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记林伯三次探访我家
2016/8/12 17:04:44
读者:4509
■温子勤

生命季刊 总第67期 2013年9月

 

 

 

  “林伯!我们天家再见!”这是我得知神的好仆人、我们敬爱的林伯已荣归天家之后,这几天常在我心底反复默念的一句话。

 

  1987年我从广西来到广州暨南大学工作。1988年3月,一位暨南大学在读的香港学生温弟兄介绍我到林伯创办的家庭教会听道聚会,当时是在广州中山五路大马站35号。我第一次去,就被林伯的讲道及教会的气氛深深吸引。我很快就参加了教会开办的学道班。1988年7月19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日子。那天晚上,林伯给我们107位弟兄姊妹施行了归入基督的浸礼。当时每位弟兄姊妹都获赠一本《新约圣经》。当晚受浸聚会结束后众人已陆续离开,我内心仍十分激动,想再找林伯,当时也没想到林伯已经很疲劳了,我请他在我那本《新约圣经》的扉页上签了名,这才知道林伯的真名叫林献羔(Samuel Lamb)。自那以后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在林伯的家庭教会聚会,尤其在2000年之前的大马站,林伯的每个讲题的讲道我几乎一次没拉过。那时,大年初一聚会是常有的事。

 

  1987年8月,我太太生孩子时因产程过长等原因,产后留下了较严重的“膀胱阴道瘘”病症,不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1988年和1989年,她在广州华侨医院,先后做了二次“补瘘”手术,均未成功。在当时,较严重的“膀胱阴道瘘”的“补瘘”手术的成功率不高,尤其是经第一次补瘘手术失败后更难修复,医生们也因此失去信心。

 

  1990年10月,在我太太及我们全家的强烈要求下,广州华侨医院的原班医生们决定做第三次修补手术,并对我们说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要我们做好思想准备。术前,我父亲对我说:“你不是说大马站的林牧师很有能力吗?可否让他来为王莉莉的手术成功向上帝祷告呀!”当时我父亲还没有信主,但他的话提醒了我。我立刻去大马站教会,将请求林伯来医院为王莉莉手术祷告的字条交给了教会同工。感谢主,手术的当天晚上约7点多钟,我领着林伯与两位姊妹来到我太太的病床前。我太太清楚地记得林伯在为她祷告时,一手按着她的额头,一手轻拉着她的手。当时,我与我太太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当天晚上,林伯第一次来到我们在暨南大学的家中,当时我家在5楼,林伯当时66岁,患有肾结石和腰痛病症,但他还是坚持不用搀扶自己上到5楼。在我们家,林伯简要地向我父亲传讲了圣经的真理,并为我们全家祷告。当时由于之前1989年六四事件对我父亲触动很大(他在六四期间退了党),他作为一个曾经有3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开始了对上帝和基督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但对耶稣基督救恩的理解仍有困惑。在那以后,我父亲也开始去大马站教会听林伯讲道和聚会。感谢我们全能的主,我太太的那次手术十分成功,不到10天就出院回家了,连几位主刀医生都啧啧称奇。至今她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我父亲也于1991年9月19日在大马站教会,由林伯给他施洗归入基督。我父亲至今清楚地记得,他在那批准备领洗的几十个弟兄姊妹中是第一个受洗,当时林伯对他说:“你年长,你先来。”而我太太自那次蒙神恩典手术成功之后,我们夫妇亦经常一起去大马站教会聚会,她于1994年9月8日在大马站教会亦是由林伯给他施洗归入基督。另外,我母亲亦于1994年在美国纽约基督教证主教会蒙主恩受洗,并与我父亲在美国俄勒冈州生活至今。

 

  林伯第二次来到我们在暨南大学的家探访,是2005年9月6日。起因是我们夫妇由于多年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严重分歧,加之我性格比较暴躁,引发两人关系紧张。林伯知悉此事,亲自和几个弟兄姊妹。那时林伯已81岁,他耐心地用主的话语教导,为我们祷告,让我感动不已。当时林伯在他的见证《馨香的事奉》的封面上给我们全家3人题了字。之后我们的家庭关系有所缓解。

 

  然而,自那之后不到一年,主要由于我思想上的错误没有得到根本的纠正,我们夫妻关系再度趋于瓦解。至今想起来,我十分痛恨自己。毕竟自己蒙主恩多年,还一次次的跌倒失败。那几年,我总是借口工作较忙,晚上常给学生上课,读经少了,祷告、聚会也明显少了。除非林伯讲道,其他聚会我一般都不去,尽管林伯在讲道中一再提醒:“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 (希伯来书10:25)那时,我总以为,自己已经得救,进了永生的“保险箱”,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因而放松了灵里的修养,想的和做的很多是那些世俗的东西,说到底是我的“旧我”的罪性的东西。此时魔鬼亦不断攻击我,欲把我拉回到世界的罪恶之中。

 

  在这关键时刻,2006年3月7日的星期二,林伯第3次来到我家。他以82岁高龄,又一次语重心长地耐心教育我、鼓励我,并恳切地为我及我们全家祷告,我感动得流下了痛心悔改的热泪。林伯还给我们夫妇题字签名(见照片),并特意为我写了:“持守真道,直到主来!”8个字。并且,在此后不久的一次聚会后,林伯特别安排了时间,与我们夫妇交流谈道。

 

  如今,我们夫妇二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恩爱和睦。这些年来,我们每天早晚一起祷告,一起读经,经常到教会聚会,并向身边的亲友传讲耶稣基督的大爱和救恩,并结了果子。我们夫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得到主的引领和赐福;我们的儿子也接受了耶稣基督的救恩。这完全是林伯爱心牧养、服事我们所结的果子。

 

  其实,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我和我全家与林伯的私交是很浅的,我们从没有一起吃过饭聊过天,甚至林伯可能不一定记得我的名字。然而,林伯因着主的大爱,忠心地关怀、牧养着主交托给他的每一个肢体。记得在林伯第三次探访我家时,一位弟兄说:“温弟兄,林伯年纪这么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这两年都较少探访。但不到一年就来了你们家两次。”当时林伯笑着接话说:“对呀,广州的弟兄姊妹这么多,如果一星期探访一次,全部轮完可能要100年。”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恩主如此的看重我,恩待我们全家;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我对天父的万分感激之情。

 

  是的,主已经接林伯回了天家。然而,林伯在传扬主的福音和教导时,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眼前和耳际出现。我们全家深深地怀念他,尽管我们知道他在主的怀抱中好得无比。我父亲在越洋电话中,特别让我借本文表达他对林伯的深切感激之情;我太太这些天,从网上搜集、观看并下载了几十部林伯之前讲道的视频,尽管其中很多我们都现场听过。她说:“我想借此怀念林伯”。我亦忙着整理林伯和他借着圣灵的感动,给我们写下的那些宝贵的灵修资料。林伯为我们写的200多本《灵音小丛书》,是上帝借着他给我们的宝贵灵粮。其中不少我反复读了几十次。

 

  林伯,您放心吧!您所坚守的主耶稣引领的、好得无比的天路,我们全家和你曾经牧养的众弟兄姊妹必定义无反顾地走到底,就像你常教导我们说的:“持守真道,直到主来!”

 

 

温子勤 中国大陆基督徒。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