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2016/9/13 10:48:43
读者:5692
■朱宪奔

生命季刊  2014年6月 总第70期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文/朱宪奔

《生命季刊》第70期                                                     

我于 2004 年初在南卡州哥伦比亚市糊涂地跟着一位基督徒教授做了个决志祷告,信了耶稣,成为了一个基督徒。我说糊涂是因为那时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基督、耶稣、信仰是怎么回事,圣经更是没有看过一页。那时是我第二次听到“耶稣”这个两个字。我第一次听是很久以前,我大概只有六七岁、刚上学不久的时候,那时我们广东话里有个口头语说的是“我懒得听你讲耶稣!”意思是说我不想听你啰嗦、你别来烦我!那时候学这些口头语特别快,而且学了就用了,常常用在自己的父母与同学身上。现在回想,要求神赦免我无知的过犯。


我第二次听到耶稣就信了,主要是因为那天晚上来我们家跟我们讲耶稣的那位郭教授是一个杰出的、声望很高又很谦卑而且很受人尊敬的人,我觉得他愿意光临我们寒舍,坐在我们捡来的沙发上吃着我们家的粗茶淡饭,是给了我很大的面子! 而且我相信他是出于一种善良的心来的, 因此,无论他说什么,我也是不好拒绝的。我当时就作好了准备,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都会答应的。没想到他提出来的要求不是为了他自己或者他所在的团体的好处,乃是为了让我得到好处。他透过与我分享经文罗马书6章 23 节“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我肯定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神、童女如何生子、耶稣如何复活这类问题,就这样,我和妻子都接受了,相信了。当时郭教授送给我们一本圣经,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圣经。我自己是听见耶稣便相信了,这种经历很有点像当年耶稣呼召当时在海里撒网的彼得,耶稣跟他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彼得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马太4:20)


信主后不久我便受了洗礼,随后在南卡大学的华人学生团契及当地华人教会中聚会、接受门徒训练并开始学习事奉。 南卡大学的校园团契很受神的祝福,那里有忠心服事主的郭振游教授带领该团契,另外哥伦比亚市有两家神学院,有不少华人神学生在校园团契里服事、帮助我们。神很恩待,把我放在那样一个优越的属灵环境里,使我在属灵儿童期得以茁壮地成长。在南卡大学的校园团契里,我接受了由郭振游教授带领的门徒训练、门徒训练带领者训练、小组查经带领训练,也有机会在学生团契及华人教会里服事。那时我的主要服事是驾驶,每周六我开教会的客车带有需要的学生学者到超市采购物品,每当有特别的福音聚会或者户外活动时我都驾驶教会的客车接送学生学者。 简单而短暂的驾驶服事经历让我学习到了一些与学生学者交流的经验,以及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服事态度,从以为自己有能力提供帮助到感谢神提供了让我成长并经历他的机会。在那些服事中让我经历神。 我是一个语言组织能力很差的人,粤语虽然是母语,但因长大后很多时间生活在国语环境因而说起来很生硬; 然而国语没有学好而说得不流利, 因此跟学生学者交流时总有不顺畅的时候。我曾向神求问:“若神赐我流利的口才,我就能更好地服事你了。” 在一次学生迎新晚会上我被鼓励上台表演相声,这是完全超出我的能力与想象范围的服事,然而神却恩待,相声效果奇佳。从此之后我的语言能力改变了,对国语有了更大的信心。尽管说话还不是太流利,但每当我所谈论的是福音而不是属世的聪明时,我的语言就完全没有障碍。

