(完美)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呼喊:“……我爱死你们啦!”她是如此的著名又是如此的谦卑,直到大会结束的那一天才知道她的名字和辉煌经历。一位63岁的老太太有着36岁 的活力和感染力,她如此敬业如此大胆对主如此深厚的感情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全世界各角落而来的兄弟姐妹们组合在一起,那首有点黑人灵歌味道的诗歌被我们拍手唱到修女也疯狂的境界!哈哈!那感觉真的太棒啦!可怜老太太跟我们一起兴奋,第二天脚已经蹦不起来了!她为了让我们听到彼此的合声,把我们四声 部围成一个大圈,自己爬到中间的桌子上投入指挥的模样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难怪回来后刚刚月初的献唱,刘老师直说去了趟香港就是不一样!哈哈!(注6)

    另一位海外的姊妹在参加2006年福音大会诗班后写到:

    我从参加“跨世纪聚会”起就期望着参加唐真指挥的诗班。

    “你面对的是创造天地宇宙万物的上帝,他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你怎么敢不用你全部的力量,从心底发出赞美?!”诗班指挥唐真姐妹用她更熟悉的英语,显然几乎用了她全部的力量,从心底向我们发出责备和挑战。我们像受了鞭打一样,立刻下意识地站直、凝神、吸气……

     “要记住,你是站在神面前,不是站在我面前。”她会下意识地侧身,极其严肃,甚至严厉地提醒,使你不敢马虎走神,立刻挺身肃立,凝神细听,用心唱好每一个音符。我学到一个功课:当存敬畏的心唱圣诗。

    “你 是唱给神听,不是唱给人听。”她不住地提醒我们。是啊,是唱给神听啊。平时我们唱得不准不齐,有气无力的时候,不是常常拿“神听我们心里的歌声”来安慰自己吗?但唐真指挥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她的要求是,既然是唱给神听的,那就一个音符都不能马虎,要力求完美。她纠正我们的发声,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们自得其乐 的歌声,只因有一两个人走调或唱“花腔”,或某个声部不够强,没跟上,然后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示范纠正。当我们唱出她所要求的强度与和谐的时候,她会一改严厉的表情,露出最灿烂的笑容:“你们听到了吗?听到了吗?多么美妙,多么和谐!哦,我爱你们!”她张开双臂,几乎要拥抱我们……

    这真是纯正高超的教导风范。她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示范教导,如此投入,如此用力,双臂与身体齐动、表情与声音并用,用尽力量拉动、托住整个诗班的歌声,不一会儿,她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虽然只在唐真指挥面前受教几个小时,我已经认定,她是我平生遇见的最好的老师之一。我在她的诗班领受到的不止是一些唱歌的规则和技巧,更是一种庄重、敬拜的心态,和在每个细节上认真,力求完美的作风。(注7)

    一位参加过2009年福音大会诗班的姊妹这样分享说:

    很奇怪的,指挥唐真姐妹不停地指正我和众人的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不管她的态度和言辞如何激烈,我的骄傲感如何重重地被打压,我的心里却不讨厌她,虽然有点害怕这位老师,但我的心里却由衷地尊敬和喜欢她对神的那种热心和真诚。

    这天早上,我有幸和指挥唐真姐妹坐到了一起。从她的分享中,我得知她已经65岁了,她的身体并不很好,每天要吃很多的药。这次为了能来参加诗班的指挥,她从新西兰赶过来,光是在三处转机的机场等飞机的时间就有16个小时,如此舟车劳顿,全靠主的恩典给她力量。我也告诉了她我信主得救的见证,她听完,感动得流泪。看到她流泪,我也流泪了。因为她已经是65岁的阅历丰富的老人了,但听到主对一个24岁小姐妹的救赎见证,她还是这样的感恩、感动,她里面的对主的爱心使我感动得流泪。(注8)

    2008年7月,生命季刊在芝加哥召开第9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时,我们是通过UC同步向中国大陆现场直播的。UC是一个转播视频的软件,国内的弟兄姊妹可以通过这个软件看见、听见芝加哥会场的实况,而且还可以同时边看、边把他们的感受及回应在屏幕上以文字打出来,使我们可以看到。那次会议中,唐真姊妹带领了一次敬拜,其中包括唱诗、读经及祷告。因为参加过香港2007的福音大会,许多弟兄姊妹都认识了唐真。当唐真出现在会议中的时候,国内弟兄姊妹一片欢呼。电脑屏幕下方的文字窗口,飞速地出现多人的问候:

    唐老师平安!

    唐老师我看见你了!

    唐老师我们想念你!

    唐老师好!

    唐老师什么时候再跟你参加诗班?

