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9期 1999年3月
本文作者以一位海外游子的角度,平实地叙出“逃离”——不回国的原因。文章朴实、真挚,颇具代表性。文中所述及的场景,相信是许多读者共同的经历;作者的无奈的感叹,也一定会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
然而,“逃离——不回国的原因”毕竟是以“非基督徒”角度写出的。那么,一个重生得救、又有福音使命在身的中国基督徒,应当如何面对这种“逃”与 “回”的问题?
本刊欢迎您将您的思考、您在祷告中所获得的灵感、您在读经时所得到的启示写出来,作为对此文的回应。
——编者
“为什么要出国?” 拿这话问一百个出国的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若问我为什么要出国?猛地一下子,我也答不上来。
这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既像“别人都出去了,似乎咱也得出去”,又像“追求前途、理想、未来”,真真假假的虚荣心、面子什么的……
忙于学习、考试、身份、工作、家庭之余,我不时地思考上面的问题,总觉得我出国追求什么的成份很少,想躲开什么东西的成份多。
终于有一天,“逃离”两个字钻进了我的心底,我个人答案才明朗起来。是的,我在逃离。如战场上的逃兵,两军对垒时刻的懦夫胆小鬼,我逃离了祖先的土地,母语的国家,悠久的文化,厚重的传统。逃离了美味佳肴、灯红酒绿、秦河晚唱、歌舞升平。逃离了卡拉OK、桑拿按摩,海滨会议、公款旅游,逃离了科级、处级、局级的前程,逃离了先进标兵、劳动模范、红旗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称号……
栖身在广垠的北美大地一个无名的角落里,挣钱养家,糊口度日。时光如流水,日子也淡得像白开水,清淡,平和,无味。有陶渊明之实,无陶渊明之乐。静夜深沉处,独自抚胸:如此飘过一生,大丈夫否?遥想当年,青丝满首少年时,豪气云天,一腔热血,满怀理想:立志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誓死埋葬帝、修、反,解放全人类,让共产主义大旗红遍全球。在把盏浊酒,浅韵低吟,袅袅青烟中,全化作历史故事,久远得跟两千年前秦砖汉瓦一样,留给历史学家们,不,还是考古学家们去把玩吧。如今只剩下一个“宏”愿:平平安安过一生。逃离,就为这“平平安安”四个字。
够了,累了,腻了,怕了。不想再去为争个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而在家中和老婆反复商量该向哪位评审委员送礼、送多重的礼、何时去送而费心了。尤其是看到这个“省、市长”、那个“局、处长”们不必教课挣课时、不必辛辛苦苦写文章、出书,自有“御笔”伺侯,就可轻取硕士、博士学位、再取高级职称时,真教你觉得付出的一切跟“傻瓜”一样。不想再去为那要命的房子,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了(我们知识分子还有“腰”吗?)。当你拎着礼物坐在校长、系主任家时,他老人家慈悲可怜地微笑着,而你的脸上是无能、无奈、求人帮助、祈求可怜的媚卑表情,话说的再冠冕堂皇,那感觉也跟最低等的“婊子”眼巴巴地盼有钱的“大爷”“施舍”一样。可那什么伙食科的,后勤处的,安全保卫加带烧锅炉的,保准先比你得到房子不说,地点、面积也定比你强多了。不想再去乘火车,挤在一群群的穿着肮脏破烂、四处流动打工的农民中,让铁路警察呼来喝去,推来搡去,和可怜的农民兄弟们一道失去做人的起码尊严。不想再让女儿因为空气污染而总得病,遭罪、挨宰还得提心吊胆,生怕那吊针是被污染的,那药剂是假冒伪劣的。若不幸出了“医疗事故”,三、五年官司打下来,怕连责任方还都搞不清楚。
不想再为女儿在班级的座位、被挑去当队长、当升旗手去巴结老师了。明明对那些老师的教学质量、责任心实在不敢恭维,却见面就说“女儿说您教得特好”,全不顾女儿就在身边,小心眼儿里在想:怎么爸爸在说谎呀?今天这钱,明天那费的都得乖乖交,否则以前的功夫就全打水漂了。交完钱就祈祷:学校可千万别到“关系户”那儿弄些不附合卫生的“三无”产品来给孩子们吃、喝。不想再天天上学放学接送女儿。这年头,开车的司机们哪管你红灯、绿灯、人行道,胆小你就在道边呆着,胆大你就在车流中穿过。记得一位作家写了“社会,我把孩子交给你了”,真希望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读一读。
不想再乘出租车。似乎那出租车价格永远是浮动的。最好别有疑问,否则你准保落个没趣:“坐过出租吗?坐不起就别坐。”多花点钱倒事小,万一出了事,救都没人救你。难道忘了前不久发生在祖国心脏、首都北京一位出租汽车乘客女儿被活活烧死、自己被烧伤,在场数百人围观却无人抢救的故事?
不想再逛商店。不知哪句话问不对了,扔给你几句难听的,忍吧,咽不下去;不忍吧,眼瞅就是一场架,自己是个“酸丁”知识分子,没有里子却偏偏还特要面子。
不想喝个酒还提心吊胆。喝啤酒怕那些回收再用的瓶子爆炸,喝白酒又怕是“甲醇”勾兑的,万一喝坏了胃,喝瞎了眼,又给江主席添麻烦。
不想再一到天黑就提心吊胆,生怕去姥姥家的媳妇、孩子出啥事。多亏咱公安机关。这不,在电视上告诉市民们:“我们分析了本市近期抢劫作案者使用的工具,证明他们不是使用“冰刨”等器具,这表明“刨跟队”已到我市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嗨,“刨跟队”未到,总是个好事。
不想,(喂,你把耳朵凑过来点),我不想活在一种恐怖环境中。我这人“碎嘴子”,啥事爱“较真”,看不惯就要说出来,在校领导那里是个“准思想犯” 。万一哪天不小心犯了哪个“天条”,惹上个“颠覆国家政权罪”,自己倒霉不说,还给家人添麻烦……
我不想……不想……于是,我就从故乡“逃离”了。这北美的日子跟白开水一样。可这安宁、安全、安静。慢慢去体会吧,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东北人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北美。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