 
从2005年初,我以陪读身份与妻子一起到了佐治亚大学, 并开始了在雅典城华人教会的成长与服事历程。如果说我的属灵童年是在哥伦比亚华人教会与南卡大学学生团契度过,那我的属灵青少年时期则是在雅典城华人教会与佐治亚大学学生团契里成长的。我开始在雅典城服事时还不是学生,但是在学生团契服事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不便与尴尬,我心里想若是跟他们一样是学生,我跟他们交往起来就会更容易。因着这种想法我曾跟神祷告:“神啊,如果你让我在这里上学,有学生的身份,我就能更好地服事你了。”我自己知道这是想想而已,佐治亚大学可是美国排名靠前的学校,而自己的背景与条件...... 然而神却不是这么认为,后来的事情就是不知如何地我考了试,提交了入学申请,也找了一个与自己的专业背景有点相关的教授面谈。虽然我告知他我的GRE与TOFEL成绩都达不到学校的入学要求,面谈时他所介绍的实验室与专业情况我也大部分没有听懂,那位教授还是同意要招我为他的学生。系里发来入学通知信,告知我可以入学,但是要自己解决一切费用。在这种曙光面前我似乎能克服一切困难去上学。于是我申请了驾驶学校公共汽车的职位,这是一个可免了学费并能挣得生活费的学生职位。我在申请汽车司机的职位时还特别感谢神在过去的驾驶服事中预备了我的驾驶大车的能力与技术。然而这个申请迟迟没有被批准下来,直到开学前10天,系里寄来一封信,告诉我因为有一个十分优秀的已经申请入学的国际学生决定换学校,因此系里多出了一笔能支持一个国际学生的资金,包括一个学期的学费以及全额奖学金。系里问我的意见,如果我同意,他们可以把这些给我!我就这样开始了,没有当学校的公共汽车司机,而是拿着系里的全额奖学金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第一学期结束后,跟教授共同投递的科研资金申请获批,这样顺理成章解决了接下来两年的学费与奖学金问题。当两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快要结束时,我正要考虑毕业后的去向,教授征求我的意见,如果我愿意,可以直接把硕士学位转成博士学位学习,这样我将要再读两年才毕业,差不多就与我妻子同时毕业!另一个与教授共同投递的科研资金申请再次获批,接下来两年的学费与奖学金就不必担心了。这样,我拿着全额奖学金完成了博士研究生学习,顺利毕业。在学习期间,我在佐治亚大学所在的雅典城华人教会的服事不断增多,从开始时的参加教会祷告会,带领学生组查经聚会,组织学生信徒与慕道友活动,筹备迎新晚会,到在教会领会、带领诗歌、带领查经,以及负责准备每周主日的power point信息。属灵生命不断得到操练。我不想妄自菲薄,但必须诚实地承认, 在这里上学拿学位不是我来美国的初衷,当初我只想到这里来与太太团聚,生儿育女,平凡地过日子。但神的心意却不是这样,他的预备与供应远超过我所想所求,而且神所预备的完全、最美!


 博士毕业后,因着工作机会我们一家在2010年6月离开雅典城搬到了Duluth, MN。在那里开始了我们属灵成长的青年时期。当地的华人基督团契归属于一个美国教会中,我们也很自然地在那里开始了服事。从参加同工会,带领查经,带领弟兄姐妹及慕道朋友参加福音大会,组织活动,到后来在主日讲道。在Duluth服事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了神的呼召。我突然对圣经爱不释手,每天可以读上三、四个小时,而且在我手上的圣经好像突然活起来,很多以前不明白或者没有注意到的经文,现在看来十分清楚,从那时候起我开始疯狂地做起了读经笔记,每天记录大量的心得与领会,每天在上下班的时间在车里强迫太太听我分享读经的感动与领受。从那时开始,自己变得十分脆弱,听到或唱起赞美诗歌就不住地流泪,主日听牧师讲道也时常流泪,想到耶稣二字就要流泪,更有时甚至在写邮件时只要在键盘上敲上“Christ”一字,眼泪就止不住地流。牧师与属灵长者告诉我这可能是神在呼召,鼓励我继续寻求。当时我在寻求神更清晰的带领,心有感动要辞掉工作专心等候神,然而心里常有挣扎:我不工作了,单要太太一人挣钱养家?做为男人我抬不起头啊。圣经不是教导,男人要作头吗?我岂能把养家的重任丢给太太独力承担?我曾常常因此困惑,独自到大湖边上向神求问。


直到有一天,在祷告中我突然明白了神对我的带领:男人是头没有错, 造女人的目的就是帮助男人。你若是被召做一个教授、医生、司机,那你要尽心尽力把你的工作做好以荣耀神的名,你的太太可能就是在家里相夫教子来帮助你;但你若是被召要来为神国做更大的事,你的太太帮助你的方式就是挣钱养家,除却你的后顾之忧,你仍然是那个头,她依然是那个帮助者,有何不可?
神赐下一段经文让我确信了神的呼召。约翰福音我以前看过很多遍了,但是这一次读约翰福音最后一章对我的身心灵产生了极大的刺激, 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经验。约翰福音21章里记载耶稣复活后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并复兴彼得。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不久,彼得带着众弟兄回去干打鱼的老本行,打了一夜却没有打着什么鱼。到清晨时耶稣显现指点他们,结果一网下去就得了满满的153条鱼。耶稣指示他们把打到的鱼拿几条来当早饭吃,然后开始复兴彼得,问他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约21:15)这就像是耶稣问我的话。我刚毕业拿到了学位,开始憧憬新的生活,我知道这个学位对我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以前从未想到过,但现在这个学位可能让我找到一份较体面的工作,可能让我享受一点更高的自尊,可能让我开始全新的生活。然而耶稣的问话提醒我:“你就是那打了一夜都打不到鱼的渔夫,而我来帮助你时,一网就打到了这么多。你还记得吗?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帮你得到的,是我所赐的,你爱我比那些我所赐给你的东西更深吗?”圣经里清楚记载彼得的回答以及耶稣的托付。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这也是我的回应,尽管自己也曾像彼得一样在危难前多次地不认主,然而主依然怜悯、一如既往地在我的身上作感动与建造的工作,是我无法推却、而且是满心喜欢地接受的。耶稣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小羊。”神在两年前就一直把帮助、挽救那些灵魂失丧的年轻父母以及他们的孩子的异象放在我的心中,犹如清楚地命令:“你喂养我的小羊。”