    伴随着这些问候文字的,是大片大片的彩图,表示“鲜花”、“掌声”、“笑脸”……足见国内弟兄姊妹对唐真姊妹的爱。

    2011年年初,生命季刊开始筹备在香港召开的“中国福音大会2011”。唐真姊妹欣然承诺再次担任大会诗班指挥。4年过去,许多国内的弟兄姊妹在盼望着再次见到她,她又何尝不想见到那么多可爱的弟兄姊妹,并且一同来赞美神呢?她虽然身体已经开始不适,但仍然开始挑选诗班献诗曲目。

    2011年10月20日,唐真姊妹来电邮信件告知:

    今天是特别的一天。医生已经确诊我患了肺癌,晚期……几乎是不能治疗的,化疗也只能延长三个月的生命。……医生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人能够像我这样怀着平安喜乐来接受癌症的消息。

    医生也无法告诉她,她还有多少时间,对此唐真说:

    不管是几周,还是几个月,还是几年,在神预定的美好时间里,我就可以与他面对面了。我现在完全把自己交在最大的医生手中,若神按他的心意医治我,全部的荣耀都归给他的名!

    当唐真在电话中告诉她的同工晓舟姊妹自己患肺癌四期时,晓舟哭了,唐真反倒笑着安慰她:“Grace,我是去上帝那里,难道不是好得无比吗?”

    2011年11月20日,“中国福音大会2011”在香港开幕的前三天,唐真姊妹在病中发来电邮:

    亲爱的主内弟兄姊妹,

     刚才,35个弟兄姊妹在我家里,我们一同为大会祷告,求神的祝福倾倒在大会中,求神赐给我们一个大复兴,以致使多人信耶稣得救。

我想念你们每一位。但是我很感恩,我现在以一位代祷勇士的方式与你们同工。问大家好,愿神带领你们,请记住,你们在神的国度中的事奉决不是徒然。

    在基督里爱你们的,

                                                                  唐真

    三天后,大会诗班成员在大会场地集合练诗前,大会同工向诗班弟兄姊妹分享了唐真的近况及她的问候。众弟兄姊妹为唐真祷告,然后开始练诗。唐真的同工陈弟兄代替唐真指挥诗班。

    2011年中国福音大会结束时,大会负责同工王峙军牧师邀请大会讲员,大会同工及诗班成员,在一件义工红色背心上签字,写下自己对唐真姊妹的问候及鼓励。多年与唐真姊妹一起同工的孙锺玲姊妹在大会结束后,从香港飞到新西兰去看望唐 真。她带去了这件宝贵的背心,也带去了众多弟兄姊妹对唐真的爱和思念。当唐真姊妹看到这件密密麻麻签有上百个人名的红背心的时候,她哭了。


孙锺玲姊妹在2011年福音大会后,去新西兰探望唐真姊妹。



福音大会讲员、同工、诗班成员签字送给唐真姊妹的背心。

    2012年5月2日,唐真姊妹安息主怀。她的先生丁铎弟兄说:那美好的仗唐真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她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她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她存留……(提摩太后书4:7-8)

    在新西兰的达尼丁(Dunedin, 唐真姊妹最后几年居住在此)及美国芝加哥,两地均有纪念唐真姊妹的追思礼拜。亲爱的姊妹啊,我们思念你!我们不舍,我们流泪——然而那是喜乐的泪水啊,因为我们知道你已经安息在你以生命赞美敬拜的天父的怀中,好得无比;我们知道我们一定会在天上与你相会:到那时,你会继续指挥我们唱诗赞美敬拜!

    相信感动唐真姊妹奉献自己一生、用音乐赞美神、事奉神的圣灵,今天仍然在做呼召、感动的工作!渴盼有更多的年轻一代艺术家,能够像唐真姊妹那样,回应神的呼召,奉献自己,成为赞美的生命!我们祈祷,我们盼望……

注释:

1. 唐真见证,见网页http://graciousfire.wordpress.com/about-唐真/

2. 萧妹:“一颗中国心”,《生命季刊》总第6期,1998年6月号。

3.见“芝加哥论坛报”1995年12月3日文章:Making The Music Happen—— 唐真 Ding's Continuing Quest For Musical Excellence (http://articles.chicagotribune.com/1995-12-03/features/9512030294_1_musical-excellence-fish-choral); 关于Anton Armstrong, (http://www.stolaf.edu/music/stolaf_choir/conductor.html)

4. 唐真见证,见网页 http://graciousfire.wordpress.com/about-唐真/

5. 聂姊妹:“有神同在的事奉”,《生命季刊》总第45期,2008年3月号。

6. 田琛:“参加福音大会诗班感想”,《生命季刊》总第45期,2008年3月号。

7. 彭晖:“挽回祭的馨香”,《生命季刊》总第41期,2007年3月号。

8. 何沐沙:“诗班见证”,《生命季刊》总第51期,2010年3月号。

安朴  来自中国大陆,现全时间事奉神。

本文语音朗读: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