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编者的话
2015/7/7 13:56:19
读者:4121
■本刊编辑

 

生命季刊 总第8期 1998年12月

 

 

当《生命季刊》的脚步迈入第三个年头时,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300多天。我们惊喜(也是惊诧)于神把《季刊》放在这样一个可以回顾与展望的历史交点上,使她的第一个三年和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三年,有了一段意味深长的重叠。世纪末的紊乱与焦虑不属于《生命季刊》,因为她知道在“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诗篇2910);但在踏上新世纪门槛的时候,她仍然被从天而来的异像与使命,激发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生命季刊》年底要举办的“海外中国基督徒跨世纪聚会”,正是顺从这种异像与使命及表达这种紧迫感的一个行动。

 

“十字架与新世纪的福音使命”,是这次跨世纪聚会的主题,同样也是《生命季刊》今年14期的主题。读者将会在季刊中连续两期读到“十字架与生命成长”特辑。十字架是一个万古长新的道理。因为它在永恒中为神所预定,又在今天的基督徒生命里工作,最后再把这生命引进永远的荣耀里去。著有《宝架清影》一书的刘传章牧师,是一位了解十字架奥秘的牧者。他把今日门徒要走的路,看成是“各各他山路”,你不要以为这位牧者是在“另辟蹊径”。读完他的文章,你会发现他是在说,“各各他山路”是我们的主耶稣已经走过,而他的门徒也必定要走的生命之路。

 

十字架不是一个空泛的观念。单把它挂在嘴上,就像人把它挂在脖子上一样于生命无益。十字架是一个“道成肉身”的道理。它的能力是在门徒的生命与生活中彰显出来的。蒙恩在《经历十字架的事奉》一文中所见证的,正是十字架在他自己生命中工作的实际。有了十字架,就过得胜的生活;没有十字架,就过失败的生活。信仰生活常常就是这么“简单”!

 

《漫漫秦国道》和《与神同行》是两封寄自大陆的信,里面的信息对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适环境中的人不无提醒作用。《何等奇妙》一文,是从一位老传道人一生的故事中截取的一个片段。它讲述的是一种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决不妥协的信仰精神;这种精神会给我们中的一些摇来摆去的信仰软骨症患者带来补益。《如果没有人爱你》一文一定会给单身的弟兄姊妹从灵里带来激励,因为作者黛诗姊妹从自己的属灵经历中深刻地总结出:不被(异性)爱不是罪,不爱人才是罪。刘同苏用“信仰就是活着”几个字为题,既概括了他自己的信仰经历,也表明信仰基督和信仰“基督教文化”之间有很大区别。基督可以救人灵魂,“基督教文化”则不能。这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另外,从本期开始,季刊又开辟了“游子心声”这个新栏目,并刊载了一位还不是基督徒的名为“东北人”的朋友的文章。作为游子,对祖国、同胞、母亲等总会有些话要说;而作为一个重生得救、又有福音使命在身的中国基督徒,要对母亲讲些什么呢?身在大陆的安妮姊妹的文章《庄稼熟了》告诉我们,祖国大地的“庄稼”已经熟了,我们该怎么办?欢迎您将您的思考、您在祷告中所获得的灵感、您在读经时所得到的启示写出来,作为对此文的回应。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