 
2013年9月,神把我一家带到了威斯康辛州米城,开始了这里大学生团契与米城华人教会的服事。我们相信这是神对我们祷告的回应。从信主开始,我们一直在校园团契里成长与服事,那些在生命中有见证的校园团契的教授们给了我们深深的影响。妻子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我们在大学里有一个职位,并且我们一家可以通过这个职位来影响、帮助中国学生学者在属灵上的需要。神却早已为我们预备了。

 
在2013年底举行的中国福音大会上我回应了神的乎召,决定全时间奉献为神所用。在回应呼召的过程中,神也让我经历并确信是他自己的呼召

 

大会当晚我预先知道牧师讲道结束之后是要呼召的,我是有备而来,跟自己说,到时牧师呼召时,我就要出去。然而不知为何,当晚牧师传讲的信息我觉得不甚喜欢,甚至自己跟自己说,如果是这样,牧师到时呼召我也不想走出去了。然而我跟神祷告说:“神啊,这是为什么?求你自己清楚地带领。”到最后牧师呼召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泪流满脸地出去了。神清楚让我知道,不是牧师呼召我,也不是我自己主观上觉得准备好了,而是神他自己亲自的拣选与呼召,这让我倍感荣幸!属灵的长者曾提醒我:“要确定这是神对你的呼召,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其实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这有点像耶稣在复兴彼得时,三次问彼得是否爱衪。我想彼得也一定曾经反思自己的决定与回答:“我是真的爱他吗?我愿意放下渔船以及满海的鱼,放弃打鱼过程的刺激、乐趣与成就感吗?”彼得三次肯定的回答,耶稣三次重申要彼得喂养他的羊。这便是彼得的后半生。很多人提醒我奉献意味着要殉道。我不忌讳谈到殉道,我深信殉道者有着最荣耀的生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年时候便读过文天祥这一千古名句,也曾立志要死得有意义,如民族英雄一样死后仍可光照千秋。现在明白,为民族而死未必真有意义,只有为上帝的真道而死才存到永远。殉道未必意味着要我马上为福音而死,只有神在我身上的旨意得以完全,才会让我殉道。殉道并非意味着英年早逝,而是意味着一生走在神的道中,最后安息在神的道中,照着应许,归到神国的荣耀里。除却殉道,这世上所有的死亡都毫无意义,而且甚是悲惨。我见过太多因为生活放荡而意外早逝的富贵子弟;这世间也不乏为追求属世的荣华富贵而英年早逝的青年才俊。他们是那些“赚得全世界却丧掉生命”的可怜人。相比之下,为神殉道是最有价值与荣耀的死法!所有基督徒都应该是荣耀的殉道者!


经过祷告及教会牧师的指导, 我决定马上开始在神学基础上的装备。感谢主在芝加哥地区预备了最适合我目前状况的神学院:正道神学院芝加哥分校。决定在正道神学院上学时神再次让我经历到他的恩典与信实。上学时我面临实际的经济困难,正式注册时我正考虑用信用卡分期付学费的可能,电话响起,Mrs. Henderson, 一位曾经在非洲宣教20年、回美国后长期支持佐治亚雅典城华人教会的美国老奶奶打来电话:“知道你在上神学院,我要参与你的事工, 我想支持你部分的学费!”这是一位久没联系的老姐妹,我离开雅典城时她已经90岁。面对这一切,我无话可说,唯有如遇见神的约书亚一样,脱掉脚上的鞋,伏俯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 (书5:14)

 

 

朱宪奔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进修神学。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

cclife2013gmail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