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67期 2013年9月
得知林伯去世的消息,我边流泪边回想往事……
那一年,因为超生,我去了温哥华生老二,在哪里我认识并得着了主耶稣基督,很快就要回广州,带我信主的徐老弟兄是与林伯一样为主付过代价的老人,他千叮万嘱,要我一定要去林伯那边聚会,因为末世混乱,在广州他只知道林老那边的情形,其他地方不认识人。我回到广州,找到了那个朴实的小巷子,因为是单行线,所以还逗了好几圈。好不容易找到了那栋朴素矮小的楼房,走进一看,太让我失望了!都太简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座位,因为人多,要座得肩并肩,蜷着脚,这还不算,去迟了还连这个都没有,得要座在楼梯上,空气不流通,和国外的教堂比,我们哪里受得了啊?每次去,丈夫都要求坐在顶楼室外的露台,这样比较能透点气。没去几次,我们就自以为是的找了别的地方去聚会。国外的肢体们电话追踪关问我们聚会的情况如何?我不好意思说环境不好,只能借口说是离得太远了,他们马上说:“那你就搬去那边隔壁住。”我心想,有那么严重吗?原来在他们心里,一个有为父心肠的牧者对小羊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但初信的我们哪里听得进去?
我们就这样到处乱混了几年,在磕磕碰碰中慢慢长大。有一年,一个姊妹因父亲病危从美国赶回来,请林伯到医院去传福音,那人信主了之后几天就过世,教会为他办理了后事,那几天陪着伤心的姊妹,与林伯开始那几天的接触,慢慢才对林伯有了些认识。近距离的接触,使我们被林伯身上基督的香气吸引,慢慢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一起聚会。我不再嫌弃那简单朴素的环境,而是钦佩一位连自己的床都可以开放让人坐满聚会的老人。日子长了,慢慢更多了解到教会里的一些需要,其中得知,原来林伯还在繁忙和身体软弱中坚持每周二下午探访两家肢体,并且是要坐公交车,转车去。我们知道后非常感动,主给我们恩典,也预备好环境,让我和丈夫有感动想要开车接送这位老人去探访,他开始时不同意,体贴地说:“你们也要工作养家,不可这样耽误你们的时间。”我们勉强了几次之后,估计也是主对他说了话,他就答应了。于是,我丈夫每周二有半天的时间陪他们一起去探访,直到约两年后,他做了一个大手术,被同工们“禁止”外出,他的探访工作才停止下来。
探访中,有的地方需要上楼梯九层,他需要两个人拖着两只手,中间停下来休息几次才能爬上去。有时被不信的家人赶出来;有时去到,约好的人忘记了时间,白跑一趟,但他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总是很温柔,很慈祥,满了包容和怜悯。他坚决拒绝在探访的人家里吃饭,不给人带来麻烦,也从不拿人家里的一根线。总是早早的先在教会吃个两素一肉的简餐(这是他的长期标准)才出发,这总是让我那肉食类丈夫抱怨吃不饱。记得有一次,我们自作主张,决定要带他去吃餐好的,想着主的仆人,干嘛日子总是过得这么清贫?吃完出来的时候,他认真严肃地说:“这餐不少钱吧?以后不可以这样,路边一碗面也能吃饱。”
丈夫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只会老老实实地开车,也不多和林伯说话,我认为这很浪费。但主的工作却是很稀奇,正如拉撒路,圣经记载中他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但很多人只是看到他复活的生命就信了主,林伯就是这样一位以生命传达信息的人。在丈夫与林伯相处的那段日子中,虽然都不说话,我也深深感受到丈夫生命的奇妙变化,每次都期待他回家与我分享那天探访的故事。我问丈夫,你陪林伯这些日子以来,在他身上感学习受到最深的是什么呢?他简单回答:“我从来没有看到他责备过人。”
这就是起初的爱。林伯几次进出监狱,直到末了,他并没有改变过这起初的爱。记得有一次,因为丈夫不在,由我代劳在那个周二一同出访,我非常紧张,一向粗心大意的我,不停祷告求主加我力量,但结果还是一如既往,我不断走错路找不到北,后座的同工提醒我,林伯的肾一向不好,再加上年纪大,不太久就需要去洗手间。林伯马上温柔安慰:“不急,你慢慢开。”到了那家,这次去的目的是为一个姊妹的公公传福音,对方是位退休老党员,一副傲慢的样子。但林伯好像没有看见他的傲慢,仍然非常专注认认真真地讲福音,表情非常投入。这让我看见,自己曾经在主面前的抱怨:“怎么这次讲福音又是我?”当同样的话(福音)重复讲了很多很多遍的时候,有时候真的就会很不耐烦了。而一些有名的大传道人,也很难维持着这份起初的爱,为着紧紧是“一位听众”,还讲得那么津津乐道。
感谢主,在很多合神心意的仆人身上,看到主奇妙荣耀的作为,世世代代激励着我们,虽然他们已经歇下手中的工离开了我们,但他们为主做工的果效仍然伴随着我们。
蒙爱 中国大陆基督徒,现居加拿大。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