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有主在我船上,我就不怕风浪
——育儿随笔
2016/8/2 12:04:39
读者:5671
■梁梅

生命季刊总第66期  2013年6月

 

 

 

有主在我船上,我就不怕风浪 ——育儿随笔

 

/梁梅

《生命季刊》第66期

 

周六早上,难得不用上班。本来是补觉的好机会,但女儿安颖仍要继续她的溜冰课,我这个妈妈就只好舍睡眠陪“公主”,去支持她的这项业余爱好了。

 

十六岁正是花季,女儿起床后总爱打扮到最后一刻才下楼吃早餐。只见她连蹦带跳地冲进厨房,一手扯下一张纸巾,另一手就伸向昨晚查经聚会剩下的一盘香蕉蛋糕。当她那拿蛋糕的手还没来得及收回,一串咳嗽声也随之而来。站在一旁的我马上提醒道:“颖颖,咳嗽的时候要把嘴遮住。”她回嘴说:“Mom! I'm just hacking, not coughing.”我回答:“嘿,这是基本的礼貌。况且你在拿食物,更要注意卫生。”我这个作护士的妈对健康是抓得比较严的,但青少年也不是省油的灯,女儿接着说:“妈,你看到我在咳嗽,就应该给我递一杯水,而不是说教。”我听了就生气:“你这是在狡辩……”

 

自从女儿进入青春期后,类似的争执虽不是家常便饭,但也会时有发生,让我这个性急的妈添了不少白头发,这是我过去没有料到的。

 

女儿安颖在我和先生信主后第二年出生。当时我们小两口刚从英国搬到美国的俄亥俄州不久,举目无亲。女儿出生在大雪纷飞的圣诞节期间。记得那场大雪把我们的家门口都给堵了,哥城华人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得绕路从后院给月子里的我送“百家饭”。李潘燕师母做的美味的红烧狮子头,让我至今仍不能忘怀。

 

安颖自从满月后,就随着我们去教会和查经班。那时,我刚学会开车,周间还去姊妹会。安颖特别合作,查经时,她要么在car seat里睡觉,要么瞪着大大的眼睛,安静地听大人们祷告、分享。当大家唱诗时,她还会随着音乐用她那藕节似的小手臂打拍子,非常可爱。

 

孩子们还没出生,我就常常为他们祷告,两个孩子都是在满月后不久就参加了教会的婴儿奉献礼,我们作父母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一世蒙主引导看顾。另外,教会的成人主日学对我们如何教养儿女的帮助也非常大,使我无论是在养育乖巧的女儿安颖,还是教养个性倔强的儿子溢恩上,都能少走弯路。

 

当安颖还是婴儿的时候,哥城华人教会罗克媛姊妹教的主日学使我懂得在管教儿童上,父母的意见要一致,幷且父母要坚持原则,不能因迁就孩子而随意妥协。如此行,可以杜绝小孩投机取巧、钻空子的机会,以至后来当我处理教养上的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不至于疲惫。

 

我的儿子溢恩小的时候既不善言辞,又性格倔强。我带他到商店购物,若不按他的意思给他买东西,他就会马上躺在货架间的走道上蹬腿挠头,大哭大闹,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式。于是,我立刻抱起他,离开商店回到车上,等他哭个够之后,再把他拉到身边,跟他讲道理,让他明白幷复述他错在哪里,然后与他一起祷告,幷安抚他。没多久,他这毛病就改好了。

 

当孩子们逐渐长大,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小时候所用的教养方式似乎不太管用了,我们作父母的也需要与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年时那种完全依赖父母的状况,逐渐向十八岁后完全独立(自己做各样决定)的成人阶段转变的一个过渡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常见表现是顶嘴、狡辩,因为他们想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找理由。再加上此时他们体内的荷尔蒙变化而引起的情绪起伏,常让父母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引起冲突。

 

我在活水福音教会多次上邹发森老师的主日学,受益匪浅。我学到的原则是:只要是不涉及信仰、生命、健康上的冲突,我们作父母的都可以跟青少年协商。邹老师说,“Don't win the battle, but lose the war.”(不要赢了这一仗,却输掉了整个战争。)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信主的华人父母最难学的功课之一是如何在孩子的信仰与学业中找到平衡点。邹老师的另一句名言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其意思是:父母从小与孩子建立的关系如何,会对教养青春期的孩子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亲子之间若有牢固的、以爱为基础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习惯,许多的冲突只不过是短暂的,不容易造成恶性后果。而与之相反的情况则是: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当孩子长到青春期时会很叛逆,很难管教,有些孩子甚至会走向刑事犯罪之路。这种例子在“忙得只剩下钱的父母”(就是以为用金钱可以弥补在爱和时间上对孩子的疏忽)或某些单亲家庭中幷不罕见。

 

我们作父母的,要按着圣经教养儿女。圣经中有不少相关的教导,而我最喜爱的经文之一是申命记6:4-6,摩西对以色列人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当孩子年幼时,我在睡前跟他们一起读经祷告。等孩子们长大了,则鼓励培养他们自己每天读经的习惯。受陈英姊妹启发:我在儿子吃早餐时,给他读《箴言》和《诗篇》——这对他的品格和灵命培养帮助不小。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建立孩子的信仰非常重要。若自己犯错了,要及时认罪悔改,与神与人修复关系,让孩子们看到一个真实基督徒的生命见证,而不是做个说一套做一套、假冒为善的双面人。

 

祷告是教养儿女最有力的秘诀。我和先生每天清晨为各样事情祷告时,儿子也喜欢爬到我们的床上静静聆听。记得我曾经向忻贤兰姊妹讨教如何养育合神心意的儿女时,她只回答了我一句话:“你是个祷告的母亲,不用担心。”常常祷告,把自己与孩子一同放在神的手中,神的引领、看顾和保守是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这样的经历实在数算不尽。圣经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诗篇127:1)

 

虽然在养育儿女上,这十多年我跌跌爬爬走过来,而且我也不知道明天的道路将如何,但只要信靠主——每天借着祷告把万事都交在神的手中;并且顺服主——尽量按神的心意去教养他们,我的心中就有平安。就如一首儿歌所唱的:有主在我的船上,我就不怕风浪。

 

梁梅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

cclife2013gmail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