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怀疑耶稣
2016/7/26 16:17:32
读者:8002
■理查得.沃慕布朗著 彭玮译

生命季刊 总第10期 1999年6月

 

 

亲爱的弟兄姐妹:

 

“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路加福音7:19)

 

圣经里有许多悲剧故事。施洗约翰,这位耶稣曾高度评价过的人,被关进了监狱。神的其他许多儿女——约瑟、耶利米、保罗,以及贯穿历史的许许多多的其他人——也都曾经历过囹圄之苦。

 

将他们投入监狱的指控和理由各式各样,而且毫无例外的都是莫须有的。真相是:他们被投入监狱,是因为神有伟大的工作要他们去做,神有意让他们经历磨难,以便使他们可以准备好去实施这些大事。这也是为什么约翰被关进监狱的原因。

 

据说十九世纪初在挪威发起复兴运动的尼尔斯.莫济 (Niels Mauge)因信仰被投入监狱七年。他出狱时完全崩溃了,不仅是身体崩溃了,他的心灵也崩溃了。

 

无论何时,如果你遇到一个在患难中的人,并且发现他信心软弱时,你不必感到吃惊。你应当为他尚存的那点信心而庆幸——哪怕是一点点!连施洗约翰这样信心的伟人——连他的信心也会被怀疑所蚕食,使他最终可以和别人分享的不再是他的信心,而是他的怀疑。

 

使他怀疑的理由很多。他想像他所预言的弥赛亚必定是十分严厉的。“他手里拿著簸箕,要扬尽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马太福音3:12)。

 

而到来的弥赛亚与他所期望的正相反:耶稣成了税吏、罪人、和妓女的朋友,他甚至根本不认为这些邪恶的人们是“糠”。相反地,耶稣正是要把这些可怜的罪人改变成为属天国的新人。

 

施洗约翰极其严厉地谴责了奸淫行径,实际上这正是他被囚入狱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完全不难想像,当他听说耶稣是如何处理一桩通奸案的时候,反而成了使他跌倒的绊脚石。耶稣审判那桩通奸案时,只是对那犯罪的女人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施洗约翰是一个苦行僧式的人,而耶稣却在大户人家又吃又喝,甚至在迦南的婚宴上给众客人增添美酒。

 

约翰要求人们以做好事为果子,与他们悔改的心相称。他的期望值很高,他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路加福音3:11)。而耶稣呢?当人们询问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约翰福音6:28)时,他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就是作神的工”(约翰福音6:29)。

 

“信!”这就是他的回答。的确,圣经是写著,那有两件衣裳的当分一件给那没有的人。那又怎么样呢?你见过一个没有两套衣服的妇女吗?没有两套服装的人毕竟不多。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神的儿子的信心。想凭空把黑的变成白的,或让老虎身上没有条纹是不可能的,因为一种物质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除非给它的原子增加电荷,从而使它变成另一种元素。同样,你不可能强求一个人自然的靠他自身的“美德”而改变,除非加给他另一种他所缺乏的元素——信心。信心将改变他的生命。

 

马丁.路德说过:“有信心还是没有信心,信靠还是怀疑,是人得到或失去神的唯一途径。你完全不需要做任何别的事。荣耀神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他要给你的,并相信他向你所承诺的。”

 

耶稣没有用他神奇的能力将约翰解救出来,这一定也是约翰对耶稣产生怀疑的原因。耶稣看到的是施洗约翰从今生进入永生之后在天国里的更重要的职份。对神的这样的安排,我们的眼睛常常是闭著的,特别是当我们经历巨大的苦难的时候。

 

尽管如此,约翰的跌倒并不使他在我们的眼中的地位降低了,他只是一个人而已。魔鬼成功地引诱了天使堕落,也诱使了亚当夏娃以及义人挪亚犯罪。所以,施洗约翰也会对耶稣产生怀疑。

 

尽管约翰的信心动摇,耶稣还是高度评价他,说在先知中没有比施洗约翰更大的(路加福音7:28)。在回答这位预言弥赛亚要来的约翰的问题“那将要来的是你吗”时,耶稣明确地说“从我所做的事上判断我是谁吧!看哪,我让瞎眼的重见光明,叫耳聋的听见,让瘸腿的走路,将死人复活”(路加福音7:22,意译)。直至今天,耶稣也在做这样的工:他医治有病的灵魂,将生命带给死在过犯之中的人,他让死去的教会复活。

 

“从我所做的事上判断我是谁吧!”你愿意你的信仰按这个标准来接受评判吗?

 

那没有因耶稣而跌倒的人有福了!那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耶稣、而是毫无保留地接受比自己更大的这一位、并谦卑地坐在这位老师脚前的人,有福了!

 

 

诚挚的,

理查得.沃慕布朗

 

 

 

 

本文译自“殉道者之声”(Voice of the Martyrs )1998 7 月号,作者理查得.沃慕布朗 (Richard Wurmbrand ) 是罗马尼亚牧师,“殉道者之声”创办人,原罗马尼亚地下教会的领袖之一,曾为主坐牢十四年,包括数年关押在不见日光的地下室。在全球许多弟兄姐妹的祷告和营救下终于被罗马尼亚按政治犯高价卖出(罗政府当年的一项买卖)。本文获准翻译。

 

 

 

彭玮  来自大陆,现居北美。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